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本草》 唐.张说
个人日记
正午,经同事高才女推荐,偶读唐代张说所写杂文《钱本草》一文,实属短文中之短文、奇文中之奇文,感触颇多,摘录全文,与有缘阅者共赏。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在《钱本草》这篇文章中,张说以钱比喻药,针砭时弊,用不足200字,把钱的性质、用途、利弊之道描写的淋漓尽致。张说指出:钱“能驻颜,善疗饥,解困厄”,“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要想驾驭金钱,不为所迷,不为所害,应当精炼“七术”,即“道、德、义、礼、仁、信、智”七种方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积存使用要有度,这就叫‘道’;不把钱看做珍宝,这就叫‘德’;获得与付出相适应,这就叫‘义’;不求非分之财,这就叫‘礼’;乐善好施,这就叫‘仁’;交易不违约,这就叫‘信’;不让钱伤害自己,这就是‘智慧’”。如果不能做到上述七术,金钱就会令人“弱志伤神”。 首先,我们想到钱是个什么东西?财富的象征?“味甘”,羡慕、渴望,男士有钱派头十足,女士有钱披金挂银,当那些唯有诗书气自华的人们在金钱面前还是少有气扬者。 其次,我们想到钱之“毒”源,主观潜意识对金钱的贪婪,如遇到求之而不义者,不择手段也就司空见惯了。 钱,“污贤达”,“畏清廉”,所以,钱,之毒由心生,之害由欲来。 今天看来,《钱本草》对于那些崇拜金钱者仍然是一剂妙药。 译文:钱,味甜,性热有毒,却能预防衰老,驻容养颜。可以治疗饥饿寒冷,解决困难,效果明显。可以有利于国家和百姓,可以污损贤达,只是害怕清廉。贪婪之人服用以不过分为好,如果过度,则冷热不均,引发霍乱。这味药,没有固定的采摘时节,无理采摘的使人精神损伤。如果只积攒不发散,会有水火盗贼等灾难。如果只发散不积攒,会有饥寒困顿等祸患。一积攒一发散称为道,不把他当作珍宝称为德,取得给予适宜称为义,使用正当称为礼,接济大众称为仁,支出有度称为信,得不伤己称为智,用这七种方法精炼此药,才可以长久地服用他。可以使人长寿,如果不这么服用,则会智力减弱,精神损伤,这点需要特别注意。
文章评论
岸芷汀兰
句句真理,读之受益。“恬淡为上,胜而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