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史

个人日记

说史1。说中国历史,须先说中国地理。历史上发生的所有人与事,都扎根于这片土地。东南临海,西有世界屋脊。北靠大草原。处于相对封闭的一个地理环境之内。气候多样,物产丰富,绝大多数情況下都能自给自足(当然了象当今这样长久太平,人人健康长寿,吃饱喝足,又不搞计划生育,要不了多久就要吃垮。但万物这终极原则是平衡,到时自然会了一番调整,比如战争,灾难,疾病,饥饿其实都是一种调节,也因此说一个国家不可能长盛不衰,天地万物也是如此)。所以大中国不同那小日本!它是个岛国,地面小,物资少,为了生存,天生就有扩张之豺性,近来更迫切了,日本要沉没了,这不是危言耸听,它这个民族忧患意识特別强,好几年前就自拍了部《日本沉没》!对于这样一种形势,怎能不对中国这块肥肉垂涎呢?但今非昔比,不是它一厢情愿的事,但对于这样一个近邻,警钟能不长鸣吗?而中国的地理形势也决定了如生存方式,国民心态等。中国人没有扩张之野心,只求自安,求稳,有一种四方向中的向心力,情感深处自来希望统一,即大一统。中国历史所有的脉律皆源于此。
说史2。所有的历史进程都与生存和发展相关。所以有理由相信最初的文明都与水相关。中国的文明是江河文明,黄河与长江哺肓了我们。中国也靠海,为什么没发展成海洋文明呢?因为中原文明发展早,对周边形成辐射,后发展的文明都仰慕那璀璨的光环。(从后面的历史来看,这种影响还远至东南亚,朝鲜,日韩,越南等周边民族)从而与中原文明交流,学习,碰撞(争夺),那既是一种诱惑力又是向心力。生存条件的优劣也决定了民众性格。北方高寒,人坚毅尚武,进取心强。南方温润,人温文尔雅,易安于现状。当然不可一概而论。只有举以说明生存条件的决定力量,要生存要么发展自身,要么扩张。有个例子,就是考古发现今天的广东地区,很早就有人类,很早就有野生稻,但他的农业却起步很晚,而且还是向中原学习的,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岭南气候好,野生植物丰富,当时不需要农业即可满足。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说史3。人区别于动物的是吃了要想事,想天想地想人。我们的祖先,早就在想了,于是有盘古开天,有女娲补天。刚开始有人这样突发奇想了,后来就有些传承下来。今天我们知道了万有引力,知道了进化论,就不再去相信它了,但神话还不能在我们的记忆里抹去,它毕竟是我们祖先的奇思妙想,是朦胧的憧憬,正是带着那些梦想,把我们的心绾在一起走到今天,走向未来。
说史4。易经实际上也是先民的妙想,但那智慧之光不知要闪耀多少亿万斯年。易有几种,都是尝试,最后留下周易。实际上易最初只是一组符号,首先先民把万物分为两类,思想根源来自人为男女。阴与阳,就用--和一表示。后来又把天地风雷山泽水火等融入八卦,后又推演成六十四卦,借以代表天地万物,试图通过符号的推演来说明万物的变化规律,这是中国最初的哲学,也是影响中国人最深的思想,也是中华智慧最光彩的篇章,如今在全球还正大放光彩。后来,又用这套符号借来解释人生,加上文字,占卜运程。从此生发开去,后来所有的思想都从此出发,百花齐放,异彩芬呈!
说史5。把握了历史的脉律,探望了历史的源头。这河流就一直顺着脉律流淌、曲折、奔腾下去了。不外乎融合、分裂;温文尔雅、刀光剑影;仁义道德、尔虞我诈。这里想先引用毛主席一首词:《贺新郎~读史》~~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历史,似乎没什么说的了,只说说一些转折和应该记住的一些人物吧!
说史6。司马迁写《史记》从炎黄开始,所以我们叫炎黄子孙。其实炎、黄并不指特定的两个人,而指两个部落。史记上写的炎黄二帝之事迹,交往、战争等均指两个部落。历史被尘封已久,多少事,只能是传说。这些传说或还寄予了我们民族神圣的图腾,美好善良的愿望。后来什么三皇五帝,尧,舜什么的都是这样。今天,我们要明白一点,历史是人创造的,是人民创造的,许多发明,辉煌成就都是集体劳动智慧的结晶,那些特殊的人物不过是代表而已,我们借崇仰这些代表以表达对所有先民之追思!说到禹,就会想到大禹治水。前面说过中国是江河文明,许多重大事情都与水相关,所以有理由相信治水的事,而且之后的中国直至今日都在与洪水斗争。水可载舟,也可覆舟。不过大禹治水这事经几千年流转,有加工综合甚至美化的成分,历史记载许多也是如此,读史者当明此理!

说史7。在想,为什么那些传说,那三皇五帝,尧,舜,禹,商汤,周文都发生在黄河流域,而同样是中国古文明源头的长江流域(以前历学界认为中华文明只有黄河一源,但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特别是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发现,现在学界取得共识,中国文明之源也有长江,将来可能更多地考古成果会更充分证明)却默默无闻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我看根子上还是跟生存环境有关。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总是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政权争夺,而南方的少数民族一般都顺从呢?亦是水土使然。再说禹的儿子启。一般都说,在启之前是共天下,是禅让,在启之后就是家天下,是世袭,历学界也一般划分此前为原始社会,夏启到秦始皇是奴隶社会。秦始皇到清末代皇帝是封建社会。其实,历史是发展的,是渐变的,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体要确指质变的时刻点不好说。人首先是群居动物,群龙须有首,所以总会找一个头来组织协调带领大伙。刚开始,蒙昧时期,生产力低下,部落分散,成员少,分工简单,因此自然是同甘共苦,共产共分,这居然成了后世无限向往的桃花源,实是最可笑的幻梦!
说史8。后来部落融合了,生产力发展了,有了城市,有了更复杂的分工,分工有层级,就有了阶级,要抵御外侮,抗击灾难,就有军队,最后有了国家,据讲,中国国家之出现也在夏启。启者开也,从蒙昧走向文明,中华文明之门从此开启!中国之最早的书是什么?尚书,其实写的不过是一些自欺欺人的幻境,这幻境便成后世的理想,后面所谓的孔孟之道不过是幻想着给当时的社会开药方。虽然这些药方有的今天还管用。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目前的答案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的,已经是很成熟的文字了,之前应该进化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了文字才使传说时代进入历史时代,蒙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写汉字的人应该对她鼎礼膜拜!
说史9。说到甲骨文就想把汉字的发展大致勾一下。甲骨文主要是刻在一些动物的骨及龟甲上,故称。一般都是国家的档案资料,内容主要是占卜,商人敬神,几乎重大事情都要占卜,占卜的内容,吉凶,以及事后应验否都刻记在甲骨,这样客观上留下一些史料,更为我们留下无比珍贵的文字。甲骨文还主要以象形为主,后来经过金文,籀文,篆文其他的指示,会意,假借,转注的字多起来,当然形声字产生最多。大致到晋代汉字各体隶书,行书,楷书就齐备了。加之此时笔,纸都早已发明,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文明进程,书法艺术也大放异彩,并达到顶峰-出现了书圣王羲之!有了兰亭序!
说史10。开始说人物。一,姜太公,也叫姜子牙,姜尚。封神演义把他的故事演绎得神乎其神,应该说他遇到文王的时候年纪已经是很大了,文王还拜为师,称为尚父。真是风云际会千古传,才成为爱贤,用贤的典型。让无数有抱负之士无比景仰。他什么谋略那些就不谈了,他的封地是齐国,齐桓公就是他的后代。二,周公旦,姬旦,文王昌之子,武王发之弟。都知道,周公解梦,但那多是子虛乌有的。倒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有些真。这说明周公爱才。他自己也是才。太公,周公成为武王的文武栋梁,左膀右臂。他的主要功绩在于为刚建立之周,创建了一整套系统的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他汲取商亡之教训,改变商人之敬天敬神为重德重人。以人为本。从而为孔子建立儒家奠定了基石,孔子最崇敬的人就是周公。他之一系列治国举措,开创了周代八百年基业,实上下五千年第一人也。
说史11。三,管仲,《史记》有传,管鲍之交的故事众所周知,管仲相桓公孔夫子都赞赏有加。他治国方略之核心就是发展经济,富国强兵,颇有点象邓小平。据载,他甚至让妓女职业合法化,国家收税。这在中国历史上应该绝无仅有。在他那时的形势下,不受周朝礼乐制度的约束,因地制宜,用齐国滨海条件,吸收土著文化之长,发展经济。而相反与之相邻之鲁国,以周公后代自居,秉奉周朝礼制。但即使后来管仲死了,桓公也饿死了,但齐国始终比鲁国强大得多。桓公一代霸主,风光无限,为什么会饿死呢?如果苛求一点的话我要怪管仲,他临终时,桓公问以大事,他切告桓公不可亲近某某某三个小人,桓公刚开始还行,安逸日子过惯了的一霸主怎么守得了清规戒律,那苍蝇自然趁虛而入,最后落得饿死宫中,两个月无人收尸以至生蛆,五公子争侯,齐国百年不安的惨剧。如果管仲也象鲍叔牙,向桓公再举荐一个管仲就好了。有人说,可能当时没有,那么你管仲那么贤良,怎么不早物色,培养一个接班人呢?世上岂无贤,只恨少伯乐!贤人对一个国家,民族是何等重要,又岂能忽视。五千年的兴亡,尽系于此!

说史12。四,郑子产。公孙侨。《史记》无传,许多人不了解,很是可惜。《左传》记其事迹不少,很零乱。孔子对他却是击节称叹,倾慕有加。春秋之郑国大致今天新郑及周边地带。一个小国处于晋(今山西,河南北部等地)楚(今湖北等地)两大国之间,是"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几次大的战争都牵上郑国。所以郑国上下一直是寢食难安,小心做人,看人脸色。但在子产执政时期,这种状况大为改观。这个人,务实,博学,不畏天,不信神,“天道远,人道弥"就是他说的,意思天道虚无玄远,当积极务实,以人为本。对内勤修内政,赏罚分明,对外积极周旋于各大国之间,不卑不亢,有时据理力争,令人叹服。堪比周总理。
说史13。五,孔子。他应该是最出名的中国人。其实他一生没有著作。"述而不作"!一生不得其位,不得其用。不过是白衣天子,落魄圣人。唉,古今人才,大略如此,谁叫他这榜样树得如此,这般啊!他那套药方其实不神秘,也不见得高明。是什么呢?“克己复礼”,就是克服个人私欲,恢复周朝礼制。他认为当时礼崩乐坏了,要复周公之古。今天看来,这纯粹是倒退,也行不通。倒是"克己"给我们提出了至高无上的道德标淮。那他为什么有不灭的光环呢?首先是人格的力量,一个人不管他出发点如何,不谋私利便不同凡人,反之,一个人不管贡献多大,为谋私利就人所不取(那管仲都有点这方面的问题,读论语中有关他的对话就知道)。何况,夫子之出发点又站得何等之高。古往今来,多少人读论语,那感觉象什么,用易中天的话就"如沐春风”(读孟子是如擂战鼓),谁不折倒于其间之风范,谁不愿聆听春风之教悔,谁不仰视那智慧之光。第二,他总结了他以前的大多数文化成果,整理六经。建立儒家学派。第三,他创立私学,遂成百代之师。
说史14。六,屈原。这个人,也同样是,用他自己的诗句就是"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骚,不是牢骚,是忧,是愁,是心悬楚国的拳拳之情。他是中国第一位自觉的诗人。也是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这里顺便说一下中国诗歌。远古时期,刚从猿群中走出来的祖先们,就裹腹之余就载歌载舞了,人一开始就有思想感情了,有情感就想表达,抒发出来,所有的文学从这里开始。刚开始,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此载歌载舞之歌不可能传下来。后来有文字就能记下一些歌谣。因为这些歌谣都是载歌载舞的时候唱的,都是群体创作。而且很原始。到了西周时期,文明程度大大提高,所以给我们留下一部诗经,诗经的诗时间跨距是五百多年。应该是经过长期流传,淘汰,筛选,采集,加工配乐编选而成,绝大多数作者不知名(少数如《载驰》确认为许穆夫人所作,遂成第一女诗人),也有些集体创作。所以诗经代表了周代诗歌的最高成就,除一些颂了无生气外,允为奇葩。特别是国风,同屈子之离骚,并称风骚。屈原,史记叙之甚详,就不费舌了。
说史15。七,秦始皇。不知该叫他嬴政好,还是呂政好。他能统一中国,不过适逢其会罢了,早个一两百年,他再有雄图大略也做不到。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他刚好赶上了,但好景不长,本以为金汤永固的江山被那邦泥腿子给搅碎了。成为一个至今人们津津乐道的短命朝代(还想一代,二代,三代…呢!以若所为,只增笑耳),他自己更成为丑名昭著的千古暴君!统一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功劳怎么是他的呢?那长城下的孤魂,那阿房宫的野鬼,那个时代无数民众无底之苦难,那焚书坑儒的千年恶迹…等等一切,正是他磬竹难书的罪过。那追求长生不老的狂热成了万古之笑谈。那兵马俑,那骊宫,那墓城…不说他了,越说越气!!!
说史16。八,项羽。他是千年慨叹的失败英雄。力拔山兮气盖世,满腔仇恨,一心复楚。观其破釜沉舟,威震巨鹿,何其勇也!其坑降卒,焚秦宫,又是何其暴,何其愚也!其四面楚歌,泪别虞姬,其情何其长也!其孤身垓下,独对千军,羞见江东,自刎乌江,又何其壮也!西风白马,美人薄命,英雄末路。一声长叹…!

说史17。九,汉文帝。不打算说多少帝王。秦始皇是提出来骂的。再打算说一个就是唐太宗。为啥不说汉武帝,不是雄才大略吗?凡是独断专行,穷兵黜武,不顾民众死活的都不屑一谈。观他那行迹,特别是妄想长生那个样,比那秦始皇也差不远。这个文帝却不一样,在中国历代帝王中首屈一指。他根本没有皇帝架子。这不是权谋,不是作秀,是天生的仁厚。他能当上皇帝跟他母亲有关。他母亲是刘邦在楚汉战争时,一个失败诸侯那里得来的(名字记不大清了,好象姓魏),史载名叫薄姬。非常有头脑,韬光养晦,中规中矩,刘邦没怎么在意他,好象只幸了一次,就生下文帝。文帝被封在代地,称代王。后来刘邦死了,吕后女主掌政,几乱天下。幸赖周勃,陈平等一帮人运筹才平息(吕后死后不久)。这时周陈这帮大臣就想吕后外家就因势大,要找一个外家本份的王子来当皇帝,想来想去就选中文帝。看上的正是薄后本份,当然文帝之仁厚他们也早有耳闻。文帝生活相当节俭,为历代所极力称道。在他看来,那天下就大家的天下,他不过是个管家。要说文帝有多少多少作为,道不出,反正虚心听大臣的,心悬民众。有一个平民女子,父亲犯了罪,她就上书说愿入宫为奴,以代父刑,把文帝感动了。当然这个事情能不能效仿还可争论(法是公器,不宜循私)。但正见出文帝之仁厚。文帝时期实际上达到无为而治,开创文景之治。死了严旨要薄葬。(还有他在处理同南越关系时,一纸修书,平和得体,语重心长,千年以下,仍为之动容,难怪南越王赵佗心悦诚服,忠心归顺了。)只叹,中国象汉文帝这样的当家人太少了!
说史18。十,司马迁。中国文人不知道他就不算文人。读史不读《史记》就白读。我曾说过这样的话:中国骚赋笫一者,屈原;文章第一者,司马迁;诗人第一者,杜甫:词人笫一者,辛弃疾;兼之者,苏轼。(当然,或有不同看法者)这几个人,把中国文字之表现力发挥到极致,当之无愧的语言大师。鲁迅先生这样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为二十六史之首,开创了纪传体,从而使中国之历史记载连续不断,历朝历代都致力于编修前代正史!但司马迁写史是私人撰史,秉承其父遗志(其父也曾任太史令)。成一家之言,述前代之迹,不虚美,不隐恶,独具发展的历史观,通过对各类人物的倾情抒写,展示了波澜壮阔,有血有肉的历史画卷。其散文之表现力令人叹为观止(班固以下均难及)。有多少脍炙人口的人物,典故,成语出自《史记》!史记实乃语言之宝库。司马迁写史记是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寄托的,读其文时时能感觉一股气充斥其间。他那篇《报任安书》不知多少人读过,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载录,《古文观止》入选。毛主席引用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即出于此篇。我读该篇之次数远超史记各篇,读之荡气回肠,感慨万千。这篇很长,交代了他写史记的原由,决心等。这是给一个叫任安(少卿)的回信,任安此时因为牵涉废太子事件入狱将被处死(也是冤枉的),写信给司马迁意思看他能不能在武帝面前帮他说几句话,司马迁回信的时候可能任安已经处死了,看没看这封信还未可知,我们倒是有幸,两千多年后还能看到。当时,司马迁是太史令(冷官,谈不上权势)。而且他自身难保:李陵和匈奴打仗,本来事先是要李广利(称貳师将军,他是武帝李夫人的弟弟,有裙带关系)接应的,结果李广利没接应,李陵只五千兵马对匈奴十数万人,战到弹尽粮绝,最后投降匈奴(李陵是著名飞将军李广之孙,李广曾经被匈奴俘虏过,后来自己逃回来了,观李陵之志,也欲得其便逃归)。武帝听李陵投降,龙颜大怒,满朝无人敢言。司马迁深知此事原委,不甘埋没一个忠臣,就战战兢兢地为李陵申言了几句,结果坏了,那皇帝认为他在抵毁他小舅子,把司马迁也下狱。李陵满门抄斩!依当时汉律,司马迁可以用钱赎罪,他没钱,也没人帮他,又不甘受极刑受死,还有一法就是受宫刑!这对于士大夫简直奇耻大辱,比死还难堪。但为了史记,为了一生的理想,他选择了。他选择了耻辱,换来了万代景仰!!!!!!!!

说史19。十一,诸葛亮。在中国,他是智慧的化身,忠武之神。关于他的故事,俗语,格言说都说不过耒。"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一语让万代景仰。历代他的粉丝比比皆是,杜甫就是一个。他的事迹不用多说。以历史的眼光来看,自以"三国志"为最早的,也最可信。"三国演义"小说家言,不可当真。这里想探讨几个问题。一,他为什么要选刘备这个老板。当时,刘备可以说是无立足之地,四处流窜,最后寄刘表篱下。而曹操不用说,九州有大半,孙权承父兄基业,稳坐江东。诸葛亮虽然人隐卧龙岗,而天下形势那是了如指掌。(观其《隆中对》便知。)他为什么不选那两家呢?我看是这样,当时还有汉的天下,深受儒家影响的士大夫一般都有正统观念,虽在乱世,也不会全然不顾,此其一;其二,孔明平生最想做管仲,乐毅那样的人,君臣际会,亦师亦友,要老板让他当总经理,其他角色没兴趣,难展卧龙之志。正因为自傲自负,须人三请四请方可考虑。而孙曹两家此时已是谋士如云,有他不多,无他不少,而且好象这两家根本没注意到他(或竟不知道),更不可能上门请他。而刘备手下只有关张,无人谋事,所以刘备前头走的路都乱来的,没规划,(所以一听《隆中对》好象拔云见日,得孔明是如鱼得水。)加之刘备仁义忠厚,又沾了点皇室的边(刘皇叔啊),何况又有"三顾"之恩呢?
其三,高人嘛,都喜欢有挑战性的事业,所以他选择辅弱抗强。
二,如果历史发展就按他《隆中对》所说,他能不能成功,复兴汉室?
就是刘备全听他的,先把刘表的地夺了,再夺刘璋的,再夺张鲁的,(即拥有汉中,四川,湖北之地),再联合孙权,灭了曹操,最后回过头,吃孙权。他这个规划太完美了,而且对于刘备最弱的这边来说,就象挽回一局败棋,要每步都不差,还要对手都很笨才行,恰恰当时下棋的都是高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冲冠一怒征东吴,遂使《隆中对》泡汤!
三,辅佐刘禅,锐意北伐,屡败屡战,为什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刘备白帝托孤,其实对诸葛亮是莫大的震憾,"君才十倍于丕,孺子可辅则辅之,不可,可自取而代之”这是何等语啊?难怪孔明要冒冷汗。所以,他只有尽力而为,不成功也成仁。至于他北伐理由,他《后出师表》讲得清楚。有人或许会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当老板呢?当老板,其实最重要不是要在各方面都很能干,关键是要能笼络人,会笼络人,会用人。当诸葛亮出山时,才二十七岁,他虽有过人之处,但缺乏当老板,拉队伍干事业的条件,他只有帮人。在辅佐刘禅时,他有资格当老板了,但忠于刘氏的那帮人跟不跟他还未知。況且他本人也不耻为之,这正是他光耀千古的闪光处。
说史20。本来还要说人物的。不过想说头脑中最清晰的。(我写这些不翻书,不打草稿,全在整理思绪。)今天说什么呢?
牧野之战!!!
几个人知道?
这是目前历史学界,考古学界,能够确认的,中国历史第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是《夏商周断代工程》最重要的成果。牧野之战,是周武王克灭商纣王之战。时间定格在公元前1025年二月甲子这一天。(这是综合历史文献,出土文物,以及古天文学研究而得出的可信的结论,最重要的是出土的利簋,是亲自参加这场战争的"利”而受到周武王赏赐的,过后他把这件事情时间地点等简略在这件赏赐的器物,在地下埋了三千年!)
我喜欢看美国拍的如《斯巴达克》,《历前一万年》等史诗式的电影作品,用现代手段,生动而又真实地再现了那早已尘封的遥远的时代,中国为什么没有呢?象《霸王别姬》这类角度都不高,不具史诗性质。为什么不把象牧野之战这类拍出来,让国人更多地了解那段天地玄黄的一抹呢?这是多么好的题材啊!
《左传》写战争最有特色,也最精彩。一般战争,各方的矛盾形成,以及战前之准备最重要,也最宜详,战争之过程,结果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
周民族是经历长期发展的,据载,其始祖远在尧的时代。到了周文王姬昌的时候已经很强大了,"三分天下有其二”。而当时的商纣王(这个人应该不是昏庸之辈,有不一般的能力,但正因为这样目空一切,高枕无忧,"我自有天命!”,独断专行,对内忧外患视而不见)却越来越倒行逆施。大约公元前1027年,文王死了,武王即位,当年武王就用车载文王神位耀兵于孟津,据说有八百诸侯自发前来助战,武王的目的,是探虚实,他觉得还不到最佳时机,就回去了,没打。再过一年多,商朝更加乱了,比干也因为直谏被挖心,箕子去朝鲜(成了朝鲜之祖),微子投奔周,这些人都是商纣王王室贵族成员,所以这时已经是众叛亲离了,摇摇欲坠了,那覆灭只是分分钟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武王决定伐纣,出师前还有誓词,现在保留在《尚书》里边,他选择二月甲子这天,据说是因为吉日,但战争没怎么打,轻轻松松就赢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商那边的奴隶临阵反戈。光杆司令怎得不败.
说史。
《一个女人改变了春秋列国形式》

这个女人的事零星的记载在《左传》,《左传》是杰出的历史,文学巨著,记载是相当可信,杜甫的远祖西晋时的杜预是著名的文武全才,就以有"左癖"自许,并著《春秋左传集解》成为传到至今的十三经注疏之一。我也特别喜欢左传,胜过史记。
书归正传。这个女人史称夏姬。(那时候女人好象都没有名字,未嫁时随娘家叫,出嫁了随夫家叫)陈国(大致今天河南淮阳一带)人,丈夫死了,儿子叫夏征舒。夏姬应该不是一般的美,史称"尤物",而且好象驻颜有术,看后面故事就会明白。陈国国君陈灵公(死了后的谥号,灵为恶谥),与两个大臣均与夏姬通奸,而且在朝廷上公然说笑说,"我有她的内衣",那个说"我也有",当时夏征舒不小了,至少在十五岁到二十五岁之间,已经是一个小臣,特别有勇力。这三个人当着夏征舒的面说,"他象你”"他象你”,真是无耻之极!!夏征舒哪受得了,没多久的一怒之下把这三个人杀了,陈国大乱(公元前598)。楚庄王(一个雄才大略的人,那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是说他),趁机亲率大军攻陈国,借口就给人家平内乱,实际上是想灭掉陈国。这时从晋国出使回来的楚大臣申叔(申公巫臣)就劝不要灭,太不道德了,天下人都会骂你,以后怎么立足?于是庄王听了。庄王又看到夏姬,一下子动心了,想拥为己有,巫臣又劝,这个女人不祥,克夫,你看谁要她谁就倒霉。庄王是明主,听了也就算了。就赐给了一个老头子,叫连尹襄老,没多久,这个人在晋楚之战中死了,他儿子又与夏姬瓜葛。这时楚国另外有两个大臣也想要夏姬,巫臣又劝他们不要。实际上巫臣自己最想要(他有点真爱的意思),暗中把夏姬安排到郑国,说你等我,据说等了近十年,巫臣在一次出使晋国后,经过郑国,就叫他副手回国交差,自己留下来和夏姬享受二人世界。原先想要夏姬的那两个大臣,知道气愤得不得了,不让我们要,原来你自己想要,就找藉口,把巫臣留在楚国的亲族全杀了。那巫臣不是好惹的,其智慧不压于孙叔傲,伍子胥。一心想报仇。想到吴楚相邻,是冤家对头。就到晋国说服晋国支持吴国以抗楚,巫臣自己去吴国辅助。结果吴国迅速强大,经常跟楚斗,楚国不得安定。疲于奔命。'本来楚庄王雄心勃勃想问鼎中原的,各种因素使楚国不能做大做强,后来又有个伍子胥,也是满腔仇恨,兴吴报楚,这个下回细说。楚国早就是大国强国,为什么终于不能入主中原,最后为秦所灭呢?我看关键是人才流失,象申巫臣,伍子胥这样的人,不能为用,反为所害,怎能不衰?
说史。
晋文公~姬重耳。

晋,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叔虞的封地(刚开始叫唐),相当于今天山西一带,所以山西简称晋。晋一直是中原大国,但也经常内乱,周边戎狄势力不小,政治中心也经常迁移。重耳的父亲是晋献公,晋献公前期还曾一度称霸,对周边戎狄不断征伐。后来,戎狄给他献了个美女叫骊姬,他此时已年老昏愦,对骊姬百般疼爱,言听计从。骊姬生了个儿子,此前申生早已立为太子,骊姬就想方设法要她儿子当太子。献公还有一个儿子。(好象叫夷吾)骊姬后来把太子逼死了,夷吾和重耳都逃到舅家,都是戎狄(不同种)。后来献公死了,骊姬儿子即位,不得人心,在内乱中死了,那个夷吾在秦穆公的支持下抢先回来即位,但也是乱来,国内不和,又对秦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多次对秦作战。重耳出逃时,有一帮文武能臣,他在舅家大约有二十年,又在这里有美妻,有点乐不思蜀了,这帮大臣很着急,晚上就一起在大树下商量,准备要重耳回国。(国内矛盾重重,救国需要他),被一个女仆听到告诉他妻子,这女人颇有见识,就杀了报信的,和大臣们计议把重耳灌醉,车载着,一邦人悄悄地离开舅家。开始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涯。他不能直接回国,他势单力薄,回去他兄弟明知他是争权的还不杀了他呀。他要找一个能帮他复国的同盟。于是各国流亡,一次,在路上没东西吃,一个土人给他献一块土块,他很气愤,要杀这个人,随臣们劝他说,献土是好预兆。后来,介子推还割了自己的肉煮给重耳吃。有趣的是,他到同姓诸侯国时,对他都不礼貌。异性那里倒礼待有加。郑、曹都是姬性国,对他就不礼。那曹侯,听人说他骨格长得和常人不同,趁重耳洗澡时,竟然偷看。昏!倒是曹国有个大臣,他回家他老婆对他说,我看晋公子这邦人不一般,将来一定复兴晋国,你一定要礼待他们,于是就送了一些钱财和酒菜,重耳说,酒菜领了,钱财不要。后来文公对这个人有报答,攻曹时,严令不能动这家,结果有两个人不服气,还是烧了这家。文公就要杀这二人,结果杀了一个,另一个因惜才没杀。后来,重耳一行又到齐国,齐桓公对他是美人,美食,香车宝马贡着,他又几乎丧志了。又到楚国,待如上宾,楚王说我们对你怎么样,重耳说,好!那么以后你如何报答我呢?流浪之人何以为报,如果天助复国,以后如果晋楚两国兵戎相见的话,我当先退避三舍(后来城僕之战,果然为楚退军九十里,当然一是守诺,一是军事策略),楚王说,你的事我帮不上忙,秦晋交界,你去秦国吧,他能帮你。于是又来到秦国,秦穆公正为夷吾忘恩负义恼火,又看重耳仁厚,就决心帮他杀掉夷吾,立重耳。穆公本来把一个女儿嫁给夷吾的,夷吾回晋时没带上,现在又赏给重耳。晋国内部有一邦大臣是支持重耳,于是在秦穆公亲领大军的支持下,里应外合,杀了夷吾,立重耳是为文公。刚平内乱,还有残余,有几个人暗地商量作乱,一个寺人披知道了,想告诉文公,文公刚开始不见,说当初你不支持我,现在来干什么?后来寺人披一番说法,文公最终还是听了,及时平息内乱。新上任要赏功臣,这些功臣也大多争先恐后,独介子推远远地,不说。重耳居然也忘了他,介子推干脆带母亲隐居绵山,有人知道这些,看不惯,就编几句诗歌传开,文公听到恍然大悟,就带人去绵山搜啊搜,介子推就是不出来,最后烧光绵山,死也不出。文公非常伤悼怀念介子推,就令这天禁火,这就是寒食节由来。后来文公励精图治,国力迅速强大。在公元前635年,帮助平定周王室内乱,首建奇功。公元前633年,与楚城僕之战胜利,从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也奠定了晋国数百年的霸业。
说史。
春秋战国总论。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这时先由冯梦龙编撰,后又蔡东藩润色加评的著名《东周列国志》的篇头词。
此书博采左传,国语,史记等书,加之相互映正,融会贯通,精撰而成的白话历史小说,说三国演义七分真,三分假,此书的历史真实感胜于三国。
往往乱世,会碰撞出永恒的火花,会锻炼出不朽的精神。从而让万代倾情的回望,慨叹,膜拜。武王发建周朝,有太公,周公一班文武辅政,后即有所谓成康之治。但恰恰这治世,在国人的记忆里,几乎是空白。后经昭,穆,至厉,幽各代,逐渐式微。历史到宣王,有一段回光反照式的中兴,末期乱象环生,到平王被迫东迁,是为东周。拉开了那段刻骨铭心,既刀光剑影,风起云涌,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春秋战国史。
试看那些风流人物: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夫差,勾践。鲍叔牙,管仲,石鹊,子产,叔向,晏婴,季札,百里奚,孙叔傲,伍子胥,范蠡,文仲,孙武,孙膑,张仪,苏秦,乐毅,田单。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屈原…………有多少震古烁今啊!

历史的长河,不管有多曲折,从来没停下奔腾的步伐。其实,历史与仁义道德无关。那孔圣人想用仁义道德,挽住历史的脚步,只是一厢情愿,倒是他那一系列思想学说为中国历史的河道修筑了似乎不可逾越的河堤,两千多年的奔腾没有泛滥,也未成沧海。
现代历史观告诉我们,历史最决定的因素是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两个因素结为一个矛盾体。在不断的协调,打破,又协调又打破中历史前进了。
凡是主动顺应潮流,不苟一格的国家会迅速率先脱颖而出,固步自封的只能被淘汰。那齐,楚,秦对于周都是外族,刚开始经济文化水平都不高,为什么在列国的纷争中能经久而不灭呢?正在于他们没有现成饭吃,要毕路篮缕奋斗,加之天性上少了周朝礼制的束缚,能够大胆地依据自身状况,实践兴国的战略。而那么多姬姓诸国,表面上满口仁义礼制,暗地里男盗女娼,无所不为,躺在祖先创建的安乐窝里,不思进取,焉能长久?
道理人人都懂,无需多讲,这里还是引用《东周列国志》篇尾诗结束。
史臣有《列国歌》曰:
东迁强国齐郑最,荆楚渐横开桓文。
楚庄宋襄和秦穆,迭为王霸得专征。
晋襄景悼称世霸,平哀齐景思代兴。
晋楚两衰吴越进,阖闾勾践何纵横。
秦秋诸国难尽数,几派源流略可寻。
鲁卫晋燕曹郑蔡,与吴姬姓同宗盟。
齐由吕尚宋商裔,禹后杞越颛顼荆。
秦亦顼裔陈祖舜,许始太岳各有生。
及交战国七雄起,韩赵魏氏晋三分。
魏与韩皆周同姓,赵先造父同嬴秦。
齐吕改田即陈后,黄歇代楚熊暗倾。
宋亡于齐鲁入楚,吴越交胜总归荆。
周鼎既迁合纵散,六国相随渐属秦。
髯仙读《列国志》,有诗云:
卜世虽然八百年,半由人事半由天。
绵延过历缘忠厚,陵替随波为倒颠。
六国媚秦甘北面,二周失祀恨东迁。 纵观千古兴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待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