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基础教本的概述 《高一》
个人日记
佛学基础教本的概述 《高一》
佛学教本 第一课 律宗 (一
第一课 律宗 (一)一、戒律的重要性
律居三藏 (1) 之一,为佛门七众 (2) 所共修,释尊入灭时,曾咐嘱阿难:「佛涅槃后,汝等以戒为师,依之修行,能得出世。」又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 后乃见,因见佛性,得成正觉。」观此可知:无佛之世,是靠戒律代替了师或佛的地位,无戒也就等于无师或无佛。又曾受具足戒者,方能称为僧宝,故无戒也就无僧。若就三无漏学 (3) 来说:有戒然后才有定,有定然后才有慧,此为必然的次序,绝不能幸致。戒律之于佛法,关系至钜,非片言所能尽,仅仅提出了上述理由,其重要性,已可概见。二、戒律的异名与七众戒
梵语尸罗,义译为清凉或戒,言三业过恶,其性热恼,惟戒防息其炽然焚烧之势,故曰清凉。又毗尼或毗奈耶,义译为灭或善治,皆灭治三业过恶之义。又优波罗忏,义译为律,乃法律之义。又波罗提木叉,义译为别解脱 (4) 或处处解脱,是解脱三业过恶之义,这些都是戒律的异名,名虽异而体则同。
凡是佛门弟子,不论出家在家,皆当受戒,七众的身分,都是由受戒所产生出来的,其中何众应受何戒?已详前课 (5),兹再将其列表于后:表内所列的,都小乘戒。
三、大乘菩萨戒
此外则有大乘菩萨戒,为发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其中亦有在家出家之别:根据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则有十重戒四十八轻戒,是为出家大乘菩萨僧所应受。根据优婆塞戒经受戒品,则六重戒二十八轻戒,是为在家菩萨戒优婆塞所应受。在理行应先受具足戒或五戒,然后再受菩萨戒,方为合式。所以受持菩萨戒,可算是进一步深造的戒律,也可以算是由狭义的自度,进而实行广义的自度度他的发心了。四、瑜伽菩萨戒本
关于大乘菩萨僧戒,除梵网经之外,尚有瑜伽戒,名「菩萨戒本」,其中立四重戒四十轻戒 ,这是根据瑜伽师地论中,菩萨地戒品而来。菩萨地持经,及菩萨善戒经,又皆为菩萨地的异译,其中皆有此戒品的一品,由地持经中分出者,另名菩萨戒本经。因梵网经属性宗 (6),故梵网戒又称大乘性宗戒,瑜伽论属相宗 (7) ,故菩萨戒本又称大乘相宗戒,此二种大乘戒律,皆盛行于中国,然而只是自由选择遵行,未立宗派。
【注释】 (1) 经、律、论、称为三藏,有大小乘之分,参看初级教本第六课课文。 (2) 见初级第二十二课课文。 (3) 戒、 定、慧、称三无漏学,楞严经说:「摄心为戒,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4) 受戒能 使身口意恶业,别别解脱,故名别解脱。 (5) 详初级第廿二课课文中,又在家人受出家戒的八戒,亦详中级教本第十课课文中。
(6) 宗派中,破万法之相,而显万法空寂的真性者,名法性宗,简称性宗。华严五教 中的顿圆,天台四教中的别圆,八宗中的三论宗皆是也。
(7) 宗派中,以万法之生起,归于阿赖耶识,因 而就其所生之法,广分别名相者,名法相宗,简称相宗。华严五教中的大乘始教,天台四教中的通教, 八宗中唯识宗皆是也。
【习题】 (一) 一、释尊将入灭时,曾咐嘱阿难什么话?
二、根据他所旨示的:一切众生,要怎么样才能见佛性?要怎么样才能成正觉?
(二) 何以无戒也就无僧?
(三) 楞严经对于三无漏学,曾经怎样的说过?
(四) 解释一、尸罗,二、毗尼,、三、优波罗忏,四、波罗提木叉。
(五) 一、大乘菩萨僧所应受的菩萨戒,有几重多几轻? 它是于什么经?
二、在家优婆塞菩萨戒所应受的菩萨戒,有几重几轻?它是出于什么经?
(六) 瑜伽菩萨戒本,是由那里来的?其中立有几重戒?几轻戒?
第二课 律宗 (二)五、印度戒律分裂为五部
佛在世时,因事制戒 ,随机散说,由是乃有戒律。佛灭后,优婆离结集律藏,升座诵读,共八十次,名八十诵律,这是戒律的根本。后百余年,去圣渐遥,有一部份放逸 (1) 之徒,渐感觉戒律的拘束,由是乃擅加修改。阿育王 (2) 时,优婆多 (3) 门下,分裂为五部,此五部中所用之律,亦各不同;萨婆多部名十诵律,弥沙塞部名五分律,迦叶遗部名解脱律,摩诃僧祗部名摩诃僧祗律,昙无德部名四分律。以上除迦叶遗部失译外,其余四部,皆传于中国,然而弘布最广,化缘独深者,惟有四分律,后世丛林中传授戒法,
皆以四分律为根据。六、中国律宗的成立
元魏 (4) 以来,律师 (5) 辈出,多主四分律,每加以疏释 (6)。隋唐时,大乘佛法风行,此等小乘消极戒律,渐感不适用,唐初终南山道宣律师,观察众机,乃不得不以大乘教义,释小乘法,于是就四分律,明其戒体 (7),立其行相 (8),调和大小二乘,解行相应,遂成四分律专宗,亦名律宗,或南山宗。七、止持作持律与四分律内容
释尊所制戒,概括地说起来,不外止持与作持二门。止持是持此戒以止恶,即是诸恶莫作之意。作持是持此戒以作善,即众善奉行之意,此止持与作持二门,可以摄尽一切戒律。四分律者,其中初分所明的,是比丘戒法,第二分是比丘尼戒法,第三分是安居自恣 (9) 等法,第四分是房舍等法。第三及第四分内,又分为二十犍度 (10),今列表于左:八、具足戒分八段五篇
比丘及比丘尼二部戒本,名具足戒,简称具戒,受具足戒,亦间称受具。其中分为八段,即一、波罗夷,译为断头,是极重罪 (11),二、僧残,是残命义,必持众僧行忏悔法而救之,三、不定,是嫌疑罪,罪性尚未确定也。四、尼萨耆波逸提,译为舍堕,舍是指犯罪品物,悉应舍与僧众,堕谓犯罪应堕地狱,五、波逸提,译为堕或单堕,义与前同,六、提舍尼,谓可向人忏悔之罪,七、众学,谓比丘应学的戒,八、灭诤,谓灭息诤论。又此八段中,不定、众学、灭诤三段合为突吉罗,突是恶,吉罗是作,指身口二业恶作之意,如是则八段便成五篇。今将具足戒中,比丘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二百四十八戒,属于此八段及五篇者,分别列表于左:
【注释】 (1) 是唯识论中,二十随烦恼之一,谓不守规矩也,又离善方便亦名放逸。
(2) 译曰无忧,公元前二百七十年间,统一全印度,保护佛教,派遣宣教师,大弘佛法于各地,建立八万四千大寺,及八万四千宝塔,供养舍利,为孔雀王朝雄主,参看中级第十六课注十一。
(3) 译为大护、近护,为付法藏第五师。
(4) 南北朝时的北魏,本为托跋氏,孝文帝改姓元,故史称元魏。
(5) 详中级第廿八课注一。
(6) 慧光作略疏四卷,智首作广疏二十卷,法砺作中疏十卷,道宣作行事钞、戒疏、业疏、拾毗尼义钞,比丘尼钞等,定宾作饰宗义记十卷,怀素作四分开宗记十卷,玄恽作毗尼讨要三卷,唐代疏释此四分律者,有二十余家。
(7) 道宣屡参加玄奘译场,通达法相,故遵三时教,立三种戒体:对有教,以色法为戒体,对空教,以非色非心法为戒体,对中道教,以心法为戒体。
(8) 以戒律虽就六尘施设,然而它却能薰习阿赖耶识中种子,去恶生善,此亦根据法相义。
(9) 僧众于七月十五日,夏安居已毕,在大会中,可以任凭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对他比丘而忏悔之,名为自恣,又名随意,谓可以任他人随意检举自己之罪也。
(10) 梵语犍度,华言聚,或蕴或结,即律中篇章之名,一犍度即一篇或一章,或一品一节之意。
(11) 详初级第二十八课注六。
【习题】 (一) 优婆离多门下分裂为五部,此五部何名?各用何律?
(二) 举出道宣律师对三时教,所立的三种戒体。
(三) 何谓止持及作持?
(四) 四分律内,各分所明何法?
(五) 何谓受具?
(六) 解释一、波罗夷,二、僧残,三、舍堕,四、提舍尼,五、突吉罗。
(七) 在具足戒中,比丘应受若干戒?比丘尼应受若干戒?
第三课 律宗 (三)九、通别二戒三聚净戒及广中略三种戒
戒有通别之分,通戒即三聚净戒:一、摄律仪戒, 是以摄律仪遏止一切之恶,属止持义。二、摄善法戒,是以摄善法积集一切之善,属作持义。三、摄众生戒,亦名饶益有情戒,是以慈悲喜舍 (1),济度一切众生,属利他义。具此三义故,则戒律的性质,已圆满自度度他的作用,此即律宗能跻于大乘地位的理由。所以大乘菩萨,通受三戒,若根机下劣,不能发大心者,则惟受摄律仪戒。
别戒即僧尼戒,前所说之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名为具足戒者,不过释尊随此二众,实地犯罪的情形,方便斟酌而制定的条款耳。其实事相纷繁,三业之中,动辄有过,除此之外,未经制定的戒条尚多,故僧尼二戒,其量各有广、中、略三种的不同。比丘戒广则无量,中则三千威仪,六万细行,略则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戒,广则无量,中则八万威仪, 十二万细行,略则三百四十八戒。涅槃经等,谓比丘尼戒,有五百之多,然有此说而无戒相,故仍以三百四十八戒为标准。十、戒分四科
戒有四科,即戒法、戒体、戒行、戒相。戒法者:即如来所制定的戒条,如不杀、不盗、不淫之类是。戒体者:谓受此戒律时,所产生的防非止恶的功能是。此戒体虽属色法,而外表无相,故又名无表色 (2)。戒行者:谓随顺戒体,而如法动作的三业是。戒相者:即按七众地位,各持其所应持的戒,如五戒十戒具足戒等是,一切戒皆具足此四科。十一、本宗行证判立四位
本宗以戒为纲领,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此则名为三无漏学。故行者初修佛法,必先以持戒,制禁三业之非,俟心身既合规律,自然能生定发慧,次第证入佛境界。南山律师对于菩萨经三阿僧祗劫,历五十二位,曾判立四位,以统摄之,最后归于究竟的诸法实相,具足法报化三身,亲证佛果,所以本宗教法,仍契合于大乘中的一乘圆教 (3)。兹将其列表于左:
【注释】 (1) 名四无量心,一慈无量心,能与乐的心也,二悲无量心,能拔苦的心也,三喜无量心,见人离苦得乐,生喜悦心也,四舍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著也,又怨亲平等,舍弃怨亲之心也。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无量福,故名无量心。又此四心依禅定而修之,则生色界梵天,故亦名四梵行。
(2) 详中级第三十二课注四。
(3) 一乘即一佛乘,圆教即圆满之教,大乘中,以一乘圆教,为穷极之实教。
【习题】 (一) 何谓三聚净戒?
(二) 比丘及比丘尼,广中略三种戒。其量各有若干?
(三) 戒分四科,试分别解说之。
(四) 律宗教法,何以会契合于一乘圆教?
(五) 列出南山律师对于菩萨经历三祗五十二位的四位表。
第一、二、三课 综合指要
1.
人类本来是多欲的凡夫,一切见思惑,悉皆存在。学佛之后,只能算是迷途初返,若论身口意三业,尚未能尽符矩范,所以佛才制定许多戒律,以防非止恶,生善利生。在圣凡位阶中,真正不需要戒律者惟有佛,菩萨尚有戒,二乘以下更不必论矣。以孔子的天纵之圣,由十五岁修学达七十岁,方才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然而他在晚年时,尚希望再延长寿命数年,学习易经,以免大过。由这样看起来,博地凡夫,若要调柔意识,不生染心,真是难比登天。谁敢夸下大口,说我不需要戒律者,这人便是狂人。所以千数百年来,在中国丛林中,不管属于那一宗派的寺宇,对于戒律,无不敬重奉行。律宗虽然
是独立的宗,然而里面的戒相戒行,却早深入各宗,成为佛法中的要素。所以一切宗中,皆有律宗的成份存在,也可以说:一切宗皆是律宗的别出,没了它,决然不可,戒律的重要,可以想见。
2.
破戒当然可以忏悔,不过,破了像杀、盗、淫、大妄语等重戒,因为罪性严重之故,若不是上根人,运大勇猛大智慧的作用,就无法洗刷去八识田中,所存留的深刻的印象,使之恢复未破以前的清净本然的心体。普通人因为自力薄弱,无法湔祓之,就不得不假借外力,相资为用,这就是所谓拜忏了。例如在佛前念:「我昔所造恶业,皆由无始贪镇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文,这是泛忏普通三业罪障。或念朝暮课诵本内:礼八十八佛大忏悔文,这也是通忏无始以来,五逆十恶,盗僧祗物等重罪,仰仗诸佛威神,洗我罪恶。或拜诵梁皇宝仪,三昧水忏,大悲忏,弥陀忏等,皆能忏除过寺宿业。若是作了某一宗破戒事,作已而悔,理宜对佛菩萨前,对大众前,自行陈述所犯罪由,毫不覆藏,请佛菩萨慈悲,饶恕既往,从此誓不更作。经过如是剀切陈忏后,若觉心中平坦轻安,与未罪之前无异,即是已还复清净的徵验,将来亦不至遭受,由异熟生起现行的苦报了。若是尚有事上的善后手续,如打人致伤等, 亦当道歉赔偿,低心下气,亲往服侍伤者,请求谅解宽恕,不结仇恨,如是方 能自他两面俱了,否则仅忏自而遗他,忏理而弃事,那末,这忏悔的工作,还是只做了一半,尚有一半,并未完
结,将来因缘会遇时,还会生起索偿命等祸害也。
3.
比丘的三千威仪,六万细行,比丘尼的八万威仪,十二万细行,这是于理为然,不必尽有其相。若论吾人终日,三业之中,尤其意业中的思想,染垢甚多,盈千累万。此中虽不成为事实,而确有此念者,比比皆是,这都是有罪过,而应加以制止的。若问起:要用什么方法,方能在这许多威仪和细行当中,悉不忤犯?答曰:只须胸中时时存有诚敬二字,每事每念,皆出之以诚,处之以敬,不管他多少威仪?若干细行?当下皆能满足,皆不触犯。即使有一二无心小过,亦在诚敬的威光之下,立时消灭,决不会酿成恶种子,种入识田中也。
4.
尼戒比僧戒 多,并不是说:女人的罪恶,比男人多,大概是女人的三业,比男人琐碎,故应戒处,也比男人为多。至于在 家人,不宜看出家戒条,这是因为末法行人,受戒后未必能遍持,或持了若干,犯了若干。居士看了之后,知其犯戒,因而轻僧,甚至毁谤三宝,反对佛教,放弃修行,故影响甚大,倒不如不看不知,仍能礼敬供养。譬如坠落大海中,能抱腐尸,渡达彼岸,亦为得计。至于受戒破戒,当然有其应得的罪报,佛亦不能曲庇其弟子而救之。我们自保尚难,那有工夫,多管别人闲事,倘无卫道的思想和必要,则装疑佯聋,未尝不是避免烦恼,修学厚重的好方法,一动总不如一静也。
5.
律宗的经纬在于戒,有戒然后才有定慧,此名三无漏学。学律,说易亦易,说难亦难,只要依里面的条款做去,顺而不犯,便算有了戒,不必钻研繁琐的教义,乃至参禅学密,这是易处。然而单是这几条的戒律,就考验尽古今英雄豪杰,真能够入彀者,不知有否百分之二二。而名落孙山者,却滔滔皆是,这是难处。律宗的主张,很明显的,是从清净三业著手,认为三业清净了,自然会中规中矩,发定发慧,不愁不优入圣域。释尊亦曾说过:佛灭度后,当以戒为师,戒律的真正价值,都在这寥寥语句中说尽,可知律宗立在大乘八宗之中,是毫无惭色的。
6.
若把身口二业的所作所言,作为标准,则天下尚有完人,若把意业中的所思所念,作为标准,则天下无一完人。若从人所见处,作为标准,则世间尚有贤人,若从人所不见处,作为标准,则世间皆是罪人。律宗就可比百尺龙门,耸立水面,不管蝌蚪鱼虾,跳得过者,都准许成龙,飞腾而去,孟子所谓:「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愿天下蝌蚪鱼虾,多所努力。
7.
戒律中,确有一部份,名存实亡的,例如中国僧伽之于托钵制度,及种植田园,前者应有而无,后者应无而有。而过中不食,及不持金银财物,不畜猫狸等,行之亦有困难处。然而佛所制戒,后人不敢擅废,一也,倘一二可废,则全体皆可废,二也,谁先倡废戒,谁便是叛佛,为众矢之的,三也,兹事体大,非一二人所敢行,四也,所以纵使行不通,成为有名无实,而亦不敢公然宣告取消。究竟事实或环境上有困难,与纵欲犯戒断或奉行不力者,情形不同。当然于戒体上,不算破坏,于种子上,不是恶性,于法纵不对,于情有可原,也并不是作恶破戒者,所能藉口援例。根本在此五浊恶世修行,阻碍甚多,例如饮水,明明要杀死千万小虫,即释尊当年,亦只教弟子:饮水不用天眼,即不算犯杀戒,盖舍此实无办法也。又如白蚂蚁契及寺材经书法服,决不能不加以阻止,所以应知吾人业重,才生此娑婆世界,惟有勤恳念佛,才有清净戒体可得也。
8.
壁虎以虫为食,慈于虫,则不利壁虎,慈于壁虎,则不利于虫,此事见智见仁,各有其说,菩萨以大悲为本,住于吾心之所安,但使有利众生,行之皆是功德。在昔释尊以饲虎行仁,周处以杀虎行仁,随侯以济蛇行仁,孙叔敖以打蛇行仁,故何者为是,亦至难言。孔子说:「汝安则为之」,实为绝好的办法也。
第一课 律宗 (一)一、戒律的重要性
律居三藏 (1) 之一,为佛门七众 (2) 所共修,释尊入灭时,曾咐嘱阿难:「佛涅槃后,汝等以戒为师,依之修行,能得出世。」又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 后乃见,因见佛性,得成正觉。」观此可知:无佛之世,是靠戒律代替了师或佛的地位,无戒也就等于无师或无佛。又曾受具足戒者,方能称为僧宝,故无戒也就无僧。若就三无漏学 (3) 来说:有戒然后才有定,有定然后才有慧,此为必然的次序,绝不能幸致。戒律之于佛法,关系至钜,非片言所能尽,仅仅提出了上述理由,其重要性,已可概见。二、戒律的异名与七众戒
梵语尸罗,义译为清凉或戒,言三业过恶,其性热恼,惟戒防息其炽然焚烧之势,故曰清凉。又毗尼或毗奈耶,义译为灭或善治,皆灭治三业过恶之义。又优波罗忏,义译为律,乃法律之义。又波罗提木叉,义译为别解脱 (4) 或处处解脱,是解脱三业过恶之义,这些都是戒律的异名,名虽异而体则同。
凡是佛门弟子,不论出家在家,皆当受戒,七众的身分,都是由受戒所产生出来的,其中何众应受何戒?已详前课 (5),兹再将其列表于后:表内所列的,都小乘戒。
三、大乘菩萨戒
此外则有大乘菩萨戒,为发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其中亦有在家出家之别:根据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则有十重戒四十八轻戒,是为出家大乘菩萨僧所应受。根据优婆塞戒经受戒品,则六重戒二十八轻戒,是为在家菩萨戒优婆塞所应受。在理行应先受具足戒或五戒,然后再受菩萨戒,方为合式。所以受持菩萨戒,可算是进一步深造的戒律,也可以算是由狭义的自度,进而实行广义的自度度他的发心了。四、瑜伽菩萨戒本
关于大乘菩萨僧戒,除梵网经之外,尚有瑜伽戒,名「菩萨戒本」,其中立四重戒四十轻戒 ,这是根据瑜伽师地论中,菩萨地戒品而来。菩萨地持经,及菩萨善戒经,又皆为菩萨地的异译,其中皆有此戒品的一品,由地持经中分出者,另名菩萨戒本经。因梵网经属性宗 (6),故梵网戒又称大乘性宗戒,瑜伽论属相宗 (7) ,故菩萨戒本又称大乘相宗戒,此二种大乘戒律,皆盛行于中国,然而只是自由选择遵行,未立宗派。
【注释】 (1) 经、律、论、称为三藏,有大小乘之分,参看初级教本第六课课文。 (2) 见初级第二十二课课文。 (3) 戒、 定、慧、称三无漏学,楞严经说:「摄心为戒,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4) 受戒能 使身口意恶业,别别解脱,故名别解脱。 (5) 详初级第廿二课课文中,又在家人受出家戒的八戒,亦详中级教本第十课课文中。
(6) 宗派中,破万法之相,而显万法空寂的真性者,名法性宗,简称性宗。华严五教 中的顿圆,天台四教中的别圆,八宗中的三论宗皆是也。
(7) 宗派中,以万法之生起,归于阿赖耶识,因 而就其所生之法,广分别名相者,名法相宗,简称相宗。华严五教中的大乘始教,天台四教中的通教, 八宗中唯识宗皆是也。
【习题】 (一) 一、释尊将入灭时,曾咐嘱阿难什么话?
二、根据他所旨示的:一切众生,要怎么样才能见佛性?要怎么样才能成正觉?
(二) 何以无戒也就无僧?
(三) 楞严经对于三无漏学,曾经怎样的说过?
(四) 解释一、尸罗,二、毗尼,、三、优波罗忏,四、波罗提木叉。
(五) 一、大乘菩萨僧所应受的菩萨戒,有几重多几轻? 它是于什么经?
二、在家优婆塞菩萨戒所应受的菩萨戒,有几重几轻?它是出于什么经?
(六) 瑜伽菩萨戒本,是由那里来的?其中立有几重戒?几轻戒?
第二课 律宗 (二)五、印度戒律分裂为五部
佛在世时,因事制戒 ,随机散说,由是乃有戒律。佛灭后,优婆离结集律藏,升座诵读,共八十次,名八十诵律,这是戒律的根本。后百余年,去圣渐遥,有一部份放逸 (1) 之徒,渐感觉戒律的拘束,由是乃擅加修改。阿育王 (2) 时,优婆多 (3) 门下,分裂为五部,此五部中所用之律,亦各不同;萨婆多部名十诵律,弥沙塞部名五分律,迦叶遗部名解脱律,摩诃僧祗部名摩诃僧祗律,昙无德部名四分律。以上除迦叶遗部失译外,其余四部,皆传于中国,然而弘布最广,化缘独深者,惟有四分律,后世丛林中传授戒法,
皆以四分律为根据。六、中国律宗的成立
元魏 (4) 以来,律师 (5) 辈出,多主四分律,每加以疏释 (6)。隋唐时,大乘佛法风行,此等小乘消极戒律,渐感不适用,唐初终南山道宣律师,观察众机,乃不得不以大乘教义,释小乘法,于是就四分律,明其戒体 (7),立其行相 (8),调和大小二乘,解行相应,遂成四分律专宗,亦名律宗,或南山宗。七、止持作持律与四分律内容
释尊所制戒,概括地说起来,不外止持与作持二门。止持是持此戒以止恶,即是诸恶莫作之意。作持是持此戒以作善,即众善奉行之意,此止持与作持二门,可以摄尽一切戒律。四分律者,其中初分所明的,是比丘戒法,第二分是比丘尼戒法,第三分是安居自恣 (9) 等法,第四分是房舍等法。第三及第四分内,又分为二十犍度 (10),今列表于左:八、具足戒分八段五篇
比丘及比丘尼二部戒本,名具足戒,简称具戒,受具足戒,亦间称受具。其中分为八段,即一、波罗夷,译为断头,是极重罪 (11),二、僧残,是残命义,必持众僧行忏悔法而救之,三、不定,是嫌疑罪,罪性尚未确定也。四、尼萨耆波逸提,译为舍堕,舍是指犯罪品物,悉应舍与僧众,堕谓犯罪应堕地狱,五、波逸提,译为堕或单堕,义与前同,六、提舍尼,谓可向人忏悔之罪,七、众学,谓比丘应学的戒,八、灭诤,谓灭息诤论。又此八段中,不定、众学、灭诤三段合为突吉罗,突是恶,吉罗是作,指身口二业恶作之意,如是则八段便成五篇。今将具足戒中,比丘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二百四十八戒,属于此八段及五篇者,分别列表于左:
【注释】 (1) 是唯识论中,二十随烦恼之一,谓不守规矩也,又离善方便亦名放逸。
(2) 译曰无忧,公元前二百七十年间,统一全印度,保护佛教,派遣宣教师,大弘佛法于各地,建立八万四千大寺,及八万四千宝塔,供养舍利,为孔雀王朝雄主,参看中级第十六课注十一。
(3) 译为大护、近护,为付法藏第五师。
(4) 南北朝时的北魏,本为托跋氏,孝文帝改姓元,故史称元魏。
(5) 详中级第廿八课注一。
(6) 慧光作略疏四卷,智首作广疏二十卷,法砺作中疏十卷,道宣作行事钞、戒疏、业疏、拾毗尼义钞,比丘尼钞等,定宾作饰宗义记十卷,怀素作四分开宗记十卷,玄恽作毗尼讨要三卷,唐代疏释此四分律者,有二十余家。
(7) 道宣屡参加玄奘译场,通达法相,故遵三时教,立三种戒体:对有教,以色法为戒体,对空教,以非色非心法为戒体,对中道教,以心法为戒体。
(8) 以戒律虽就六尘施设,然而它却能薰习阿赖耶识中种子,去恶生善,此亦根据法相义。
(9) 僧众于七月十五日,夏安居已毕,在大会中,可以任凭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对他比丘而忏悔之,名为自恣,又名随意,谓可以任他人随意检举自己之罪也。
(10) 梵语犍度,华言聚,或蕴或结,即律中篇章之名,一犍度即一篇或一章,或一品一节之意。
(11) 详初级第二十八课注六。
【习题】 (一) 优婆离多门下分裂为五部,此五部何名?各用何律?
(二) 举出道宣律师对三时教,所立的三种戒体。
(三) 何谓止持及作持?
(四) 四分律内,各分所明何法?
(五) 何谓受具?
(六) 解释一、波罗夷,二、僧残,三、舍堕,四、提舍尼,五、突吉罗。
(七) 在具足戒中,比丘应受若干戒?比丘尼应受若干戒?
第三课 律宗 (三)九、通别二戒三聚净戒及广中略三种戒
戒有通别之分,通戒即三聚净戒:一、摄律仪戒, 是以摄律仪遏止一切之恶,属止持义。二、摄善法戒,是以摄善法积集一切之善,属作持义。三、摄众生戒,亦名饶益有情戒,是以慈悲喜舍 (1),济度一切众生,属利他义。具此三义故,则戒律的性质,已圆满自度度他的作用,此即律宗能跻于大乘地位的理由。所以大乘菩萨,通受三戒,若根机下劣,不能发大心者,则惟受摄律仪戒。
别戒即僧尼戒,前所说之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名为具足戒者,不过释尊随此二众,实地犯罪的情形,方便斟酌而制定的条款耳。其实事相纷繁,三业之中,动辄有过,除此之外,未经制定的戒条尚多,故僧尼二戒,其量各有广、中、略三种的不同。比丘戒广则无量,中则三千威仪,六万细行,略则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戒,广则无量,中则八万威仪, 十二万细行,略则三百四十八戒。涅槃经等,谓比丘尼戒,有五百之多,然有此说而无戒相,故仍以三百四十八戒为标准。十、戒分四科
戒有四科,即戒法、戒体、戒行、戒相。戒法者:即如来所制定的戒条,如不杀、不盗、不淫之类是。戒体者:谓受此戒律时,所产生的防非止恶的功能是。此戒体虽属色法,而外表无相,故又名无表色 (2)。戒行者:谓随顺戒体,而如法动作的三业是。戒相者:即按七众地位,各持其所应持的戒,如五戒十戒具足戒等是,一切戒皆具足此四科。十一、本宗行证判立四位
本宗以戒为纲领,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此则名为三无漏学。故行者初修佛法,必先以持戒,制禁三业之非,俟心身既合规律,自然能生定发慧,次第证入佛境界。南山律师对于菩萨经三阿僧祗劫,历五十二位,曾判立四位,以统摄之,最后归于究竟的诸法实相,具足法报化三身,亲证佛果,所以本宗教法,仍契合于大乘中的一乘圆教 (3)。兹将其列表于左:
【注释】 (1) 名四无量心,一慈无量心,能与乐的心也,二悲无量心,能拔苦的心也,三喜无量心,见人离苦得乐,生喜悦心也,四舍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著也,又怨亲平等,舍弃怨亲之心也。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无量福,故名无量心。又此四心依禅定而修之,则生色界梵天,故亦名四梵行。
(2) 详中级第三十二课注四。
(3) 一乘即一佛乘,圆教即圆满之教,大乘中,以一乘圆教,为穷极之实教。
【习题】 (一) 何谓三聚净戒?
(二) 比丘及比丘尼,广中略三种戒。其量各有若干?
(三) 戒分四科,试分别解说之。
(四) 律宗教法,何以会契合于一乘圆教?
(五) 列出南山律师对于菩萨经历三祗五十二位的四位表。
第一、二、三课 综合指要
1.
人类本来是多欲的凡夫,一切见思惑,悉皆存在。学佛之后,只能算是迷途初返,若论身口意三业,尚未能尽符矩范,所以佛才制定许多戒律,以防非止恶,生善利生。在圣凡位阶中,真正不需要戒律者惟有佛,菩萨尚有戒,二乘以下更不必论矣。以孔子的天纵之圣,由十五岁修学达七十岁,方才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然而他在晚年时,尚希望再延长寿命数年,学习易经,以免大过。由这样看起来,博地凡夫,若要调柔意识,不生染心,真是难比登天。谁敢夸下大口,说我不需要戒律者,这人便是狂人。所以千数百年来,在中国丛林中,不管属于那一宗派的寺宇,对于戒律,无不敬重奉行。律宗虽然
是独立的宗,然而里面的戒相戒行,却早深入各宗,成为佛法中的要素。所以一切宗中,皆有律宗的成份存在,也可以说:一切宗皆是律宗的别出,没了它,决然不可,戒律的重要,可以想见。
2.
破戒当然可以忏悔,不过,破了像杀、盗、淫、大妄语等重戒,因为罪性严重之故,若不是上根人,运大勇猛大智慧的作用,就无法洗刷去八识田中,所存留的深刻的印象,使之恢复未破以前的清净本然的心体。普通人因为自力薄弱,无法湔祓之,就不得不假借外力,相资为用,这就是所谓拜忏了。例如在佛前念:「我昔所造恶业,皆由无始贪镇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文,这是泛忏普通三业罪障。或念朝暮课诵本内:礼八十八佛大忏悔文,这也是通忏无始以来,五逆十恶,盗僧祗物等重罪,仰仗诸佛威神,洗我罪恶。或拜诵梁皇宝仪,三昧水忏,大悲忏,弥陀忏等,皆能忏除过寺宿业。若是作了某一宗破戒事,作已而悔,理宜对佛菩萨前,对大众前,自行陈述所犯罪由,毫不覆藏,请佛菩萨慈悲,饶恕既往,从此誓不更作。经过如是剀切陈忏后,若觉心中平坦轻安,与未罪之前无异,即是已还复清净的徵验,将来亦不至遭受,由异熟生起现行的苦报了。若是尚有事上的善后手续,如打人致伤等, 亦当道歉赔偿,低心下气,亲往服侍伤者,请求谅解宽恕,不结仇恨,如是方 能自他两面俱了,否则仅忏自而遗他,忏理而弃事,那末,这忏悔的工作,还是只做了一半,尚有一半,并未完
结,将来因缘会遇时,还会生起索偿命等祸害也。
3.
比丘的三千威仪,六万细行,比丘尼的八万威仪,十二万细行,这是于理为然,不必尽有其相。若论吾人终日,三业之中,尤其意业中的思想,染垢甚多,盈千累万。此中虽不成为事实,而确有此念者,比比皆是,这都是有罪过,而应加以制止的。若问起:要用什么方法,方能在这许多威仪和细行当中,悉不忤犯?答曰:只须胸中时时存有诚敬二字,每事每念,皆出之以诚,处之以敬,不管他多少威仪?若干细行?当下皆能满足,皆不触犯。即使有一二无心小过,亦在诚敬的威光之下,立时消灭,决不会酿成恶种子,种入识田中也。
4.
尼戒比僧戒 多,并不是说:女人的罪恶,比男人多,大概是女人的三业,比男人琐碎,故应戒处,也比男人为多。至于在 家人,不宜看出家戒条,这是因为末法行人,受戒后未必能遍持,或持了若干,犯了若干。居士看了之后,知其犯戒,因而轻僧,甚至毁谤三宝,反对佛教,放弃修行,故影响甚大,倒不如不看不知,仍能礼敬供养。譬如坠落大海中,能抱腐尸,渡达彼岸,亦为得计。至于受戒破戒,当然有其应得的罪报,佛亦不能曲庇其弟子而救之。我们自保尚难,那有工夫,多管别人闲事,倘无卫道的思想和必要,则装疑佯聋,未尝不是避免烦恼,修学厚重的好方法,一动总不如一静也。
5.
律宗的经纬在于戒,有戒然后才有定慧,此名三无漏学。学律,说易亦易,说难亦难,只要依里面的条款做去,顺而不犯,便算有了戒,不必钻研繁琐的教义,乃至参禅学密,这是易处。然而单是这几条的戒律,就考验尽古今英雄豪杰,真能够入彀者,不知有否百分之二二。而名落孙山者,却滔滔皆是,这是难处。律宗的主张,很明显的,是从清净三业著手,认为三业清净了,自然会中规中矩,发定发慧,不愁不优入圣域。释尊亦曾说过:佛灭度后,当以戒为师,戒律的真正价值,都在这寥寥语句中说尽,可知律宗立在大乘八宗之中,是毫无惭色的。
6.
若把身口二业的所作所言,作为标准,则天下尚有完人,若把意业中的所思所念,作为标准,则天下无一完人。若从人所见处,作为标准,则世间尚有贤人,若从人所不见处,作为标准,则世间皆是罪人。律宗就可比百尺龙门,耸立水面,不管蝌蚪鱼虾,跳得过者,都准许成龙,飞腾而去,孟子所谓:「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愿天下蝌蚪鱼虾,多所努力。
7.
戒律中,确有一部份,名存实亡的,例如中国僧伽之于托钵制度,及种植田园,前者应有而无,后者应无而有。而过中不食,及不持金银财物,不畜猫狸等,行之亦有困难处。然而佛所制戒,后人不敢擅废,一也,倘一二可废,则全体皆可废,二也,谁先倡废戒,谁便是叛佛,为众矢之的,三也,兹事体大,非一二人所敢行,四也,所以纵使行不通,成为有名无实,而亦不敢公然宣告取消。究竟事实或环境上有困难,与纵欲犯戒断或奉行不力者,情形不同。当然于戒体上,不算破坏,于种子上,不是恶性,于法纵不对,于情有可原,也并不是作恶破戒者,所能藉口援例。根本在此五浊恶世修行,阻碍甚多,例如饮水,明明要杀死千万小虫,即释尊当年,亦只教弟子:饮水不用天眼,即不算犯杀戒,盖舍此实无办法也。又如白蚂蚁契及寺材经书法服,决不能不加以阻止,所以应知吾人业重,才生此娑婆世界,惟有勤恳念佛,才有清净戒体可得也。
8.
壁虎以虫为食,慈于虫,则不利壁虎,慈于壁虎,则不利于虫,此事见智见仁,各有其说,菩萨以大悲为本,住于吾心之所安,但使有利众生,行之皆是功德。在昔释尊以饲虎行仁,周处以杀虎行仁,随侯以济蛇行仁,孙叔敖以打蛇行仁,故何者为是,亦至难言。孔子说:「汝安则为之」,实为绝好的办法也。
第四课 华严宗 (一)
一、华严经有三本三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为释尊成道后,三七日间所说。此经由文殊菩萨与阿难结集后,藏入龙宫,后龙树菩萨入龙宫见之,据说有上中下三种本,上本有十大千世界微尘数 (1) 偈,一四天下 (2) 微尘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偈三十八品。因上中二本太繁,非此间凡夫所能读,故只取下本而回,流传世间。
此下本经,传入中国后,曾经过三位译师的翻译,经名虽同,但卷数就不同了,晋佛陀跋陀罗译的,计六十卷,称旧译华严,或六十华严。唐实义难陀译的,计八十卷,称新译华严,或八十华严。唐般若译的,计四十卷,称后译华严,或四十华严。其实此三本华严,都不是全部,旧译仅三万六千偈,新译仅四万五千偈,皆不及一半,后译则仅此经中「入法界品」的一品而已。故学者研究读诵,当以八十华严为标准,其余二译,但作参考可也。
二、此宗法理为中国所发明
华严宗即依华严经而立教,初祖为陈隋间终 南山杜顺和尚,递传至智俨、法藏 (3)、澄观 (4)、宗密 (5),而教义益备。其所宗之论。则有十地经论,为世亲菩萨所造。此宗法理,全由中国所发明,非若他宗之根据印度学说而来,故可算是中土思想的特徵。
三、五教十宗
本宗将释尊教法,判为五教十宗,五教是由法分出,十宗是由理分出。
五教者:
一、 小乘教,是教钝根小机之法,但说生空 (6), 而未说法空,故又称为愚法声闻教 (7)。
二、 大乘始教,是出小乘,初入大乘的教法,虽说大乘,而未及究竟微妙的理性,故名始教,有相始教,空始教之分 (8)。
三、 大乘终教,是对大乘纯熟的根机,所说尽理之教。
四、 大乘顿教,是说大乘顿悟的教门者。
五、 一乘圆教,是圆满最上的教法,明性海圆融,缘起无尽,极诸法的体性者。如法华经对渐根行人,说会三乘于一乘者,名同教一乘,如华严经顿根行人,不谈三乘,直显一乘者,名别教一乘 (9)。
十宗者:
一、 如小乘犊子、法上、 肾胄、正量、密林山等部,说我法俱实有者,名我法俱有宗。
二、 如小乘雪山、多闻、化地等部,说一切无我,而法体恒有者,名法有我无宗。
三、 如小乘鸡胤、法藏、饮光、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等部,说现在法有,过未法无者,名法无去来宗。
四、 如小乘说假部,说现在法为假有,亦为实有者,名现通假实宗。
五、 如小乘说出世部,说世间虚妄,出世真实者,名俗妄真实宗。
六、 如小乘一说部,说诸法但有假名,无有实体者,名诸法但名宗。
七、 如大乘始教的般若经中观论等,说示诸法皆空者,名一切皆空宗。
八、 如小乘终教的楞伽经起论等,说示真如体性的教义者,名真实不空宗。
九、 如大乘顿教的禅宗,绝诸言虑,直证真理者,名相想俱绝宗。
十、
一乘圆教,说示圆满具足万德法界的教义,名圆明具德宗。本宗在五教,属于一乘圆教中的别教一乘。在十宗,属于圆明具德宗。
【注释】
(1)
即将十个大千世界,捣碎成为微尘之数。
(2)
即小世界中的四大洲,参看初级教本第二十九课课文第三段。
(3)
本康居国人,武后赐处「贤首」,为华严宗第三祖。
(4)
居五台山清凉寺,唐德宗诞辰,讲经内殿,以妙法清凉心,赐处清凉法师,为华严宗第四祖。
(5)
又称圭峰法师,为华严宗第五祖。
(6)
又名我空或人空,为二空之一,言众生为五蕴假和合,无有实体,是因缘所生法,当下即空,故曰生空。
(7)
声闻乘人,迷执小乘法,而愚于大乘法空的妙理,名为愚法,一旦解大乘理,回心向大者,即名不愚法小乘。
(8)
如解深密经唯识论等,分别五性,建立依他的万法者,为相始教。如般若经三论等,说诸法皆空,显无所得平等者,为空始教。
(9)
参看中级教本第二十七课「华严宗所判教相」段。
【习题】
(一) 华严经结集后,藏在那里?以后由那一位菩萨取回?他所取回的下本,有若干偈?若干品?
(二) 旧译、新译、后译、三部华严,其译师为谁?各若不卷?
(三) 何谓大乘始教?相始教?空始教?
(四) 同教一乘和别教一乘如何分别?
(五) 一、法无去来宗,二、真实不空宗,三、圆明具德宗,他们的见解,各如何主张?
(六) 本宗在五教中属于那一教?在十宗中属于那一宗?
第五课 华严宗 (二)
四、法界缘起与法界三观
本宗以法界 (1) 无尽起 (2),皆一心所显发。心的作用,不可思议,旷荡虚寂,全包法界,孕育万有。一切法互为缘起,重重无尽,一多相容,大小互入 (3),一即万法,万法即一,融通周遍,不相妨碍,如帝网天珠 (4),互相映现,此名法界缘起,或无尽缘起。十方三世中,无尽世界,无尽事物,皆此一心之所缘起,包括无遗。
初祖杜顺,依法界立三种观:一、真空绝相观。观穷尽法界的一切事物,不外因缘生,依他起 (5),皆无自性,一归于平等真空,离于诸相。一切众生所见的森罗万象,悉属妄情偏计,犹如眼翳,见空中花,此花实性,即是虚空,一无所有,如是作观,名真空绝相观。二、理事无碍观。既作真空观,泯诸法虚妄之相,见诸法实性,惟是真如。然此真如,具有不变和随缘二义,不变是就体言,随缘是就用言。因为体用具备的缘故,所以在凝然不动之中,能生万法,此属于事,所生的万法,一一皆以真如为性,此属于理,理能生事,全事即理,如是作观,名理事无碍观。三、周遍含容观。既知法界一一事相,皆真如随缘性所生起,此生起的万法,并非分取真如之性,性原平等一味,不可分取,若可分取,即非真如,故一事一物,乃至微尘,皆完具真如全体。行者观一一事物,皆如其性,融通于全法界,互涵互容,重重无尽,你那里也有我,我这里也有你,如是作观,名周遍含容观。
五、四法界
万有既生于一心,一心融摄万有,便成四种法界:一者、世间万法差别之相,各有其不同,不能混淆,名事法界。二者、真如平等的理体,为万法所依,名理法界。三者,真如能生万法,故万法即是真如,理体事相,互融互具,无碍通达,理即是事,事即是理,名理事无碍法界。四者,诸法互摄,重重无尽,不相妨碍,一多相即,大小互容,举一全收,具足相应,名事事无碍法界。
六、四种缘起
万法缘起,有四种不同的见解:小乘教主张业感缘起,言万法皆由业力的感应,而生起也。大乘始教主张阿赖耶缘起,这是相宗的教义,言阿赖耶识,念藏万法无量种子,一切根身器界。皆由其生起也。大乘终教主张真如随缘起,言真如随缘,而生万法也。一乘圆教则主张法界缘起,言遍法界一切事物,有为无为,色心依正,过现末来,尽成一大缘起。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法法都脱不了相互的关系,从无能单独成立者,此即本宗与上述三教的观点不同之处。又本宗所判的五教之中,惟大乘顿教,未曾言及者,因此教离言说、文字、心想、不涉及教相故也。
【注释】
(1)
法即诸法,界谓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名为法界,故一一法名为法界,总该万有,亦名一法界。
(2)
事物皆待缘生起,名为缘起,法界中万事万物,互相缘起,重重无尽。
(3)
谓一可摄多,多亦含一,大可入小,小可容大。
(4)
帝释悬宝珠网饰殿,各珠光明互映,一珠现一切珠影,一切珠尽现一珠之中,各各如是,重重影现。
(5)
见中级第二十七课注九。
【习题】
(一) 十方三世中,无尽世界,无尽事物,皆是什么东西所缘起?
(二) 理事无碍观是怎样?
(三) 述四法界及其意义。
(四) 解释一、阿赖耶缘起,二、法界缘起。
(五) 何以大乘顿教,未言及缘起?
第六课 华严宗(三)
七、十玄缘起
十玄缘起者,谓此十玄妙法,互为缘而起他,故曰十玄缘起,系示四种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相者。能通此义,则可以入华严大经的玄海,故又名十玄门。但至相大师 (1) 与贤首大师所立者,微有不同,今依贤首探玄记 (2),析之于左:
一、
同时具足相应门,三世诸法,皆不离缘起,而且在同一时间内,圆满具足,互相缘起。十方世界,一切事物,其关系极为微妙密切,总成一大缘起而存在,动一尘,则全体皆受影响;此互相满足呼应的局面,名为同时具足相应门。故此一门,是事事无碍法界的总相,其余九门,则此门的别义也。
二、
广狭自在无碍门,以一法缘起一切法,则此一法的力用,大至无外,名为广。但若守此一法的本位,则分限极微,名为狭。法法皆具此广狭二义,而运用自在,不相妨碍,故广狭自在无碍门。
三、
一多相容不同门,依于上述广狭自在无碍之义,则一法的势分,入于一切法中,同时一切法的势分,亦入于此一法中,如此一多互相涵容,而不失一多的本位, 然而一多二相,实又显然不同,故名一多相容不同门,此是就用言。
四、
诸法相即自在门,依于上述一多相容不同之义,当一法的势力,入于一切法时,此一法即为一切法中的一法。此法之体,全成一切法,即一切法之外,更无此一法,如是则全收一切法而为一法之体,即此一法之外, 更无一切法。如是则一切法为虚体,如此一虚一实,一法即于一切法,一切法即于一法,而无碍自在,故名诸法相即自在门,此是就体言。
五、
隐密显了俱成门,谓既依上述之义,当一法即于一切法时,则一切法显,而一法隐。当一切法即于一法时,则一法显,而一切法隐,此显隐二相,俱时成就。如铸金为狮,见金则金为显了,狮成隐密,见狮则狮为显了,金成隐密,隐显同时俱成而无碍,故隐密显了俱成门。
六、
微细相容安立门,谓虽极微细,亦得含容一切法,所谓一毛孔中,无量佛刹,庄严清净,旷然安立 (3) 是也。
七、
因陀罗网法界门,因陀罗译为王主,即天帝释,其珠网每珠各现一切珠影,这是一重的各各影现也。一珠中所现的一切珠影,又各现诸珠的形象,是二重的各各影现也,如是重重映现,而无尽无穷。 法界每一微尘,现无边刹,刹海中复有微尘,每尘复现刹海,如是重重无尽,亦如帝网珠光,故名因陀罗网法界门。
八、
托事显法生解门,谓假托一事一理,即足以表显无尽的法门,令生信解,故名托事显法生解门。
九、
十世隔法异成门,上八门是就空间示圆融无碍之相者,此一门则说明不特横的空间为然,即就坚的时间说亦然。十世者:过现未是三世,而此三世中的每一世,又皆有过现未三世,则成九世,九世相即相入,总为一世,共十世。十世隔历之法,虽别异而俱时成就,这是念劫融即之意,如一梦现十年事,十年事现于梦,是名十世隔法异成门。
十、
主伴圆明具德门:十方三世诸法,既成一大缘起,则一法生时,诸法随生,一法为主,诸法为伴,随举一法皆然。一法圆满一切功德,如圆月明朗为主,众星围绕为伴,故名主伴圆明具德门。
如上十种玄门,皆具足于一尘中,如是十方世界,诸余微尘,亦各具足十玄妙门,互摄无碍,相通相入,重重无尽,举一全收,圆满相应,是名十玄缘起无碍法门,亦名无尽缘起法门。
【注释】
(1)
华严宗二祖,云华智俨大师,又号至相尊者。
(2)
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贤首撰,所以解释华严经者。
(3)
见晋译本经卢舍那品。
【习题】
(一) 何谓「十玄缘起」?
(二) 「同时具足相应门」怎样解释?
(三) 何谓隐密显了俱成门?试举喻以明其理。
(四) 微细能容一切法,有何经语作证?试写出荫。
(五) 析十世之义。
(六) 释「因陀罗网法界」。
第四、五、六课 综合指要
1.
相传华严经由文殊与阿难结集后,藏入龙宫,后龙树入龙宫见之,有三种本,乃取下本,流传世间,其说近于神话,未必尽可信。以意思之,释尊灭后数百年间,印度皆盛行小乘教,大乘经典,湮没不传,此则系事实。然不传乃无人宏扬之谓,并不是遗失,观于佛灭六百年后,马鸣菩萨宗百部大乘经典,著大乘起信论之事,便可见大乘经典,多在人间,不过无人瞧理,等于灭绝耳。龙树菩萨取而张皇流通之,亦合于情理,初不必依赖龙宫,而后有华严也。至上本中本之说,可以姑妄听之,事实是否如此,也不必深究,因其或是或非,皆无关宏旨故也。
2.
法界缘起与法界 三观,是华严宗对于宇宙万有,极其微妙的看法。所谓法界缘起者:即是以一切法起一法,以一法起一切法,二者同时,并无先后。现在试把吾人身上的一根毫毛,名为一法,若欲完成此一根毫毛的生起和存在,必须身体完整,否则人既无有,安有毫毛。其次,若欲维持此一身,则一切生活条件,必须具备,然后此身体才能存在,如是则整个宇宙,乃至日月山川,草木房舍,皆须一一建立。因此,在事实上,要用一切法的互相关系的一切势力,才能生起这一根毫毛,此名以一切法起一法。反过来说:为了要生起要维持这一根毫毛,就必须生起整个宇宙万物,此名以一法起一切法。此两重意义,有如交芦,相互而立,各缘起其所缘起,重重无尽,无彼固无此,无此则亦无彼,是名法界缘起,是说明全法界的事事物物,互相缘起之义也。
3.
法界缘起的根源,起于真如不守自性,不觉心动,遂生万有,若欲返本归真,则亦不外心空则诸法灭。如梦醒后,梦中境界皆消,彼未醒之人,依然觉其为有。十法界中,只有佛是萝醒人,九界众生,皆沉迷于其梦中的境界也。
4.
以大入小,以多入一,此有理事两门。就理门说:一微尘中,有整个宇宙的势分在内,否则此一微尘,就不能存在。摄整个宇宙的势分,入于一微尘中,即是以大入小,以多入一。就事门说:纳须弥山于一芥子里,摄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中,安三万二千师子座,于丈室内,即是以大入小,以多入一。佛及大菩萨,已在自性中,证到理之极致,再证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之极致,于心自在,于法自在,就能够操纵万物,冈不如意。欲界的他化自在天,色界的摩醯首罗天,也都具有此种本领的一部份,吾人系凡夫身,无有通慧,方为诸法所操纵,又安能操纵诸法,所以对于此类理论,只好闻而知之,若要证实,须留待修到大菩萨的地位时再说,暂时可以不必穷研也。
5.
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全是对的。大乘起信论内,所标的三细六粗,就是万法缘起的行相。三细中的第一「无明业相」,即指最初一念,不觉心动,心动即是业,后于此之起业相,业击苦相,更是业了。所以宇宙万法,彻头彻尾,全是业力在那里作主作崇,成一大业网,包无不尽,这样看起来,说是业感缘起,一点也没大错误。再进一步言:一切众生,无始以来,转一精明本体,成为八识,此八识中,以阿赖耶为主,为前七识所依。阿赖耶识中,十法界种子,法尔具足,遇染净缘薰发,乃成现行,十方三世,无量依正境界,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建立起来的,这样看起来,说是赖耶缘起,一点也没有错误。更进一步言:万法纷纭,此起彼灭,全是真如随缘所显现,阿赖耶识本真妄和合,而妄依真起,只因一念不觉,致使全真成妄,这样看起来说是真如缘起,一点也没有错误。事虽如此,然而一法之生,其因缘势力所流布,有如瓜蔓,左牵右掣,包罗甚广,若言其极致,则全宇宙内,并没有一法,与此无关涉者,随拈一尘,皆动全法界,这样看起来,说是法界缘起,一点也没有错误。在上述各种缘起中,见智见仁,若是其是,若欲调和于四者之间,下一个转语,则「上一心缘起」四个字,足以贯之,理由是:不管他什么缘起,若心不动,法无由生,心动故,万法乃生也。外道的帝缘起,当然不成理由,万法若由上帝缘起,则上帝由何缘起?若亦有缘起,则上帝缘起,已落第二阶段,既是第二阶段,则此段之上,尚有缘起,不成
最初。若无有缘起,则上帝乃无因之果,于理不通。所以有福之人,乃能闻佛法,若宿世未种善根,未修慧业,虽具耳根,亦只好闻波句说也。
6.
华严宗于净土宗有大关系,因为此经后段,善财于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证齐诸佛之后,普贤菩萨为说十大愿王,并华藏海众,导归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可知华严的最后指归,也是极乐净土,号称诸经之王的华严,尚且弘扬极乐净土,以之为归宿处,所以谤净土,也就是谤华严。难道普贤、善财、文殊、这些等觉菩萨,其智识都不如我辈吗!轻视净土法者,观此亦当憬然悟矣。
7.
有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但没有理理无碍法界。关于理的解释,课文中明明说:「真如平等的理体,为万法所依,名理法界。」事有万殊,故称事事,这个真如平等的理体,本来只有一个决无第二,怎么能称为理理呢?譬如一父生数子,写信时,可任意说:父平安,子平安,父子平安,子子平平四种,而不宜说父父平安,因为父亦如真如理体,只有一个也。
第七课 华严宗 (四)八、六相圆融
此宗更分析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相状,而立有六相的教义。六相者:一总相,谓一尘含藏万法,如综合瓦砖木石等,而成一屋,名总相。二别相,谓万法有色心理事等差别,如一屋中的瓦砖木石等,体性各别,名别相。此总别二相,是就体言。三同相,谓万法虽别,然能融即成为一体,如瓦砖木石等,能互相和合,成为一屋,名同相。四异相,谓诸法虽能融即为一,但亦不失诸法差别的本质,如瓦砖木石,其形类功用,皆各不同,名异相。此同异二相,是就相言。五成相,谓诸虽差别,因融即故,互相成而为一体,如瓦砖木石,有互相成就之性,才能建立为体,名成相。六坏相,谓诸法虽可融即,成为一体,然若各住各位,则仍现诸法之相,而不成一屋,如瓦砖木石,各住本位而不合作,则房屋相坏,名坏相,此成坏二相,是就用言。此六相中,总同成三相主合,属圆融门 (1),别异坏三相主分,属行布门 (2)。但此六相,离总无别,离同无异,离成无坏,皆含有无差别与差别二义,二者融通无碍,则无尽缘起的妙用,皆具于此,表示如下:九、行位
此宗圆教所明的行证阶位,有行布门与圆融门二说。就行布门言之,有三生证道之说,三生者:初见闻生,此即于过去闻说一乘妙法,而种解脱的善根者,是为凡位。次解行生,此即现在开圆解 (3),修圆行 (4),由十信、十住、十行、十 回向、以至十地皆属之,是为圣位。三证入生,此即当来证入妙觉佛果的位次。在此三生中,见闻生中,并无断证 (5),解行生中,则渐次断证,证入生中,则一断一切断,一证一切证。可知成佛时,虽是无碍证入,但若统过去而论,还是渐次修断,是即行布门的行证。就圆融门言之,以体论,自性法身,原是清净,所谓不断而断,不证而证。以用论,则事事无碍,主伴具足,所谓一断一切断,一证一切证。以行位论,行行相即,位位相入,因果不二,行满成佛。以时量论,一念即多劫,多劫即一念,念劫融摄,长短即入,是即圆融门的行证。上述行位,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 一念不妨三祗 (6),三祗即是一念,虽说有行布圆融二门,渐顿不同的行证,却仍是无碍即入,是为此宗行位之说。
【注释】 (1)
菩萨修行的阶位,据华严宗所判有二门,一、初后相即名圆融,或圆融相摄门,谓一位中,即摄一切前后诸位,所以一位满,皆至佛地。二、初后分开名行布,或次第 (2)
行布门,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满后方至佛地,次序历然。
(3)
妙智所证之理为圆,圆解即圆通的见解,谓觉慧周遍,通解法性也。
(4)
圆教的行法,谓一行即一切行也。
(5)
指断惑证真。
(6)
菩萨修行,须经三大阿僧祗劫,方成佛道,简称三祗,阿僧祗为极大之数目,故可译为无央数。
【习题】 (一) 何谓六相。
(二) 用房屋节材料为喻,说明六相的意义。
(三) 一、圆融门,二、行布门,如何解释?
(四) 列出六相现象表,包括体相用,及圆融行布二门。
(五) 解释「三生」。
(六) 就体、用、行位、时量四者,释圆融门的行证。
第八课 天台宗 (一)
一、天台宗的渊源
北齐 (1) 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三智 (2) 在一心中得」之句,又读中论 (3)「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之偈,遂悟入即空即假即中的妙理,而立一心三观 (4) 的法门,传于弟子南岳慧思禅师,思再传弟子智颛 (5),颛行「法华三昧」(6),二七日,即大悟,于陈 (7) 宣帝建德七年,入天台山,归宗法华,说法华经玄义,以摄教相,演法华经文句,以解名义,述摩诃止观 (8),以资观行,判五时八教,遂开天台一宗。此外著述尚多 (9),悉由其弟子灌顶禅师 (10),笔录行世,此后传承甚盛,贤哲辈出。
二、教相和观心
此宗以法华经为正依的经典,因之建立一宗的法义,此外则涅槃经,大品般若经 (11),大智度论等,亦为其所依据的经论。至于其所判的五时八教,皆详前课 (12),兹不再述,今当言教相观心之义:教相者,即依五时八教之义,以开启智解,观心者,即以此智解,返观自心。有智无观,如有目无足,虽识途无法到达;有观无智,如有足而无目,虽能行而必入歧途,亦不能到达,故二者必相资为用,,不宜相离。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说:「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因为万法唯心,心生法生,故观心实为识本达源的要务。
三、三谛圆融
本宗对于宇宙万有,悉以三谛说明之,三谛者:一空谛,此宇宙的本体,诸法的自性,洞然虚寂,故空。二假谛,此为因缘的作用,依正的现象,同于幻化,故假。三中谛,言诸法以空故。生即无生,非为假有,以假故,无生而生,非为实空,即假即空,即空即假,故中,此为三谛之理。
今言三谛圆融者:空谛是破法,假谛是立法,中谛是绝待 (13)。于空谛中,含有破有之空,立空之假,破立绝待之中三义,故空谛非孤立的空,乃三谛相即的空。于假谛中,含有破空之空,立有之假,破立绝待之中三义,故假谛非孤立的假,乃三谛相即的假,于中谛中,含有双遮空假的空,双照空假的假,遮照绝待的中三义,故中谛非孤立的中,乃三谛相即的中。如是三谛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举一即三,全三即一,十法界 (14) 中,任何事物,其体其相,悉具三谛,如是作观,名三谛圆融观。
【注释】
(1)
南北朝时,北方高洋受东魏禅,国处齐,史称北齐,凡五主二十八年,为北周所灭。
(2)
声闻缘觉之智,知一切法的总相为空,名一切智。菩萨之智,知一切种种差别的道法,名道种智。佛智圆明,通达总相别相, 化道断惑一种切之法,名一切种智。是为三智,见智度论。
(3)
即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为三论之一,其说破空破假,主张中道,并执中之见,而亦破之,归无所得,与船若思想吻合。
(4)
为大台圆教的观法,智者大师所立,详见下课。
(5)
天台大师名智颛,为台宗第三代祖。
(6)
三谛圆融的妙理现前,障中道的无明止息,摄一切法使归实相,名法华三昧。
(7)
陈霸先受梁禅,国号陈,凡五主三十二年,为隋所灭。
(8)
大台三大部之一,为智颛大师所说,所以述观心法要者。
(9)
尚有四教仪,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观音经疏、金光明经疏,金光明经文句、观无量寿经疏等。
(10)
名灌顶,字法云,章安人,是天台大师法嗣。
(11)
鸠摩罗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有二十七卷,名大品般若经。
(12)
五时详初级教本第三课课文中,化法四教详初级教本第三课注十,化仪四教详中级教本第二十七课文中。
(13)
待是对待,是两方并峙之义,如黑白、大小、善恶等皆是。绝待是真如平等,无法可得,故绝诸对待,简称绝待。
(14)
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地狱、是为十法界,十方三世,一切有灵性者,尽此十法界矣。
【习题】
(一) 写出慧文禅师所悟的中论偈。
(二) 天台宗所依据的,是什么经论?
(三) 何以智与观,必相资为用,不宣相离?试设喻以明之。
(四)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怎样启示观心的重要?
(五) 何谓三谛?三谛之理为何?
(六) 释一、对待,二、绝待。
(七) 在三谛圆融中,何以中谛非是孤立的中,乃三谛相即的中?
一、华严经有三本三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为释尊成道后,三七日间所说。此经由文殊菩萨与阿难结集后,藏入龙宫,后龙树菩萨入龙宫见之,据说有上中下三种本,上本有十大千世界微尘数 (1) 偈,一四天下 (2) 微尘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偈三十八品。因上中二本太繁,非此间凡夫所能读,故只取下本而回,流传世间。
此下本经,传入中国后,曾经过三位译师的翻译,经名虽同,但卷数就不同了,晋佛陀跋陀罗译的,计六十卷,称旧译华严,或六十华严。唐实义难陀译的,计八十卷,称新译华严,或八十华严。唐般若译的,计四十卷,称后译华严,或四十华严。其实此三本华严,都不是全部,旧译仅三万六千偈,新译仅四万五千偈,皆不及一半,后译则仅此经中「入法界品」的一品而已。故学者研究读诵,当以八十华严为标准,其余二译,但作参考可也。
二、此宗法理为中国所发明
华严宗即依华严经而立教,初祖为陈隋间终 南山杜顺和尚,递传至智俨、法藏 (3)、澄观 (4)、宗密 (5),而教义益备。其所宗之论。则有十地经论,为世亲菩萨所造。此宗法理,全由中国所发明,非若他宗之根据印度学说而来,故可算是中土思想的特徵。
三、五教十宗
本宗将释尊教法,判为五教十宗,五教是由法分出,十宗是由理分出。
五教者:
一、 小乘教,是教钝根小机之法,但说生空 (6), 而未说法空,故又称为愚法声闻教 (7)。
二、 大乘始教,是出小乘,初入大乘的教法,虽说大乘,而未及究竟微妙的理性,故名始教,有相始教,空始教之分 (8)。
三、 大乘终教,是对大乘纯熟的根机,所说尽理之教。
四、 大乘顿教,是说大乘顿悟的教门者。
五、 一乘圆教,是圆满最上的教法,明性海圆融,缘起无尽,极诸法的体性者。如法华经对渐根行人,说会三乘于一乘者,名同教一乘,如华严经顿根行人,不谈三乘,直显一乘者,名别教一乘 (9)。
十宗者:
一、 如小乘犊子、法上、 肾胄、正量、密林山等部,说我法俱实有者,名我法俱有宗。
二、 如小乘雪山、多闻、化地等部,说一切无我,而法体恒有者,名法有我无宗。
三、 如小乘鸡胤、法藏、饮光、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等部,说现在法有,过未法无者,名法无去来宗。
四、 如小乘说假部,说现在法为假有,亦为实有者,名现通假实宗。
五、 如小乘说出世部,说世间虚妄,出世真实者,名俗妄真实宗。
六、 如小乘一说部,说诸法但有假名,无有实体者,名诸法但名宗。
七、 如大乘始教的般若经中观论等,说示诸法皆空者,名一切皆空宗。
八、 如小乘终教的楞伽经起论等,说示真如体性的教义者,名真实不空宗。
九、 如大乘顿教的禅宗,绝诸言虑,直证真理者,名相想俱绝宗。
十、
一乘圆教,说示圆满具足万德法界的教义,名圆明具德宗。本宗在五教,属于一乘圆教中的别教一乘。在十宗,属于圆明具德宗。
【注释】
(1)
即将十个大千世界,捣碎成为微尘之数。
(2)
即小世界中的四大洲,参看初级教本第二十九课课文第三段。
(3)
本康居国人,武后赐处「贤首」,为华严宗第三祖。
(4)
居五台山清凉寺,唐德宗诞辰,讲经内殿,以妙法清凉心,赐处清凉法师,为华严宗第四祖。
(5)
又称圭峰法师,为华严宗第五祖。
(6)
又名我空或人空,为二空之一,言众生为五蕴假和合,无有实体,是因缘所生法,当下即空,故曰生空。
(7)
声闻乘人,迷执小乘法,而愚于大乘法空的妙理,名为愚法,一旦解大乘理,回心向大者,即名不愚法小乘。
(8)
如解深密经唯识论等,分别五性,建立依他的万法者,为相始教。如般若经三论等,说诸法皆空,显无所得平等者,为空始教。
(9)
参看中级教本第二十七课「华严宗所判教相」段。
【习题】
(一) 华严经结集后,藏在那里?以后由那一位菩萨取回?他所取回的下本,有若干偈?若干品?
(二) 旧译、新译、后译、三部华严,其译师为谁?各若不卷?
(三) 何谓大乘始教?相始教?空始教?
(四) 同教一乘和别教一乘如何分别?
(五) 一、法无去来宗,二、真实不空宗,三、圆明具德宗,他们的见解,各如何主张?
(六) 本宗在五教中属于那一教?在十宗中属于那一宗?
第五课 华严宗 (二)
四、法界缘起与法界三观
本宗以法界 (1) 无尽起 (2),皆一心所显发。心的作用,不可思议,旷荡虚寂,全包法界,孕育万有。一切法互为缘起,重重无尽,一多相容,大小互入 (3),一即万法,万法即一,融通周遍,不相妨碍,如帝网天珠 (4),互相映现,此名法界缘起,或无尽缘起。十方三世中,无尽世界,无尽事物,皆此一心之所缘起,包括无遗。
初祖杜顺,依法界立三种观:一、真空绝相观。观穷尽法界的一切事物,不外因缘生,依他起 (5),皆无自性,一归于平等真空,离于诸相。一切众生所见的森罗万象,悉属妄情偏计,犹如眼翳,见空中花,此花实性,即是虚空,一无所有,如是作观,名真空绝相观。二、理事无碍观。既作真空观,泯诸法虚妄之相,见诸法实性,惟是真如。然此真如,具有不变和随缘二义,不变是就体言,随缘是就用言。因为体用具备的缘故,所以在凝然不动之中,能生万法,此属于事,所生的万法,一一皆以真如为性,此属于理,理能生事,全事即理,如是作观,名理事无碍观。三、周遍含容观。既知法界一一事相,皆真如随缘性所生起,此生起的万法,并非分取真如之性,性原平等一味,不可分取,若可分取,即非真如,故一事一物,乃至微尘,皆完具真如全体。行者观一一事物,皆如其性,融通于全法界,互涵互容,重重无尽,你那里也有我,我这里也有你,如是作观,名周遍含容观。
五、四法界
万有既生于一心,一心融摄万有,便成四种法界:一者、世间万法差别之相,各有其不同,不能混淆,名事法界。二者、真如平等的理体,为万法所依,名理法界。三者,真如能生万法,故万法即是真如,理体事相,互融互具,无碍通达,理即是事,事即是理,名理事无碍法界。四者,诸法互摄,重重无尽,不相妨碍,一多相即,大小互容,举一全收,具足相应,名事事无碍法界。
六、四种缘起
万法缘起,有四种不同的见解:小乘教主张业感缘起,言万法皆由业力的感应,而生起也。大乘始教主张阿赖耶缘起,这是相宗的教义,言阿赖耶识,念藏万法无量种子,一切根身器界。皆由其生起也。大乘终教主张真如随缘起,言真如随缘,而生万法也。一乘圆教则主张法界缘起,言遍法界一切事物,有为无为,色心依正,过现末来,尽成一大缘起。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法法都脱不了相互的关系,从无能单独成立者,此即本宗与上述三教的观点不同之处。又本宗所判的五教之中,惟大乘顿教,未曾言及者,因此教离言说、文字、心想、不涉及教相故也。
【注释】
(1)
法即诸法,界谓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名为法界,故一一法名为法界,总该万有,亦名一法界。
(2)
事物皆待缘生起,名为缘起,法界中万事万物,互相缘起,重重无尽。
(3)
谓一可摄多,多亦含一,大可入小,小可容大。
(4)
帝释悬宝珠网饰殿,各珠光明互映,一珠现一切珠影,一切珠尽现一珠之中,各各如是,重重影现。
(5)
见中级第二十七课注九。
【习题】
(一) 十方三世中,无尽世界,无尽事物,皆是什么东西所缘起?
(二) 理事无碍观是怎样?
(三) 述四法界及其意义。
(四) 解释一、阿赖耶缘起,二、法界缘起。
(五) 何以大乘顿教,未言及缘起?
第六课 华严宗(三)
七、十玄缘起
十玄缘起者,谓此十玄妙法,互为缘而起他,故曰十玄缘起,系示四种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相者。能通此义,则可以入华严大经的玄海,故又名十玄门。但至相大师 (1) 与贤首大师所立者,微有不同,今依贤首探玄记 (2),析之于左:
一、
同时具足相应门,三世诸法,皆不离缘起,而且在同一时间内,圆满具足,互相缘起。十方世界,一切事物,其关系极为微妙密切,总成一大缘起而存在,动一尘,则全体皆受影响;此互相满足呼应的局面,名为同时具足相应门。故此一门,是事事无碍法界的总相,其余九门,则此门的别义也。
二、
广狭自在无碍门,以一法缘起一切法,则此一法的力用,大至无外,名为广。但若守此一法的本位,则分限极微,名为狭。法法皆具此广狭二义,而运用自在,不相妨碍,故广狭自在无碍门。
三、
一多相容不同门,依于上述广狭自在无碍之义,则一法的势分,入于一切法中,同时一切法的势分,亦入于此一法中,如此一多互相涵容,而不失一多的本位, 然而一多二相,实又显然不同,故名一多相容不同门,此是就用言。
四、
诸法相即自在门,依于上述一多相容不同之义,当一法的势力,入于一切法时,此一法即为一切法中的一法。此法之体,全成一切法,即一切法之外,更无此一法,如是则全收一切法而为一法之体,即此一法之外, 更无一切法。如是则一切法为虚体,如此一虚一实,一法即于一切法,一切法即于一法,而无碍自在,故名诸法相即自在门,此是就体言。
五、
隐密显了俱成门,谓既依上述之义,当一法即于一切法时,则一切法显,而一法隐。当一切法即于一法时,则一法显,而一切法隐,此显隐二相,俱时成就。如铸金为狮,见金则金为显了,狮成隐密,见狮则狮为显了,金成隐密,隐显同时俱成而无碍,故隐密显了俱成门。
六、
微细相容安立门,谓虽极微细,亦得含容一切法,所谓一毛孔中,无量佛刹,庄严清净,旷然安立 (3) 是也。
七、
因陀罗网法界门,因陀罗译为王主,即天帝释,其珠网每珠各现一切珠影,这是一重的各各影现也。一珠中所现的一切珠影,又各现诸珠的形象,是二重的各各影现也,如是重重映现,而无尽无穷。 法界每一微尘,现无边刹,刹海中复有微尘,每尘复现刹海,如是重重无尽,亦如帝网珠光,故名因陀罗网法界门。
八、
托事显法生解门,谓假托一事一理,即足以表显无尽的法门,令生信解,故名托事显法生解门。
九、
十世隔法异成门,上八门是就空间示圆融无碍之相者,此一门则说明不特横的空间为然,即就坚的时间说亦然。十世者:过现未是三世,而此三世中的每一世,又皆有过现未三世,则成九世,九世相即相入,总为一世,共十世。十世隔历之法,虽别异而俱时成就,这是念劫融即之意,如一梦现十年事,十年事现于梦,是名十世隔法异成门。
十、
主伴圆明具德门:十方三世诸法,既成一大缘起,则一法生时,诸法随生,一法为主,诸法为伴,随举一法皆然。一法圆满一切功德,如圆月明朗为主,众星围绕为伴,故名主伴圆明具德门。
如上十种玄门,皆具足于一尘中,如是十方世界,诸余微尘,亦各具足十玄妙门,互摄无碍,相通相入,重重无尽,举一全收,圆满相应,是名十玄缘起无碍法门,亦名无尽缘起法门。
【注释】
(1)
华严宗二祖,云华智俨大师,又号至相尊者。
(2)
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贤首撰,所以解释华严经者。
(3)
见晋译本经卢舍那品。
【习题】
(一) 何谓「十玄缘起」?
(二) 「同时具足相应门」怎样解释?
(三) 何谓隐密显了俱成门?试举喻以明其理。
(四) 微细能容一切法,有何经语作证?试写出荫。
(五) 析十世之义。
(六) 释「因陀罗网法界」。
第四、五、六课 综合指要
1.
相传华严经由文殊与阿难结集后,藏入龙宫,后龙树入龙宫见之,有三种本,乃取下本,流传世间,其说近于神话,未必尽可信。以意思之,释尊灭后数百年间,印度皆盛行小乘教,大乘经典,湮没不传,此则系事实。然不传乃无人宏扬之谓,并不是遗失,观于佛灭六百年后,马鸣菩萨宗百部大乘经典,著大乘起信论之事,便可见大乘经典,多在人间,不过无人瞧理,等于灭绝耳。龙树菩萨取而张皇流通之,亦合于情理,初不必依赖龙宫,而后有华严也。至上本中本之说,可以姑妄听之,事实是否如此,也不必深究,因其或是或非,皆无关宏旨故也。
2.
法界缘起与法界 三观,是华严宗对于宇宙万有,极其微妙的看法。所谓法界缘起者:即是以一切法起一法,以一法起一切法,二者同时,并无先后。现在试把吾人身上的一根毫毛,名为一法,若欲完成此一根毫毛的生起和存在,必须身体完整,否则人既无有,安有毫毛。其次,若欲维持此一身,则一切生活条件,必须具备,然后此身体才能存在,如是则整个宇宙,乃至日月山川,草木房舍,皆须一一建立。因此,在事实上,要用一切法的互相关系的一切势力,才能生起这一根毫毛,此名以一切法起一法。反过来说:为了要生起要维持这一根毫毛,就必须生起整个宇宙万物,此名以一法起一切法。此两重意义,有如交芦,相互而立,各缘起其所缘起,重重无尽,无彼固无此,无此则亦无彼,是名法界缘起,是说明全法界的事事物物,互相缘起之义也。
3.
法界缘起的根源,起于真如不守自性,不觉心动,遂生万有,若欲返本归真,则亦不外心空则诸法灭。如梦醒后,梦中境界皆消,彼未醒之人,依然觉其为有。十法界中,只有佛是萝醒人,九界众生,皆沉迷于其梦中的境界也。
4.
以大入小,以多入一,此有理事两门。就理门说:一微尘中,有整个宇宙的势分在内,否则此一微尘,就不能存在。摄整个宇宙的势分,入于一微尘中,即是以大入小,以多入一。就事门说:纳须弥山于一芥子里,摄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中,安三万二千师子座,于丈室内,即是以大入小,以多入一。佛及大菩萨,已在自性中,证到理之极致,再证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之极致,于心自在,于法自在,就能够操纵万物,冈不如意。欲界的他化自在天,色界的摩醯首罗天,也都具有此种本领的一部份,吾人系凡夫身,无有通慧,方为诸法所操纵,又安能操纵诸法,所以对于此类理论,只好闻而知之,若要证实,须留待修到大菩萨的地位时再说,暂时可以不必穷研也。
5.
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全是对的。大乘起信论内,所标的三细六粗,就是万法缘起的行相。三细中的第一「无明业相」,即指最初一念,不觉心动,心动即是业,后于此之起业相,业击苦相,更是业了。所以宇宙万法,彻头彻尾,全是业力在那里作主作崇,成一大业网,包无不尽,这样看起来,说是业感缘起,一点也没大错误。再进一步言:一切众生,无始以来,转一精明本体,成为八识,此八识中,以阿赖耶为主,为前七识所依。阿赖耶识中,十法界种子,法尔具足,遇染净缘薰发,乃成现行,十方三世,无量依正境界,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建立起来的,这样看起来,说是赖耶缘起,一点也没有错误。更进一步言:万法纷纭,此起彼灭,全是真如随缘所显现,阿赖耶识本真妄和合,而妄依真起,只因一念不觉,致使全真成妄,这样看起来说是真如缘起,一点也没有错误。事虽如此,然而一法之生,其因缘势力所流布,有如瓜蔓,左牵右掣,包罗甚广,若言其极致,则全宇宙内,并没有一法,与此无关涉者,随拈一尘,皆动全法界,这样看起来,说是法界缘起,一点也没有错误。在上述各种缘起中,见智见仁,若是其是,若欲调和于四者之间,下一个转语,则「上一心缘起」四个字,足以贯之,理由是:不管他什么缘起,若心不动,法无由生,心动故,万法乃生也。外道的帝缘起,当然不成理由,万法若由上帝缘起,则上帝由何缘起?若亦有缘起,则上帝缘起,已落第二阶段,既是第二阶段,则此段之上,尚有缘起,不成
最初。若无有缘起,则上帝乃无因之果,于理不通。所以有福之人,乃能闻佛法,若宿世未种善根,未修慧业,虽具耳根,亦只好闻波句说也。
6.
华严宗于净土宗有大关系,因为此经后段,善财于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证齐诸佛之后,普贤菩萨为说十大愿王,并华藏海众,导归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可知华严的最后指归,也是极乐净土,号称诸经之王的华严,尚且弘扬极乐净土,以之为归宿处,所以谤净土,也就是谤华严。难道普贤、善财、文殊、这些等觉菩萨,其智识都不如我辈吗!轻视净土法者,观此亦当憬然悟矣。
7.
有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但没有理理无碍法界。关于理的解释,课文中明明说:「真如平等的理体,为万法所依,名理法界。」事有万殊,故称事事,这个真如平等的理体,本来只有一个决无第二,怎么能称为理理呢?譬如一父生数子,写信时,可任意说:父平安,子平安,父子平安,子子平平四种,而不宜说父父平安,因为父亦如真如理体,只有一个也。
第七课 华严宗 (四)八、六相圆融
此宗更分析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相状,而立有六相的教义。六相者:一总相,谓一尘含藏万法,如综合瓦砖木石等,而成一屋,名总相。二别相,谓万法有色心理事等差别,如一屋中的瓦砖木石等,体性各别,名别相。此总别二相,是就体言。三同相,谓万法虽别,然能融即成为一体,如瓦砖木石等,能互相和合,成为一屋,名同相。四异相,谓诸法虽能融即为一,但亦不失诸法差别的本质,如瓦砖木石,其形类功用,皆各不同,名异相。此同异二相,是就相言。五成相,谓诸虽差别,因融即故,互相成而为一体,如瓦砖木石,有互相成就之性,才能建立为体,名成相。六坏相,谓诸法虽可融即,成为一体,然若各住各位,则仍现诸法之相,而不成一屋,如瓦砖木石,各住本位而不合作,则房屋相坏,名坏相,此成坏二相,是就用言。此六相中,总同成三相主合,属圆融门 (1),别异坏三相主分,属行布门 (2)。但此六相,离总无别,离同无异,离成无坏,皆含有无差别与差别二义,二者融通无碍,则无尽缘起的妙用,皆具于此,表示如下:九、行位
此宗圆教所明的行证阶位,有行布门与圆融门二说。就行布门言之,有三生证道之说,三生者:初见闻生,此即于过去闻说一乘妙法,而种解脱的善根者,是为凡位。次解行生,此即现在开圆解 (3),修圆行 (4),由十信、十住、十行、十 回向、以至十地皆属之,是为圣位。三证入生,此即当来证入妙觉佛果的位次。在此三生中,见闻生中,并无断证 (5),解行生中,则渐次断证,证入生中,则一断一切断,一证一切证。可知成佛时,虽是无碍证入,但若统过去而论,还是渐次修断,是即行布门的行证。就圆融门言之,以体论,自性法身,原是清净,所谓不断而断,不证而证。以用论,则事事无碍,主伴具足,所谓一断一切断,一证一切证。以行位论,行行相即,位位相入,因果不二,行满成佛。以时量论,一念即多劫,多劫即一念,念劫融摄,长短即入,是即圆融门的行证。上述行位,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 一念不妨三祗 (6),三祗即是一念,虽说有行布圆融二门,渐顿不同的行证,却仍是无碍即入,是为此宗行位之说。
【注释】 (1)
菩萨修行的阶位,据华严宗所判有二门,一、初后相即名圆融,或圆融相摄门,谓一位中,即摄一切前后诸位,所以一位满,皆至佛地。二、初后分开名行布,或次第 (2)
行布门,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满后方至佛地,次序历然。
(3)
妙智所证之理为圆,圆解即圆通的见解,谓觉慧周遍,通解法性也。
(4)
圆教的行法,谓一行即一切行也。
(5)
指断惑证真。
(6)
菩萨修行,须经三大阿僧祗劫,方成佛道,简称三祗,阿僧祗为极大之数目,故可译为无央数。
【习题】 (一) 何谓六相。
(二) 用房屋节材料为喻,说明六相的意义。
(三) 一、圆融门,二、行布门,如何解释?
(四) 列出六相现象表,包括体相用,及圆融行布二门。
(五) 解释「三生」。
(六) 就体、用、行位、时量四者,释圆融门的行证。
第八课 天台宗 (一)
一、天台宗的渊源
北齐 (1) 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三智 (2) 在一心中得」之句,又读中论 (3)「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之偈,遂悟入即空即假即中的妙理,而立一心三观 (4) 的法门,传于弟子南岳慧思禅师,思再传弟子智颛 (5),颛行「法华三昧」(6),二七日,即大悟,于陈 (7) 宣帝建德七年,入天台山,归宗法华,说法华经玄义,以摄教相,演法华经文句,以解名义,述摩诃止观 (8),以资观行,判五时八教,遂开天台一宗。此外著述尚多 (9),悉由其弟子灌顶禅师 (10),笔录行世,此后传承甚盛,贤哲辈出。
二、教相和观心
此宗以法华经为正依的经典,因之建立一宗的法义,此外则涅槃经,大品般若经 (11),大智度论等,亦为其所依据的经论。至于其所判的五时八教,皆详前课 (12),兹不再述,今当言教相观心之义:教相者,即依五时八教之义,以开启智解,观心者,即以此智解,返观自心。有智无观,如有目无足,虽识途无法到达;有观无智,如有足而无目,虽能行而必入歧途,亦不能到达,故二者必相资为用,,不宜相离。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说:「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因为万法唯心,心生法生,故观心实为识本达源的要务。
三、三谛圆融
本宗对于宇宙万有,悉以三谛说明之,三谛者:一空谛,此宇宙的本体,诸法的自性,洞然虚寂,故空。二假谛,此为因缘的作用,依正的现象,同于幻化,故假。三中谛,言诸法以空故。生即无生,非为假有,以假故,无生而生,非为实空,即假即空,即空即假,故中,此为三谛之理。
今言三谛圆融者:空谛是破法,假谛是立法,中谛是绝待 (13)。于空谛中,含有破有之空,立空之假,破立绝待之中三义,故空谛非孤立的空,乃三谛相即的空。于假谛中,含有破空之空,立有之假,破立绝待之中三义,故假谛非孤立的假,乃三谛相即的假,于中谛中,含有双遮空假的空,双照空假的假,遮照绝待的中三义,故中谛非孤立的中,乃三谛相即的中。如是三谛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举一即三,全三即一,十法界 (14) 中,任何事物,其体其相,悉具三谛,如是作观,名三谛圆融观。
【注释】
(1)
南北朝时,北方高洋受东魏禅,国处齐,史称北齐,凡五主二十八年,为北周所灭。
(2)
声闻缘觉之智,知一切法的总相为空,名一切智。菩萨之智,知一切种种差别的道法,名道种智。佛智圆明,通达总相别相, 化道断惑一种切之法,名一切种智。是为三智,见智度论。
(3)
即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为三论之一,其说破空破假,主张中道,并执中之见,而亦破之,归无所得,与船若思想吻合。
(4)
为大台圆教的观法,智者大师所立,详见下课。
(5)
天台大师名智颛,为台宗第三代祖。
(6)
三谛圆融的妙理现前,障中道的无明止息,摄一切法使归实相,名法华三昧。
(7)
陈霸先受梁禅,国号陈,凡五主三十二年,为隋所灭。
(8)
大台三大部之一,为智颛大师所说,所以述观心法要者。
(9)
尚有四教仪,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观音经疏、金光明经疏,金光明经文句、观无量寿经疏等。
(10)
名灌顶,字法云,章安人,是天台大师法嗣。
(11)
鸠摩罗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有二十七卷,名大品般若经。
(12)
五时详初级教本第三课课文中,化法四教详初级教本第三课注十,化仪四教详中级教本第二十七课文中。
(13)
待是对待,是两方并峙之义,如黑白、大小、善恶等皆是。绝待是真如平等,无法可得,故绝诸对待,简称绝待。
(14)
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地狱、是为十法界,十方三世,一切有灵性者,尽此十法界矣。
【习题】
(一) 写出慧文禅师所悟的中论偈。
(二) 天台宗所依据的,是什么经论?
(三) 何以智与观,必相资为用,不宣相离?试设喻以明之。
(四)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怎样启示观心的重要?
(五) 何谓三谛?三谛之理为何?
(六) 释一、对待,二、绝待。
(七) 在三谛圆融中,何以中谛非是孤立的中,乃三谛相即的中?
第九课 天台宗 (二)
四、百界千如
此宗认一切法,皆是真如实相 (1),或名为「如 (2)」,或称「如是」。十法界中,一、外显的形相,名如是相,二、内具的理性,名如是性,三、所具的体质,名如是体,四、由体所生的力用,名如是力,五、所造的作业,名如是作,六、由作所种的因,名如是因,七、助因生果的助缘,名如是缘,八、由缘发生的结果,名如是果,九、所招的报应,名如是报,十、以上相为本, 报为末,最后的归趣即究竟,名如是本末究竟。十界中的每一界,性与无情,色心万法,皆具此十如是。
但此十法界的每一界,又皆具有十界,所以才能昨日地狱,今日人间,他日畜生,再他日声闻缘觉等。 十界各具十界,则成百界,百界中的每一界,又各具有上述的十如,则成千如,此百界千如,即为此宗对于万法的观感。
五、一念三千
上述百界,各具三种世间,所谓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即众生的正报,国土世间,即众生的依报,五阴世间,为构成依正二报的要素,即色法的色,和心法的受想行识。百界各具三 种世间,每一种世间,又各具有十如,如是相乘,则三千世间,或号为三千诸法,为一切法的总称。此三千诸法,实具于吾人一念之心,名一念三千。若就体言,心性中本具三千法,名理具三千;遇缘现起,诸法宛然,名事造三千,事与理圆融无碍,非一非二。
六、性具善恶
此宗主张:自性本具十界三千善恶诸法,既然具有解脱涅槃,当然亦具有烦恼生死。倘若就性的涵义说,则诸佛亦有恶,阐提 (3) 亦善,原因是:善恶有性有修,性是先天有的,修是后天造作的,诸佛虽没有修的恶,却有性的恶,不过不发生作用罢了。阐提虽没有修的善,却有性的善,所以遇缘开发,终当成佛。这就是说:修的善恶可断,而性的善恶本能,则不可断,若单就本性说,佛与众生,原是不二,这是本宗独特的见解,与他宗专主性善者不同。
七、三惑
三惑者:一见思惑,二尘沙惑,三无明惑。见思中的见惑,是迷于理而起之惑,思惑是迷于事而起之惑,这是不悟宇宙本体之空,徒执著心身与外物,认其为实有,种种烦恼,由是而生。尘沙惑是所惑多于尘沙,这是由于不知宇宙现象之假,遍计而起。无明惑是一念萌动,无明之云,遂掩蔽中道实相之月。这三种惑,是昧于空假中三谛之理,若欲破除,当修一心三观之法。
【注释】
(1)
此即指诸法的自性而言。真如与实相,是同体异名,约空谛名为真如,约假谛名为实相,若将二者合起来,空假相融,即是中谛。
(2)
诸法的法性,极难用语言文字形容,故借「如」字为代表。法性即实相,实相即如,因其不二、不异、不变、不动、万法的真面目,皆同一相,故名为如。
(3)
是一阐提的简称,为极难成佛之义,有二种:起大邪见,断一切善根者,名断善阐提。大悲菩萨,发愿众生度尽,方成佛道,而众生至多,故亦成佛无期者,名大悲阐提,此处系指断善阐提而言,参看中级教本第二十三课注四。
【习题】
(一) 解释「真如实相」。
(二) 「十如是」是那十项?
(三) 十界具有千如,这是怎样算出来的?
(四) 释一、众生世间,二、国土世间, 三、五阴世间。
(五) 何谓一念三千?
(六) 诸佛亦有恶,阐提亦有善,原因在那里?
(七) 何谓尘沙惑?此惑因何而起?
第七、八、九课 综合指要
1.
诸法皆一生之所含容,亦一性之所生起,法相虽多,总不出性量,行者若能悟证自性,则于诸法,无不通达。圆解者:圆通的见解,于真俗二谛,理无留滞,行布处无非圆融,圆融处宛然行布。众生即佛,烦恼即菩提,乃至杀盗及贪嗔痴,皆是梵行,达诸法无二相故也。圆行者:圆满的操行,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生极乐净土,即生诸佛净土,修一法门,即是修无量法门,乃至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念佛时,即成佛时,证道时,不离修道时,总万德于一心故也。利根行人,知见超脱,称性而谈,于理无所执著,名为圆解,称性而修,于事无所执著,名为圆行。虽然如此,然亦不弃善法,不行恶法,乃至不耽理解,不废事修,所以得名善知识。
2.
拘于一义,而固执之,这在小乘的教法上有之,但若就大乘的立场说起来,凡是拘泥执著,皆成死结,所以大乘的理论,就比较圆活。例如人家说:念佛是执有著相的,然而莲池大师,疏弥陀经时说:「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离生此,心佛众生一体,中流两岸不居。」像这样的悟境,怎能说是执有著相。就因为大乘的理解,远离拘执的缘故,所以对于任何一法,皆立三谛,都把它看作即空假即中。这其间,若把三过于分开,成为独立,则任拈谛,都是不了义的,也都是错误的观念,惟有三谛齐观,彼此互即,才是中庸了义之教。
3.
一切法中,最难说得清楚者,就是「性」了。说它是有,则又是真空绝相,说它是无,则又是万德具备。教乘各宗及禅宗,都说它是超善恶的,因为善恶是对待法,而佛性则是绝待的,所以不宜把它落在任何一边。但是据台宗的看法,它里面却是善恶俱备,不过这种善恶,只是个机能,而不是事实。佛的自性中也有恶,若无恶则法有所不备,不过此种恶,如男人的两乳,但留痕迹,并不发生作用。一阐提的自性中也有善,若无善,则体有所不完,不过此种善,如石中的美玉,长劫沉埋,未知何时,方能发现耳。此说亦不为无理,当保留之,以备一格。
4.
一切法皆具空假中三谛,学者对一切法,或任何一法作观时,或但观其一过谛,或三谛齐观皆可,宗镜录第三十五卷,对于三观,说得很清楚,兹抄录于下,以为参考:「古释三观义云:一念心起,起无起相,彻底唯空,三际寂然,了不可得,无见闻觉知相,无眼耳鼻舌身意相,此空观也。一念心起,有三千世间相:国土世间一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也。五阴世间一千,染净一切色心是也。众生世间一千,六凡四圣假质是也。一念心起,三千性相一时起,一念心灭,三千性相一时灭也。念外无一毫念可得,法外无一毫念可得也,此心性圆明,一而能多,小而能大,染而能净,因而能果,有而能无,故一一色,一一香,一一念,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也。一处见多,多处见一,一念即多劫,多劫即一念,重重互现,喻天帝珠网,此假观也。一念心起,起而无起,三千性相,非空非假,双照空假,此中观也。说即有三名字,照时不作三一解,只念念见自心性,任运非三非一,亦不用破除身心,亦不要安立境观,念想断处,一切时中,任运心常三观也。」惟此种观法极其深玄,若非上根,运方便善巧,恐无从著手也。
5.
见思是凡夫之惑,行者断见惑尽,即得须陀洹果,全断见思二惑,即得阿罗汉果。尘沙是菩萨之惑,菩萨化度众生时,若不通达如尘如沙之多的法门,即不能完成教化的事业,故名尘沙惑。此惑但属于劣慧,与迷理迷事之见思惑不同。至无明惑,则系根本无明,能障蔽中道实相之理,断尽即成佛。此三惑中,见思为粗,尘沙属于中等,无明为细,其性质各不相同,学者当体会其义,切勿但在纸上钻研注解,成为书箧字食古而不化。
6.
断善阐提,最后毕竟成佛,理由是:所谓断善者,不过形容罪障至重之意,其实,佛性无染之善,及第八识中的无量善种子,皆一切存在,不可拘泥文字,失去实性。五逆十恶人,由无间地狱出来时,依然再根据次一成熟种子,生在六道中。若因缘殊胜,能值佛法,仍然有出三界,登佛国的机会,所以并非永远沦于地狱,也并非永远不能成佛。大悲阐提,最后亦毕竟成佛,理由是:众生的数量,虽然至多,然而在三界内者,总是有减无增,生佛国一个,便减少一个。在三界外者,总是有增无减,生佛国一个,便增加一个。所以就界内的众生而论,既没有新生,却只有永离,这样经过无限制绵长的时间,总有一天,会被度个罄尽。等到一切众生成佛了,大悲阐提菩萨的誓愿,也同时完满,而成佛道,所以并非永处于菩萨位,也并非永远不能成佛。这两种阐提的成佛,不过是时间极遥远,并不是不可能。
7.
空观假观中观,皆是方便设立的。其实诸法的实性,非空非假,即空即假,乃至并此中观之念,亦不容存在。总而言之,佛性法性,皆离言说思想,凡说得出,想得到者,一概不是。所以在三量中,只有用现量,才有希望见性,比非二量,绝对无分,而现量的境界,是无分别的,了了知而兀兀无知,兀兀无知而了了知。若问为什么如此?亦无法作答,会者自会,不会者自不会,纵使不会,也切勿性急,但能时时用功,不愁没有豁然贯通之日,盖功深自然学进,水到自然渠成也。
8.
在经论上,关于「心」,有种种解释,大致说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真心,属于本有的,无攀缘的,无分别的,无变动的,非善非恶的,超然于境界之外的,当吾人无念而又非睡著时,便是这一种心现前。另一种是妄心,属于后天生起的,有攀缘的,有分别的,常变动的,能善能恶的,牵拘于境界之内的,当吾人思虑了别时,便是这一种心现前。因为心有上述两类之故,所以观心也有二种:一是观常住真心,这当用无分别智,现量境:领略妙明清净的心体,遍十方界,凝然不动。二是观生减妄心,时起时逝,前后相续,无有间断,当感觉时,不必遂念除,但回光返照,觑定真心,则妄念自平,不留踪影,此即是观心法。久习纯熟,定时真心在前,动时真心亦在前,则观行便算成功,临命终时,若能保持此心,不入十八界,即可不入轮回,而出三界矣。小乘行人,于修五停心观之后,再修四念处观,内第三念处,是观心无常,这只是看生灭妄心,并未及于常住真心者,因二乘只知无常、苦、空、无我、不净、并不知有常乐我净的如来藏妙真如性故也。
四、百界千如
此宗认一切法,皆是真如实相 (1),或名为「如 (2)」,或称「如是」。十法界中,一、外显的形相,名如是相,二、内具的理性,名如是性,三、所具的体质,名如是体,四、由体所生的力用,名如是力,五、所造的作业,名如是作,六、由作所种的因,名如是因,七、助因生果的助缘,名如是缘,八、由缘发生的结果,名如是果,九、所招的报应,名如是报,十、以上相为本, 报为末,最后的归趣即究竟,名如是本末究竟。十界中的每一界,性与无情,色心万法,皆具此十如是。
但此十法界的每一界,又皆具有十界,所以才能昨日地狱,今日人间,他日畜生,再他日声闻缘觉等。 十界各具十界,则成百界,百界中的每一界,又各具有上述的十如,则成千如,此百界千如,即为此宗对于万法的观感。
五、一念三千
上述百界,各具三种世间,所谓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即众生的正报,国土世间,即众生的依报,五阴世间,为构成依正二报的要素,即色法的色,和心法的受想行识。百界各具三 种世间,每一种世间,又各具有十如,如是相乘,则三千世间,或号为三千诸法,为一切法的总称。此三千诸法,实具于吾人一念之心,名一念三千。若就体言,心性中本具三千法,名理具三千;遇缘现起,诸法宛然,名事造三千,事与理圆融无碍,非一非二。
六、性具善恶
此宗主张:自性本具十界三千善恶诸法,既然具有解脱涅槃,当然亦具有烦恼生死。倘若就性的涵义说,则诸佛亦有恶,阐提 (3) 亦善,原因是:善恶有性有修,性是先天有的,修是后天造作的,诸佛虽没有修的恶,却有性的恶,不过不发生作用罢了。阐提虽没有修的善,却有性的善,所以遇缘开发,终当成佛。这就是说:修的善恶可断,而性的善恶本能,则不可断,若单就本性说,佛与众生,原是不二,这是本宗独特的见解,与他宗专主性善者不同。
七、三惑
三惑者:一见思惑,二尘沙惑,三无明惑。见思中的见惑,是迷于理而起之惑,思惑是迷于事而起之惑,这是不悟宇宙本体之空,徒执著心身与外物,认其为实有,种种烦恼,由是而生。尘沙惑是所惑多于尘沙,这是由于不知宇宙现象之假,遍计而起。无明惑是一念萌动,无明之云,遂掩蔽中道实相之月。这三种惑,是昧于空假中三谛之理,若欲破除,当修一心三观之法。
【注释】
(1)
此即指诸法的自性而言。真如与实相,是同体异名,约空谛名为真如,约假谛名为实相,若将二者合起来,空假相融,即是中谛。
(2)
诸法的法性,极难用语言文字形容,故借「如」字为代表。法性即实相,实相即如,因其不二、不异、不变、不动、万法的真面目,皆同一相,故名为如。
(3)
是一阐提的简称,为极难成佛之义,有二种:起大邪见,断一切善根者,名断善阐提。大悲菩萨,发愿众生度尽,方成佛道,而众生至多,故亦成佛无期者,名大悲阐提,此处系指断善阐提而言,参看中级教本第二十三课注四。
【习题】
(一) 解释「真如实相」。
(二) 「十如是」是那十项?
(三) 十界具有千如,这是怎样算出来的?
(四) 释一、众生世间,二、国土世间, 三、五阴世间。
(五) 何谓一念三千?
(六) 诸佛亦有恶,阐提亦有善,原因在那里?
(七) 何谓尘沙惑?此惑因何而起?
第七、八、九课 综合指要
1.
诸法皆一生之所含容,亦一性之所生起,法相虽多,总不出性量,行者若能悟证自性,则于诸法,无不通达。圆解者:圆通的见解,于真俗二谛,理无留滞,行布处无非圆融,圆融处宛然行布。众生即佛,烦恼即菩提,乃至杀盗及贪嗔痴,皆是梵行,达诸法无二相故也。圆行者:圆满的操行,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生极乐净土,即生诸佛净土,修一法门,即是修无量法门,乃至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念佛时,即成佛时,证道时,不离修道时,总万德于一心故也。利根行人,知见超脱,称性而谈,于理无所执著,名为圆解,称性而修,于事无所执著,名为圆行。虽然如此,然亦不弃善法,不行恶法,乃至不耽理解,不废事修,所以得名善知识。
2.
拘于一义,而固执之,这在小乘的教法上有之,但若就大乘的立场说起来,凡是拘泥执著,皆成死结,所以大乘的理论,就比较圆活。例如人家说:念佛是执有著相的,然而莲池大师,疏弥陀经时说:「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离生此,心佛众生一体,中流两岸不居。」像这样的悟境,怎能说是执有著相。就因为大乘的理解,远离拘执的缘故,所以对于任何一法,皆立三谛,都把它看作即空假即中。这其间,若把三过于分开,成为独立,则任拈谛,都是不了义的,也都是错误的观念,惟有三谛齐观,彼此互即,才是中庸了义之教。
3.
一切法中,最难说得清楚者,就是「性」了。说它是有,则又是真空绝相,说它是无,则又是万德具备。教乘各宗及禅宗,都说它是超善恶的,因为善恶是对待法,而佛性则是绝待的,所以不宜把它落在任何一边。但是据台宗的看法,它里面却是善恶俱备,不过这种善恶,只是个机能,而不是事实。佛的自性中也有恶,若无恶则法有所不备,不过此种恶,如男人的两乳,但留痕迹,并不发生作用。一阐提的自性中也有善,若无善,则体有所不完,不过此种善,如石中的美玉,长劫沉埋,未知何时,方能发现耳。此说亦不为无理,当保留之,以备一格。
4.
一切法皆具空假中三谛,学者对一切法,或任何一法作观时,或但观其一过谛,或三谛齐观皆可,宗镜录第三十五卷,对于三观,说得很清楚,兹抄录于下,以为参考:「古释三观义云:一念心起,起无起相,彻底唯空,三际寂然,了不可得,无见闻觉知相,无眼耳鼻舌身意相,此空观也。一念心起,有三千世间相:国土世间一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也。五阴世间一千,染净一切色心是也。众生世间一千,六凡四圣假质是也。一念心起,三千性相一时起,一念心灭,三千性相一时灭也。念外无一毫念可得,法外无一毫念可得也,此心性圆明,一而能多,小而能大,染而能净,因而能果,有而能无,故一一色,一一香,一一念,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也。一处见多,多处见一,一念即多劫,多劫即一念,重重互现,喻天帝珠网,此假观也。一念心起,起而无起,三千性相,非空非假,双照空假,此中观也。说即有三名字,照时不作三一解,只念念见自心性,任运非三非一,亦不用破除身心,亦不要安立境观,念想断处,一切时中,任运心常三观也。」惟此种观法极其深玄,若非上根,运方便善巧,恐无从著手也。
5.
见思是凡夫之惑,行者断见惑尽,即得须陀洹果,全断见思二惑,即得阿罗汉果。尘沙是菩萨之惑,菩萨化度众生时,若不通达如尘如沙之多的法门,即不能完成教化的事业,故名尘沙惑。此惑但属于劣慧,与迷理迷事之见思惑不同。至无明惑,则系根本无明,能障蔽中道实相之理,断尽即成佛。此三惑中,见思为粗,尘沙属于中等,无明为细,其性质各不相同,学者当体会其义,切勿但在纸上钻研注解,成为书箧字食古而不化。
6.
断善阐提,最后毕竟成佛,理由是:所谓断善者,不过形容罪障至重之意,其实,佛性无染之善,及第八识中的无量善种子,皆一切存在,不可拘泥文字,失去实性。五逆十恶人,由无间地狱出来时,依然再根据次一成熟种子,生在六道中。若因缘殊胜,能值佛法,仍然有出三界,登佛国的机会,所以并非永远沦于地狱,也并非永远不能成佛。大悲阐提,最后亦毕竟成佛,理由是:众生的数量,虽然至多,然而在三界内者,总是有减无增,生佛国一个,便减少一个。在三界外者,总是有增无减,生佛国一个,便增加一个。所以就界内的众生而论,既没有新生,却只有永离,这样经过无限制绵长的时间,总有一天,会被度个罄尽。等到一切众生成佛了,大悲阐提菩萨的誓愿,也同时完满,而成佛道,所以并非永处于菩萨位,也并非永远不能成佛。这两种阐提的成佛,不过是时间极遥远,并不是不可能。
7.
空观假观中观,皆是方便设立的。其实诸法的实性,非空非假,即空即假,乃至并此中观之念,亦不容存在。总而言之,佛性法性,皆离言说思想,凡说得出,想得到者,一概不是。所以在三量中,只有用现量,才有希望见性,比非二量,绝对无分,而现量的境界,是无分别的,了了知而兀兀无知,兀兀无知而了了知。若问为什么如此?亦无法作答,会者自会,不会者自不会,纵使不会,也切勿性急,但能时时用功,不愁没有豁然贯通之日,盖功深自然学进,水到自然渠成也。
8.
在经论上,关于「心」,有种种解释,大致说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真心,属于本有的,无攀缘的,无分别的,无变动的,非善非恶的,超然于境界之外的,当吾人无念而又非睡著时,便是这一种心现前。另一种是妄心,属于后天生起的,有攀缘的,有分别的,常变动的,能善能恶的,牵拘于境界之内的,当吾人思虑了别时,便是这一种心现前。因为心有上述两类之故,所以观心也有二种:一是观常住真心,这当用无分别智,现量境:领略妙明清净的心体,遍十方界,凝然不动。二是观生减妄心,时起时逝,前后相续,无有间断,当感觉时,不必遂念除,但回光返照,觑定真心,则妄念自平,不留踪影,此即是观心法。久习纯熟,定时真心在前,动时真心亦在前,则观行便算成功,临命终时,若能保持此心,不入十八界,即可不入轮回,而出三界矣。小乘行人,于修五停心观之后,再修四念处观,内第三念处,是观心无常,这只是看生灭妄心,并未及于常住真心者,因二乘只知无常、苦、空、无我、不净、并不知有常乐我净的如来藏妙真如性故也。
第十课 天台宗 (三)八、 一心三观
宇宙万有,悉含有空假中三种谛理,已详前课,今所言者,系对此三谛,加以观察,即空观假观中观,是为三观,此三观皆具于一心之中,名一心三观。作此三观,能破三惑之暗,而成三智。其关系是:修空观,破见思惑,证一切智。一切智是声闻缘觉,知一切法总相之智,总相即是空相,证此智即成如实觉了的般若德。修假观,破尘沙惑,证道种智,道种智是菩萨知一切道法差别相之智,证此智即成离缚自在的解脱德。修中观,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佛通达诸法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之智,合一切智及道种智二者,故名一切种智,证此智即成常住不灭的法身德。此三德本人人所固有,无始以来,为三惑所蔽,不能显现,今若一修观破惑,即证本有,而成菩提涅槃之道矣。列表于下:九、修十乘观法
乘是车乘,行者修佛道,如驾大白牛车 (1),直达涅槃宝所 (2),故名为乘。此十乘,虽标为十,只有一法,即观不思议境,其余皆是资助作观之法,合之为十种,故称十乘。今第一观,名观不思议境。即以能观之智,观自心中,微细的妄念,此妄念即一切法的起源,故是心亦是法,是法亦是心,要把它观成即空即假即中的不思议境,若是上根人,即能悟入涅槃妙心,直达宝所。第二观名发真正菩提心。指中根人,修第一观未得真证时,即发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真正菩提心,助成观法。第三观名善巧安心。此言于第二观,尚不得真证时,更修止观,以方便善巧,安住于一心也。第四观名破法遍。此言于第三观,尚不得真证时,要以一心三观的智慧,遍破三惑的情执,然后乃证也。第五观名识塞通。此言于第四观,尚未入法性时,能了别烦恼,生死,六蔽&nb
宇宙万有,悉含有空假中三种谛理,已详前课,今所言者,系对此三谛,加以观察,即空观假观中观,是为三观,此三观皆具于一心之中,名一心三观。作此三观,能破三惑之暗,而成三智。其关系是:修空观,破见思惑,证一切智。一切智是声闻缘觉,知一切法总相之智,总相即是空相,证此智即成如实觉了的般若德。修假观,破尘沙惑,证道种智,道种智是菩萨知一切道法差别相之智,证此智即成离缚自在的解脱德。修中观,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佛通达诸法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之智,合一切智及道种智二者,故名一切种智,证此智即成常住不灭的法身德。此三德本人人所固有,无始以来,为三惑所蔽,不能显现,今若一修观破惑,即证本有,而成菩提涅槃之道矣。列表于下:九、修十乘观法
乘是车乘,行者修佛道,如驾大白牛车 (1),直达涅槃宝所 (2),故名为乘。此十乘,虽标为十,只有一法,即观不思议境,其余皆是资助作观之法,合之为十种,故称十乘。今第一观,名观不思议境。即以能观之智,观自心中,微细的妄念,此妄念即一切法的起源,故是心亦是法,是法亦是心,要把它观成即空即假即中的不思议境,若是上根人,即能悟入涅槃妙心,直达宝所。第二观名发真正菩提心。指中根人,修第一观未得真证时,即发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真正菩提心,助成观法。第三观名善巧安心。此言于第二观,尚不得真证时,更修止观,以方便善巧,安住于一心也。第四观名破法遍。此言于第三观,尚不得真证时,要以一心三观的智慧,遍破三惑的情执,然后乃证也。第五观名识塞通。此言于第四观,尚未入法性时,能了别烦恼,生死,六蔽&nb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