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 话 柳 树

个人日记

           时间真快,转眼间来广东深圳已小有三年了,期间 我曾到过广州、中山等几个城市,也去过郊外和一些较大的园林。就树木而言,所见所闻都是唯热带独有的树种,还真没看到柳树。这本不奇怪,因为柳树是北半球温带植物,正如在北方照样看不到生长木棉、棕榈一样。不过我有一位广东朋友他在一篇撰写家乡“潮州西湖”的博文中使用了“亭台楼阁 柳岸飘拂”的文字让我吃惊。的确,以柳装扮和描写湖光山色、庭院美景是别有一番情趣的“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让人一想就很浪漫,但前提首先是真的有柳才行。两日后我在南山书城遇见了这位朋友,因为特熟悉 我开口就来个直接询问;“潮州有柳树吗?”对方似乎明白了我的用意,自信的回答“有哇!”“我不信,柳树是北方产物,潮州是北回归线边缘城市,可能吗?早听说连柳州都无柳 潮州安有柳乎?”话虽不多却极具挑战性。“这人——,你等着”说罢转身离开。
    又是两日后,他在电脑上Q我并且上传了两张照片,我一看果然是两幅“柳暗花明”的美丽图景,虽然局部不甚清晰,那垂柳在两侧高大的紫荆树和广玉兰的夹衬下显得有些僝弱和矮小,但那婆娑的影姿 那万条垂下的“绿丝绦”依然妩媚动人,依然彰显着“万树皆向上 独柳不随争”的谦谦君子之风。尽管“绿荫未覆长堤水”却也“拂堤杨柳醉春烟”。我服了,证据面前只能回敬两句“真像,佩服”,其中不免含有代考之虞。
    国庆节期间,我和老伴来到“莲花山森林公园”又一次徜徉在热带雨林般的自然怀抱里,心情格外爽朗和旷达。我正在欣赏一株从马达加斯加引进的“异木棉”,老伴忽然喊了声“柳树!”这喊声好像发现了新大陆,我顺着老伴指引的方向望去,在不远的幽谷湖畔,真的有一丝柳烟浮动,我们赶忙前去查看,“嗯,真不容易!”我喃喃自语。树干虽然只有碗口般粗细,那纵而深的皮裂,喜湿的品性,低垂修长的枝条都是柳树的性格,唯独那互生的叶子格外纤细,比东北的柳叶更像美女的黛眉,也许这就是气候水土带来的变异吧。“嗨,怎么还开花呀!”我老伴惊呼起来,我抬头一看,树冠上真的有一朵红花,我说那一定是风挂上去的假花,老伴说“真的,不信你看”我赶紧带上花镜查看,哦,可不,真是它开的花,一朵鲜艳的红色绒丝花,枝条上还有不少介壳虫般的花苞。“看,里面还有!”老伴指向树冠上面的深处喊道。我看到了,真是难以置信,太蹊跷了,这是柳树么?古人云柳树是“不斗浓华不占红”的,我们也从未听说过柳树开红花,而且是十月份。我开始困惑起来,我不是搞植物的,也说不清个中缘由,呵呵,也许是什么近亲一类,真假难辨。但是仅凭开红花还不足以说明它不是柳树,我想真的柳树是具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无性繁殖功能的,也是其它树种难以匹敌的本性,眼前的它是否也有这种功能 ?我们不得而知。
    我是辽宁人,儿时柳枝为马,青年下乡柳家;如今客居深圳,执教柳体书法,呵呵,对柳树我是再熟悉不过了。在家乡不管是垂柳、旱柳、馒头柳、还是龙须柳(龙爪柳)随处可见,“无柳不成荫”嘛。它不仅是现代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还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资材料。在农村,柳树不仅是很好的建材,由于它的枝条具有很好的可切削性和烘干后不变形的特点,人们使用的笸箩、簸箕、筐篓等都是用柳条编制而成。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人们很难想象世上无柳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所有工厂、矿山使用的安全帽,全部采用“柳罐斗”;在城里上档次的酒器和酱腌制品 外包装都由柳条编成。能拥有一只精致的“柳条提包”也是讲究人家引以自豪的奢华物品;人到百年能够占上一口三长两短的河柳木(棺材)是所有老年人梦寐以求的最终夙愿。
    柳树全身是宝,人们发现柳叶不但可为羊做饲料,还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之功效,柳枝一直是中医使用的传统接骨良材;柳絮可以治黄疸、咳血、便血及女子闭经;柳皮能祛痰瞑目、清热祛风;柳根还可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就连被虫蛀后的柳屑经煎水洗浴或热炒 仍可治疗痒疹和皮炎。西方人发明的阿司匹林就是利用柳树的医疗功能研制而成。
    古往今来,北方人爱柳、咏柳、用柳生生不息。李商隐在他的《垂柳》诗中写道,“七贤宁占竹 ,三品且饶松”可见远胜过南方的竹子。当然竹为草本,不可比对。
    柳树是柔美的,“柳枝依依”含情脉脉 “条条有情”历来也是文人墨客骋怀抒情的好题材。“凡有井水处,即有咏柳词”成为千古名句的就有陶渊明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刘禹锡的“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以及毛泽东的“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等等不胜枚举。不难看出,柳树走进诗词 为诗词增色,诗词装扮柳树 柳树更加传情。千百年来,我国北方民族一直保有着“折柳送别”的习俗,据考,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 借柳伤别的先河。古时候,因为交通和通信条件所限,亲人一旦远离家门出走就难有归期,所以,折柳送别,以柳寄情便成为当时的重要时尚。“一丝柳,一寸柔情”白居易就曾有“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的诗句,还有杜牧的“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郑谷的“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等,缠绵悱恻,哀怨无尽。这是因为方言中留柳不分,“柳”者谐音留也。折柳相留表示眷恋不舍的惜别之情,所以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离别”就不足为奇了。
    大自然是神奇的,不同气候地理总会造化出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物种,人们也总会从中发现与之息息相关 休戚与共的和谐与文明。岭南人发现柳树有如此神奇的魅力而大加引进和栽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尤为可喜的是,它竟能在此存活。我敢说,这种能够在如此宽泛的大纬度内存活的生命力也是极少有其它树种能够企及的。伟大啊,柳树!你顽强的生命力和柔美内敛的品质不正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人格么!最近听朋友说在深圳的仙湖公园也看到了柳树,这个消息让我振奋,一种久违了的家乡气息让我动容,不管怎么说我能在北回归线以南的深圳看到柳树真是让我兴奋。呵呵,“读过诗词千百首,未闻椰林共垂柳”,今日亲得一见岂不“幸甚至哉”!
      

       

       

       

       

      
      
       

                            



文章评论

慵懒的猫儿!

[ft=#336600,3,][B]“椰林共垂柳,他乡遇故人!”-----“难得、难得”很高兴能够认识您![/B][/ft]

慵懒的猫儿!

[B][ft=,2,]读您老的文章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置身于行行垂柳的乡间!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好![/ft][/B]

Crystal

广东确实有柳树,森林公园、植物园有,还有一些开发的比较好的楼盘也有,顺德碧桂园内的湖边就有大片的垂柳。我也是东北人,很怀念春天柳絮飞舞,秋天落叶飘散,冬天雪花漫天的日子,可惜这里没有冬季。

窗外行秀小生

哈哈,好呀,事别三日当刮目想看,写的太好了,语句即柔若柳枝,力度又胜似柳体。古人写柳多是斜音“留”的意思,也有思念家乡之意,莫非如今这“柳”老爷子……

青荷红蕾

[ft=,,][B] [ft=#003300,,][ft=,5,楷体_gb2312]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ft][/ft][/B][/ft] [ft=#003300,5,楷体_gb2312][/ft] [ft=,,楷体_gb2312][ft=,5,][B][ft=#003300,,] 那垂柳在两侧高大的紫荆树和广玉兰的夹衬下显得有些僝弱和矮小,但那婆娑的影姿 那万条垂下的“绿丝绦”依然妩媚动人,依然彰显着“万树皆向上 独柳不随争”的谦谦君子之风。[em]e179[/em] [ft=,,] 艺和缘老师:您笔下的垂柳太美了!!![em]e179[/em]体态轻盈、翩翩起舞、风姿秀出,栩栩如生。您不仅维妙维肖地[/ft][/ft][/B][/ft][/ft][ft=#003300,5,楷体_gb2312][B]写活了客观外物之垂柳,又含蓄蕴藉地寄托了您的思乡之情,浪漫抒情,韵味极浓[/B][/ft] [ft=#003300,5,楷体_gb2312][/ft] [ft=#003300,5,楷体_gb2312][B] 我特喜欢您的这篇《漫话柳树》,不劳而获,转走了。谢谢您写这么好的美文让我们欣赏。 [/B][/ft]

一米阳光

看着您写柳就会想到风和日丽湛蓝天空的北方,然后也会想到家乡,虽不是东北,但黄河故道所在的地方也是让人一直念念不忘,看您的文章就象入了学堂,不止勾起思乡,也叹老伯的闲来妙笔也生花,很喜欢您的文笔.

小楼听曲

[url=http://olm.photo.qq.com/?file=FED5D5DB253410582A3BF41AF00CA933916299E4141C552D5E6F57E50D54E943][img,364,322]http://olm.photo.qq.com/?file=FED5D5DB253410582A3BF41AF00CA933916299E4141C552D5E6F57E50D54E943[/img][/url]

┗$财到$┛

知识渊博广泛,文笔力道精点。能欣赏此佳品,乃吾生之幸事。

菜根

[ft=,3,仿宋_gb2312]身边柳树随处可见,却从没有去仔细观赏,用心体会。今日读过您的文章,让我心生惭愧,每日碌碌无为,错过了多少美好的事物。感叹于您渊博的知识、优美的文笔、浓浓的乡情。。。[/ft]

风轻云淡

[ft=#cc0033,3,]看了你这篇大作,在看看自己生活的环境,真是这样的在我们北方也有南方的花卉像什么玉兰花、栀子花、含笑花、还有好多叫不上来的树名等等。虽然也能在北方生长,但是它的花香和翠绿是没法和原产地相比美的。[/ft]

流觞曲水

[ft=,4,]您是不也借笔下之柳,言继续淡淡的思乡之情?谢谢您让我更进一步得了解了柳树。[/ft]

陕西安春天

[ft=#0033ff,5,楷体_gb2312] 我在我的《奇遇》中描写过的柳树,在你的空间里是那么优美飘拂。我一直认为北方没有杨柳呢。看了你的文章,才知道我是那么的孤陋寡闻!你让我又长了见识!我转走了。 [/ft]

天山英子

[B][ft=#000000,5,]还有开花的柳树啊,没有见过。呵呵![/ft][/B]

梧桐听雨

[ft=,2,]拜读了!真正认识了柳![em]e183[/em] 谢谢![/ft]

海莲

大哥的文笔太棒了![em]e179[/em][em]e16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