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实例-几个经典故事
个人日记
●北宋大才子苏东坡
苏东坡和佛教的渊源非常深厚,他和方外朋友过往也非常亲密。在居士分灯录里,记载东坡前生为五祖戒和尚的典故。苏轼的母亲刚刚怀孕他的时候,梦见一位身躯瘠瘦、眼睛眇细的出家人,后来就生下了苏轼。事隔数年,苏轼的弟弟苏辙在高安为官的时候,和真净、文圣、寿聪等三位法师时常在一起参禅论道。有一天,这三位出家人同时梦见迎接五祖戒禅师,三人正在交谈时,苏轼刚巧来寺拜访。三人于是把梦境告诉苏轼,苏轼就回答自己七、八岁的时候,曾梦见自己身为僧侣,往来行化于陕右一带。真净法师听了,赶忙接口说:
‘五祖山的戒禅师也是陕右人,晚年来游高安,五十年前圆寂于大愚。’细问之下,苏轼当年刚好四十九岁,大家终于了悟五祖戒和尚原来就是苏轼的前身。
●禅宗五祖弘忍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也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转世因缘,弘忍前生是破头山下的栽松老者,仰慕四祖道信,请求披剃出家。道信嫌他年纪老大,不能广化十方,只好安慰他说:
‘如果你去投胎再来,我或许可以住世等你几年。’
老人拜别四祖,走到溪边,看到一位浣妙的姑娘,就请求说:
‘姑娘!我能不能借你家一住?’
‘我上有父兄,不能作主,你可以去请求他们。’
‘必需你承诺答应,我才敢前去。’
这位姑娘一看暮色苍茫,一位老人求宿,于是点头答应。说也奇怪,这位没有出嫁的姑娘回家后,竟然怀了孕。父母认为败坏门楣,就把她赶出了家门,作佣里中。后来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婴,这位不幸的母亲想把这个不祥的孩子丢弃河中,小孩子竟然逆流而上。母亲只好靠乞讨抚养他成人。由于不知父亲来历,因此里中的人都叫他“无姓儿”。
无姓儿六、七岁的时候,长得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有一天,道信禅师弘化到此地,无姓儿看到道信禅师,亲热地拉住禅师法衣不放,要求道信度他出家。禅师一看,是一个稚龄的小孩,就摸摸他的头说:
‘你年纪太小了,怎么能出家呢?’
‘师父!过去你嫌我太老,现在又嫌我太小,究竟何时才肯度我出家?’无姓儿宛如大人口气地质问禅师。
道信一听,忽有感悟,赶忙问他:
‘小孩童,你姓什么,叫什么?家住那里?’
‘我叫无姓儿,家住十里巷。’
‘人人都有姓氏,你怎么打妄语说自己无姓呢?你究竟姓什么?’
‘我以佛性为姓,所以无姓。’
道信听了非常欢喜,小小年纪,口气如此之大,实为法门龙象,无上法器。后来,道信把衣钵传授给他,成为禅宗的第五祖,门下弟子辈出,为中国禅宗大开法门。
●明代理学家王阳明
历史上许多贤哲文人的著作中不乏轮回转世的记载,可以证明六道轮回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明儒王阳明先生有一次到金山寺去朝拜,觉得寺中的景物非常熟悉,一草一木似曾相识。信步浏览,走到一间关房之前,只见房门口贴了一张封条,左右观看,好像曾经住过。王阳明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请知客师父打开关房瞧个究竟,知客师父连忙道歉说:
‘对不起!这间关房是我们一位老祖师五十年前圆寂的地方,里面供奉着他的全身舍利,他老人家遗嘱交待不可以开启。请您原谅,千万开不得。’
‘既然房子设有门窗,那里有永远不能打开的道理?今天无论如何请您慈悲打开来看看!’
由于王阳明一再请求,知客师父碍于情面,无法违抗,只好万分为难地打开房门,让王阳明进去。
昏黄的夕照里,只见一位圆寂的老和尚亘古如昔地端坐在蒲团上。王阳明一看,咦!怎么和自己的容貌如此相像?举头看去,墙上还有一首诗,写道:
“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
精灵闭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原来王阳明的前生就是这位坐化的老和尚。昔日自闭门扉,今日还来自启,为后世子孙留下一点证明。王阳明为了纪念这件事,曾经在金山寺留下诗句: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阳水底天;
闲依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圆泽禅师
中国有句成语,“缘订三世”,表示彼此之间缘份的深远,其实这是一则哀怨动人的轮回故事。
据苏东坡的《僧圆泽传》记载:唐僧圆泽和李源相约前往峨嵋山一游,圆泽禅师主张取道长安陆路,李源坚持行走荆州水路。圆泽禅师无奈,怃然叹息说:‘一切是因缘,由不得人也。’二人一路游来,途经南浦的时候,看到一位大腹便便的妇女拿着瓦瓮在河边汲水,圆泽禅师看后,脸色苍白,长叹一声说:
‘我主张走陆路的原因,正是为了怕见到她呀!这位妇人姓王,我本当投胎为她的儿子,三年来我到处躲着她,使她怀胎三年总是无法生产。想不到你我今日因缘已尽。三天后,请你到王家来看我,我以微笑与你为证。十三年后,在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们再见一面。’
当天晚上,圆泽禅师就无疾而终。李源依约,三天后到王家去祝贺,襁褓中的婴儿看到李源,竟然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
十三年后,李源到了杭州天竺寺,看到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然鸣笛而歌道: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李源听了,高声呼叫说:‘圆泽禅师您还健朗吗?’
牧童挥手回答说:‘李公果然是个守信用的人。’然后又引吭高歌: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在呜呜的笛声中,牵着牛冉冉而逝,留给李源无限的怅然与嗟叹! 慈就是爱,是清净的爱; 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苏东坡和佛教的渊源非常深厚,他和方外朋友过往也非常亲密。在居士分灯录里,记载东坡前生为五祖戒和尚的典故。苏轼的母亲刚刚怀孕他的时候,梦见一位身躯瘠瘦、眼睛眇细的出家人,后来就生下了苏轼。事隔数年,苏轼的弟弟苏辙在高安为官的时候,和真净、文圣、寿聪等三位法师时常在一起参禅论道。有一天,这三位出家人同时梦见迎接五祖戒禅师,三人正在交谈时,苏轼刚巧来寺拜访。三人于是把梦境告诉苏轼,苏轼就回答自己七、八岁的时候,曾梦见自己身为僧侣,往来行化于陕右一带。真净法师听了,赶忙接口说:
‘五祖山的戒禅师也是陕右人,晚年来游高安,五十年前圆寂于大愚。’细问之下,苏轼当年刚好四十九岁,大家终于了悟五祖戒和尚原来就是苏轼的前身。
●禅宗五祖弘忍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也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转世因缘,弘忍前生是破头山下的栽松老者,仰慕四祖道信,请求披剃出家。道信嫌他年纪老大,不能广化十方,只好安慰他说:
‘如果你去投胎再来,我或许可以住世等你几年。’
老人拜别四祖,走到溪边,看到一位浣妙的姑娘,就请求说:
‘姑娘!我能不能借你家一住?’
‘我上有父兄,不能作主,你可以去请求他们。’
‘必需你承诺答应,我才敢前去。’
这位姑娘一看暮色苍茫,一位老人求宿,于是点头答应。说也奇怪,这位没有出嫁的姑娘回家后,竟然怀了孕。父母认为败坏门楣,就把她赶出了家门,作佣里中。后来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婴,这位不幸的母亲想把这个不祥的孩子丢弃河中,小孩子竟然逆流而上。母亲只好靠乞讨抚养他成人。由于不知父亲来历,因此里中的人都叫他“无姓儿”。
无姓儿六、七岁的时候,长得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有一天,道信禅师弘化到此地,无姓儿看到道信禅师,亲热地拉住禅师法衣不放,要求道信度他出家。禅师一看,是一个稚龄的小孩,就摸摸他的头说:
‘你年纪太小了,怎么能出家呢?’
‘师父!过去你嫌我太老,现在又嫌我太小,究竟何时才肯度我出家?’无姓儿宛如大人口气地质问禅师。
道信一听,忽有感悟,赶忙问他:
‘小孩童,你姓什么,叫什么?家住那里?’
‘我叫无姓儿,家住十里巷。’
‘人人都有姓氏,你怎么打妄语说自己无姓呢?你究竟姓什么?’
‘我以佛性为姓,所以无姓。’
道信听了非常欢喜,小小年纪,口气如此之大,实为法门龙象,无上法器。后来,道信把衣钵传授给他,成为禅宗的第五祖,门下弟子辈出,为中国禅宗大开法门。
●明代理学家王阳明
历史上许多贤哲文人的著作中不乏轮回转世的记载,可以证明六道轮回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明儒王阳明先生有一次到金山寺去朝拜,觉得寺中的景物非常熟悉,一草一木似曾相识。信步浏览,走到一间关房之前,只见房门口贴了一张封条,左右观看,好像曾经住过。王阳明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请知客师父打开关房瞧个究竟,知客师父连忙道歉说:
‘对不起!这间关房是我们一位老祖师五十年前圆寂的地方,里面供奉着他的全身舍利,他老人家遗嘱交待不可以开启。请您原谅,千万开不得。’
‘既然房子设有门窗,那里有永远不能打开的道理?今天无论如何请您慈悲打开来看看!’
由于王阳明一再请求,知客师父碍于情面,无法违抗,只好万分为难地打开房门,让王阳明进去。
昏黄的夕照里,只见一位圆寂的老和尚亘古如昔地端坐在蒲团上。王阳明一看,咦!怎么和自己的容貌如此相像?举头看去,墙上还有一首诗,写道:
“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
精灵闭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原来王阳明的前生就是这位坐化的老和尚。昔日自闭门扉,今日还来自启,为后世子孙留下一点证明。王阳明为了纪念这件事,曾经在金山寺留下诗句: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阳水底天;
闲依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圆泽禅师
中国有句成语,“缘订三世”,表示彼此之间缘份的深远,其实这是一则哀怨动人的轮回故事。
据苏东坡的《僧圆泽传》记载:唐僧圆泽和李源相约前往峨嵋山一游,圆泽禅师主张取道长安陆路,李源坚持行走荆州水路。圆泽禅师无奈,怃然叹息说:‘一切是因缘,由不得人也。’二人一路游来,途经南浦的时候,看到一位大腹便便的妇女拿着瓦瓮在河边汲水,圆泽禅师看后,脸色苍白,长叹一声说:
‘我主张走陆路的原因,正是为了怕见到她呀!这位妇人姓王,我本当投胎为她的儿子,三年来我到处躲着她,使她怀胎三年总是无法生产。想不到你我今日因缘已尽。三天后,请你到王家来看我,我以微笑与你为证。十三年后,在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们再见一面。’
当天晚上,圆泽禅师就无疾而终。李源依约,三天后到王家去祝贺,襁褓中的婴儿看到李源,竟然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
十三年后,李源到了杭州天竺寺,看到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然鸣笛而歌道: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李源听了,高声呼叫说:‘圆泽禅师您还健朗吗?’
牧童挥手回答说:‘李公果然是个守信用的人。’然后又引吭高歌: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在呜呜的笛声中,牵着牛冉冉而逝,留给李源无限的怅然与嗟叹! 慈就是爱,是清净的爱; 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愿我乃至生生世世中,获得具足七德之善趣;
愿我出生立即遇正法,具有如理修持之自由;
愿我能令上师生欢喜,日日夜夜之中行正法;
愿我悟法后修精华义,彼生越过三有之大海;
愿我能为众生传妙法,成办他利无有厌倦心;
愿我能以无偏大事业,令诸有情一同成正觉。
恒时持诵此六发愿王,福德功德无量等虚空!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 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 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