绝句结尾十六法

手机日志

  绝句体小句促,要写得好写得耐人寻味,工夫全在结尾。尾联的結句是全诗点晴结穴之所在,历来为诗家所重。唐代以来的诗评家,对绝句的结句有诸多评析,但大多止于一鱗半爪,缺乏整体观察。笔者多年涉猎绝句,于历代诗人尤其是五七绝好手的结句习惯感受良深,特撮摄出来说与读者共识。

绝句是定型于唐代的诗体,属近体诗的一种。因而举凡近体诗的写作方法,也一样适用于绝句。但绝句毕竟又有自身的特点,因而又略有不同。比如说“卒章显志”、“首尾呼应”这些在诗文中普遍运用的结尾,在绝句中也有使用,白居易就提倡“卒章显志”,其绝句也大量使用这种方式作结。但绝句因其体小容量小,除了首联就是尾联,主题难以延伸,如果收结用“卒章显志”,主题一点出来便容易“词意俱尽”,显得诗意浅白。所以历来的诗评家多讥白诗过于浅露。但白居易主张诗要大众化,要的正是这种浅白风格。因此也不能一慨而论说浅露一定不好。写诗不能千人一面,绝句也不能只有含蓄尽玩深沉的一种风格。但多数人都说好的、在民众中留传最广泛的绝句,就是风格的主流,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重点。以此,我们逐一剖析,即可看到历代诗人在写作绝句中,如何巧妙地处理结尾。

概括来说,有以下十六种结尾方法。

 

  1  以景结情,浑含不尽

   

     诗的灵魂,一在情一在景。情由景生,景与情合,情景交汇,景情相融,诗意方生。所以古人说“诗咏情性”、“诗惟情景”。清人袁枚《随园诗话》谓“诗家两题,不过‘写景、言情’四字”。写景、言情要在绝句区区四句中充分展开,似无可能。倘一意为之,又难免堆垛和平舖之嫌。因之,或寓情于景,或景融于情,或景现而情隐,或情浓而景淡,通常便成为绝句较多採用的表现手法。我们知此,通读唐人绝句时,便可明白为何大多绝句圴以写景为主。诗人的写景,其实也蕴含言情在内。但要构思得巧妙,方称佳作。以景结情,更是历代诗评家称誉最高的结尾技巧。

以景结情,妙在情未说出却以景断之,是为含蓄。

试看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的前三句浓笔写情,从军中宴乐的“换新声”入手,但怎么换也摆脱不了边关的“旧别情”,这种扰得人心烦乱的“边愁”总奏个没完没了,那“听不尽”的到底是怨?是恼?抑或自豪?赞叹?读者正期待诗人把谜底揭晓时,诗人却抛开话题,轻轻宕开一笔,让“高高秋月照长城”的雄浑景色把所有的混杂声音和斑澜情感拦腰斩断!你自己去思考答案吧。这叫“以不尽尽之”。其艺术风格正如清人叶燮所说的“含蓄无垠,思致微渺”。

绝句中以景结情的表现手法,最早似见于王勃的《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首联写旅思乡愁,“念”归而“悲”滞,情浓难化。而尾联转而写景,以遍山飘落黄叶的景色收结。这便是以景结情。但王诗的收结因第三句的“况”字使首尾两联自然衔接,结句略为平缓,艺术效果不象王昌龄“如截奔马”那么强烈,但于表现手法亦是若即若离,颇耐人寻味。

王勃之后,这种以景结情的结尾技巧更多地散见于五七言绝句之中。李白与杜甫这二位诗坛大家,更是随意拈出用之不着痕迹。如李白的《黃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用“惟见长江天际流”结送别之情、《哭晁卿》用“白云秋色满苍梧”结悼念情,杜甫的《漫兴》九首之六用“碧水春风野外昏”结懒慢情,均有深意而耐人寻味。晚清人梁星海有一首《独夜》“笛声幽怨在天涯,但忆春时不忆家。一月照人凄欲绝,寺墙开满海棠花。”显然步唐人之法甚得韵味:笛声怨而情凄绝,诗人何故忆春不忆家?诗人不言而以花景结句,似给你一头雾水,但微妙之处正是放开一步,以不尽尽之,以景结情更觉诗意浑含不尽。

      今人诗中许多名家沿用这种以景结情技巧者,举例如下:

原巴黎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暨南大学教授的陈钟洁女士有一首写十年文革浩劫的绝句《有感》,诗曰:

            风云扰攘欲何之?曾是鱼龙混杂时。

            欲写十年文革史,残灯如豆泪如诗。

      前三句尽是描述感慨之情怀,抽象而朦胧,结句则收声,只摆出一个具象的画面,一幅实景,不言胜千言,无声胜有声。

      河南诗人常振励先生有一首《辛末花朝》,其诗曰:

            流光不改百年心,无奈情魔晓夜侵。

            梦到天涯芳草渡,梨花满地月西沉。

      几乎是同样的结构安排,前三句叙述相思情怀,结句出以景结情之笔,情感便隐入一片凄凉苦楚的景象之中。

      笔者也有袭用这种以现场景色切断绵绵情感而让诗意浑含不尽的结尾技巧的绝句,这里不怕自夸也附录一首:

                   校园往事渺如烟,独有旧情犹挂牵。

                   泪洗无眠啼又晓,一轮残月尚高悬。

                              ------《海外相思曲九首之九》

      前三句抒发十五年隔海相思之苦楚,结句不言情而布景,残月高悬的画面似一把利剑,兀地把情思斩断,但晓窗残月的景象,不是看了益发凄凉么!这结句是否有唐人的风韵,读者可自行品鉴之。

 

2)移情入景,深注感概

 

与以景結情稍为不同的另一种结尾手法是移情入景。虽然二者均以自然景色为收結,但写作手法完全不同。前者是写情正浓、势如奔马,忽勒马回首,转以风景入眼,思绪万千。后者则是既写景又写情,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惜景生,景依情现,诗人融情于景后延长而去。

且看韦庄的《台城》诗: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即是南朝六个政权更替轮番建立的都城旧址。诗人因六朝的兴衰更迭生发往事如梦的历史沧桑伤感,一下笔就把这挥之不去的伤感融入景色之中,“江雨、”“江草”、“啼鸟”幽如梦愁顿生,首联既是景又是情。尾联诗人即移情入景,原本一向被人当作春天正面形象言必称誉的“楊柳”,因诗人的情感指向,遂变成令人厌恶的最最“无情”之物,竟然可以忘却先前的悲痛而无动于衷、无改于颜,依然在蒙蒙細雨中扭动那碧绿的身姿,象当年一样如烟似雾地笼罩着十里长堤,你说可恨不可恨!显然,这种結尾的好处在于:因了诗人的移情,无知的楊柳被人格化,被赋予灵性,而楊柳的无情正反衬人之有情,诗人的无限感概,便溢于诗外。

再看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也是移情入景,将敬亭山人格化,赋予情感。

有趣的是,韦庄是以物之无情衬人之有情,而李白正好相反,是以物之有情衬人之无情。首联似写眼前景,实则通过“鸟”的“飞尽”和“云”的“去闲”把诗人孤独与寂寞之情呈露出来,是景中情、情中景。尾联便以诗人与敬亭山脉脉含情独坐相视的情景收結。敬亭山被赋予灵性之后,得到诗人的喜爱。“相看两不厌”,是说双方均认可对方的人格而乐于作伴。而結句的“只有”两字进一步提升了作伴的親蜜程度,大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之意谓。敬亭山的“有情”反衬了人的“无情”。那么,究竟是世人冷淡了诗人呢,还是诗人压根子就看不起世人?抑或两者均有之?总之,诗人那横遭冷遇、孤独寂寞的情感就这么深注于結句的景物之中,以致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对李白的这首绝句赞叹不己,誉为“传‘独坐’之神”。

唐人绝句中大多善写景又能写情,常常是情与景会,景与情合,情融于景,景立于情,景必实而情可虚,情己浓而景可止,景虽尽而情不尽,此正为移情入景結尾手法的微妙之处。

今人写绝句,这种移情入景、深注感概的结尾技巧,用得最多。这里略举几例。

上海诗人杨逸明有一首《咏白云》绝句,诗曰:

              露怪藏奇纵复横,何甘散淡过浮生?

              闲来出岫非无意,欲借东风化雨声。

这是一首咏物诗,但作者借刻画白云的多变形态及远大理想抒发自己的胸怀。首句是这种变幻无定、造像神奇的白云形态的描绘:或藏或露,藏有奇姿,露有怪相,飘忽纵横,形影易变。白云的这一情性或许也有诗人自身经历的影子。毕竟诗人经历了“二个三十年”的坎坷,尤其是头个三十年,政治气候多变,自然让那时的人呈现更多的色彩。次句以设问承接,直接把诗人自己的襟怀安在白云身上。第一句是景,第二句是情。也是人格化景物的手法。但又通过“散淡”、“浮”之字眼紧紧扣住云之特性,有了这些字眼才有“不即不离”之效果。第三句蓄势,为结句铺垫。云之“闲”是众目皆睹、人所皆知的,但云之“抱负”便少人能了解,经了诗人这一撩拨,便急切想知道白云有何理想了。结句应当是答案,但诗人没把答案明白说出来,只把答案、把自己的情感注入一种自然景象的势态之中。“借东风化雨声”不是理想的实现而是理想实现的途径,造福人间这才是白云也即诗人自己的远大理想。

这首绝句,作者写云,诗中有景,又有情,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化于物,物借景生,景依情现,最后诗人融情于景,白云与诗人的形象,便显得朴实而可爱。

     深圳诗人邹国荣一首《除夕》,结句也用移情入景的手法。其诗曰:

                  瓮开老酒进三盅,沉醉团圆喜气中。

                  晚会连台兴难尽,偷燃爆竹入东风。

     除夕诗写自家团圆的欢乐气氛,前三句都未见奇趣,毕竟喝酒、看晚会,家家可见之景象,村村都有之情形。而结句“偷燃爆竹入东风”一出,全诗光芒四射,奇趣横生。这是一个滑稽的画面。曾经一段时间,许多城市颁布了禁燃烟花爆竹的法令,深圳尤其严厉。一些市民出自怀旧或想要热闹气氛而偷偷在屋前屋后或楼顶上燃放,这个“偷燃”便带有违法的意味。但这是这个“偷燃”,又与唤醒童心联系在一起,因“偷”而见童趣,因“偷”而生激情,是以此诗便由此一“偷”字添得无穷意趣。此诗前面已把诗人一家人团圆过春节的欢乐情感叙述出来,结句便把欢乐情感移入“偷燃”的场景之中,这一结更让节日的欢乐定格于童心绽放的气氛中。

     再引一首笔者的绝句《玉龙雪山6首之一》:

                   人生难得越巅峰,今在玉龙飘雪中。

                   放眼寻无春气息,老妻身影入朦胧。

     这是笔者的一首旅游诗,其时与妻子游历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时已逾65岁,可以说人生已不再有高峰,是以攀上7769米高的山腰(当天因雪下得大再往上的栈道已被警卫人员封住不给走)时,心情格外兴奋。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尽是厚厚的积雪。因而这首诗既写登山时的快感,又写漫山飘雪的景色,首句是情中有景,次句是景中有情,第三句更是景与情糅合在一起,结句便移情入景。老伴到了4350米处便不敢再往上走,于是留在下面歇息。本来相距不到500米,倘在平时当可以看得清楚,可当时雪下得大,妻子身影朦胧的画面正是大雪纷飞所致。用一个画面一个场景收结,传递的依然是一种攀越巅峰的那种喜悦之情,但比直接说出来更加含蓄委婉而藴含不尽。

 

       (3)案而不断,玩味无穷

 

绝句虽然限于体裁和容量,难以表现纷纭复杂的世事,难以刻画丰富多彩的人生,它只能在空间上截取某一个角落,在时间上摄取某一个片断。就象一幅国画,一张照片,定格的只是局部而非整体,更难得有过程。但也不是说绝句在叙述人生世事方面就捉襟见肘无能为力,关键看你有没有浓缩事态捕捉特定情景的能力。善于写作绝句的高手常在短短的四句之内,既能写尽纷繁曲折的重大事端或历史变迁,同时也能赋予深厚的个人情感。在这种擅长叙事而言情的绝句中,诗人往往会在叙述方面出现时空变幻的大跳跃,而结尾由于缺乏足够的空间通常又会用一种似方开头即已结束的技巧,好比法官升堂只待原告被告说完即宣布退堂,没有裁决,没有结果,这叫案而不断。案而不断,便有悬念。这样的结尾常令人玩味无穷。

试看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见君。

此诗横跨了几个空间和时间,囊括了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首联写的是“开元盛世”那段时间诗人与李龟年的交情与往来。李龟年是开元时期著名歌唱家,杜甫作为诗文早著的青少年有幸在岐王李范和殿中监崔涤等王公贵族的府第欣赏他的表演。“寻常见”与“几度闻”表明交往的熟稔程度,同时也是时间和空间的多次相隔和重叠。空间和时间的再次大跳跃在尾联出现:安史之乱后,时局动荡不安,杜甫与李龟年各自飘泊离散,竟然在江南相逢,此时与首联叙述的时间相隔几十年。有意思的是,此时的李龟年已凄凉落魄,流落俗间。而杜甫也同样落难,二者都失掉了先前的风光,所以诗人用“落花时节”便不单指时令而言,而是寓意深长。结句用“又见君”,这三字蕴含了诗人那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无限感慨。按理,一对老朋友在飘流颠沛中相逢,该有多少话要说,说什么呢?不知道,也许什么都没说,只一个彼此会意的苦笑便全理会了。但这毕竟是我们的想象,从诗的行文来说,尾联两句一明一暗,一高一低,一喜一悲。“江南好风景”,给人游兴,给人好心情,给人吟咏歌唱的好素材。然而,“落花时节”却让人从兴高采烈的高处跌落悲伤的谷底!这二位擅长吟咏歌唱的艺术家沉浸在落难相逢的悲哀之中。本应该是风景秀丽的江南,在他俩的眼里却是一片凋零残败。历代诗评家对此诗称誉极高,说可与李白、王昌龄的七绝相比而无逊色。那么,此诗好在那里呢?好在这结句的黯然搁笔。一个无言的结局。一个“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的结笔。沈德潜说这是“含意未申,有案未断”。顾乐说这是“案而不断,神味无穷”。

李清照有一首五言绝句《乌江》,其结尾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有异曲同工之妙。杜诗是叙事而抒情,李清照是由议论入手直抒胸怀与情感。其诗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首联直述自己的人生观,是从议论起兴。尾联引入乌江事,当是汉以后历代文人争论不休的话题。这个话题涉及人们对项羽的评价。项羽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以匹夫之勇率八千江东子弟大破秦王朝精锐军队,遂称霸天下。不料却因用人不当而在与刘邦的交战中最后一败涂地,垓下一战被韩信四面围困终致败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渡江,他说无脸去见江东父老,遂拔剑自杀。这一情节真令人扼腕。有人说他是英雄,死得悲壮;有人说他意气用事,本不该如此。杜牧属于后者,他有一首《题乌江亭》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毛泽东在解放战争开始遭蒋介石重兵包围和斯大林强势施压内外受困的严峻时期曾抄录此诗示人,表明他赞同杜牧的看法,毛泽东的包羞忍耻最后赢得胜利。但项羽那有毛泽东的胸襟和智慧,与其渡江后苟且贪生受人戳脊梁当然不如自杀来得痛快和壮烈。李清照显而易见是持这种看法的。但她的结句也是“案而不断”。一向争论悬而未决的问题又被提出来了:项羽为啥不过江东?为啥?值不值得?李清照没有细说,这也是含意未申,颇让人玩味。不过,李清照首联已直述自己对人生生死的看法,因此答案又象是先准备好了的,但李清照显然不以回答问题即了事,而是另有寓意:项羽可以勇于赴义,今日的政府官兵却怎么只顾仓皇南逃呢!其愤概之心声已跃然纸上。

这种案而不断的结尾技巧,在绝句中用得比较多。随便举今人几例便可知。

厦门诗人王翼奇有一首《梦登岳阳楼得句》,属于感怀之作,诗曰:

                   巴陵胜状昔年闻,云梦潇湘此吐吞。

                   也拟登楼问忧乐,不知谁是范希文。

范希文即范仲淹。岳阳楼因了范仲淹的一篇登临记(据说其时还没到过)而名噪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在此后的千把年间成为读书人、官员的远大理想和高尚品德的人生格言。但在言辞与行为严重脱节、人前冠冕堂皇信誓旦旦私下里却贪腐逐臭男盗女娼的当今官场里,这种“忧乐”观的高调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作者有感于此,便借岳阳楼抒发心中的愤慨。官员个个会唱高调,“公仆”,“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可是,当一个个贪腐官员的底细被曝光之后,所有的豪言状语马上变味。究竟哪一个是范仲淹?当今社会有没有范仲淹?这是一个有正义感有爱民心的诗人的困惑。但这些诗人并没有说出来,诗人十分狡猾,他只称誉岳阳楼的名气,颂扬岳阳楼的胜景,然后表达自己想追随范希文做一个有志于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的先进人士之愿望,到此为止,诗作波澜不兴、平淡无奇,如果用“此生誓做范希文”作结,愿望落到实处,呈现一种崇高与美好,也是常见的境界。但这诗就成了老干体了。作者高明得很,结句用故作糊涂的“不知”二字,把现实里的问题摆上桌面,但也就摆上而已,如何讨论,如何分辨,如何从中找到有益的思考,那就是读者自己的事了。

湖南诗人熊鉴有一首绝句《虾》,也是带有讽刺意味的好诗。同样用了案而不断的结尾技巧。其诗曰:

               跳跃灵于蟹,峥嵘势若龙。

               生前无滴血,死后一身红。

诗的首联描述虾的英雄形象。活蹦乱跳,活力非凡。长须极有风度,游水的气派有龙的精神。这是正面的,赞许的。但诗人接着关注的却是人们未曾留意的问题。活着的虾是青灰色或淡青色的,煮熟的虾却是红色的,这一层变化人们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但诗人却究起真来,这“红色”是怎么来的呢?血染的,可活着的虾看不出有血啊(其实血不一定都是红色的)!于是,诗人抛出了一个疑问便不再作声。这也是王翼奇式的故作糊涂。其实,作者想说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怪诞现象:某些人生前并没有做出什麽惊天动地之事,可死后却成了了不起的英雄。原来,这只不过是一种宣传的需要,某一利益团体的需要。但这层含义,作者不说,这也属于案而不断。

     笔者也曾袭用这一结句手法。绝句《感事偶吟》诗曰:

                       几番雷雨湿云烟,蛙唱新声越百年。

                       秦制已衰华夏久,庶民依旧盼青天。

     雷雨者,来得快,去得也快。有时连地皮都没打湿,所以只能是湿了云烟而已。蛙叫年年都一样,怎么说是“新声”呢?其实,诗多有利用谐音暗藏另一层意思的手法。这个“蛙唱新声”可以是“娃唱新生”,暗指帝制被推翻、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专制制度之义。接着说,秦始皇确立的专制制度扼杀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进步和社会活力,为害已久,那么,“蛙唱新声”之后,怎么老百姓的权益还无法保证而需要求之一个能为其做主的“清官”呢?笔者不明白,相信读者也不能解答,这问题只能留待后人才能裁决。所以也是案而不断。但一首小诗,能启发人们思考,目的也就达到了。

 

4)设问反问,故留悬念

 

绝句是一种善于捕捉特定埸景和瞬间情感的吟咏艺术。绝句虽然短小,却要求韵味悠长、情意绵远。这个艺术效果一般都通过高超的结尾技巧来实现。以问句作结,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方法。问句作结,可以是疑问、设问、诘问、反问。其作用在于设置悬念、故留悬念、强化悬念。有悬念就会引起人们的思考、探索、深究到底。这一系列由读者自行完成的思维过程丰富和完善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自然使诗味益加厚长。

疑问作结。

且看皇甫冉的《婕妤怨》: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

婕妤怨是古乐府曲名,是东汉以后的文人借班婕妤的故事而写作的一种宫怨诗。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妃子,因文才超群、才貌双全被册立为婕妤(汉宫中女官)。后因赵飞燕姐妹得宠,在成帝面前进谗言毁她,班姬恐受害,遂自求去长信宫侍奉皇太后。长信宫的清苦寂寞激发了她写诗作赋的激情,成了女诗人。《怨歌行》是她最出名的乐府诗。皇甫冉的这首七绝,是借班婕妤之口,写失意宫女见到别人得宠时的幽怨。结句用了一个疑问收笔:那新承恩露的宫女眉毛画的有多长?这个质疑蕴含了诗人的愤慨。难道眉毛画的长就漂亮吗?难道那美人是因其美貌而得宠吗?难道这世上有裁决美貌的标准吗?难道?真是一句质疑,引发多少深思,含意不尽,玩味不尽。

设问作结。

且看王维的《杂诗》之二: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诗人遇到一个从故乡来的旧友,高兴之余最想知道的当然是“故乡事”。故乡的事情要问的肯定很多,究竟那一件是诗人最急切想打听的呢?家乡一草一木的的变化,亲人包括左邻右舍的近况,应该是久在异乡的人所最为牵怀挂肚经常惦记的事情。然而,情况有点出人意外,诗人的设问是:“寒梅着花未?”而全诗也就以此收结。这看似漫不经心的一问,正是诗人手法高明之处。假如问的是亲朋故旧、风土人情之类,那就容易落入俗套了。诗不厌平常事但厌俗。窗前的那株寒梅开花了没有?这可是一件最平常不过的小事,但一经诗人口里说出便悬念顿生了:莫非那寒梅与诗人有特殊的关系?或者在寒梅身上另有隐喻或寄托?说不定问的是一株梅内心惦记的却是一个人。总之这是诗人有意留置的悬念,你们就猜去吧。

诘问作结。

且看李贺《南园十三首》之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候?

首联先设问:为何堂堂男子汉在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时局不去冲锋陷阵、报效国家?此问带有自责的意味,似乎投笔从戎乃当时势所必行之事。那么,又为何不去呢?原来,事情没那么简单。“收取关山五十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书生意气的慷慨激昂和真刀真枪的沙场血战,全然不能同日而语。再说,纵使自已有戎马生涯的志向和决心,谁又会给你施展才能的机遇和条件呢?不是我李贺胆小不敢去拼,你去调查一下,凌烟阁那些功臣像(唐太宗曾叫人在阁上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里有那一个是书生出身呢?这是以诘问收结,其艺术效果比陈述句收结情感更加强烈。使人读起来觉得带有一腔愤激不平而沉郁哀怨的气势。

反问作结。

且看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nbs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