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格物,再致知

个人日记

  经典摘录:
   文|薛仁明,作者、讲者
 、行者。曾长期隐居于台湾台东乡下,2009年开始撰写文稿。现于台北、广州、上海均辟有专栏,聚集于两岸的中国文化发展以及个人的生命修行。除了写作之外,也经常在两岸各地进行中国文化的相关讲座。著有简体《孔子随喜》《人间随喜》,另有繁体《胡兰成天地之始》等书。

       今天,因文字之泛滥,引来各式各样的光怪陆离;因信息之爆炸,也招致步步进逼的毁灭与崩解。远的不说,单看今天的读书人,竟日与文字为伍,成天理论逻辑,但脸上的抑郁苦闷,却是年甚一年。我这回到北大讲座,有人明着说,早先没读过我的书、甚至没听过我的名字,但冲着讲座题目,他就来了。这题目是《躁郁时代的读书人》。
       比起寻常百姓, 读书人之所以容易躁郁,当然是因为文字。由于掌握了文字,他们可以分析,可以知解,他们可雄辩滔滔,可议论不休,正因如此,他们会党同伐异,会愤懑不已,也会不时怒气冲天;所以,他们躁。另方面,文字衍生了种种的理论与概念,众说纷纭,层层叠叠,如葛藤般,将他们缠绕得既纠结由矛盾,遂无所适从、莫知所以:于是,他们郁。因为文字,所以他们躁郁。
      这在佛家,名曰:“文字障”。
      因此,禅宗不立文字。
      正因为不立文字,真正的禅者,一向与躁郁离得极远。。且看那唐宋神僧,呵佛骂祖、棒喝交加,个个生龙活虎;他们挑水砍柴、活在当下,个个安然自在。他们使用文字,却不执于文字;他们对文字的可能异化,比谁都清楚。宋代有圜悟克勤。曾编《碧岩录》,人称“禅门第一书”;然而,他最杰出的弟子大慧宗杲却“虑其后不明根本,专尚语言以图口捷”,于是,又将此书付之一炬。
     现今的台湾,亦有禅者林谷芳先生,深得言语三昧,辩才无碍。但他总说,“语言无实义”。新近出版的《禅-----两刃相交》一书中,他还特别强调,‘语言的假相幽微,常须等到境界现前时才能打破”。同样地,尽管他深谙文字,书中却屡屡告诫,“文字的逻辑与美感会让行者迷恋”;即使独具魅力的禅宗公案,他也毫不客气,明白指出,“后世禅子在此丧失性命者不知凡几”。
     如此戒慎,是为了不落入“文字障”;如此戒慎是为了拨开文字的阻隔,如于直观,与物冥合。如此一来,便穿透了重重迷障,看到事物的本然;见到了本然,便与物无隔。这样的与物无隔,若换成中国更古典的话来说,就成为“格物”。
     禅宗的能耐在于“格物”。眼下的读书人就少了这本领。他们不能“格物”,因此,于人、于己,皆有万阻与千隔。于人有阻,故躁;于人有隔,故郁。总认为透过文字,才能准确的知人知己:也只有透过读书,才能解决躁郁与不安。结果,恰好相反。
     《大学》里说,先格物,再致知。我们的祖先,凭着直觉,通过修行,契入了全然直观的世界;从此格了物,与物无隔;从此,对着世界心生欢喜,充满好感。于是,他们进一步想了解,想说明,这就是致知。格物是感,凭直觉,是在文字之先;致知则需要思考,得有赖文字说明。发明文字,是从格物,走进了致知。
      走进致知这一步,有其必要,但也有其风险,后来历史之异化,正在于致知既久,遂忘了格物根本。尤其日后的抽象学问,强调“客观”,抽离感情,成了彻彻底底的无感之知。知识理论一旦与格物脱钩,便不断复制繁衍,不断恶性膨胀,最后,成了不堪承受之重担。于是,读书人越忙着思考,理论结构越是严密,便压得自己越喘不过气来。当代读书人之所以形容枯槁,学术论文之所以干枯乏味,都是因为跳过了“格物”,只忙着无根无本的“致知”。
       “格物”是“致知”的根;修行,是学问的基础。眼下有本新书,名曰《闲愁万种》,作者言道,“理论必要是生于修行”。寥寥一句,却有千钧之重;饱受躁郁之苦的读书人,可不仔细玩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