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中老年补钙的误区,让补钙更有效!
健康生活
一、骨质疏松的五宜五忌
宜早期预防,忌掉以轻心
研究证明,无论男女,如果骨骼健康生长,骨骼最强健的时期在20-40岁。一旦过了40岁,骨质流失的速度就超过形成速度,骨量开始下降,骨质逐渐变脆,随着年龄的增大,患骨质疏松或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能性也增大。50岁以上的女性中, 有半数或早或晚会发生一次与骨质疏松有关的骨折。此外,骨质疏松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如果年轻时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钙的 摄入少、体瘦,就可能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质量,会使骨质疏松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因此,骨质疏松的预防要尽早开始,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只有年轻时补充足量的钙,提高身体骨量的峰值,(天下养生网)进入中老年时,才能延缓骨质疏松病的发生。
宜天然进补,忌依赖保健品
“补品”还是天然的好。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宜摄入天然的富含钙、磷、铁、锌等矿物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不宜偏食或过分依赖保健品。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牛奶补钙效果最好,它不仅富含钙,还有丰富的钾、镁离子,以及可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乳糖和必需氨基酸等。建议多吃豆制品、大米、花生、鱼类、虾蟹、鸡蛋、红肉、油菜、胡萝卜、青椒、西红柿、西兰花、黄瓜、西芹、苹果、香蕉、猕猴桃、橘子等。需要提醒的是,大量喝骨头汤不会补钙,反而易致钙流失。骨头汤不仅含钙不多,且不利于人体吸收,骨头汤里还含有大量脂肪,长期食用还容易诱发高血脂、高尿酸、肥胖。
此外,要少吃咸菜和腌制品,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要超过5克。还应戒除烟酒嗜好,因为酒精引起的器官损害可抑制钙与维生素D,酒精还有抗成骨细胞的作用,而吸烟则会加速骨质的吸收。
宜适度补钙,忌过度补钙
许多老人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其实不然。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 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健康。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即血液中的钙),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若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并发症。
宜户外运动,忌剧烈运动
有意识地增加户外活动,是防止骨量丢失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运动,调节骨的生长,特别是可预防因不活动引起的骨流失,并改善肌肉的灵活性,从而 减少跌倒的几率。同时,还能有效改善骨骼的血液供应,增加骨密度。建议人们选择适合自身健康状况的户外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打门球、跳舞等。最好在户外,可以多晒太阳,以增加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帮助钙的吸收,强化骨质。
需要注意的是,骨质疏松患者骨质比较脆弱,运动时要格外小心,不宜进行超负荷的剧烈运动。最该避免的运动是跳高、快跑等高强度运动。另外,不要做向前弯腰、扭腰、仰卧起坐等动作,否则会增加脊柱的压力。平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走路姿态,(天下养生网)不宜弯腰、弓背,不要经常采取跪坐的姿势,以免加重骨骼负担。
宜定期检测骨密度,忌滥用激素类药物
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中老年人在做骨密度检查时,若骨量减少9%以下为骨量正常,骨量减少9%~19%为骨量减少,骨量减少29%~39%则为骨质疏松、骨折危象。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可以尽早发现骨质疏松,便于防治。建议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及老年人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骨密度降低并出现腰背及关节痛时,要及时采取抑制骨流失、促进骨生成的药物治疗。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增强破骨细胞的活性,进而加速骨流失。因此要注意不能滥用药,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最好不要用止痛药,特殊情况下用来应急可以,但不宜长期服用。
来自:生命时报
二、家常菜也有补钙高手
提到补钙,大多人想到的是牛奶或钙片,很少有人知道一些家常菜也是补钙高手。或许这些食材的含钙量并不是最高的,但“一个好汉三个帮”,钙能否被人体顺利吸收也需要其他营养素的帮忙。这些家常菜正是因为搭配科学,才得以发挥很好的补钙效果。
豆腐炖鱼。豆腐是大家熟知的高钙食物,只要吃200克北豆腐,就可以满足一日钙需要量的1/3,比喝半斤奶还要多。而鱼肉中丰富的维生素D能加强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豆腐炖鱼,不仅味道鲜美,更是补钙健骨的绝配。(天下养生网)需要提醒的是,选豆腐时要选含钙量较高的南豆腐或北豆腐。
芝麻酱拌菠菜。芝麻酱是钙的“宝库”,每100克含钙870毫克,高于豆类和蔬菜。而菠菜中富含的维生素K是骨钙的形成要素,如果在补充钙的同时增加维生素K,可以大大提高补钙的效果,促进钙沉积在骨骼当中。芝麻酱拌菠菜,香而不腻,是完美的补钙凉菜。
黄豆炖猪蹄。黄豆钙含量丰富,猪蹄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以作为钙沉积的骨架,从而更有利于黄豆中钙的吸收。需要提醒的是,猪蹄中饱和脂肪含量较高,不宜常吃。
青椒炒鸡蛋。鸡蛋含有优质蛋白,其钙含量也较高,而青椒中富含维生素C,两者一块炒,不但色泽美观,还能提高钙的吸收率。
紫菜腐竹汤。钙与镁就像一对双胞胎,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当钙与镁的比例为2∶1时,最利于钙的吸收利用。腐竹是富含钙的豆制品之一,而紫菜被称为“镁元素的宝库”,两者一起煲汤,可谓补钙健骨的完美搭配。
黄豆炖猪蹄。黄豆钙含量丰富,猪蹄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以作为钙沉积的骨架,从而更有利于黄豆中钙的吸收。需要提醒的是,猪蹄中饱和脂肪含量较高,不宜常吃。
青椒炒鸡蛋。鸡蛋含有优质蛋白,其钙含量也较高,而青椒中富含维生素C,两者一块炒,不但色泽美观,还能提高钙的吸收率。
为什么花生米泡发了芽以后生吃有好的养生美容效果呢?因为花生发芽的时候,是花生营养最好的时候,花生很多营养物质能够被激活,这时候它的白藜芦醇会比先前会高出一百多倍。白藜芦醇是一种生物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是肿瘤疾病的化学预防剂,也是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化学预防剂。
如何把花生泡发芽呢?只要温度湿度适宜,花生就可以发芽。具体做法是,把花生放在干净的水中,泡一夜,然后捞出来,放在笊篱里,上面盖上一潮湿的纱布,温度适宜(25℃左右),大约有半天的时间,就发芽了。只要一发芽,就可以吃了,千万不要把芽发的太大,太大了,吃起来,就不好吃了,像吃豆芽菜似的,没味道了。如果大家觉得自己发芽麻烦,购买一台豆芽机,才100多元,很容易发芽。花生芽吃起来有一股生味,不好吃,所以,最好发一点点小芽的时候就吃,那样效果就很好了。泡的好的花生会吃起来特别嫩、脆、爽,可以把它当零食,没事吃一点,一定会受益多多。有的人脾胃太弱,吃了花生芽会胀肚子,怎么办呢?那就泡好后用开水过一下,那样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选择花生时要选白皮花生,不要选红皮花生。许多人说红皮花生可以补血,其实红皮花生是凝血的。所以,选对了食物才会给自己带来健康!记住:吃发芽的花生,而不是吃花生芽!连芽带花生一起吃!!!
再把花生的功效介绍一下:
中医认为:花生:味甘、性平,润肺和胃,止血,催乳。
又名落花生、地果、唐人豆。花生长于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样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
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类高,可与鸡蛋、牛奶、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物媲美。花生富含优质蛋白和脂肪,可提供八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胆碱、胡萝卜素、粗纤维等有利人体健康的物质,含微量营养素,包括叶酸、维生素E、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2、镁、铜、磷、钾、锌、铁、钙。
花生对糖尿病人有帮助。研究新发现,花生丰富的植物固醇,对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非常有帮助。花生含有维生素E和一定量的锌,能增强记忆,抗老化,延缓脑功能衰退,滋润皮肤。花生含有的维生素C,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有助于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
花生中的微量元素硒和另一种生物活性物质——植物固醇,包括白藜芦醇和植物异黄酮。生物黄酮是微生物抑制剂,试验证明,生物黄酮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病毒(如流行病毒,肠炎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因此它有很强的抗感染和抗炎作用。
(一)葡萄干能比阿斯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 ,并且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 ,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二)葡萄干中的葡萄糖、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对大脑神经有兴奋作用,常食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者也有益处。
(三)长期吸烟者可多吃葡萄干,葡萄干既可帮助肺部细胞排毒,又具有祛痰作用,可缓解吸烟引起的呼吸道发炎、痒痛等症状。
(四)葡萄干对体弱的病人、血管硬化和肾炎病人的康复有辅助疗效。
(五)想保持身材健美的人们应知晓的是,葡萄干是吃了不容易发胖的水果。女性每天食用十来颗含有大量维生素的葡萄干,既能达到减肥目的,又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六)葡萄干为营养食品,适合干虚弱体质者食用,能开胃增进食欲,并有补虚止呕、镇痛等功效。
(七)葡萄干的抗癌作用尤其明显。研究表明,在那些种植葡萄和吃葡萄多的人群中,癌症发病率也明显减少。这主要是因为它含有一种抗癌微量元素(白藜芦醇),可以防止健康细胞癌变,阻止癌细胞扩散。这种在葡萄皮和葡萄籽含量丰富的白藜芦醇,是葡萄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抗氧化的绝佳食物。
(八)葡萄干特别有益于那些局部缺血性心脏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健康。葡萄干含黄酮类物质多,对保护心脏作用更好。葡萄干中的类黄酮是一种强力抗氧化剂,可抗衰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