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京城城门之说(转)
个人日记
呵呵,但凡外地人进京,首选就是天安门,除了它后面藏满宝贝的故宫外,更多的似乎还是对国家、民族一种充满情感的象征。天安门其实只是昔日皇城的大门,而京城的大门,则是我们眼前这座被称为“前门”的正阳门。
京城“门”多,初到北京的人总是被这“门”那“门”搞的晕晕乎乎的,如今尽管多已不在,但那地仍多用“XX门”来冠名。就像东直门是京城东面最热闹的交通枢纽。那么北京究竟有多少“门”呢?站正阳门下,我突然想起这个话题“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北京城区的格局始于元大都,后大体形成于明清两代,整座城池可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面的叫内城,里面又包括皇城和紫禁城;南面的叫外城,是明世宗皇帝在明嘉靖三十二年所修建的,我很奇怪,为啥不就叫南城和北城呢?内城、外城,让人总以为外城是“围”着内城修建的。其实当年世宗皇帝修建外城时原来也想将整个内城“围”起来,可是财力跟不上,结果只建了南面的外城,使得整座城池形状上就像一个“凸”字,又因长得像顶帽子,所以又叫“帽子城”。。。何谓“内九”?指的就是内城的9座城门,东边有东直门、朝阳门;西边有西直门、阜成门;北边是德胜门、安定门;南边是崇文门、正阳门和宣武门,它们俗称“前三门”。有意思的是,这九座城门还因各自不同的“功能”而享有不同的“美称”。
“九门走九车”德胜门和安定门叫“军门”或“征伐之门”明清时期出征打仗,走的就是德胜门。据说它元代称健德门,后因明朝开国大将徐达攻打元大都时,元顺帝从这里逃走,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于是改名得胜门,城门南移后又改名德胜门。而安定门则是征战凯旋的“收兵之门”。
朝阳门走粮车,有“粮门”之称昔日京城运河漕粮转运,船至通州后装车运到朝阳门,城门的门洞顶上就刻着一束谷穗。如今朝阳门内的“禄米仓”、“海运仓”、“新太仓”等地名,都是昔日存放皇粮的地方。
东直门和西直门分别称作“木门”和“水门”前者是修建京城时专门运送木料的;后者则因昔日皇家宫廷喝水取自城外西郊玉泉山,水车专走西直门,所以城门的门洞内还刻着水的波纹。
阜成门叫“煤门”,那是因为北京西面的门头沟、斋堂产煤,煤栈的煤老板们还捐钱在瓮城门洞内刻了一枝梅花“梅”、“煤”同音。
崇文门和宣武门寓意“左文右武”按阴阳五行的说法,东方为木,主生;西方为金,主死,所以进京赶考的举子们都要从崇文门进,而死人出殡则走宣武门。林外崇文门还是昔日的酒道,美酒佳酿大多从河北涿州等地运来,所以还有“酒门”之称,而由于朝廷在城门下专门设立了京师税务衙门,于是又有“税门”的称谓。
宣武门呢?除了死人出殡叫“死门”外,还因城外菜市口就是昔日的刑场,专走囚车又有“刑门”之称。昔日城门洞顶上刻着“后悔迟”三个字缺一不可,一出城门便要问斩,哪还来的及后悔呢。。。
自然,九门中最威严的当属南面正中的正阳门了,它因为只有皇帝才能出入,所以被称之为“国门”。
再说“外七”,即外城的7座城门,由于外城筑在内城的南面,所以外城北边的东便门和西便门,其实和内城南边的“前三门”平行而分立两侧。外城的东面有广渠门,西面有广安门,最南边则是并列的左安门、永定门和右安门,中间的永定门直通内城的正阳门。
“皇城四”呢?那是指位于内城里面的皇城的4座城门,除了南面最知名的天安门外,东面是东安门,西面是西安门,北面则是地安门。
呵呵,除了这“内九外七皇城四”外,皇城内还有紫禁城,它也开有4座城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内九外七皇城四”,如果再加上紫禁城的这4座城门,老北京的城门居然多达24座,而从紫禁城的午门到皇城的天安门,再到内城的正阳门、外城的永定门,便形成了老北京的中轴线啦。
“九门八点一口钟”,老北京的一段古
明清时期北京内城的九门,除了崇文门是通宵达旦开着大门外,其他八门都是“启闭有时”的,而这启闭的时间,便是通过这“点”和“钟”所发出的信号来掌控的。当时担任京城“卫戍司令”的九门提督衙门设在崇文门,所以崇文门上挂的是钟,而其他八座城门挂的则是云牌—“点”,当崇文门上的钟声一响,其他八个城门也就一个跟着一个“敲点”“关城喽!”
“城门响点不等人,出城进城要紧跟”,呵呵,否则你就得留在城外啦。而崇文门由于九门提督坐镇,掌控着“社会治安”,再加上“收税”,所以也就24小时都开着,进进出出也就得“留下买路钱”啦……
这崇文门挂钟还有一个颇带神话色彩的传奇,说的是当年建城时刘伯温和龙王斗法。龙王斗不过刘伯温,被刘伯温用铁链子锁在东直门北新桥下一眼直通海眼的深井下。龙子想通过崇文门桥下的海眼拱出来淹掉北京城,结果又被刘伯温镇在崇文门下,这位刘大军师还留下一偈:龙子想翻身,得等崇文门打点儿。呵呵,偏偏崇文门上挂的是钟,就是不打点儿,所以这龙王和龙子至今也无法翻身,而这便是北京民谚“九门八点一口钟”的来由。
可惜啊——“京城十六门,只剩正阳门”
不说皇城、紫禁城啦,就说京城原来的十六座城门吧,如今像样的,除了德胜门还有一座箭楼外,大多有名无实,“唯一结构完整的城门就只有这座正阳门了”。
哦,京城城门的变迁始于清代末年,先是英法联军为修建京津铁路拆除城墙,挖了许多豁口,接着是后来的北洋政府和民国时期对京城城墙的拆除和改动——皇城城墙连同城门,除了南面和西南面保留一段外,已被陆续拆除,而为了方便交通,内城则开挖了和平门、建国门、复兴门,呵呵,北京的“城门”也因此增加到30多个。
不过真正大规模的“拆门”运动,还数上世纪50年代的“首都城市规划”,当强烈反对“拆墙、拆门”的梁思成、俞平伯和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等“保留派”被打成右派后,一场“不破不立”的拆墙也便拉开了序幕——到“大跃进”结束时,首当其冲的外城一座座城门便首先随着39.75公里长的外城墙而被全部拆除了。
接着是1965年北京修建地铁,由于地铁东段路线大部分是沿着内城的城墙兴建的,而当时的施工方法又是简单的开挖明渠然后加盖覆盖,所以地面建筑要全部拆除——地铁一期工程拆除了宣武门、崇文门以及全长23.6公里的内城南墙;二期工程则由北京站经建国门、东直门、安定门、西直门、复兴门,沿线的城墙及城门无一幸免,又一一被拆除了。
到1979年国务院下令停止拆除残余城墙、并保护遗留城门时,皇城只留下一座天安门,内城也只剩下一座正阳门,而外城的城门则全部消失。
呜呼,说什么好呢?看着眼前正阳门这座高大的城楼,真不知是让人感到沮丧还是庆幸。。。
堂堂大国门,“前门楼子九丈九,四门三桥五牌楼”
还是回到眼前高耸的正阳门吧,“前门楼子九丈九,四门三桥五牌楼”——呵呵,不仅京城,就是逛遍咱中国,也许还没一座城门的规制能超过它呢。
哦,这“九丈九”还只是一个约数,更准确的数据如今就镌刻在城门的铭牌上——通高43.65米,比天安门还高出近10米(天安门通高33.7米),应该是京城昔日城门中最高的了。“四门三桥五牌楼”就形象地描述了它昔日的格局——由一圈瓮城连接着箭楼和城楼,共有四个城门,其中箭楼门洞和瓮城左右的两个闸楼门洞都装有“千斤闸”,紧急时可以迅速落下。OK,最权威的说法,还是看城门上的铭牌吧:
“正阳门是明清两代王朝都城的正南门,坐落在老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俗称前门。在京师诸门中,正阳门规制最为隆崇,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军事防御、礼仪制度和建筑艺术的形象体现,也是老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正阳门建成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其前身称丽正门,是元大都的正南门,始建于元世祖正元四年(1267年),位置在今长安街稍南。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明成祖朱棣营建北京城,将大都城南城垣向南拓展了约一公里,丽正门迁到了今天正阳门的位置。起初只有城楼,沿称正丽门。明正统元年至正统四年(1436-1439年)增建了月城、箭楼、左右闸楼,并改称为正阳门。”
“在朝代更迭和岁月风雨的消磨中,今天的正阳门仅存城楼、箭楼两座主体建筑。城楼为阁楼式,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三滴水结构,通高43.65米。箭楼为一砖砌堡垒式建筑,顶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式,上下四层,通高35.37米,东、西、南三面共开箭窗94个。明清时期箭楼之门只有皇帝出巡或郊祀时开启。”
除了铭牌上所记述的,我查了一下,还有一些相关的数据:如城楼城台高13.20米,城楼面阔七间,进深三间,连廊通宽41米;箭楼的城台高12米,箭楼面阔七间,进深20米,通宽54米。
那又为什么叫正阳门呢——L说“日为众阳之宗”,古代以为人君之象,因是“国门”,又在中轴线上,正对皇城,故名“正阳门”。
呵呵,这就是咱真正的京城“国门”。
“国门”之耻,国家之耻……
作为“国门”,自然便象征着昔日国家最高的皇权,所以正阳门从它建成的那一天起,就常年关闭而从不允许黎民百姓涉足。只有当皇帝要去天坛“祭天”,或去先农坛“亲耕”时,“御驾”由此出入,门才敞开,而黎民百姓只能从城楼两侧瓮城下的门洞进出。
由于正阳门距皇城很近,一旦失守就会危及皇宫的安全,所以城楼上“悬灯示警”,以迅速向皇帝报告城外的情况——悬灯一盏,敌人已近城下;两盏表示战斗激烈;三盏则表示城防将失——明代末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广安门,正阳门守军见势不妙,立即在城楼上挂了三盏灯,崇祯皇帝看到后本想杀出城去,但由于城内一片混乱,城上守军一概“乱箭伺候”,出城不得,最后只好带领太监王承恩登上景山自尽了……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正阳门毁于兵火,当1902年1月在西安避难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返回北京时,城门一片颓砖断瓦,只剩下烧毁的城楼底座及门洞。为了迎驾,京城官员不得不在城楼底座上用竹杆、苇席、绸缎和纸张搭起一座“纸糊的前门楼子”来代替被焚毁的正阳门,而为了挽回脸面,慈禧太后回到京城后所下的第一道懿旨,就是修复正阳门——“门楼为中外观瞻所系,急须修建”。没钱,“全国二十一行省,大省报效二万,小省报效一万”,终于凑了三十万两重建的银子。
呵呵,据后来直隶总督袁世凯和顺天府府尹陈璧写给皇帝的《修正阳门工程奏折》所记载:“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开工,三年完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五月全部报齐。”所耗费用:“大楼(城楼)工料价足银二十七万四千二百二两四钱二分,箭楼工料价足银十五万五千六百九十八两八钱七分,两项共计工料价足银四十二万九千九百一两二钱九分。”
但你能想到吗?修复后“守卫”正阳门的,竟是八国联军中的美国大兵——当时正阳门城楼及东侧城垣为美军兵营及使馆边界,所以美国大兵在城楼及城垣设岗,盘查进出城门的车马行人,上下正阳门城楼,也必须得到美国人的批准。
这实在是“国门”之耻,国家之耻,尽管京城市民多次抗议、交涉,但是清政府直到临终的那一天,也没能收回正阳门的“主权”——直到民国八年(1919年)11月1日,美军才将正阳门城楼交还给国民政府。
收回正阳门后,国民政府为了解决城门前的交通堵塞,曾聘请德国一位名叫罗克格?凯尔的建筑师对正阳楼进行了一番改建——拆除了正阳门的瓮城及东西两座闸楼,在城楼东、西两侧城墙上各开了两个洞子门,箭楼抱厦北侧加筑了月台,所有的箭窗改装成玻璃窗,并加上了“正阳门”的匾额。
不过有意思的是,由于当时政府开支吃紧,北平市长还想起了“出卖前门楼子”的主意,招商价2万大洋——哈哈,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招商引资”——结果被一位富商以3万大洋买了下来。他在箭楼上开设电影院、国货陈列所、国货商场,一时成了轰动京城的头条新闻,好事者也莫不争先到前门楼子上一游,先睹为快。
然而好景不长,当京城警察局要进驻正阳门的商家签字负责箭楼的消防安全时,也许人命关天吧,热闹一阵的“招商引资”很快便关门大吉了,等到它再次打开大门时,已是30年后的1949年2月3日。
呵呵,这一天浩浩荡荡的解放大军随着坦克、装甲车、炮车从正阳门东侧的门洞开进北京(时称北平)——北平和平解放的入城式,就是在正阳门前的箭楼上举行的。也许至今老北京人仍记得当年站在正阳门箭楼上检阅入城部队的那些解放军的军政要人,他们是林彪、叶剑英、聂荣臻、罗荣桓、刘亚楼,以及中共北平市委书记刘仁,而京城的历史,也正是由正阳门开始,翻开了新的一页。
正阳门下的新创意——“中国公路零公里点”
新中国成立后,曾对正阳门进行过多次维修,但是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才对公众正式开放,呵呵,如今咱平头小民,也可堂而之地穿过正阳门的大门了。
随着一群群游客穿过正阳门,只见大家都围着门洞前地下镶嵌着的一块巨大铜牌,伸头望去,原来是一块“中国公路零公里点”的标志牌——它设立于2006年9月,被称为“中国公路起点的象征”,中央的原点四周,分别镌刻着我国古代表征方向的四方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而外圈呈放射线条幅的车轮,则代表以正阳门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中国公路网,呵呵,十分有趣。
相关链接:正阳门一些故事
·康熙皇帝亲上正阳门指挥救火——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正阳门外起火,康熙皇帝前往现场检查火情,并登上正阳门箭楼指挥救火,当他发现现场竟无一官员在场,立即派遣内大臣和侍卫官前去,方得扑灭。次日,康熙专门发出一道圣旨,指责该城及司坊巡捕等官员,“你们这些人都是吃皇粮的国家大臣,凡是遇事应当有个顾全大局的整体观念。于身外之事漠不关心,能行吗?你们可将此旨传达到吏、兵二部及都察院知之……”
·和珅督工,“罚俸赔工料之半”——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箭楼火灾,次年修复。但是当乾隆皇帝得知修复后的券洞仍出现裂缝后,亲自追查“何人督工?”答曰“和珅”。乾隆大怒,命其返工重修,并命和珅罚俸赔工料之半。
·正阳门瓮城内的关帝庙——过去正阳门瓮城内建有两座小庙,一座供奉着观音菩萨,一座是供奉着关云长的“老爷庙”。相传小庙里的“关帝签”特别灵验,香火甚旺。每月初一、十五日开庙,尤其是旧历年三十夜,到关帝庙拜佛求签的人拥挤不堪——北京民谚有云,“灵签第一推关庙,更去前门庙里求”。《都门杂咏》也有记载:“来往人皆动拜瞻,香逢朔望倍多添。京中几万关夫子,难道前门许问签?”
·“走桥”与“摸钉”—京城民俗,每逢正月十五日还盛行“走桥”与正阳门“摸钉”的习俗。所谓“走桥”,就是正月十五日夜里,年轻女子便结伴行游,凡有桥处都要相扶而过,寓意“走百病”—— “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兼头风。”而当经过正阳门时,都要摸摸城门上的铜钉,“正阳门上摸铜钉,云宜男也”——“摸钉”可生男孩了,呵呵。。。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