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感恩取代抱怨(摘抄)

个人日记

 

有两个行走在沙漠的商人,已行走多日,在他们口渴难忍的时候,碰见一个赶骆驼的老人,老人给了他们每人半瓷碗水。两人面对同样的半碗水,一个抱怨水太少,不足以消解他身体的饥渴,怨恨之下竟将半碗水泼掉了;另一个也知道这半碗水不能完全解除身体的饥渴,但他却拥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感恩,并且怀着这份感恩的心情喝下了这半碗水。结果,前者因为拒绝这半碗水死在沙漠之中,后者因为喝了这半碗水,终于走出了沙漠。

无独有偶,有两个人面对同样的一枝玫瑰,一个说:花下有刺,真讨厌!一个说:刺上有花,真好看!看到刺的人,挑着毛病,盯着不足,注定是不快乐的。而看到花的人,则有着感恩的心,尽管刺扎手,但那刺上却有着芬芳的花朵,于是他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以上两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人生路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以积极乐观、平和淡然的心态去面对。如果用抱怨之心视之,必然是埋怨丛生,牢骚满腹,非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增加许多不必要的沮丧和烦恼。这样,即使遇上了福,福也会变成祸。但若用感恩之心去审视、体味,就会处处看到光明,时时感受到温暖,即使遇上再大的灾难,也能熬过去,遇上祸,祸也能变成福。

 时下,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抱怨之声。比如,工作时抱怨待遇给的太少;失业时抱怨老板不讲情理;应聘时抱怨好运不垂青自己;谈起社会,抱怨社会不公;提起领导,抱怨领导不体谅下情;说起家庭,抱怨家庭太穷;聊起父母,抱怨父母没有本事……总之,正如英国作家肖伯纳所说: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总是在抱怨世界不能顺他的心。这说明,一个人的心灵如果被抱怨所占据,即使再好的东西,也想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所以,抱怨对人生永远是个负数,永远是种极为晦暗、消极的偏执思维,它只会让人们陷入一种负面的生活、工作状态之中。因此,若想改变生活、改变人生,就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社会、面对世界,就要放弃抱怨、停止抱怨,用感恩取代抱怨。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这话使我们领悟到,感恩是对别人所给予的关心和帮助而作出回报的言行,是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需求,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它既是一种不可磨灭的良知,一种人们与生俱来的本性,一条人生的基本准则,又是一种人生智慧,一份铭心之谢,一种最乐观、最豁达、最阳光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因此,我们只有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我们的社会才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少一些指责与抱怨;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少一些纷争与冷漠;多一些谦虚与知足,少一些骄傲与放纵;多一些爱心与奉献,少一些仇恨与索取。

古人云:吃水不忘打井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千百年来,许多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正是遵循这些古训,严以律己,身体力行,在感恩的历史长河中大放异彩,给人们留下了永恒的记忆。古有感祖国之恩誓死报国的忠臣良将文天祥、岳飞;有感知遇之恩竭力辅主的贤相爱卿诸葛亮、魏征;有感漂母一饭之恩后来重金相报的韩信;有感父母之恩百善孝为先的仁义之士孟子等。今有伟人毛泽东满怀感激为老师徐特立祝寿、写贺信,并在建国时邀请徐老参加开国大典。周恩来的老师、南开大学校长张伯岑病逝时,周恩来亲自参加治丧委员会,并送花圈、挽联,后来对老师的遗属在生活等各方面给予了帮助和关照。

 一位哲人说: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茁壮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任它自由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使它高耸;大海感恩小溪,因为小溪助它辽阔博大。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失败便是成功之母,危困中可看出希望之光。让我们记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永远都不要抱怨的忠告,时刻用感恩取代抱怨,以使感恩之花开遍祖国大地,绽放在每个人的心头。

文章评论

樱花雨

看翁老翁 愿事事顺利 开心永伴 五一快乐[em]e177[/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