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香、烧金、供奉  了却心愿  请先关闭其它背景音乐,以使你的心灵静谥,从而得到佛乐的净化。
 鼠标点击佛前的灯,香,果盘,后点击献花,献果,供香,供水 观世音菩萨保佑您一生平安 
  【选择题】 ③1.内心起瞋恚,要以①因缘观②不净观③慈悲观对治。 ①2.人是众因缘和合而生,故名①众生②化生③人生。 ③3.人所居住的国土是①西牛货洲②北俱卢洲③南赡部洲。 ③4.佛陀在①七叶窟②王舍城③鹿野苑 为五比丘说法。 ③5.佛陀告诉我们人生有①四苦②八苦③以上皆是。 ①6.声闻是听闻到①四圣谛②十二因缘③三法印 而悟道。 ②7.佛陀的侍者①迦叶②阿难 ③目犍连。 ①8.断除三界烦恼的圣人是①阿罗汉②菩萨③神明 ③9.弥勒菩萨住在①四天王天②忉利天③兜率天。 ②10.净土宗的莲池大师是指①慧远②祩宏③憨山。 ②11.称为妙吉祥的菩萨是①普贤②文殊师利③观音菩萨。 ②12.在家的菩萨戒是受①六重四十八轻戒②十重四十八轻戒③六重二十八轻戒。 ③13.菩萨初地是①发光地②离垢地③欢喜地。 ②14.僧伽是①涅槃义②和合众③杀贼义。 ②15.吾人所居的娑婆世界,经中称①五浊恶世②三浊恶世③十浊恶世。 ③16.佛教最短的经是①普门品②弥陀经③心经。 ②17.净土三经是指①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②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 ③18.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经典是①般若经②法句经③四十二章经。 ①19.欲行菩萨道,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①发菩提心②不放逸③禅定。 ②20.第一位到中国的有名译经家是①安世高②鸠摩罗什③圆测。 ③21.佛陀开示弟子当精进不放逸,因为人命在①数日间②饭食间③呼吸间。 ③22.何谓三藏?①佛、法、僧②戒、定、慧③经、律、论。 ②23.天台宗以哪部经为依据?①华严经②法华经③楞严经。 ②24.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是①目犍连②舍利弗③大迦叶。 ①25.八正道中,属于慧学的有①正见、正思惟②正语、正命③正定、正精进。 ②26.佛教是属于怎样的宗教①乐观的宗教②实观的宗教③悲观的宗教。 ①27.佛陀弟子中,多闻第一的是①阿难②富楼那③阿难陀。 28.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观音菩萨的道场是(②),文殊菩萨的道场是(①),普贤菩萨的道场是(d),地藏菩萨的道场是(c)。    ①山西五台山  ②浙江普陀山  c、安徽九华山  d、四川峨嵋山 ①29.《维摩经》的理想世界是①人间净土②十方净土③东方净土。 ②30.佛教史上第一座精舍为①祇园精舍②竹林精舍③山谷精舍。 ②31.六度的正确次序是 ①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②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③忍辱,持戒,布施,精进,禅定,般若。 ④精进,忍辱、禅定,布施,持戒,般若 32.四大菩萨中,观音菩萨代表(③),文殊菩萨代表(①),普贤菩萨代表(②),地藏菩萨代表(④)。  ①大智 ②大行 ③大悲 ④大愿 ④33.西方三圣是。 ①阿弥陀佛,观音菩萨,文殊菩萨 ②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地藏菩萨  ③阿弥陀佛,普贤菩萨,观音菩萨 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②34.我们应当以①研究观察的态度②正见③众人的话 来认识世间上的善恶。 ②35.学习佛法的过程中是修习①得神通②戒定慧③死后升天。 ①36. 东方三圣是( )。 ①药师琉璃光如来,日光遍照菩萨,月光遍照菩萨  ②药师琉璃光佛,弥勒菩萨,地藏菩萨  ③药师琉璃光如来,虚空藏菩萨,常精进菩萨  ④药师琉璃光如来,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 ②37.佛教以莲花代表①智慧②清净③不贪着。 ②38.佛门的四众弟子是指。 ①沙弥,比丘,沙弥尼,比丘尼 ②在家的男居士和女居士,出家的男众和女众 ③方丈,当家,居士,清众 ④菩萨,罗汉,出家人,居士 ①38.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①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②中道实相③诸法性空。 ③39.普贤骑象表示①慈悲②智慧③行愿之威猛。 ①40.佛弟子做人的基本道德是①五戒②八关斋戒③菩萨戒。 ③41.佛教教义异于其它宗教的特质是①和平②持戒③缘起。 ③42.佛法所说的空是指①空空洞洞②财色酒气③无自性之义。 ②43.佛教讲的三毒是指( )。    ①烟草,老鼠药,海洛因 ②贪欲,嗔怒,愚痴  ③杀生,邪淫,偷盗 ④砒霜,敌敌畏,烈酒 ①44.佛陀十号之一的两足尊,其含义是指    ①因佛在两足的有情中是最尊贵者,又两足是指佛福慧两具足。  ②佛陀的两只脚最为尊贵。 ③佛陀擅长飞毛腿,走路没有人能赶得上,所以称为两足尊  ④佛陀的神足通能刹那万里,来去无影无踪,一切菩萨罗汉所不能及,因此称为两足尊。 ③4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段经文出自    ①地藏经 ②妙法莲华经 ③金刚经 ④六祖坛经 ③46.波罗蜜是指①菠萝②甚深智慧③到达彼岸。 ③47.三宝是指    ①精气神 ②日月星 ③佛法僧 ④戒定慧 ③48.檀那是①檀香木的一种②维那法师的尊称③施主的意思。 ②49.「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称为①三种无常②三法印③三乘道。 ③50.五戒不包括①不饮酒②不杀生③不旅行。 ②51.优婆塞和优婆夷分别是指   ①女居士和男居士 ②男居士和女居士 ③出家男众和出家女众 ④老人和年青人 ③52.有一尊菩萨手握利剑,骑狮子座上,他是  ①观音菩萨 ②普贤菩萨 ③文殊菩萨 ④地藏菩萨 ③53.《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又称为   ①弥勒菩萨 ②地藏菩萨 ③观音菩萨 ④文殊师利菩萨 ①54.四恩是指 ①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②父母恩、佛恩、天地恩、老师恩  ③医生恩、国王恩、父母恩、朋友恩  ④佛陀恩、亲戚恩、父母恩、朋友恩 ③55.三法印是辨别佛法与外道的方法,三法印是指 ①持戒,修定,发慧  ②布施,忍辱,禅定  ③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④供养三宝,常念阿弥陀佛,做早晚功课 ②56.诸供养中以法供养功德最大,法供养是指   ①做社会慈善事业  ②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③到寺院里给僧人供养素斋  ④有钱出钱,无钱出力,见义勇为。 ③57.佛教说的四大皆空是指   ①酒色财气四大皆空  ②组成世界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风并不存在,所以叫空  ③组成世界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风本身没有不变的实体,是缘起性空的  ④看破红尘就是四大皆空 ③58.现世在此世界成佛的是释迦牟尼佛,那么下一个在此世界成佛的是( )   ①燃灯佛 ②迦叶佛 ③弥勒尊佛 ④阿弥陀佛 ③59. 人生最大的错误是①杀生②妄语③邪见。 ③61.四圣谛包括①苦谛、集谛②灭谛、道谛③以上皆是。 ②62..中国禅宗第六祖是①莲池大师②惠能大师③慧可大师。 ③63..印度中观学派的创始人是①无着②舍利弗③龙树菩萨。 ②64..佛教的教主是①观世音菩萨②释迦牟尼佛③阿弥陀佛。 ③65..净土宗的修持不求①念佛②发愿③神通。 ①66.中国佛教于①东汉②唐朝③明清时传来中国。 ②67.以下何部经典不是谈般若空性①心经②四十二章经③金刚经。 ①68.佛教不以修持①神通②缘起③无常为目的。 ③69..佛教弟子包括①出家僧众②在家信众③以上皆是。 ①70..念佛的目的是①清净自心②求名求利③求佛摩顶。 ②71.以下何者不是佛教徒应有的行为①持戒②贪污③布施。 ②72.五戒指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饮酒①不淫②不邪淫③不手淫。 ①73.三论宗的三论系指中论、十二门论①百论②俱舍论③大智度论。 ③74.八苦中,指因身的不协调所引起的是①怨憎会苦②爱别离苦③老、病、死苦。 ②75.「住胎如处**,出胎如被山夹」,是指八苦中的①求不得苦②生苦③死苦。 ①76.观十二因缘而(1)悟道者,称为①缘觉②声闻③菩萨之义。 ①77.六度中的禅定波罗蜜是用来对治①散乱②愚痴③瞋恨。 ②78.苦、乐、不苦不乐是属于①触②受③取 的范围。 ②79.佛陀于①蓝毘尼园②拘尸那罗③鹿野苑 入涅盘。 ①80.佛陀初转法轮之地是①鹿野苑②蓝毗尼园③拘尸那罗。 ①81.佛陀入涅盘前所度的最后一位弟子是①须跋陀罗②阿难③舍利弗。 ②82.佛经有云「人有三事胜过诸天」,即 ①戒、定、慧②忆念、梵行、勤勇③贪、瞋、痴 ③83.净土九品的中品人士,发的是①菩提心②增上生心③出离心。 ①84.修学佛教五乘共法,仍应以①归依三宝②行六度③布施 为第一条件。 ③85.学佛应以①布施②正定③正见 为首要。 ①86.正见就是①正确的见解②正当的职业③正确的视野。 ③87.凡由思心所力|意志力所推动的,都是①命②运③业。 ②88.杀父、杀母等五无间业,来生将堕①阿修罗道②地狱道③畜生道。 ②89.诸业在没有受报以前是①可以抵消②不会失坏③有钱可以化解。 ③90.人死了①一定为鬼②一定升天③要看生前的善恶行为而定。 ③91.供养父母是属于①悲田②敬田③恩田。 ②92.十善业当中比例占最多的是①身业②口业③意业,故不可不慎。 ③93.修定主要依于①布施、持戒②慈心、悲心③慈心、净戒。 ②94.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出自①法华经②华严经③阿弥陀经。 ③95.哪一部经是佛无问自说①金刚经②六祖坛经③阿弥陀经。 ②96.三昧水忏的因缘起于①玉琳国师②悟达国师③中峰国师。 ①97.人天三福行是①布施、持戒、禅定②戒、定、慧③布施、爱语、同事。 ③98.完全断尽贪瞋痴不再轮回生死的圣者,是指①菩萨②佛陀③阿罗汉c以上皆是。 ②99.民国初年,提倡人生佛教的是①弘一大师②太虚大师③虚云老和尚。 ①100.被中国佛教尊为「八宗之祖」的是①龙树菩萨②马鸣菩萨③世亲菩萨。 ①101.以诵《阿弥陀经》为主的忏仪是①三时系念②三昧水忏③梁皇宝忏。 ②102. 智者大师是①三论宗②天台宗③华严宗 的祖师。 ②103.在家学佛的男众称为①优婆夷②优婆塞③式叉摩那。 c 104.佛是①功德具足②自觉、觉他、觉行圆满③福慧双全之圣人c以上皆是。 ③105.二乘人是指(3)94. ①人、天②富人、贫人③声闻、缘觉。 ③106.三界是①你、我、他②佛、法、僧③欲界、色界、无色界。 ①107.四生是指胎生、卵生、湿生、①化生②旁生③往生。 ②108.三毒之一的「贪病」,要以①慈悲、忍、禅定②知足、舍、持戒之法来对治。 ①109.菩萨所修的四摄法是指 ①布施、爱语、利行、同事②苦、集、灭、道③菩萨、声闻、缘觉。 ①110.「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句话是 ①太虚②虚云③圆瑛大师 所说。 ③111.下列何者是佛教信仰的仪式? ①进香、建醮②扶乩、烧王船③皈依三宝、受八关斋戒。 ③112.人间佛教的意义①由人修行而成佛②将佛法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③以上皆是。 ①113.佛教教旗,是根据佛陀成道时圣体所放出的色光制成的,此色光有 ①五色②六色③七色。 ②114.六道指①天道、地道、人道、鬼道、地狱道、菩萨道 ②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③君、臣、父、子、师、友六种世界。 ②115.人在睡觉中,有时前六识不起作用,但不是死亡,因为有①第六识②第七识③第八识执持根身。 ②116.三藏十二部经指的是 ①经的内容②将佛陀所说法,依形式与内容所作的分类③经的数目。 ③117.守戒是①自己好就可以,不管他人感受②守好三纲五常之戒 ③以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名誉、身体等为原则。 ①118.三恶趣,悉由烦恼的①贪、瞋、痴 ②憍、怒、诳 ③慢、执、见所召感的业报。 ③119.近代佛教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现代佛教星云大师倡导 ①寺院②祖师③人间生活 的佛教。 ②120.「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这句话的出处是源自 ①金刚经②法华经③华严经。 ②121.四正勤是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 ①未生善令不生②未生善令得生③未生善令增长。 ③122.释迦牟尼佛比弥勒菩萨早九劫成佛,原因在于 ①修行赞叹法门②修难行能行的菩萨道③以上皆是。 ②123.菩萨所修的六度法门,善心布施可以度化 ①瞋心重的人②悭贪不舍的人③散乱不定的人。 c124.人死之后,有三种力量会决定他的上升或下堕: ①随重业②随习气③随意念c以上皆是。 ③125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意译为①三种菩萨道②万德庄严③无上正等正觉。 ②126.依维摩诘经所示「居士」的意思是指①退居隐逸者②在家学佛的人③已受在家菩萨戒人 ③127.亲属过世或欲超渡,应多为亡者①布施修福②诵经礼忏③以上皆是。 ①128.佛教传到中国后,由①陈思王曹植②梁武帝③武则天,根据印度与西域的梵音,配合中国的因调,首先作成了渔山梵呗。 ③129.人天果报以①布施、持戒、忍辱②布施、持戒、爱语 ③布施、持戒、修定 为主。 ①130.不绮语是指①不说无意义的话②不说粗鲁、使人难堪的话 ③不说挑拨离间的话。 ②131.持戒的根本精神是基于①羡慕持戒的功德而持戒②本于慈悲而自愿持戒 ③希望三业清净。 ③132.佛和菩萨都具有高尚道德、人格圆满。因此我们礼拜诸佛菩萨是①对佛菩萨恭敬、尊重的表现②以佛菩萨作为自己做事的模范,由此引发自己内在的自心佛③以上皆对。 ③133.可以用来验证是否何乎佛法旨者的是①八正道②四正勤③三法印 ①134.中国佛教史上唐代著名的高僧,曾于七世纪到印度取经的是①玄奘②义净③法显 大师。 ①135.苏东坡因佛印禅师一句话,而输掉御赐的玉带,此句话是 ①四大本空,五蕴非有②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③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①136.四无量心中,喜无量心是随喜他人的喜乐;舍无量心是 ①心住平等,不偏爱人,也不偏恨怨敌②舍去一切的荣华富贵③以上皆对。 ②137.何谓随喜功德? ①顺从众生的心意,为众生服务②见到众生做善事,内心感到欢喜 ③以许多珍贵的物品供养佛陀和十方菩萨。 ①138.十善业又分身、口、意三类,意善业有三,是指①离贪欲、离瞋恚、离邪见②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③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 ①139.俗话说:「家家弥陀,户户  。」可见佛教在中国社会影响至深且广 ①观音②势至③文殊 菩萨。 ②140.人死后,是依①灵魂②业力③上帝 决定往生趣向。 ③141.佛历元年是由什么时候算起?①佛陀出世时②佛陀证悟时③佛陀入灭时算起 ③142.目前中国佛教出家众受菩萨戒后,头顶上燃戒疤是 ①佛陀所规定的②国家所规定的③是出自个人发心,与教规或个人在教中地位无关。 ②143.念佛法门是:①老太婆②三根普被③出家人 的修行法门 ③144.佛门中,为什么常有拜忏的法会? ①借着礼拜诸佛功德,而清净业障,增长福报 ②用清净的心为众生和自己求忏悔 ③以上皆是。 c 145.一般佛教徒经常诵读的经典是:①普门品②弥陀经③金刚经c以上皆是。 ③146.修行不问是与非、有理与无理,这是什么心呢?①无怨的心②无谓的心③平等的心。 c147.进入佛堂,应有那些礼貌?①不得涕唾②不得高声谈笑③不可任意批评c以上皆是。 ③148.佛教用什么东西供佛最为适宜? ①十供养(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 ②三供养(身恭敬、口赞佛、意随喜) ③以上皆是 c149.经本应如何放置?①置于高处、净处、正处②不与秽物同放在一起③放在众书之上c以上皆是。 ②150.超荐亡灵时,诵持什么经最适宜?①楞严经②弥陀经、往生咒③圆觉经 c 151.为人祝寿时,最适合诵什么经祝福?①普门品、大悲咒②金刚经③心经c以上皆可。 ②152.三藏十二部经指的是①经的内容②将佛陀所说的法,依形式与内容所作的分类③经的数目 ②153.「因果定律」是 ①只有信仰佛教的人,才会受因果业报,只要不信仰佛教,便不受因果定律所支配 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管何种宗教信仰的人,都受因果定律支配 ③这不过是佛教用来规范人的方法罢了。 ③154.下列各经典中,属于佛教者为:①龙华真经②血盆经③法华经 ①155.中国佛教第一座佛教寺院是①白马寺②招提寺③永平寺 传来中国 ②156.佛教的「万法唯识」,这是①华严宗②法相宗③天台宗 的主要思想。 ③157.世亲是①中观②禅宗③唯识 思想的弘扬者 c 158.六度中不受外境所惑,保持清明的心境,来判断非、邪恶的是指①布施②持戒③忍辱c.智慧 ③159.菩萨以慈、悲、喜、舍四种精神,度无量众生,称为①大菩提心②阿罗汉心③四无量心 ②160.阿弥陀经是①法相宗②净土宗③密宗,所依的经典 ③161.佛陀在世时,印度最忠诚拥护佛法的国王是 ①阿育王和波斯匿王②频婆娑罗王和优填王③频婆娑罗王和波斯匿王 ③162.佛陀初转法轮是宣说①十二因缘②三法印③四圣谛 ①163.十善业中,属于「身」的三善业是指 ①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②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③不贪、不瞋、不痴 ②164.密宗所谓「三密相应」是指①心、意、识②身、口、意③知、情、意,与佛相应。 ②165.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的内容是①六度②缘起法③八正道 ①166.佛门中的「四大」皆空是指:①地、水、火、风②酒、色、财、气 ②167.佛陀告诉弟子们,佛涅盘后应以①苦行②戒法③弥勒菩萨 为师。 ①168.佛陀在那一部经中宣说断善根的阐提也可成佛①法华经②涅盘经③以上皆是 ③169.佛教的出家人姓「释」是由①玄奘大师②六祖大师③道安大师所提出。
      | 
文章评论
超惠家用电器
[em]e179[/em]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