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语还休
拜读。重温。[em]e160[/em]
欢迎访问我的空间小站.
个人日记
蒋经国与章亚若之恋(下)
如果真爱是一种幸福,就算心痛也是幸福;
如果真爱是一种享受,就算心累也是享受;
如果真爱是一种美丽,就算心碎也是美丽;
……
——题记
》5《
【由秘密到公开的恋情】
朋友,让我来説一句内心话
怨我的,恨我的、批评我的
责难我的,毁谤我的
毒骂我的都有
但是,谁能够在感觉到困难的
时候,来鼓励我
有谁在我感到痛苦的时候
来安慰我呢
我是一个人,我是青年人
我也需要鼓励和安慰
——这是蒋经国先生在他的《自述》中的一段文字。
蒋经国先生的自述看似自言自语,实际他的内心是有一个倾诉对象的,这个人就是章亚若。私下他亲切的称呼“慧云”。
蒋经国先生在赣南的形象是靠“赣南新政”树立起来的。在当时,他的举动的确赢得了一班热血青年的真心敬佩与拥戴。但是,由于蒋经国先生的特殊身份及早年在苏联时曲折坎坷的经历所塑造出的喜怒无常的冷僻性格,虽然也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称兄道弟、谈古论今,但是真正能够令蒋经国先生不戴面具、解除防备、纳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共品不可对外人张扬的喜怒哀乐,并以真诚相见,视为心灵慰藉的红尘知己,只有章亚若一人。
按理,蒋经国已有妻室儿女,并且也不是个感情很随便的人,不该在他身上发生婚外恋的现象。章亚若也已知蒋经国先生有家庭,不该充当第三者,破坏他人的家庭。
但感情这种东西是说不清楚的,在它的左右下,人们的有些做法是同伦理相悖的,可细琢磨,也确有一些成分是能够引起人们寄予理解和同情的。
蒋经国先生之所以对章亚若有好感,不仅仅是她的相貌,更主要的是她的善解人意和女人特有的温柔。蒋方良虽然对他挚爱有加,一往情深,但毕竟是外国人,她的思维、她的生活习惯虽然到中国后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不能从根本上转变。
蒋经国身处逆境、落魄俄国时,由于特定的环境,蒋经国得到芬娜的爱已经是天大的满足。当他入主赣州、官场如意时,蒋方良在这种情形下仅仅给他生活上的照应显然是不够的,他还进一步需要感情上、事业上的丰富和帮助,而这些蒋方良是做不到的。
章亚若的出现,弥补了蒋方良身上的许多不足。她秀外慧中,以知识女性所特有的细心与敏锐,窥视出蒋经国先生在赣州民众心目中无所不能的“英雄”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她以自己的技艺才华与善解人意的品行,成为蒋经国工作上的得力助手,同时也成为蒋经国在一定阶段感情的寄托和个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助。再加之章亚若是个纯粹的东方女性,与蒋经国同族同种,无更大的语言和思维意识的差距,更方便沟通。
在蒋经国的心目中,章亚若似乎比蒋方良更完美,两人的内心世界更接近,所以对她产生了爱恋。
而章亚若,在当时已是个敢于冲破旧的礼教,追求个性解放,具有新潮意识的女性,她是同在与蒋经国共处的过程中,被其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非凡的魄力、才干所吸引,对其由开始的钦佩、好感转为爱恋。虽然她也曾为涉足蒋经国的家庭而感到内疚过,但最终还是情感占了上风,没有从这婚外恋中拔出。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那晚,夜色阑珊,章亚若情不自禁的轻歌曼舞“亮相”不仅没有受到蒋经国的“责难”,而且让双方的情感迅速上升,彼此之间由“浅浅的喜欢”一下就滑到了“深深的喜欢”!
蒋经国和章亚若是真的相爱了。
在那段日子里,章亚若经常陪同蒋经国先生下乡探访民情。正因为她有擅长演唱京剧的特长。所以,凡有娱兴节目,她总能引得台下的蒋经国如痴如醉,击节叫好。
此后,蒋经国和章亚若之间私下才称呼改为:蒋为“慧风”;章为“慧云”,充满浓浓的爱意,双方都陶醉于欢乐的情感中而无法自拔。
蒋经国与章亚若初恋之时,双方都想保密。但是,天长日久很难做到无蛛丝马迹。章亚若进赤株岭“干训班”学习,蒋经国亲自安排三青团大队长欧阳钦和公署王修鉴共同陪送,当时就引起敏感者的关注,猜测出其中的微妙。
章亚若的同学、好友桂昌德当时也是“干训班”一期的学员,与章亚若同屋相住。受训期间的某天黄昏,章亚若曾眼泪汪汪、失魂落魄地向她诉说,她怕自己记载爱慕蒋经国的秘密日记与信件遭同学偷阅,传扬出来,惹上麻烦。
当时专员公署的同事也曾说蒋经国与章亚若的关系有时情不自禁地就流露出来,使旁观者一目了然。
蒋经国喜欢在公忙之余与同仁好友把盏相聚,有时候难胜酒力,往往醉倒。原来,他无论怎么喝,都无人敢劝止,大伙也不扫他的兴,陪他饮到底,哪怕是烂醉如泥。然而,自从饭桌上加入章亚若,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每当秀气的章亚若轻言婉语,笑盈盈地低声劝蒋经国为健康着想,少饮酒时,蒋经国不但不恼,反而依言放下酒杯,不再喝了。那些同仁们看到这位赣州民众眼中自信、独立的钢铁强人,竟然在章亚若的浅笑轻语下变得这样服帖顺从,就不难查觉出其中的奥妙了,尤其是那些有过情场阅历的人,更知道“伟大的力量来源于深深的爱”。
徐君虎离开专员公署后,漆高儒继任他的职务。他曾撰文忆述蒋经国和章亚若热恋时的场景。
当时章亚若家住在赣州城江东庙附近的一幢旧式宅院里,几乎每隔一两天,蒋经国都会在夜幕降临后造访章家,亚若的母亲周锦华也深晓其中玄机,不准任何人打扰他们。漆高儒还曾应蒋经国之邀,在章亚若的闺阁内共同用过餐。他说,在感觉上,那是蒋、章两人共乐的小天地,只是作为下属,面上他不便深问。
桂昌德还说过章亚若曾一度以家庭教师的名义出入蒋府。当时的蒋介石和宋美龄住在重庆,有时蒋方良离开赣州赴重庆探望公婆,在这个时候,章亚若便奉召到花园塘的蒋经国专员官邸帮忙照顾蒋经国的两个孩子,并在那里留宿过夜。
章亚若的妹妹章亚梅曾透露,她从姐姐章亚若口中得知,在蒋经国与章亚若的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蒋经国对章亚若有个承诺,即选择适当时机,偕同章亚若去溪口探望生母毛福梅,让毛福梅认同他们两人的关系,给章亚若一个正式的名分。章亚若对蒋经国的这个“打算”很是感动。然而,天不遂人愿,章亚若在赤株岭的“干训班”学习还未结束,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却在溪口遭日本飞机轰炸遇难。毛福梅的猝逝,彻底断绝了章亚若拜见毛福梅,以寻求公开她与蒋经国之间恋情的希望。
可能是出于对章亚若“身份”无法公开的一种补偿,蒋经国虽然未对外正式承认他与章亚若的恋情,但当两人情感发展到高潮时,他已不忌讳在亲朋好友面前,公然以行动证明他与章亚若的特殊关系。不论有无“婚约”,蒋、章两人的婚外恋情发展至此,已是专员公署上下心照不宣的“公开秘密”。
》6《
【面对父亲的“忠告”】
就在蒋经国同章亚若在甜甜的爱河里荡舟戏水,享受人生欢愉之时,蒋介石一纸电文,将儿子召到重庆。
蒋经国的婚外恋,不会有人来惩罚他。但是由于他的地位及家庭背景特殊,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公众纷纷议论。按惯例,儿女私情,婚外恋情既是长久不衰的永恒题目,也是最易败坏名誉的材料。处在热恋中的蒋经国,不会不明白这些道理,只是在情起时,理智难以战胜情感,把握不住自己而已。
而作为父亲的蒋介石,他对长子蒋经国寄予了无限的期望。有一天他老了,力不从心了,他要将手中的大权交给蒋经国,要靠这个长子“世袭王位”,光宗耀祖。
现在蒋经国正在进行从政实习,是打基础的时候,如在此时就沉溺于女色,不顾影响,将来何以能成大事?所以他就要干预了。再说,儿子已有家室,已有了个贤惠并被他这个公公首肯了的俄国妻子,怎么可以再和别的女人恋爱,实是名不正言不顺,有辱蒋家门风,而现在他们父子所处的地位是一定要考虑这些影响的。从这个角度讲,他也不会认可儿子在赣南的这出婚外恋。
蒋经国原以为蒋介石在千里之外,不会知道他在赣南的风流韵事。当到了重庆,做父亲的蒋介石单刀直入点出这件事时,他便怀疑是自己的妻子蒋方良来重庆探亲时披露的,结果蒋介石说他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冤枉了贤良宽厚的蒋方良,说完就将由赣南转来的几份信函摔到蒋经国面前。看后,蒋经国才知道是因他在赣南的举动树敌过多,积怨甚深,那些小人借题发挥,添枝加叶直接发匿名信给“老头子”,把他给告了。
既然事情已捅破,蒋经国索兴一不做二不休,想争取父亲的同情和理解,认可他同章亚若的关系。
可无论蒋经国如何替自己辩解,替章亚若求情,也动摇不了父亲的决心。当他讲到想同蒋方良分手娶章亚若为妻时,蒋介石拍案训斥:“我问你,方良有什么不好?论其品行,要在你之上。女子无才便是德。方良的贤德有目共睹,你怎敢将她抛弃?她为蒋氏门庭连生三子,那是她的功德;勤谨持家,抚养儿子,那是她的贤良;与你结盟于水火,不计贫贱,并万里迢迢随你来中国,那是她对你的殊恩。你怎么能没有良心抛弃她而另寻新欢呢?”一席话竟说得蒋经国无言以对。
蒋介石反对蒋经国和章亚若来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章亚若有过8年婚史和两个孩子的这段隐情。当时为了怕影响到社会上求职,章亚若对外界隐瞒了这段历史,并告诉两个亲生儿子不要喊她妈妈,而是以“姨”称之。她到蒋经国的专员公署求职时,也没有将这段历史公开。等到她与蒋经国已萌生恋情时,才告知了蒋经国。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男人,不能不受传统道德和世俗偏见的熏染,蒋经国当时也有瞬间的愣怔,但眨眼即逝,由于对她钟情太深,感觉不能舍弃她,也就没太在意她的过去。而蒋介石则认为:一个女子,无论她出身贫贱,相貌美丑,文化程度高低,最要紧的是一个名声。一个结过婚,有过孩子的女人,还跟别的男人搅在一起,显然是违背三从四德的,也就不是一个好女人。
这时的蒋经国,不是很容易地就能听进父亲的“忠言”的,他想方设法欲保住同章亚若的关系,可又无法说服蒋介石。情急之下,他对蒋介石说:“父亲,当年您到中年的时候,不也发生过感情的裂变吗?本来母亲也是好好的,可您为什么要抛弃她和宋美龄结婚呢?您对自己的事可以容忍,为什么对我的事情就不能理解呢?”
蒋经国的话刺疼了蒋介石,他气得脸色铁青,挥动着拐杖对蒋经国说:“当年我和你娘离婚再结婚,那是革命的需要!如果没有你继母宋美龄对我多年的支持,没有她在关键的时候替我到美国求援,我的革命大业就根本成功不了!你和章亚若结婚同方良离婚难道也是革命的需要吗?”
是啊,自己同章亚若的婚外恋有父亲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吗?如果没有这样的理由,又该如何达到保护关系的目的呢?蒋经国此时是无所适从。
蒋介石火归火,但并非是一火了之,最终他的目的是要儿子勒马回头。他也知道这种儿女私情一旦痴迷了,不是立马就能解脱的,除非采取极为强硬的手段不可。于是他压住火气对蒋经国说:“你的身份不容许存在感情二字,婚姻得服从政治。况且这婚外的拈花惹草之事,更得服从政治。你要以前程为主。儿女情长,又岂能成其大事?如你能在赣州摆脱那个章姓女子便罢,如还与她明来暗往,我就下令给熊式辉,将你调出赣州!”
蒋介石的这招确实灵验,蒋经国再怎么痴迷,他也决不会为女子而放弃美好的前程。何况他在赣州已打开局面,人们有口皆碑,他怎么会舍得离开呢?而对其父,他也深知其威严的厉害。在当时的环境里,他一手遮天,哪个为官的敢于和他抗衡呢?如果不听他的警示,真发一道命令到江西给熊式辉,姓熊的就是有一百个不愿意也得奉旨行事啊。如若抗旨不遵,就等于玩火自焚了。到这个关口,蒋经国赶紧向父亲表示承认错误,断绝同章亚若的关系。
从重庆回到赣南,蒋经国处于极度的苦闷中。他虽然在重庆当着蒋介石的面保证与章亚若断绝关系,可回到赣州,当章亚若活生生地站在他面前时,让他提出与她断绝关系,谈何容易,更何况这时的爱情已有结果,章亚若的肚子里已怀上了他的“龙种”。虽然章亚若几次追问他重庆之行的结果,但他都把父亲的苛责守口如瓶,不敢泄露真情。他在努力寻找既能使章亚若不受损害,又可以对父亲有个交待的两全之策。
后来,蒋经国终于想出一个自以为可以两全的方案,即把章亚若由赣州秘密送往广西桂林。蒋经国有一个好友叫陈星吾,当时在广西大学任教,平素无涉政治,可以以私事相托,让章亚若离开目标过大的赣州去桂林陈处待产,在那里让章亚若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孩子生下来。待章亚若到桂林后,再找一位女友女扮男装,与章亚若摄一定婚全影,寄回她曾经供职的赣州专员公署,故意让大家传看,以在赣州造成章亚若在外地与他人订婚的假象。蒋经国这样做,一可以保全自己的脸面,堵一些人的嘴,二可以对重庆的父亲有个交待,给其造成事实上他与章姓女子一刀两断的印象。
章亚若赴桂林之前,蒋经国特意为她在饭店摆了一桌饯行酒席,被邀请赴宴的均为章亚若在“干训班”及专员公署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同事。席间,蒋经国、章亚若全然以男女主人公的姿态款待各位来宾。这个安排,应该说是对章亚若极大的“礼遇”,也意味着蒋经国对怀有身孕的章亚若所处地位的一种肯定。
饯别晚宴的第二天,蒋经国即请亲信王制刚和章亚若的女友桂昌德陪着章亚若上路赴桂林。等到桂林后,先在“大华饭店”暂住了几个星期,然后就搬进位于丽泽门外的狸狮路的陈星吾家。陈星吾专门为章亚若准备了一幢出入方便的平房。其地理位置隐蔽,一点也不引人注意;三面环山,也容易躲过日本飞机的空袭。另外,蒋经国与广西省民政厅长邱昌渭也有交往,私下托付邱昌渭夫妇平日也代为帮忙照料。
这是蒋经国先生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三日,写给章亚若的亲笔信。
笔者翻译如下:
親愛的雲:
甚是想念你,公署近来工作十分繁忙,正在尝试推行赣南新政。过几天,我会抽空到桂林探望你的,我会带一些江西的风味特产给你品偿。望你一定安心养胎。到桂林后,桂昌德会联系李瑞邻教授。他是省立妇产科主任,对你和孩子都较有保障。如有需要帮忙可找民政厅邱长昌渭厅长,他会代为照料你的,没有在你身边,你要好好地照顾自己。过些时,我会让小妹来桂林陪护你的。你就安心把身体养好,开心使人美丽啊。有时间多走路,这对胎儿有帮助,我昨天做梦了,梦见你生了一个白胖胖的男孩……
顺颂
时绥!
爱你的风
十二月三日
》7《
【章亚若魂断桂林】
章亚若到桂林后,一改在赣州的活跃风格,隐姓埋名,深居简出,宁静地等待着产期的来临。平日交往的朋友,大都以“蒋太太”称呼她。偶尔有人私下称呼她为“二夫人”,她也不介意。
远在赣南的蒋经国放心不下远在他乡的恋人,每隔两三个星期都要想方设法赶到桂林探望自己的“地下夫人”。蒋经国每次去桂林探访章亚若,大都以公务赴重庆,途经桂林为借口,以避开外人的耳目。而且,为进一步防止行迹泄露,蒋经国抵达桂林后,通常并不直接奔赴章亚若的住地,而总是将所乘汽车停在狸狮路百余米之外,再步行而至。一般留宿一夜,次日一早即辞。每次小别重逢,他们的柔情蜜意胜似夫妻,互相间总是有说不完的心里话。虽然每次相聚时间很短,但两人的感情却与日俱增。章亚若居住桂林的八九个月的时间里,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相聚,是她在异乡生活的最大企盼。
为了谨慎起见,章亚若与蒋经国之间的信函往来,均以化名相称,蒋经国叫蒋慧风,章亚若叫蒋慧云。
1942年正月二十七早晨,章亚若在广西省立医院妇产科一胎生下了两个男婴。由于比预产期早约两个月生产,不足月的小婴儿一出世就被送进保温箱中。7天后,才出院返回狸狮路居住。
孩子生下后,章亚若立即让桂昌德打电话给蒋经国报告喜讯。蒋经国得知双生子顺利出世的消息,十分兴奋,立即赶到桂林看望亲生骨肉。当大家让蒋经国猜猜双胞胎谁大谁小时,蒋经国竟准确无误地指了出来,目睹这般父子天伦,章亚若甚是开心。
章亚若因自己客居之所位于狸狮路,她便将路名拆开,为两个孩子分别取了个小名“狸儿”和“狮儿”。可蒋经国端详过这两个脑袋如巴掌大的小宝贝,笑呵呵地叫两个儿子为:大猫、小猫。这样,双胞胎就得大毛、小毛的乳名。以后,不仅父母、亲友这样叫他们,自懂事起,这两兄弟也一直以大毛、小毛自称。
双胞胎兄弟满月时,蒋经国特地从赣州赶来,按照江浙一带的风俗,为孩子过了满月。同时,按照蒋氏宗谱,为两个孩子取大名:蒋孝严、蒋孝慈。
章亚若与蒋经国的恋情维持有三四年的时间,但她在蒋家仍无名分。由于蒋经国未把蒋介石对他们这桩婚外恋的态度告诉章亚若,所以,她根本不知内情。当时让她到桂林去,蒋经国只是对她说,她现在已经怀了孩子,可他们彼此暂时还没有名分,如果几个月后她的肚子大起来,并且要在赣州生产的话,那他们彼此脸上都不光彩,并且还要影响到他这个专员是否能做下去,为了日后能够长久,她必须先到桂林去,待孩子生下后再说。所以,此时的章亚若企盼着事实上的公公蒋介石承认和接纳她。然而,重庆方面却迟迟不肯表态。眼看两个孩子日渐长大,章亚若对名分问题也日益焦急。
实际上,除了名分以外,这段时间章亚若在其他方面的生活都是很优裕的。双胞胎出生后,蒋经国又把章亚若的妹妹章亚梅送到章亚若身边帮助照顾孩子,章亚若除了给孩子喂奶外,不用为孩子太操劳。双胞胎出生后,蒋经国到桂林的次数比原来增多,每次来到,都是对章亚若母子关怀备至。随着儿子的成长和蒋经国的定期探望,章亚若过着很幸福的家庭生活。邱昌渭等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和帮助她。蒋经国给了她一枚私章,有什么需要办和需用什么东西,只要盖上蒋经国的印章即可差人去办理,畅通无阻。因此,她根本用不着为生活所顾虑。惟一的心病,就是与蒋经国不是名正言顺的夫妻,她的身份在蒋家得不到肯定。
后来,蒋经国再到桂林时,章亚若便用柔情加泪水催促他想办法早日将两人关系合法化。蒋经国又何尝不想将他们之间的关系合法化,只是为父的警示在先,他是无可奈何。可他又不能对章亚若明说,只好用言语搪塞,让章亚若给他时间,容他想一个妥善的办法。蒋经国此时的所谓办法,只不过是给章亚若开了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借以麻醉章亚若,稳定她的情绪而已。
一段时间内,章亚若见蒋经国还无法解决她的名分问题,便做了另外的打算。她开始请家庭英语教师学习英文,准备一旦蒋经国无法解决母子三人的地位问题,就带两个儿子远走异邦。并且,她还向蒋经国明示,她不想也不能做他的“外室”。
这个时期,蒋经国对如何处理这段婚外恋及两个私生子问题,处于十分为难的境地,隐藏久了不是办法,可又不能公开,颇感棘手。另外,蒋经国在赣南的从政实习,既给他带来很高的声誉,同时也得罪不少人,责难声四起。为避风头,蒋介石已打算将儿子调离赣州。作为蒋经国自己,为求更大更快的发展,也准备将活动重心移至重庆。在这种微妙的情况下,任何一点风波,都会给别人落下口实,而对蒋经国的仕途产生负面影响。此时的章亚若的名分之争,无形中给蒋经国造成“很不适当的压力”。
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恰在此时,天降“祸”于章亚若,赐“福”于蒋经国,随着章亚若的暴病死亡,蒋经国棘手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那是1942年8月的一天,章亚若应一朋友之邀出去赴晚宴,让妹妹在家里照料两个孩子。半夜时分,章亚梅才听到章亚若返家的声音。章亚若回家后,便上吐下泻,腹痛难忍,翻来覆去睡不着。章亚梅见此情形也没办法,眼睁睁熬到天亮,赶紧想办法通知了桂昌德。
由于头天晚上桂昌德的哥哥桂昌宗正巧来广西办理公务,她前去探望,所以没有按以往的惯例陪同章亚若去赴宴。她是接到章亚梅的通知后,才急忙赶回狸狮路,并亲自将章亚若送往医院。桂昌宗接到妹妹桂昌德的电话,得知章亚若急病住进医院,便也立即赶到医院探望。他到医院后,见章亚若已平静地躺在急诊室的病床上,脸色虽显得有些憔悴,但精神蛮好,妹妹昌德陪坐在病床边。正听亚若说着什么。章亚若见到他,便也请他坐下一块儿聊聊。这时,护士告诉病房中只可留一人作陪,桂昌德便退了出去,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等候。
桂昌宗坐下同章亚若聊了几句,章亚若就说到她“地位”未定的境遇。提到这个话题时,章亚若黯然神伤,泪水盈满眼眶,她对桂昌宗说:“我并不贪羡荣华富贵,可是我不能再在这种阴晴不定的天日中生活,孩子们是要长大的,我不能让他们的身世不明不白,我不能一次又一次地对不起孩子。”对于章亚若所谈及的,桂昌宗只能表示理解和同情,可他又不能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一个姓王的男医生拿着注射器走了进来,先试着注射章亚若的右手臂,结果没扎进血管,他便绕过床,在章亚若的左手臂打了一针,这一针扎得迅猛准确,章亚若一颤,齐整的上牙咬住了下唇,却没吱声。王医生拔出了针。章亚若揉着手臂打过针的地方。可就在医生刚跨出病房时,章亚若突然断肠般地尖叫:“哎呀!不好了!黑……黑……我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了!”随即昏迷过去。
桂昌宗被突然发生的情况惊呆了。他本能地冲出病房,呼喊着医生救人。医生、护士很快聚满了屋子。这时,有位医生说抢救要用冰块,叫桂昌宗赶快到街上去买一袋。等桂昌宗东跑西奔,大汗淋漓地买到冰块,约半小时后再回病房时,章亚若已是气若游丝了。惶惶间,桂昌宗熟识的广西省立医院院长走到他身边,交给他一张病危通知单,上面写着“血中毒”三个字。几分钟后,主治医生宣布急救无效,章亚若已死亡,尸体送往太平间。
虽然说章亚若的突然死亡,在客观上帮助了蒋经国,不至于给蒋经国在政界和仕途上造成什么不利影响,可在主观情感上,蒋经国是不希望章亚若离开这个世界的。听到章亚若死去的噩耗,蒋经国痛苦万分,他曾想亲赴桂林奔丧,后来经身边亲信的劝阻、开导,他才没有成行,派好友王制刚到桂林处理丧葬事宜。王制刚赶到桂林同邱昌渭按照当地风俗,在凤凰岭下择了一块“百鸟朝凤”的风水宝地,安葬了章亚若。
当桂昌德从桂林来到赣州,将章亚若的遗物面交蒋经国时,这个刚强的男人睹物思人,竟双手颤抖,一言不发,眼泪滚滚而下……
章亚若去世了,还有两个孩子。从内心讲,蒋经国很喜欢他们,但自己缺少抚养孩子的条件,宋美龄不会要,蒋方良也不会要。无奈,蒋经国只好求助于章亚若的母亲,请她与章亚若的妹妹一起照顾这两个可怜的儿子,念及与女儿、外甥的骨肉情分,周锦华二话没说,就将两个孩子抱到自己的怀里。孩子长到4岁入托时,征得蒋经国的同意,改姓章。1949年,年仅8岁的章氏兄弟及外婆被护送到台湾。
关于章亚若的死因,至今依然是个“谜”。有的说她产后体弱,抵抗力下降所致;有的说是她当晚饮食不卫生引起的;还有的怀疑是“蒋老先生”给“小蒋先生”派来“保驾”的“情治人员”自作聪明,盲目护主的愚忠行为;更有甚者说是蒋介石派人秘密处置了章亚若。桂昌宗、桂昌德二人亲历章亚若暴亡的前前后后,也认为蹊跷处甚多,怀疑是谋杀,但这些都属于推测,无有力的证据。最起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能够提出雄辩而无懈可击的事实来足以证明这一点。
挑开了说,关于这个历史遗留的“悬念”,只有蒋经国本人可以极其清楚地揭开它的真实“谜底”。既然蒋经国有生之年有意尘封这段往事,那“章亚若之死”的内幕欲大白于天下,可就是难上加难了。无论如何,蒋经国与章亚若的赣南婚外恋,终因章亚若的死亡,而在表面上划上了句号。
》8《
【此恨绵绵未有期】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如果真爱是一种幸福,就算心痛也是幸福;
拜读。重温。[em]e160[/em] 此恨绵绵无绝期!紫英拜读[em]e112[/em] 读了一遍,颇长见识[em]e179[/em] [em]e160[/em] 不被祝福的爱注定是悲剧 从一开始就是个悲剧!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第一感觉他杀的可能性大。 一声爱恨重!!!痛苦与甜蜜并存! 在我的内心世界里,对婚外情,一直持排斥的态度!感情无论多么哄哄烈烈,终究以他人的痛苦为代价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论是对内心还是外在美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见到更美好的人,遇见懂自己的人,可以欣赏,可以爱慕,可以尊重,可以互相懂得和怜惜,而不可占为己有! 昨晚看了上集,就期待下集,想知道蒋经国与章亚若恋情的发展和结果。爱情的产生无疑是美的,但爱情其实也很平常。婚外情必然是痛苦的,因为两个人的恋爱涉入了对方的婚姻,必然有伤害。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吸引,是理智难以控制的,两个陷入热恋中的人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来,这一点可以理解,但行为太烈,未婚同居以为生仔,都不应该! 这么好的两篇文,竟转载不了,遗憾,真是遗憾 先占个位,有时间来读[em]e100[/em] 理解这样的感情。没有身临其境的,或者就算有相似经历的人,也难有感同身受的感觉。但能理解这样的感情。爱,有深浅、浓淡,不是什么人都能产生好感,进而爱恋,再到深爱的。那是两个生命密码的对接、加上男女荷尔蒙强烈作用的结果。去看看中外古今有多少离婚案例,又有多少婚外情的产生,并非人们爱折腾,那定是一种身不由己、无法自拔的强烈欲望,从本文也能证明这点。只是这样的情况与政治牵连就不妙了。章亚若最后的暴毙,有他杀的嫌疑。可惜了这样一个秀外慧中的女子就这样陨落了。可怜啊。谢谢明月分享。 文章评论
欲语还休
紫英
竹
暖暖
兰梦
阳光灿烂
醉影花痕
一天又壹天
了无痕
柠檬
柠檬
情韵悠然
青盈
诗梦
悦悦(丹雅,拒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