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学在古玩鉴定上的应用

手机日志

 图片
 
青铜器 
    见到一件青铜器,首先要看它的造型和纹饰,因为这些造型和纹饰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所以决定了它是哪个时代的产品,1是真是假,首先要看看它的工艺,因为在春秋之前,青铜器都是陶范法制作的。这一点不要多说了,你在书上已看到。关键是有没有范线,所谓范线就是两个陶范之间的空隙,在浇铸铜水的时候,流动的铜水会从空隙中渗透出来,铜水凝固了之后会形成一条线。如果没有范线,这个铜器可能就够呛了如果有范线,要看看这道范线是真是假,真的范线形成比较自然,假的范线一般比较粗,比较呆板真的范线有的经过打磨,有的没经过打磨,从厚到薄,假的范线一般不打磨,其型较正规,因为它是模子做出来的。同时还看看有没有垫片。所谓垫片是陶模合范时为了调整内、外范的铜器薄厚的程度,在内外范之间垫上铜片。器物造成后,这些铜片就会留在铜器壁上,由于垫片摆放时要避开有纹饰铭文的部位,一般都在铜器下部。2看完工艺再看看皮壳真的皮壳一般有四层,最外的一层是粘土,第二层是绿锈,第三层是枣皮红(也有地区没有),第四层是地子假的一般是三层,第一层是粘土,第二层是绿锈,第三层是地子,有的只有二层,没有粘土,只有绿锈和地子真锈色青绿,深入胎骨,晶莹状,十分坚硬;假锈色灰绿,浮在面上,粉状,容易脱落。看完绿锈后,3可用火烧后闻闻味道,有异味,特别是有一种刺鼻的化学味,那么这东西就成问题了。上两步走完之后,4再试试重量,真品不轻不重,因为古人在制作作品时,是严格按照铜与锡的比例制作的,如战国时期的铜器,铜锡比例是铜75%、锡25%现在生产的青铜器不轻就重,重的里面铅的成分较多。因为他们生产的目的就是赚钱,成本越少越好,而且是急功近利,成批量生产,所以不讲究比例,这就给我们鉴定找到了证据。还有的十分轻,那是收购来的废铜烂铁制作的。有些是古铜钱制作的,这些青铜制品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器物身有一圈圈的痕迹,这类作品刚生产出来的确卖给了许多人。当然话又说回来,古代的青铜器,也不都是那么尽善尽美,有皇家作品,有诸侯作品,也有一般达官显贵的作品,也有胎薄的,也有胎厚的,有的在地下没有被侵蚀,有的已腐蚀严重,与重量也有关系。北方黄河流域的产品,与南方长江流域也有区别,北方干燥腐蚀不严重,自然分量重一些,南方潮湿腐蚀严重,有的已脱胎,也就是基本上没什么铜质了,自然会轻一些,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要通过具体实践才能掌握。当然在鉴定青铜器之前,首先要看看她的纹饰对不对,如果本来是一件商代的大鼎,上面全是战国时期蟠螭纹,那就根本不要看了,在很多鉴定现场,许多爱好者拿藏品给我们鉴定,我们扫一眼就告诉他,东西不对,他们都会感到纳闷,不少人会认为我们专家不认真,情况不是这样的。许多人都会问,你怎么看一眼就知道我的东西不对,你能不能再仔细看看。我们往往会回答,有时间慢慢与你聊!春秋中期后的作品用已采用了石蜡法,就不需要再去看什么范线和垫片了,其它方面基本没变。 
金铜佛 
    
金铜佛是目前市场上最被追捧的艺术品。明代永乐年的一尊金铜佛在香港佳士得被拍了一亿多人民币。所以我国的艺术品市场到处可以看到金铜佛。因为金铜佛既可以收藏欣赏,又可以供奉,受欢迎是有道理的。现在市面上所仿的金铜佛都是二、三流的,明眼人一扫就可以看出。那些高仿的金铜佛,完全可以打到不少专家的。现在的一些金铜佛,从造型、工艺、质地、鎏金、神态等都仿得天衣无缝,问题就出现在皮壳上,仿称包浆所谓包浆,通俗一点讲,就是物品在与空气的长期接触中,由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对物品表面的长期侵蚀,物品表面上形成的一种自然层。这个层是人工所不能及的。这也是痕迹学范畴。打个比方,一张皮沙发,由于长期使用,会给人一种陈旧感,皮的开裂十分自然,上面的光泽也十分润泽,如果在很快的时间内将它人工揉旧,那么旧和裂的感觉与自然的不一样。现在的许多佛像,都是在很快的时间内将其做旧,所以包浆不自然。说细一点,一尊佛像放在你面前,工艺造型、神态、鎏金都没问题,开始看他的皮壳,首先,佛像在漫长的岁月中是给人供奉的,供奉时就要落灰,落了灰就要擦洗,在常年落灰擦拭的过程中,凸出部分就会脱金,特别是头冠、鼻、脸颊、胸、胳膊、腿关节、莲花底的莲花瓣等部分。脱金部分本来应该露铜的,但露铜部分又因常年空气侵蚀形成一层包浆1自然的包浆乍看是黑色的,近看是黑褐色,再仔细看看是褐色(香熏黑的除外)而人为做色大都是黑色,没有层次,不自然高仿的金铜佛鎏金,用的是真金,仿制比较认真,知道在将凸出部分把金色人工打磨,然后做旧;低仿的根本不知道这一点,反其道而行之,越是凸出部分越用金,凹的部分反而没有金,违背了客观规律。他们的做法是,把金水涂在凸出部分,不将整佛鎏金,而后再做旧,这样即省金又省事,涂起来也方便还有些低价的表面鎏的根本不是金,是铜,或化学金。正面看过之后,再看看底部,如果是封底,看看是不是古代的剁边卷边,所谓剁边就是将佛像的底沿剁出几道口子,将底盖封住,真正的剁边剁的角度、方位、力度都很科学假的剁边很不规整,也不对称还要看看封盖上的皮壳,真品的封盖包浆、色泽很自然,假的不是太黑,就是太新,人为做旧的痕迹严重。真品封盖上的纹饰线条很流畅,赝品的纹饰粗糙、呆拙,有支离破碎感!如果佛像底部封盖早已不存在了,如果是真品里面的铜质应该比较厚重,褐色的较多,大的佛像还有支钉。 
   以上说的是传世的金铜佛,还有不少是出土的金铜佛,大都是宋代之前的,汉传的较多,这类金铜佛,我在《汉传金铜佛的鉴定与收藏》一文中,已经简单的说了,这里就不赘言了。 
陶瓷器 
   我国有许多古陶瓷收藏爱好者,我也是其中一个。收藏古陶瓷的人一共分两大类,
1一类收藏高古瓷,也就是所谓宋代瓷器的五大名窑:哥、官、汝、定、钧,还有什么邢窑、越窑、耀州窑、龙泉窑、磁州窑、建窑等及辽、金瓷……许多许多;2另一类收藏明清瓷器,青花、五彩、粉彩、斗彩、珐琅彩,还有什么单色釉等等。前些年,元青花(鬼谷子下山)拍了2.4亿,接着冒出来一批收元青花的新军,不过这支队伍,目前已经溃不成军了。他们的藏品目前没有得到收藏界和鉴定界的承认,因为他们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组成的一支异军。他们中的有些人目前还在为自己的藏品奔走、呐喊,可得到了都是冷眼,嘲笑…… 
元青花,我不懂,二十多年来也没碰上一个,所见的只是云南窑口的元末明初粗青花。他们比我幸运,有人能碰到几百个。所以我没有发言权,也没有必要研究,有人认为全世界公认的元青花也就三四百件,也有人提出民间有大量元青花,孰是孰非,我没有调查,也就没有发言权。但我认为,民间应该有元青花,但不可能太多。 
    
先说说高古瓷。遇到一件高古瓷,首先要肯定一点,它是出土的,有的是早年出土,有的是近年出土,总之传世的非常少。你可以想一想近千年的东西能否在世上平安地留下来?出土自然有出土的痕迹,用放大镜仔细看,可以发现,真品的土浸是进去的,有些脱釉之处土已深入胎骨,外表的土浸能洗净,深入胎骨的泥土很难清理。做旧的瓷器,泥土附在表面,是抹上去的,在土中放些化学胶之类的东西,比较坚硬很难洗净。有的还有人为涂抹的痕迹。我们曾做过这方面的试验,一只出土的宋瓷,放在水里浸泡,要不了多久上面的土便自动脱落了。因为瓷器在土里埋了许多年,土里其它粘性物质较少,所以容易脱落。一只仿的宋瓷放在水里浸泡许久,几天后看看没有反映,有的粘土用小刀都难以挖动。刚开始收藏时不懂,买了一只唐三彩马俑,上面全是泥,泡不掉,只好用刀挖刮,结果把它挖碎了,土也没下来,才知道是假的。看完外表的粘土后还要仔细看看器物内部有没有土浸,如果没有,这件藏品就危险了,因为一般器物如罐、瓶、尊之类的东西一般是敞口的,内外都是被土包围的。外面有里面没有,不合情理。尤其是看里面,要仔细!少数藏品洗得比较干净,但总会留下痕迹。许多仿品只在外面做旧,器物内部往往会被忽视。如果是刚出土的器物,可以放在水中泡一下,然后拿出来闻一下,真品有一股土质的腐败味,赝品则没有因为这些瓷器大都是埋在土的表层之下,土质较为纯,土的表层因各类植物的生长,糜烂各种杂质较多,大多是灰黑色。而之下的土大都是黄土,红土。墓葬出土的另当别论。一般的墓葬是很少出现汝窑、官窑器,哥窑在墓葬中出土过几例,均为元明墓,因此不能列入所谓宋代五大名窑。我国建国几十年来,也没在什么墓里挖出宋代钧窑,纪年墓中最早的钧瓷是元代的,非纪年墓中的钧瓷有部分金钧。欧阳希君前几年写了一篇论文《论钧窑年代与性质》,认为钧窑是金元至明中前期,此观点有一定的道理。目前早年出土的名窑瓷均属珍器,大都藏在国有博物馆(院)里,民间十分少。其它名气不太大的窑的产品偶尔会出一些。所以专收藏五大名窑本身就是个不科学的提法,是个误区。五大名窑很难鉴定,只有从造型、胎质、釉色、纹饰(刻、划、印),没有款识,工序比明清瓷少,所以每当一件高古瓷出现,都会引起许多争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宋代瓷有他的独特风格,造型大气、古朴,釉色莹润,但却是收藏的重灾区。国内有许多专收宋瓷的藏家,一收就是几百件,甚至上千件。我去看过,真品仅少得可怜的几件大路货,所谓珍稀品种都是中仿及以下赝品。你认为是稀世珍品的藏品,人家那儿也有不少,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怀疑。道理很简单,我国考古部门天天发掘墓葬、遗址,多少年都没挖出几个五大名窑作品。具说早年曾报道过辽墓中出土过汝窑盏托,本人因未见彩图及实物,所有不敢妄下定论。另外洛阳窖藏瓷器中,一件支烧侈口青瓷碗,天青釉,釉色清淡,为汝窑瓷碗,与之同出的还有普通白瓷(定窑、当阳峪窑)、青瓷(耀州窑、临汝窑)、影青瓷(景德镇窑或其它南方窑口)等物。这些少之又少的名瓷,你一人就有几百件?几千件?除非你是 
明清瓷器
 
    
明清瓷器是广大收藏爱好者的最爱,全国收藏明清瓷者有上千万,队伍最庞大。青花的典雅,粉彩的柔美,五彩的艳丽,斗彩的妙曼,珐琅彩的瑰丽……都深深地吸引人们的视线。我也十分喜爱陶瓷,特别是彩瓷。因为我小时候住的房子周围是一片桃树,等到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那是太美了。我常在桃树丛中吹竹笛,一看到彩瓷,特别是柔美的粉彩,我就爱不释手。古人对色彩的搭配非常科学,特别雅致。我常想古代人的审美水平为什么那么高,原来他们是从美丽的大自然中吸收了许多养分,然后用于实践了,所以古代彩瓷给人以无穷的魅力。
鉴定一件瓷器,在看过她的造型、画意、胎釉、款识之后最后的一点是看它有没有磨擦过痕迹明清瓷器主要有三大类一陈设器,如赏瓶、贯耳瓶、出戟尊等,就如我们今天的工艺品,是摆着欣赏的;二是实用器,像盘、碗、碟等,是必备的生活用品;三是供器,如供瓶(大吉瓶)、烛台、香炉、甘露瓶等,足用于寺庙供奉之物。还有一些是既能观赏又能实用之器,如花盆、花瓶、文房清供等。但无论是陈设器、祭器,还是实用器,经过岁月老人的抚摸,都会留下痕迹。一件陈设器放在那儿,会落灰吧,落灰就要去擦,天长日久,釉面上自然会出现痕迹。真品的痕迹是自然的,但不规范,有些点点截截的感觉,因为擦拭的东西不一样,擦拭的人也不一样,角度也不一样,所以痕迹也不一样而作伪的痕迹不太自然,仔细看看痕迹往往是一个方面,一种物体用力摩擦出来的。大部分集中在某个部位,明眼人一看就清楚。也就是古玩行说的老伤旧痕看过釉面痕迹后,再看看蛤蜊光。所谓蛤蜊光,就是彩瓷原料经过空气的长期氧化而表现出的五彩十色的光泽现在蛤蜊光也能做出来,但有经验的专家可以看出,人工的蛤蜊光色彩漂浮,过分亮丽,没有真的蛤蜊光深沉自然有些瓷器釉和彩料结合部出现蛤蜊光,而且深入釉中,这种自然现象目前还没有人能伪造出来。遇到出现这类蛤蜊光的瓷器自然是真品。这里还要说一下沾灰的问题,明清瓷器有的表面上看不出它的真伪,要看它的底足、底胎。过去说的什么糯米胎,只是比喻而已,我看许多明清仿品的胎都像糯米胎。胎有上釉的,有不上釉的。有的造假者往往将不上釉的底胎做黑、做旧,蒙骗藏家。实践证明,瓷器放在什么地方,露胎地方就会产生什么样色泽。将一件露胎的瓷器包扎好,存进保险箱,多少年后还是崭新的。如果放在一个不干净的地方,你就会发现露胎的底部变色了。一些明清瓷器由于常年搁放在潮湿不洁的地方,底部露胎地方会被空气灰尘污染,色泽变黑。但这种黑,仔细看是灰黑色,是自然形成的,没有一点人工痕迹人为的色泽比自然的相对黑一些,我们叫死色,仔细看看有涂抹的痕迹,很难洗掉安徽皖南经县桃花潭一带的许多真品,露胎底瓷器,大都是灰黑的,因为那里地处太平湖,比较潮湿 
    总之,有关文物鉴定痕迹学,这个问题是一些实践型专家提出来的。我认为非常重要。我们的专家要补上这堂课,多接触实物,认真钻研总结出各种器物痕迹存在的必然规律和经验,要不然成不了鉴定家。所谓,是一个大课题,我不敢高攀,只是将自己多年来遇到的情况向各位藏友介绍一下,对与不对我也不敢往下断言。实际上我国有几千万收藏大军,他们中不乏人才、精英,有的痕迹学研究的非常好,有的还掌握了不少鉴定文物的绝招,只是文字很难准确表达,属感性认知。正因为这种原因,这些掌握鉴定文物绝招的藏家没有什么头衔,是真理也没有人能信!
    古陶瓷鉴定除方法论外,还必须同时在认识论上有所提高。很多古玩商、实战家对陶瓷真伪鉴定很有把握,但对年代的判定、器物名称、用途、窑口、珍稀度及艺术、历史研究价值的研究不够,那么市场价值就失掉了。现在很多报刊、书籍上的鉴定词都是不着边际的,什么造型生动、纹饰精美、釉色润莹、线条流畅、胎釉极佳、发色靓丽等,来判断是否符合真品特点。这些词汇用于鉴赏尚可,但决不能用它来鉴定古瓷真伪。还有不少文章,以理化的术语堆砌而成,看似科学实则一点不着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