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七句祈请颂讲记

个人日记

 益西彭措堪布特别开示】 (2014-10-29 15:47:25)

                                  金刚七句祈请颂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益西彭措堪布特别开示】金刚七句祈请颂讲记

 

 

   在西藏的伏藏法门里,凡是相关莲师的修法都会有金刚七句。莲师是自性三根本的体性,莲花化生的金刚身,而且永远持着幻变网的情形,众生随着各自的欲乐做祈请,都会得到相应的悉地。为了利益未来众生的缘故,莲师以无比的慈悲心,拿出心中的精髓大法伏藏在这些法里面,等待着未来的伏藏师开取。因为,未来五浊恶世的时候,修行正法会有很大的魔障,所以需要虔诚地祈祷莲师来顺利度过。

 

   正是由于《金刚七句祈请颂》有极大的加持力,所以宁玛派里没有不修持这个大法的。为了使我们修法产生增胜的效益,必须先启发出对于本法和莲师的深度的信心和恭敬,所以我有必要做一些讲解。大家如果能从深、广各层面发生认识,就一定会很大程度地开启信心的莲花,这样的话,莲师的加持日轮就能顺利地进入,这也就是我此次讲解本法的目的和心愿。

 

一、总说金刚七句

 

分四:(一)金刚七句的涵义;(二)祈请应现的金刚音声;(三)加持、悉地的大宝藏;(四)金刚祈请的效力证明。

 

(一)金刚七句的涵义

 

  此处所祈请的境是三世一切佛的本体,无上的莲花生大师。使用的是一切祈请文之王——金刚七句,这是莲师安住在法身中,自现的金刚文字,就像大圆满《一子续》,是金刚持如来安住境界里自然显现的那样,因此成了加持和悉地的大宝藏。

 

  说它是“金刚”,是指这根本不是分别心所现的有为法的文字。分别心随因缘而起,有生有灭,但法身没有生灭,所以它是大无为法的体性,因此称为“金刚”。或者说,它是从金刚般的大无为法的法身智慧中自现的,所以称之为金刚。或者,它永远不失效力,以它金刚般的体性,能够遍在一切时空的有情界里,如意赐予加持和悉地。意思是说,金刚七句能遍在一切有情心上,它就是佛的智慧,是金刚之声,是大无为法。虽然在众生心前,似乎感觉这是有生灭的文字,其实它就是莲师的无上正觉。就像密咒本身就是佛的智慧,但在众生心前现为文字、声音的形式,与此相同,金刚七句虽然在众生心前现为七句文字,实际上它就是佛无上的大无为法的智慧。

正是如此,它才成为无边加持和悉地的大宝藏。随着个人的见解和修证的差别,这个文字也会呈现出,从外到内到密到极密的各种法的内涵,可以有相应于生圆次第、大圆满等各种的法义。也因此,可以从中领纳到各方面的加持,乃至能达到让人速疾开悟成佛的功效。

 

   这就知道,金刚七句的体、相、用如何。它的体是法身大圆满界;它的相是呈现出的自然自现金刚妙声的相状;它的用就是如意宝性,能够随一切众生的根性、欲乐,做恰如其分的加持,也就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的心、欲乐是如何,就自然显现出相应加持的量。

 

 

【益西彭措堪布特别开示】金刚七句祈请颂讲记
                                莲花生大师

 

(二)祈请应现的金刚音声

 

   莲花生大师曾亲口说:“我莲花生在本来界中安住,自然显出法性自力的金刚音声——七句祈请颂,以这个自然妙声的祈请力,现前了周遍虚空具五决定的报身和报土的所有庄严。这时候,法界五部佛母为了利益众生,以金刚七句祈请庄严报身,由此就在极乐净土乳海中的莲花茎端,现起了五个化身,都是莲花生。在浩瀚刹海中,当时做了不可思议的事业,任何一个都超出思维的量。又有一百俱胝数的智慧空行母,同声唱着七句祈请颂,为了在释迦佛的化土——南瞻部洲,兴盛密咒教的缘故,迎请莲师应现,这样就从极乐世界化身而来。

当时,是在金刚乘教法本源的邬金境内,达那够夏岛上,稀奇莲花的茎端里显现出来的,称为‘海生金刚’。降生以后,显现了非常多的不可思议的神变,极其稀奇庄严,一切都超出思维的量度。在人间化现以后,对于无量无数的空行母,宣讲了《莲花幻变网续》等的续、教、窍诀,有一百俱胝那么多(“续”,是指玛哈约嘎,“教”,指阿努约嘎,“窍诀”,指阿底约嘎,也就是一切无上瑜伽的密法)。这都是因为所化机的欲乐不同,为了利益当时和未来众生的缘故而宣说的。又把所有的续、教、窍诀里所讲到的三根本,摄集在一个上师莲花生大师的修法当中。又把上师的修法,全部摄入在七句祈请的修法里,使它成为一切甚深密法的大陀罗总持章句。”

 

   也就是说,这个七句颂,成了含摄一切佛法不可思议的章句,成了一切妙法的根本,这就叫“一即无量”,完全是一种没办法思议的行境。一切如海的续、教、窍诀,都摄在了上师莲花生大师的修法里,之后,这个上师修法又摄集在七句祈请颂里,就像把三千大千世界的经卷摄入在一个微尘里那样,无数最甚深的金刚乘的妙法,全部摄集在这个七句祈请颂里。它就成了一切世间界里最稀奇的金刚妙声,这种不可思议大无为法的章句,成为开启一切加持和悉地宝藏的关键。这就是与三身莲师佛感通的秘诀,也就是这么至心称念的时候,就能迎请到莲师的加持。

 

  莲师又说:“基的七识聚性(把第六识跟第七识合为一个),道的七觉支,果的胜义七财的内涵,都无余摄入在七句里面,没有一点欠缺。”

 

   换句话说,这一切的内涵都在金刚颂里含摄了,它是一个无尽藏,虽然表现上是七句,实际上它就是圆满的无尽的妙藏。它是法界自现的,根本不是有为法,不是妄想的产物,不是通过有为的因缘而造作出来的。其实它就是法界,为了利益一切有情的缘故,让众生能够与三身莲师融合的缘故,能够迎请到佛力不可思议的开发力用的缘故,而显现成金刚七句颂。

 

  我们要再再地认识到,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除佛以外没有人能够测到它的底,没有人能够知道它的内涵,知道它所能给予的加持和悉地有多大。哪里有金刚七句,哪里就有莲师,哪里有至诚的祈请,哪里就有加持降临,而且随着个人的根性意乐的不同,会出现如量的效用。它如同大海,浅者得浅,深者得深,一切机全都包摄了,一切法全部圆摄无余,生圆次第、大圆满等的一切的妙法,都含摄在金刚七句里。它有无限层面的展现,随着我们的见解、祈祷心的不同,会出现越来越深、广、顿速的加被,最快速的是能够给予你顿时证悟。

 

  以上所讲的祈请应现的金刚音声,这里有极秘密的缘起。也就是,莲师是怎么样应现在众生前?或者说众生是怎么来见到莲师,接通莲师的加持呢?最殊胜的要诀就是金刚七句,所以它叫做“一切祈请妙法之王”。这是莲师自己宣布的,是自身法身之中显现的,而不是某个人写出来、以某种因缘力造出来的。

 

  这样一个金刚文字,它就成为祈请莲师从法身中现报身,从报身中现化身的一个最直捷的妙诀。离戏的明空界就是法身,从法性自己的力用现前了金刚七句,所以不能把它理解成是口头上生灭音声的体性。再以这不可思议、法尔自现的金刚妙声的自祈请,就现起了遍虚空的报身和报土的庄严。之后怎么从报身里出化身?还是以金刚七句来祈请。这就看出,金刚七句就是从报身起现化身的关键的能感的因。

 

(三)加持、悉地的大宝藏

 

   这里继续引用莲师的金刚谛实语做证明。莲师自己说:“只要你念这样的金刚妙音,我也无自在地必然降临,而做加持,做大智慧的灌顶,同时像云一样的三根本圣尊海众也一同降临,在共同和殊胜两种悉地方面,能够没有任何障碍地赐予。行者能直接的,或者在证境、觉受、梦境当中见到我,当时就出现虹光旋绕,妙香普熏的妙相,这时还会听到空行母授记的声音,或者见到空行表示的文字。而且念金刚七句时,大加持就会在身语意上降下来,以这种力量,顿证的证量会当即生起。修者念了金刚七句,能够驱遣八部鬼神,也就是以自己的威力能控制鬼神的心,具有号令的威权,无论说什么,他们都唯命是从,不会做任何障碍。凡是和修念者结缘的人都具有利益,自身也具足威力,能够很快到达持明地位,最终与莲师成为无二。”

 

下面对这段金刚语做一些解释。

 

   我们要知道法界的缘起律,因为金刚七句是莲师在法身中自现的祈请文字,他是自己祈请的缘故,所以一念这个,莲师必然会来,他自己也说,我都毫无自在。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缘一会合,自身方面有了信心、恭敬心,就像天月和水一会合,自然有月影现前一样,莲师的加持不可能不现前。

 

 

   而且要知道,金刚七句的体是莲师的金刚智慧,所以它不会有时空的局限,它不是落在某一个点上的。我们常说,这不是微尘、刹那的体性,这样它就能周遍,任何处所的众生,无论有多少人,只要至心地持念,莲师必然一一地降临在他面前。由于它就是金刚智慧,有无碍的加被力量,随着众生的心有多强,就能引多少,所以能够应着众生的心,如量地显现加持,赐予悉地。换句话说,就像空谷回声一样,发出多大的声音就会传出多大的回响。又像镜中现影像,是怎样的长短美丑的相,当即会现出相应的镜像。同样,由于他利究竟的缘故,悲力无碍的缘故,我们只要诚心地持念,必然随着我们的欲乐和心,现出相应的量来。

 

   再说,它是一种金刚体性,不是因缘生的缘故,所以它的力量绝对不会有缩小、亏损的情况,在任何时空界里,任何众生去持念,都一定发生如是的效用,绝不会有失灵或者效用降低的情况。这样我们就坚信,由于金刚体性根本不是偏在任何边上的法,我们今天去持受的时候,就是莲师的智慧直接在心中起作用,随着自己的心有多大的虔诚、恭敬,有多么殷重地祈请,就会相应地现出那么多的加持。

 

   我们根本不用怀疑,尽管现前没有见到莲师的色身相,但是金刚七句就是莲师的代表,更直接地说,它就是莲师的智慧,所以,我们只要一心地祈请,莲师当即就在心中出现。要知道,莲师、金刚七句和我们的心,并不是有什么距离,而是以不二的、无差别的缘故,我们一念的时候,当即莲师就在心中显现,没有一秒钟的延迟。

尤其是,你必须相信金刚七句就是莲师,它就是莲师的威德、智慧、力量,也因此,我们至心持念的时候,莲师的威德就是自身的威德,就必然有心中莲师的加被,而且会召请到如海的三根本圣众。不仅如此,我们这么一念的时候,由于自身已经是莲师的威德的缘故,就能够役使无量的八部鬼神,在这种威德的摄服下,他们完全没有力量阻挡,根本不可能起到障碍。

 

   而且,以诚信莲师与自己无二,达到毫无怀疑,至心持受的时候,我们本身就是莲师的一种化现,这样的话,凡是跟我们结缘的众生都有很大的利益。这上面你要生起佛慢,不是说我还很低,要知道,你正持受莲师的时候,你就是莲师,这样的话,这个力量就能加被到一切众生。或者你暂时还信受不了的话,那至少要相信,莲师的力量就是透过你的心发出去,就像聚光式太阳灶,它朝向太阳,就能聚集光力,获取热量,然后起到加热的作用。但是,最好的见解,就是我们在念诵的时候,信解自己就是莲师,金刚七句就是莲师的智慧、威德。以这个缘故,我们就能快速到达持明地,跟莲师成为无二。

 

   这是一条极迅速、极简易、极方便的路。它完全不是寻思者所能衡量的行境,关键是要有信心和恭敬。也就是你要相信,这是无上的莲师的力量,他确实具有无碍地穿入我的心,而且能使人立地现证的力量。此外,像是消除违缘,使得一切都随自而转等各方面的力量,这些当然不在话下。

 

   我们要有这种最大的信心,深信祈请颂就是金刚体性,就是无上的佛的智慧,以这个信心,你就能成为一个最具缘的人,是一切人当中最有福份的人,也是一个最好的法器。对于这种不可思议行境的事,竟然能够没有丝毫怀疑地一心信受,这样的话,他的心里时时都有莲师,时时都与莲师同在。

 

   莲师离我们不远,莲师是周遍的,是与自己不二的。莲师正显现成金刚七句,对我们来说,再也找不到比这更方便、更殊胜、更圆顿、更直捷、更有效力的妙法了。整个如海的续、教、窍诀的妙义、大用,都完全隐含在金刚七句里,所以这就是一个无尽的宝藏,是无量加持和悉地的大秘密藏。

 

   就我们目前来说,由于自己的一些虚假的业障,暂时还见不到莲师的化身形相,所以对我们而言,最好受持的,也是恩德最大的,就是金刚七句。虽然它本身是大无为法,但就我们众生而言,这也是最慈悲的,赐给我们众生直接就能用的,直下就能召请到莲师的力量的妙法,再也找不到比这更方便的事了。这就是莲师无上的慈悲,他把一切的秘密藏,一切的功德力用,全部摄在这一个金刚七句里,这就使得我们都能够当下受用到。

 

   你一定要相信,它是金刚体性,它不属于生灭法,它的力量不会有任何的变坏,它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何人的心中,都能如量地出现,它是完全平等地呈现出来的。而且,它本身就是莲师的智慧,也因此,它能做一切佛事,以这个大威德力的缘故,对于共同和殊胜两种悉地,能够没有任何障碍地直接赐予。如果我们的信心和恭敬已经增长到了极度,那么莲师可以一刹那间就把证量传给你,所以,这确实是顿中顿的无上大道。

 

 

【益西彭措堪布特别开示】金刚七句祈请颂讲记
古汝释迦狮子——莲花生大师学习了医药星算等无余知识,在孟加拉巴热拔哈蒂论师座前修习所有瑜伽密续,获得证悟而亲见诸本尊。从佛的近侍阿难处剃度时,地神母献法衣,十方诸佛亲临授记为教主,修学般若九乘,名号古汝释迦狮子

 

(四)金刚祈请的效力证明

 

   在以金刚七句祈请的历史书里讲到,所有金刚空行母作会供时,都是以它作为迎请莲师的赞词。

 

   关于金刚七句祈请的效力,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可以证明。当年在印度那烂陀寺的经堂里,有擅长因明和声明的五百多个外道师,跟内道的智者们辩论,企图压垮佛教。当时,佛教的智者们都辩不过他们,而按照辩论的规则,失败方必须跟随胜利方,改学他们的教派,情形非常危急。

 

  那天晚上,大多数的佛教智者都梦到一位名为“胜寂”的空行母,给他们授记说:“以你们的能力没办法驳倒外道,我的兄长金刚颅鬘力(就是莲花生大师),现在正在黑暗的清凉尸陀林里修法,如果你们不迎请他的话,圣教就会灭绝。”

 

  智者们心想:“我们怎么能到清凉尸林去呢?那是一个人迹罕至之地,谁也不清楚在什么地方,再说去那里是非常艰难的。”

 

  这时胜寂空行母说:“你们就在经堂的顶上,摆上丰盛的供品,并且烧香,敲起很多法器,然后以大恭敬心,同声这样念金刚七句作祈祷。”随后空行母教给他们七句祈祷。

 

   智者们按照吩咐来做,结果在祈祷的时候,格日仁波切当时就从虚空中降临,坐在五百位智者的上首。在辩论中,以教理的力量击败了外道。外道发现辩论不行,又来比试力量,那时狮面空行母交给莲师一个宝箧,嘱咐他要调伏外道。于是莲师就降下霹雳,调伏了那些特别骄慢刚强的外道,其余剩下的外道也全都归入佛教内道。从此以后,金刚七句的祈祷就在印度遍地弘开了。

 

  从这就能看出,本来迎请到莲师是非常难的,但只要以大恭敬心念诵金刚七句,莲师是不可能不来的。这也证明七句祈祷有迎请莲师的极迅捷的功效。

 

   后来,莲师来到了西藏,建立了殊胜的佛法,那时候给有缘的君臣传了七句修法,为了利益未来的人,几乎在所有的伏藏法类当中,都有出现七句修法。直到现在为止,法的加持一直存在着,有现量的加持相,这是大家明显能见到的,它就是这样的大宝藏法门。

 

   接着为了使大家生起信心和恭敬心,需要简要地讲解莲师的体性、功德和事业。

 

二、莲师的体性、功德、事业

 

分三:(一)总说三身不二;(二)此土应化的情形;(三)三世应化的情形。

 

(一)总说三身不二

 

  莲师是三世诸佛的总集,是三身不二的体性。

 

  三身,用譬喻来讲,就好比无云的虚空,没有任何边际的相,其中有和虚空等量大的一个莲师像,再从这个莲师像里,化出很多有情那样大小的身体,这就表示三身不二。分别来说,法身,就是法尔本具的身,它是本来解脱,也就是本来没有垢染,也没有解脱,这是和普贤无二的法身界。这里所谓的法身或者法界,都是指一切法的本元。其次,报身,就是法界里具足五决定的受用圆满身,它法尔自成,不是由因缘造成的。然后,由它自身的力用,出现了无量的幻变游戏,这其中任何一个都是不可思议的相,完全超出了思维语言的量。

 

   莲师就是这样三身不二的体性,也可以说是一切佛的总集。这种彻证菩提的状况,唯有佛才能彻知,其他包括十地菩萨在内,都无从了解。就像金刚教所说那样,他有三身的无量的游戏相,都是任运自在地应现的。就像空行母益西措嘉,在净观中见到莲师的某个化身,化现在东方一个叫做“广大金刚海”的世界里,他身上每一个毛孔里都现出十亿个净土,每一个净土里又各有十亿个世界,每一个世界里又各有十亿位莲师,每一位莲师又各有十亿个化身,每一个化身又各调伏十亿个弟子。在各个方位和中央都见到如是的化现。这样就知道,这完全是一种极其不可思议,语言、思维无法到达的情形,只有彻证法界的诸佛才知道他的状况。因此,我们应该对莲师生起最大的信心和恭敬,因为再没有超出其上的境了,而且对我们来说,再不可能有加持力更大的了。

 

  所以,每当祈祷莲师的时候,都要用一种最大的信心和恭敬,猛利地祈请。而且要相信,这是三身不二的体性,在任何具信心者的心中都会当即现前。尽管我们没有用眼睛见到,但也要知道,当下持金刚七句的时候,莲师就在我们的心中以不二的方式作加持,所以,没有比这个更可靠、更有功效的了。

 

(二)此土应化的情形

 

   单单就化现在娑婆世界的情况来说,在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六方的三十六个世间界里,以及六道等各个处所里,都有莲师的化现。比如天界有叫“咕噜金牟尼持”的莲师,阿修罗界有名为“咕噜胜利”的莲师等等。总之,随应众生的因缘,出现了各种各样无量无数的幻变显现。

 

   在我们所在的南瞻部洲,也是示现为密教教主的身份,前后有八大莲师的事迹、二十种神变等等,而且从幻化中再幻化,一重一重不可思议,这样来增盛、弘扬佛的正法。

 

  现在,莲师住在铜色吉祥山净土。在南瞻部洲的西南方的大海里,有一个大岛,岛的底层住着罗刹鬼。铜色山岛屿的主山深入到海底的龙族的居住地,它的山峰一直高到色界的梵天。铜色吉祥山上有莲花光刹土,具有上中下三层,顶层是莲师的法身,也就是阿弥陀佛;中层是莲师的报身,即观世音菩萨;底层是莲师的化身,围绕着八种化身。而且,在二十一个大的罗刹洲里,莲师在每个地方都化现出各种身份,行持各种事业。

像这样,总之,在法界周遍的处所里,任运兴起无量的事业相。

 

(三)三世应化的情形

 

在过去佛出世的时期,莲师就已经有了。

 

在现在佛的教法期间,印度等地的智者、成就者,多数是莲师的幻化。比如,阿闍黎莲花金刚、婆罗门萨哈拉、萨迦派的祖师毗汝巴、噶当派的祖师阿底峡尊者等,其实都是莲师的幻变。而且很多的持教者都是由莲师加持而摄受的。莲师在印度、汉地、香巴拉等很多地方,对于圣教和众生的利益,做了各种特别伟大的事业。

 

来到西藏以后,莲师踏过所有的地方,并且都做了加持。传记里说,莲师亲自去了纳日的二十座雪山,卫藏、后藏的二十一处修行圣地,多康的二十五处圣地,三处秘密峡谷和其他的很多地方,都经过莲师的加持,而成了修行圣地。尤其是伏藏了不可计算的极其殊胜的法,包括赤松德赞王的八种个人伏藏为首,五大意伏藏,二十五种甚深伏藏等。而且为每个伏藏法都授记了开取的时间、取藏者的名字和将会受持法教的具缘者。埋藏伏藏的原因是,防止密咒乘的法被摧坏,避免金刚乘的堕染,或者遭到篡改,以及维持加持力,以利益未来众生的缘故。还摄伏了所有的世间鬼神,用金刚杵放在他们的头顶上,让他们喝甘露水,发誓护持佛法。

 

莲师离开藏地后,承诺在佛法安住期间,一直化身而来,护持西藏人。又嘱咐十二位地神母,不准外道进入藏地。未来这个世界遭到法难的时候,莲师化现成香巴拉军队的主帅,显现手持法轮的很威猛的形相。当年的二十五位君臣大弟子,也都成为座下的大将。把魔军灭尽后,密咒的教法会在世间兴盛。

 

西藏无偏持教的新旧派的大德,像格鲁派的宗喀巴大师、噶举派的噶玛巴、萨迦派的萨迦班智达等,都是莲师的化现。宁玛派里更是有很多莲师的身、语、意、功德、事业的五种化身。如菩提金刚在授记中写道:“单坚阿拉木天喇荣沟,邬金莲师化身名晋美。”而且,藏地多数的智者和成就者曾经见过莲师,得到加持和赐予教授等等。这在各类传记里都有明显的记载。

 

未来弥勒佛来到世间示现成佛时,莲师会化现为一位名叫“调伏众生”的菩萨身份,之后会把密法广大地兴盛、弘扬起来。同样,在贤劫一切佛出世期间,也会出现一个个莲师的化身。未来,直到众生界尽为止的期间,都是住在化基——无死金刚智慧身中幻化游戏,是跟时、方同等的量,也就是在无尽的时空界里,化现各种的化身,广作有情的利益。

 

这里的化基和化事是一对,也就是幻的本源和幻变的事,这就是由体起用的意思。

 

莲师恒时住在无死金刚智慧身之中,没有一刹那离过,或者说没有一刹那忽然迷惑,这叫没有迁移。而我们一念落到了能所二相的妄现里,这就叫偏离了本性,这也只是在名言上假说为从本性里出去,实际上从没出去过。莲师是已经彻证的佛,没有丝毫的二取垢染,所以纯粹是大无为法,不是因缘所生,也因此永远没有衰灭,这就叫“无死金刚身”。或者就现前的极奇特的缘起来说,莲师示现成就了无死虹身,他的体性就是智慧。这里的“身”是个比喻,是指这是一切法的来源或者依处,所以叫做“身”。这个大智慧,不会堕在任何时间和方所局限的量当中,不会落在时分和方分的体性里,也因此它是周遍的。

 

虽然就他自身来说,恒时住在无死金刚智慧身里,没有一刹那的偏离,这叫“如如而住”,永远是如此,但是针对化机,就有一个尽一切时间、空间的幻化、游戏。也就是在他的海印三昧里,应着无数众生的心,而现出无数的化现,来作有情的利益,所以,用“幻”字来表示就非常恰当。

 

我们知道,“幻”是指因缘一和合,观众眼前立即见到各种各样的相,有牛、马等的有情相,还会有各种的来去、迁变、动作等等,而这些都是假相。同样,这里说的就是“由体起用”,也就在无量众生界里现出各种调伏的相。意思是说,由于体遍在一切法中的缘故,所以他能一时之间应一切世间界众生的心,不必动任何心思,自然就现出各种相应的相来。然而,这些相只是众生心前见到的,莲师本身没有一个刹那、一个微尘的迁移。这样才了解,原来我们一直在莲师悲心的观照当中。

 

格日仁波切自己也说:“我实际上是无量光佛意的幻化,圣者观世音语的光明,是一切空行的长兄,一切勇士之王、持明之王,三世一切佛的事业之主,是无与伦比的普贤大金刚持。”这就证明,现在我们面前的莲师,他就是一切佛总集的体性,一切佛的事业,格日仁波切全部都能做到。他住在法界心当中,现出无数无量的幻变,具足大悲、大力,尤其是威猛力的代表。

 

这样,我们才知道莲师的体性、功德和事业。他确实在没有一刹那动摇的法界智慧身中,应着无量众生的机,能够没有一刹那的延误,迅疾地降下加持。所以,我们一定要对此深信,这是极其奇特的事业相。应着众生的心,就会现出调伏相,而且所作的调伏完全契合众生的根机。也因此,他就成为大如意宝,能够如欲地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求或者希欲,我们有什么样的愿望都可以向至尊莲师祈求。莲师自己也说:“对于那些信敬情深的众生,我的大悲加持比其他佛还要快,一直到三界轮回的众生度尽之间,莲师我的大悲无有穷尽。”

 

接着还要补充一点,上节课讲到“祈请应现的金刚音声”,当时我的想法是,这是一个极大的秘密表示。金刚七句是三种祈请的钥匙,你用这样一把钥匙,就能把莲师请出来。这不是某个人的分别心的想法或者是创作,它是法界极其微妙缘起的显示,所以叫做“金刚妙声”,是自然出现的,它的效力能遍在一切时处,能起到彻证菩提之间的所有作用。

 

那么,这种作用怎么来向众生说明呢?一定要有一种表示,这样大家一看到就知道,我也要这么仿效而行。由于法性的缘起,它永远不会失灵,不会有改道路的情况,由于这是不变的规则的缘故,我们如是而行,也必定如是实现,任何人如是来行,都决定如是实现,因为法界是无私的,从来不会有偏颇。

 

为什么说它是三祈请的关键呢?那么首先就要知道,在法身中自现了金刚七句的妙声,而且是以金刚七句做自祈请,这已经说出了从法身请出报身的关键。之后,五部智慧佛母还是以金刚七句祈请,结果就现前了极乐世界的化身,这实际上是暗示从报身请出化身的关要。再就是一百俱胝空行母的祈请,又从净土化身中现出了南瞻部洲的化身,这就开示了从净土化身请出秽土化身的关键。

 

从这里我们也会明白,返本还元的妙道完全含摄在金刚七句里,这里面隐含了一条见到三身莲师的秘密道路,也就是随着祈请者的心,能够相应地见到三身莲师。下品的祈请能见到化身莲师,也就是在定观中或者梦境里,会见到莲师降临,而且做各种大智慧的灌顶或者教诫。中品的情况是,瑜伽士以金刚七句祈请,能见到报身的莲师现前,这时候,他自身已经处于空行勇父的行列中,这时是报身佛来传法、做加持的。最上等的是能够见到法身莲师,彻见到菩提的本面。从这里才知道,原来金刚七句是这样的金刚密诀,它里面已经隐含了现证法报化三身的关要。

 

也是这个原因,全知写了一个极其殊胜的《白莲花释》,从中可以看出,这个金刚文字具有无量的妙义,而且可以由外到内到密到极密,一直深入进去。这也是法界本身的奥秘,浅者见浅,深者见深,然而这一切都是以金刚七句这个秘诀文字来显现的。我们一定要懂得这一点,才知道念的到底是什么。

 

 

【益西彭措堪布特别开示】金刚七句祈请颂讲记

古汝爱慧—— 莲花生大师因被王法驱逐而以大乐居寒林为住处,为众空行宣说佛法。从金刚萨垛处听受《生起摩诃瑜伽十八续》等法,现证无别真谛三等持,以闻思和慈悲视众生苦其子,故称古汝爱慧。

 

接下来讲一点莲师广传里记下来的莲师的传记。

 

那时候,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看到世间有国王等骄慢的人,以及那些因为慢心很大而被束缚的人。为了调伏这些人,佛住在极乐世界,色身的顶髻上放出红光,光明里幻化出一个国王,名叫“圣妙转轮王”,就这样应化到了人间。

 

国王有很大的力量,能够自在地主宰四大部洲。当时的国势非常强盛,无论是哪方面的受用、权势,都十分兴旺、发达。他不仅是人王,还兼具法王的身份,普遍地做了正法的事业。

 

再说,那时候在国家西南边隅的乳海里,长了很多莲花,国王恭敬地供养三宝后,派了一个仆人到乳海里取花。那个人取来了莲花,献给国王。国王又把它献在三宝前做供养。

 

这一天,从阿弥陀佛舌头的中央放出五色光明,直接下照到乳海当中。这时,取花的使者来到花丛里,发现大海里长出一棵很大的莲花树,树枝上开出了莲花,花瓣大得像雄鹰的翅膀,树叶有盾牌那么大。在这个中间,有一个还没绽放的花苞,像望江花那么大,叫做“优昙花”,它在夏、冬两季都没有开花。取花的使者感到很稀奇,就把这事一五一十地禀报给了国王。国王说:“你要好好地照管它,对这个清净的花,你们一定要昼夜轮流地看护。”

 

到了猴年初春这个月,一天,花苞终于开放了,在花的四方和中央,分别住着五个不同肤色的童子,这些童子都是用五色的绸缎包着发髻。中间的童子是蓝黑的肤色,东边的是白黑色,南边的黄黑色,西边的是红黑色,北边的是绿黑色,他们身上都具足六种庄严。取花的使者见到这个情形后,赶紧回去把这件事汇报给了国王。国王听了,脸上多次露出欢喜的表情(表示他非常想去看这五个童子,因为他没有孩子)。

 

之后国王决定,我们现在就前往乳海。国王的行头是很大的,前面有五头雪山狮子引路,后面有五百匹骏马拉着大马车,车上装了不可计数的五欲供品。国王、大臣以及他的贵妃、侍从们,就这样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正在这时,阿弥陀佛和八万位净土的眷属,也降临到了乳海边上。国王到了乳海的时候,只见五位童子都没有言语,他们的心都不动、不变,在莲花里安坐,身上还放着光。

 

于是国王赞叹道:“奇哉!奇哉!在西南的乳海里,莲花树的顶端,生了五位童子。在您们不坏的色身上,有以受用圆满而庄严的一切诸佛都集聚的发髻。”

 

这些是比喻的说法,“不坏的身”,指不是凡夫的生灭身,而是金刚身。怎么来做庄严的呢?是以一切自受用都圆满而做庄严,不必受用世俗的那些五欲。他们的顶严是“一切佛集聚的发髻”,意思是,他们是诸佛汇集的体性。

 

国王又说:“莲花生,寂静、最极寂静,身上完全具有虹光的妙色。”

 

这是赞叹色身的功德圆满。“寂静、极寂静”,是指已经达到最极寂静的涅槃,彻底远离了凡夫惑业的妄动,不是任何苦和苦因的体性。“色身全是虹光”,表示不是惑业所感的不清净的躯体,血肉等全部没有了,完全是一种光明的身。

 

又赞叹说:“您微妙的幻音如同佛语一般;洁净的、海螺般的牙齿,熙怡微笑极具庄严;面轮像满月一样,极其圆满;修长的莲花眼,隆满的高鼻,成了一切众生的怙主,大悲的圣尊。这样的佛子莲花生,我根本没办法赞叹到您的功德!”

 

这里还是在赞叹无上莲花生的身语意功德。“幻音”,是指像空谷中的音声一样,完全是从空寂的心中发出,所以没有任何的妄动分别,如同佛的语言,极其微妙。之后又说到面轮、眼、鼻、齿等的妙相,是讲色身庄严,具足妙好。又讲到他们具有周遍的悲心,能拔济一切众生的苦。因此,根本无法赞到这样的莲花生佛的功德,这完全不是世俗分别心所能衡量到的。这都是我们的格日仁波切过去世应化的情形。

 

国王这样赞颂后,五童子开口说:“你应当请问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和八万眷属已经降临到乳海边了。于是,国王恭敬地向阿弥陀佛请问五位童子的情况,他说:“无量光佛没有丝毫垢染的极其胜妙的色身,以您的妙音一定会满足小王我的心愿,请求您能为我宣说,在十方世界里安住的诸佛的色身,也就是这五童子化身的情形。”这样在佛前请白。

 

阿弥陀佛对他说:“奇哉!奇哉!众生已经离开了皈依处的缘故,只能在轮回里转上转下,不断地轮转。他们迷失了真实的道路,身口意非常疲倦,没有一个可依的皈处。见到了众生苦的情况,就以无缘的大悲,而出现了五童子,他们是五智的游戏。”

 

意思是从五智里现出了五童子。“五智”代表报身,也就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法界体性智这五种智。这就表示从报身中现出化身来,也就是直接现在有缘的众生前,来摄持、引导他回到菩提,回到本来。要知道,为了摄持众生的缘故,必须在众生心前现一个同类的身,说同类的语言,所以就要俯下身来,迁就凡夫的情况,也因此,需要现出像有情一样的化身来。“五童子是五智的游戏”,是说五智是能游戏者,应着众生的观众,而现出各种的游戏相,也就是身口意的各种表态、行为等等,这就叫“游戏”。

 

阿弥陀佛又说:“为了利益这些还处在生死幻梦里的众生,就要宣说各种不同的法门(由此来摄引他的心,从颠倒中出来,回归到本来,这就是来世间说法的目的)。”

 

众生有不同的欲乐、根性,也就是有他喜欢的事,有各方面的根性,所以要应着他的根和欲乐,说相应的法,这就恰如其分了,也就能把他的心往实相里引,这也就有了小、大、密各种不同的法门。

 

佛继续说:“能够特别地对于最殊胜的密咒乘,尤其是无上金刚乘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以及光明大圆满这三者,做宣说的大导师,就是这五个童子。”

 

我们看过《莲师广传》就很清楚,在无数的世界里,都是有一位释迦佛和一位莲花生上师。释迦本师主要以化身佛的化仪和行仪现在世间,所以都是现托钵、披三法衣的比丘形相。而莲师是要宣扬果乘,或者说,格日仁波切应现在世间,着重是要宣说金刚乘,这就是他的重点所在。

 

然后阿弥陀佛说:“我现在宣说他们的名称,国王你听了要谨记在心里。中间这位童子叫做‘金刚’,后面四位童子的名字分别是‘佛陀’、‘然那班玛(莲花)’、‘嘎玛(事业)’和‘骨鬘力’,而且从他们各自的身上,又化出身、语、意、功德、事业的五化身(像这样,化了再化,不可思议)。他们以化生或胎生等的方式来到这个世间,做各种的利他事业。(意思是,必须要以一种方式来到人间,可以是直接一刹那就化现而来,不经过母胎,这叫化生,也可以选择母胎,然后降生到世间。)这样,做了分别心无法衡量到的不可思议、极广大的利益。他们五个都是观世音的幻化,都具足无量无数的胜妙转轮王的福德,你应当把他们请到王宫里。”

 

这样讲了以后,国王立即照办,很殷重地请五童子去王宫。当时五位童子都坐在狮子上,每个狮子身上都安置了一个带有兽皮的法座,五个童子就坐在法座上。一个是金刚跏趺坐,一个半跏趺坐,一个是伸一只腿、曲一只腿,一个蹲坐在狮子背上等等。旁边前后簇拥着,乐队奏起了无量的上等音乐。就这样欢欢喜喜地迎请到了王宫,做了那位转轮王的上师和供养处。(这是莲花生大师过去世化现的事迹。)

 

再来讲讲恩扎布德国王的故事。

 

在古印度有个九层的妙宝宫殿,发着琉璃的炽盛光明,这就是乌仗那国的王宫。住在这里的国王有好几个名字,也叫“无眼聚财王”,或者“恩扎布德王”等等。这个国王有很大的权势和财富,但是很不幸,他的两只眼睛都瞎了,而且一直没有太子,君臣都为这件事情很忧愁。

 

终于,一位王妃生了一个儿子,那时国王、王妃和大臣们心里都很欢喜,庆祝小王子的诞生。但是没过多久,小王子就死了,国王和王妃一直非常悲伤、抑郁,心里总是不快乐。而且祸不单行,国家里又发生了大的饥荒,死了好多人。

 

恩扎布德王非常伤感地说:“在这世上,再没有比我更苦的人了。五根里,我没有清净的眼根;身为国王,我没有继承的王子;想到来世,我也没有积到有意义的善法;那些敬称我为‘国王’的属民,又因为饥荒而死去。”

 

就这样,他的心情非常悲伤,心里感到很难受、很压抑。这时,阿赛仙人为了解除他的悲伤,就劝慰说:“人主国王啊!你要好好地听。积聚的财富终归消尽,生的尽头就是死亡,在这个世上,谁也没办法免掉死亡。而且活缘如此稀少,死缘这般众多,即便我们想永远活着,但却毫无自在。你不要悲伤,多想想善的利益,你的心要坚固,不要怯懦,要有大的心力,这样才能心安体健。”这样一说,国王心里就得了安慰。

 

这一年夏季的十五号,国王在三宝前很殷重地献了供养。在这个吉祥的日子里,他把《宝云经》《法云经》这两部大乘经都诵了一遍,然后立了誓愿,要用自己所有的财物,对广大的民众做大的布施。

 

那时候的人吃花粉作为食物。在伽玛日城的东北地区,有一个无垢光蕴海,海水非常清澈,还会散发出光芒。海里长出了很多莲花。在一个叫做“优昙花”的大园林里有一棵树,树上长出了昙花,树身很大,一个人都抱不过来,它每一年都会换一次新花。

 

在龙年孟秋月鬼宿日,他的大臣到这里采花,突然惊奇地发现,在八座高的莲花花蕊上,有个很庄严的孩子,晶莹莹地安住在花上。大臣心想,这个孩子有缘的话,是不是该把他献到国王手上?当然,献得好的话,怎么都好,献得不好的话,也会有坏事临头。他心里很犹豫,之后想,最好还是先回去汇报一下,看情况再说。于是这个大臣托宫门里的人捎个信,说有大事求见国王。

 

再说,这时候恩扎布德王正在王宫里打开仓库,做广大的布施。过了几年,国库里的财富全都布施完了。国王宣布:“现在仓库里的财富全都布施完了。”当时有个乞丐说:“如果没有我的份,你先前的布施就都没有意义了。(意思是,你不是仁慈的国王,我同样是可怜的乞丐,为什么没有我的份?)”国王听了,深思熟虑以后,召集了一百个内大臣和一千个外大臣,宣布说:“我已经做了多年的布施,财富全都布施光了,但是乞丐还没有中断,现在有什么办法来得到食品和财富呢?”结果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些说:“种田会发财。”有的说:“发展商贸能致富。”有的说:“征服敌国可以掠夺到财富。”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以上讲了恩扎布德王布施财富的事迹。

 

接着要说的是,阿弥陀佛在无漏妙宝的宫殿里,发出了身、语、意、功德、事业五种幻化身,这些化身都以三十二种妙相做庄严。所幻变的胜妙转轮王,在四大部洲里有很大的势力,正在自在地转正法轮。

 

阿弥陀佛为了调伏众生的缘故,做了四种观照:首先观照的是,在六道里调伏众生的六能仁、六个莲师。其次,为了让世间的人类生起深信因果的心,观照了没有孩子的恩扎布德王。第三个,观照到在印度和西藏,有很多非常粗暴、难以调伏的鬼神,当时想:如果不用化身的方式,单单以胎生是调伏不了这些鬼神的,这样就观照到了无垢光蕴海。最后观照的是,在西藏境内,一个群魔扰乱非常凶暴的地方,在这个黑暗当中会有大法王——赤松德赞出世,做佛法的光明。上面说的“无垢光蕴海”,就是指邬金国的西南方,有很多光的达那郭夏海。那位化身而来的大师,就诞生在这里。

 

 

【益西彭措堪布特别开示】金刚七句祈请颂讲记

古汝莲花王——邬仅那国国王因陀罗菩提在寻宝归途中,偶遇莲花生大师而迎请之。并立莲师为太子,后执掌国政,与众妃享受欲乐。不久厌恶俗事,为巧妙脱离,故显现触犯王法的行为,被罢黜王位后,以清净行者之显现去寻找解脱之道,此时被称为古汝莲花王。

 

 

接着,我们继续讲恩扎布德王的故事。

 

前面讲了,国王恩扎布德没有孩子继承王位,然后就请来算命的人打卦,占卜吉凶。这些人都说:“你要得子的话,就需要做大布施,利益贫苦。”国王当时就颁布一道旨令,诏令佛教智者501名、外道501名,总共1002人,各自都祭奉神明,为国家祈祷降生太子。

 

国内有一个像玛瑙一样的自然形成的宝塔,不是人工建造的。国王在此做了内、外、密广大的供养。

 

在蛇年神变月十五号,打开三千座宝库,宣布全国民众都可以各取所需。但是这样广做布施仍然没有得到太子。

后来又有化缘的师徒进入王宫,师父叫做“阿色那”,他是已经见圣谛得道的圣人。这师徒七人来求施舍。国王说:“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了,难以供奉。”师父说:“施舍如果没我的份,你施舍给别人也没有用,只不过是把财产白白扔到河里,只有我谛实语的力量才能让你成功!”

 

国王说:“那就请你们师徒七人进入宫中安住下来。”这些仙人说谛实语:“如果需要求得太子,需要多发善愿,王妃们也要奉献自己的诚心,国王你和侍从都要亲自驾船到海中去取摩尼宝。”

 

当时1002位内外道的行者都很失望,他们准备做火供,驱赶残暴的妖怪,当时鬼神生起了怨恨之心,这时电闪雷鸣,空中大降冰雹,而且黑风咆哮、大地震动等,国家开始流行了瘟疫。乌金亚那遭到如此的巨变,人心惶惶,大家都非常痛苦。

 

国王认为他们所做的这些,不是如法的做法,就正式决定出海去找摩尼宝,来对穷苦的人做布施。

 

那时,有一位去过大海的老人,他曾经多次远航。国王亲自到这位老人的住处,说:“我要出海,请你当向导,准备好后立即出发。”老人劝国王说:“您不能去,到大海里取宝是穷人玩命的事!海里面惊涛汹涌,而且有鲸鱼恶龙,还有像山水那样颜色的罗刹女,还有很多妖魔鬼怪!国王你的双眼失明,行走不了!”国王说:“我不完成这件事,就死不瞑目。你来帮我当航船的舵手,你说出海需要什么东西,我都会给你准备好!”老舵手就爽快地说:“我需要观察鲸鱼情况的活鸽子,要喂鸽子的黄母牛,要大量的草料来喂母牛,要杀鲸鱼的活海螺,还要有极粗的缆绳和一艘三层楼高的楼船,要四面垂下的金锚,还要麻绳和风帆。”国王立即一一照办,准备妥当。

 

老舵手检查了航船。当时大臣和很多内宫的侍从都劝阻国王不要去。国王不听劝告,就上了楼船,五百多个商人也同时上船了。

 

舵手准备起航,首先大声宣告:“大海里有很多妖魔鬼怪,要想安全返回是不容易的!如果你们有顾虑,就请现在回去!如果把安危置之度外,你就不要去想再见到父母、妻儿和亲戚。如果不顾生命一心要去寻宝,最终还有幸能够安全返回,那时你的子孙七代都有珍宝巨财而满足,而且吉祥如意。”说完,七条缆绳一一扯断。这样就竖起桅杆、扬起风帆,像力士射出的箭一样疾驶而去。

 

楼船到了宝岛,随从们留在宝岛上。国王和老舵手乘着一条小船,逐渐划往另一个宝岛。当时国王作祈祷,以祈祷力,隐隐约约见到眼前有一座白色的山。国王问:“是什么山?”老舵手回答:“是银山。”船又往前航行,见到蓝色山,问:“那是什么山?”说:“是琉璃山。”又行驶一段,见到黄色山,问:“这是什么山?”回答:“陛下所见是金山。”这样船就抵达山脚上岸了。

 

这是一个黄金宝岛,遍地都是金沙,晃人眼目。他们就坐在金沙上,老舵手对国王说:“我已经老迈走不动了!你再向前走一个由旬,有万宝筑成的一百座城堡在那里,你不要疑虑,直接往前走。如果城门紧闭,有个城门的门楣上有金质不变的吉祥图,门坎上有十字金刚图,敲门就用金刚杵,会出来一个龙女,叫做‘具丽女’,皮肤像天空一样蓝,全身佩戴七宝石为装饰,手里握着闪射五色光明的蓝色摩尼宝。宝到手一定要握在手心里不放松,要闭起嘴来不说话,随后有五位仙女来奉献各种宝物珍奇,要赶紧用衣服把宝贝包起来。” 老舵手这样跟国王交代好了一切。

 

随后,恩扎布德国王起航,很快到了宝城里。进入七宝城,举起金刚杵来敲城门,城门自动打开,仙女拿来了宝物,蓝色的龙女给他献上蓝色摩尼宝,其他诸龙女们又送了很多宝物。国王按照嘱咐,取了宝物,就尽快往回走。

 

到了老舵手身边向他致谢,打开缎子包好的摩尼宝,向着摩尼宝礼拜祈祷之后,他的左眼忽然复明。摩尼宝喊出了“恩扎布德”的名字。

 

之后,他们回到了商人们逗留的海岛上。老舵手很善于辨别宝物,他在宝贝里挑出奇珍异宝,其余碎的宝物分给其他人。老舵手说:“宝贝不能带太多,太多了船会沉到海底,失去性命。大家应该知足了,现在上船吧!”

这样,国王和随从调转船头,返航回故乡。在到达之时,远远来了一位信佛的大臣“争那增”,这位采莲花的大臣坐着小船来迎接国王。

 

话说,在印度菩提迦叶和西方乌金亚那东北接壤的达那郭夏海东北角的莲花薮,就在无垢光蕴海的洲岛上(这个海没有污染,有光明,在这洲岛上),黄鹅、白鹤和无数禽鸟在空中飞翔,天上百鸟鸣叫,彩虹和发出的五色彩光非常美丽,光幕的形状就像帐篷那样。

 

国王对争那增说:“那边景象不寻常,你去看看有什么?”

 

大臣很惊讶,说:“陛下,你的双眼失明很久,怎么能见到那边的景象?”

 

国王说:“我得到了摩尼宝,祈祷后左眼就好了。”

 

大臣回禀说:“在莲花丛里诞生了一个奇特的幼儿,而且幼儿安住在里面。”

 

国王当时就想认幼儿做义子,大臣鼓励国王亲自去看。

 

国王恩扎布德说:“是要快去看一看,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奇特的梦。有个金制的九股金刚杵在闪光,忽然从空中落在我手里,我的心间顿时升起了一轮红太阳。”

 

国王说了这个梦兆后,就和争那增两人划着小船往前走。那些黄鹅齐声鸣叫,莲花蕊里有个八岁大小的儿童,身体健康、脸色娇嫩,皮肤就像海螺敷了好看的颜料。

 

国王诧异万分,开口说:“真奇妙!殊胜的孩子!你的父亲是哪个?母亲是谁?你是什么地方的人?是属于什么种姓?你在这里吃什么?每天做什么事?”这个儿童回答:“我的父亲是明觉智慧,母亲是乐空普贤母,我的住处是无生法界,种性属于法界与光明不二,受用的是二现的分别(就是能所二现的分别),在这里护持杀烦恼的行为。”

 

(这里直接说出了莲师的来源,他不是由世间的父母而来。他的父亲是光明体性的智慧,母亲是乐空普贤母,也就是从明空不二的本性里,应众生的善缘而化出这样的妙身。其实化身的相跟法界的体没有两个,所以说他的住处就是无生的法界。

 

种性是法界和光明不二。另一个传记里讲,种性是周遍金刚的自性,家族是不变大菩提,也是一个意思。显教说是如来藏,这是不变的无为法,而且是周遍一切法的法性,也就是种性的意思。这个种性叫做“周遍金刚的自性”,“金刚”,是指不是因缘所生,所以没有灭,不会有任何的增减,或者说不会以任何因缘而遭到破坏,这就是“金刚”的意思。“周遍”,指它是遍一切法的体性或者法性,其实任何法的法性都是它。

 

那么,他是哪个家族里的呢?家族是不变大菩提。也就是无迁变的大菩提,可见是从法界而来的。为什么来这里呢?另一个传记里讲,就是让这个世间的佛法和世法方面增长利益安乐而来的。)

 

孩子说了这些话,国王感动得眼泪直流,右眼忽然复明了。大臣争那增也难以控制地声泪俱下,连连呼喊“海生金刚!海生金刚!”。

 

国王给孩子取名为海生金刚,并且想这决定是化身。国王想认孩子做义子,同时想供奉为师父。这样就把幼儿和那棵宝莲树一起迎回了王城。

 

他们走了一段又一段,快到王宫了,王宫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大家都欢欢喜喜地来迎接,有的骑老虎,有的骑狮子,还有的骑大鹏鸟,共有三百名骑士。有的跳密宗舞,有的演密宗戏,有的打密宗鼓,共三百人。还有美丽的少女三百人,浓妆艳抹前来献上供品,还有三百个小孩一起舞蹈。当时非常热闹,大鼓小鼓各种乐器震天响,人们举着幢幡就像树林一样,往来人流如烟,在开阔的场地上做千百种游戏。

 

这时国王恩扎布德捧出了摩尼宝,先用盐水尽心地洗涤,再用嘎什嘎布一层层地包裹,专门摆设了一个供养的轿子,把摩尼宝放在里面,然后一心一意地虔诚祈祷:“我找到的这个宝,如果是真实的如意宝,请把我王儿的小龙床变成高高的七宝床,上面撑着七宝如意伞。”话音刚刚出口,完全应验(也就是一张小小的龙床,变成了高广的七宝床,上面果然有七宝如意伞)。这样就把幼儿安放在高高的七宝床上,并为孩子授权为国王,从此就称名为“莲花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