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娘

个人日记

 俩娘?嗯,不用猜,就是我的婆婆我的妈。

  两个妈的外号各具特色。
       婆婆外号'电车', 婆婆走路都有特点,两手端起,先拿架势,然后一溜疾风抬脚就走。年轻人骑自行车也甘拜下风,‘电车’的外号由此得来。比起现在咱们骑的电车可早喊了好多年啦,婆婆的同龄人总是打趣婆婆,说我婆婆是电车的祖宗!婆婆前脚走,脚后面总是会卷起很多土,村里人看见总会‘啧啧’几声,看,看,这个电车又往哪里开?
       我妈外号‘飞毛腿’,在六七十年代别说汽车,摩托, 就连自行车在当时也是奢饰品,不论是去县城赶集还是去串亲戚,大多都是靠11路---对---就是咱们的两条腿一步一步丈量来完成。我们村的军子有一辆手扶拖拉机,在当时那可是牛气得很呐,经常拉脚去内丘卖瓮,我姥姥家在内丘,咱们临城至内丘大约有40里路吧。那天军子开着手扶在解村五岔口遇见我妈自己走着也去内丘,当军子到了内丘礼堂歇脚的时候,竟然发现我妈己经在礼堂那儿了,当时就瞪了个眼珠圆。从此,我妈‘飞毛腿’的美名可就传开喽!

    两个妈虽说是火急火燎的急性子,却又特别细心。

      在生产队那会实行记分制,到了晚上每家都拿着记工本去会计家记工,年底按记工的多少来分配财物。 吃苦耐劳,勤奋能干的家庭一年一般能分个一百二百的,那拖拖拉拉,好吃懒做的只能拿着干瘪的几张钞票干瞪着个眼偷偷的咽唾沫。
      我们家分了217.9元。
      婆婆:“我们家老郭起早贪黑,任劳任怨,不分昼夜为生产队干活,你别算错了啊?”
      公公赶紧说:“人家是会计,怎么会算错,就这样吧,就这样吧。”
      会计名字叫傻子,人,比机灵鬼还要精,斜着个眼上下打量了一下婆婆,鼻子里哼出一声:“娘们儿家家的,懂个啥!”
      婆婆:“那你说说我家这钱是咋算出来的?‘
      傻子:“咋算出来的?听好了,一担粪0.015元,你家286担 ,42.9元,存粪134方,一方0.5元,67块钱,你家老郭是棉花技术员,每天0.2元,六个月108元,一共是217.9元,不对吗?全村都这么个分法,咋?到你这儿就不对啦?啊?你说,哪儿算错啦,啊,有错吗?”
       全村人的目光一起看向婆婆,婆婆不慌不忙 拿出一个本本,上面记录着一年来每天的出工情况。
       婆婆:“你看看吧,俺家存了194方粪,应得97元,除了这块其它都没错”。
       傻子:“你也会算方?嗬,嗬,来,来,咱们算算来”。
       于是,有拿笔计算的,有拿土块在地上划拉的,都想看看谁对谁错。不管是(上底+下底)乘高除二,还是上边加下边量高分半,半个时辰过去后,我们家理所当然拿到了应得的钱。
       傻子绿着个脸,鼻子里喷着比火焰山还要大的烟,闷着头喘着粗气,拿笔只在纸上画圈圈。哈!

      六七十年代是粮食缺乏,缺医少药,让人痛心又无奈的年代。二姐和我婶的三小子同年同月生,那时候预防麻疹,天花,水痘等一些疾病。
     一天,我妈听着二姐的哭声和平时不一样,直着嗓子’啊-啊-‘的哭,就抱起二姐让自家的一个奶奶看看,正巧我婶抱着三小也来找奶奶,一样的哭声,一样的空洞的眼神,奶奶说,没事没事,小孩子嘛,一阵一阵的,睡一觉就没事啦。婶子抱着三子走了,我妈抱着二姐就去了卫生所。医生说可能是小儿麻痹,最好是再去县城确诊一下。妈妈呆了一下,二话没说,随即充分发挥了飞毛腿的优势,15里路,直奔县城医院。
      医院证实了这个说法,幸亏送的及时。检查,输液,输液,检查,一个月来,老妈没吃过一次饱饭,每天奔走在医院之间,孩子活蹦乱跳没事了,老妈又黑又瘦,足足瘦了十几斤。
      婶子抱着三子按部就班一天天吃饭干活,干活吃饭,终于有一天发现三子走路有点不对劲,一条腿拉扯着,脚向外撇着走,这才慌了神,赶紧的找来医生看,小儿麻痹留下了后遗症,这时候再看医生都已经太晚了,婶子后悔莫及。从此,三小子换了名字’三拐子‘。这条瘸腿将陪着他度过一生。

 两个妈在一起总有着说不完的话。

      记得02年生了儿子,两个妈都来照顾我。若来一个妈,带孩子,做饭,洗洗涮涮的收拾的井井有条。两个妈一起来了,得!连说带比划说的那叫一个带劲啊。没办法,我一个人看着门市,带着孩子,饭该做了,门市来人了,孩子摔倒了,水又烧开了,整个一手忙脚乱,顾得了头顾不了腚的局面。
      “我的两个娘哎,以后只允许来一个娘,听见没?”
      俩娘竟然完全不顾及我的感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哈哈一乐,继续。
唉!我的俩娘哎,只要你们高兴,忙点就忙点吧。 

      前天回老家给婆婆买了些米,面,油,菜之类的生活用品,说了会话然后要走,走到门口婆婆又喊我回去,
      “怎么啦?妈,有啥事? ”
      “没事没事,新学了一段戏,穆桂英挂帅,你听听,好听不”
      婆婆拿出一个小本本,上面记录着歌词,婆婆颤颤微微,颤颤微微唱了起来。
      “辕门外那三声炮,如同雷震,天破府里出来了我,保国臣~~~ ~~~”,歌词是婆婆听着戏文记下来的,错别字错的离谱,’木鬼英‘、’元门外那三声炮,如同**‘、’报国臣‘,哈!简直就是错别字的祖宗嘛!能唱下来,不错不错,鼓励鼓励!
      突发奇想,有时间带上俩娘去KTV卡拉一曲,唱唱戏,也去高兴一回,放松一下去。这个想法一说哦,没成想俩娘竟然举双手赞成。好!那咱就听听这没牙的嘴,跑风的调唱出来的戏,也许别有一番心情在心中吧。期待着!


 这不,老爸又打来电话,“你妈在你那儿不?” “没有,爸,肯定在我婆婆那儿”。
 电话打过去,“妈说,告诉你爸,今天不走了,明儿才回家”。
 爸摇头无语,“又不要老头子啦!”



 




































 




文章评论

无怨无悔

呵呵,长本事了,也发表日志了。[em]e10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