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速成大法【转】
个人日记
国学入门速成大法 近日与朋友闲谈,聊到国学入门的捷径。其实,论学问,所谓“欲速则不达”,实在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言。但人生有限,书却是读不完的。若企图以有限的时间去砸无限的书,漂泊书海,泛滥无归,则如庄子所形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但若能以三年之力精读三部书,筑实基础,则似慢而实快,总不至于失之歧路。 一、《说文解字》 不认识字还谈什么做学问,所以第一要识字。 《说文》按五百四十个部首类分九千三百五十三个正篆(一千一百六十三个重文)。平均每天学十字左右,则三年可以学完。只要有恒心,不算难事。 若有断句的基础,则先从白文本入手,对内容熟悉之后再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若毫无基础,甚至不能断句,则可先读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参看王筠的《说文句读》,明了句读之后,再读白文本。 先把不认识的字都给认全了,在这一步要走捷径的话,可以利用《康熙字典通解》甚至《新华字典》。认字时候注意部首系统,其次注意互训的字。 通读完一遍之后,精读段注序说或钱大昭《说文统释序》之类,则可以对《说文》有整体的认识。能达到认识每个字,知道字的归部及主要字的互训关系,就算《说文》有一定基础了。 段注本有成都古籍书店的影印本,白文本有中华书局影印本。质量都好,且容易找到。 二、《诗经》 《诗经》为经部文献之源头,亦是文学总集,无论是专治经学或有意于文学,都绕不开它。从史料角度看,有上古时代的社会史政治史文化史资料;从文学角度讲,后世的诗文往往承袭或模仿它的风格;从音韵学训诂学角度看,保存了可靠的上古语音和上古方言资料。历代的注疏又可作为学术史特别是学术思想史的典型,因为诗经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对它的注疏成为古代文化政治的一个典型。而且熟悉这些注疏的同时也能熟悉其他重要上古及中古经史文献。 按三百零五篇算,每天花十分钟时间熟读一篇(纵读不熟亦无妨,会读即可),则一年可以通读完。 至第二年第三年则按篇参照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与方玉润《诗经原始》两书辩其字词,解其篇章。只要不嫌麻烦,能坚持下来,用力愈勤则收获愈多。 以往讲治诗经则举陈奂《毛诗传疏》为参考,但对于学无根底者,遽然观此泱泱集大成之书徒增茫然,不若以马、方之书切用。尤应以马书为重,训练出言必有据的治学习惯。此两书中华书局有排印本,不难找到,用起来亦甚为方便。 三、《资治通鉴》 凡言治史者,肚里没有一部通史,总是空谈。《通鉴》之优胜,自不必烦言。 对于无史学基础者,二百九十四卷,每晚睡前翻上一卷(若只读故事,不读胡注,则三十分钟至四十分钟就能读完一卷),不贪多,一年亦可通读完全书。 第二年则有选择的精读胡注。 第三年则在此基础上配合《读史方舆纪要》(如果还想偷懒,用谭著《中国历史地图集》亦可。)及其他相关书如《读通鉴论》等,提升读书的效果。 如果实在没有任何基础,则亦不妨第一年从《通鉴纪事本末》入手,第二年再通读《通鉴》,第三年再选读胡注,亦不必结合地理。 《资治通鉴》文字量相对前两书要大,但文字又较前两书为浅易,若非有意专攻史学,但求知其大意,亦不为难事。 《资治通鉴》有中华书局多种排印本,我当初图便宜买了大16开的缩印本,字小书大,读起来眼睛累,手也累。个人认为宜选用32开本,读起来方便,特别适合临睡前在床上读,呵呵。 如此,每天只要能挤出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坚持三年,就能有窥探国学门径的基础。三年之中可以泛读《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总目》,通过目录变化了解学术变迁,另如梁启超之《清代学术概论》、章太炎之《国故论衡》都可作为泛读之书初步接触。 三年之后,若基础坚实,则可以有专攻之方向,治史则不离《左传》、“前四史”;治文学则专攻《文选》、《文心雕龙》;先秦诸子则以《荀子》入手为易、若基础好则可从《孟子》入手,亦可算是投机取巧的方便之门。 如果实在没有任何基础,又懒得花三年时间,则精读两部书亦可以领略国学之风采,一曰《古文观止》;二曰《世说新语》,读得快一年便可读通,不过这已经是不入流的东西了,就算读通了,天地间亦不过多一文人而已,不过大约总比什么于丹之流要好些罢。因为很多人看什么“大讲堂”也是花时间,与其看别人装模作样表演,还不如自己给自己实实在在地学点东西。人生毕竟很短暂,得抓紧时间呀。 上边写的这些,绝对不能算是治国学的门径,只是万不得以的捷径,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幼年时候基础太差,现在年纪大了又急着用,不得不采取非常措施。自己读书有限,学问难成,这些年误走了许多门路,也多少得了些教训,写下这些废话,只是希望朋友们在读书中能少走弯路。古代文献中尽有许多好的,可是我们这些饥饿极了的人,是不能闲情逸致地去舔鸡脖子或鸡爪子,而必须先在鸡大腿最圆的那个疙瘩上咬一口。但这样的速成法对于自身必然有损害,所以,在治学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所谓“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切不可食古不化,吃成了学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