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黄沙星夜 之十 伊斯兰与中国

流言浪语

     伊斯兰进入中国并不晚,甚至可以说非常早的就在西域出现了,唐朝就有记载,元朝时就成为很寻常了。用汉语称为: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回回教门等。中国人在世界可以大吹大擂的事很多,其中就有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朱棣能选定他固然有各方面考虑,他是回族人绝对是重要原因。大食和回回两个词可以聊聊:
图片 图片 
     大食的发音千万别念成大石,而是大意,曾经在波斯有一支阿拉伯人的部落,按照波斯语称呼他们为Tay,中国的商人那时很少越过波斯,对阿拉伯人没有更多的印象,就借用这支波斯语Tay部落的汉语谐音“大食”,泛指了所有阿拉伯人。到后来演化出黑衣大食、白衣大食,这里的黑衣和白衣不是指衣服的颜色,那时候还没有今天意义上的衣服,而是指旗帜的颜色。比如阿拔斯王朝崇尚黑色旗帜,我们就简单的成为黑衣大食,白衣也是指倭马亚王朝白色的旗帜。
 图片
     汉语“食”原来可以用作动词,发音为石;也可以用作名词,发音为义,比如秦末初汉刘邦有位大谋略名嘴就叫郦食其,不能念作“丽石奇”,而应该念成“丽义鸡”。只是后来演变中放弃了名词用法,只保留了动词部分,所以陌生了
图片 图片 
     回回是从回纥(发音=回合)转换而来的,回纥是汉朝对分布在今天新疆内蒙等地一支民族的称谓,许多人误认为今天维吾尔族是单一民族,其实维吾尔(畏兀儿)这句维吾尔语的原意,就是联合、合并、聚集的含义。维吾尔族是多源民族结合的结果,其中的源头之一就是回纥。回纥和中国历史上的唐朝往来十分紧密,在安史之乱最危急时刻,经唐朝邀请,回纥派出主力部队和唐军夺回首都长安。当然了,陪着你打个兔子还得给个兔子腿吧,唐朝给回纥出兵的报酬就是:土地城池留给大唐,财富女人回纥带走吧,战争的残酷不是朝代更替,而是老百姓的悲惨,过后还没几人知道。
图片 
     后又把回纥改称为回鹘(发音=回湖),本意没有任何差别,都是译音。到宋朝,逐渐演变称西域人的称呼-回回。而这时阿拉伯人及其所信仰的伊斯兰教,早已有大批人员迁移或经商来到西域,只是中原人搞不明白她们细分之处,可能也没几个人想搞得那么明白,便不加区分的统称为回回,到了蒙元建立出横跨太平洋到大西洋的帝国后,对阿拉伯人就用回回来称呼的。战争使得阿拉伯许多人才被蒙古带到东方使用,比如:忽必烈攻击南宋使用的阿拉伯大炮,就叫回回炮。这些阿拉伯人也自称回回,被划入蒙古四个人种等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的第二等色目人。
图片 图片
     回族也是回回的简称,也有的回族把“回”字解释为两口相交 ,心口一致,与圣训:口舌承认,心里诚信完全吻合。
     对于回族,今天的其他民族是很认可的,就是在特殊年代,虽然闹到那种程度,也没有发生重大不愉快或歧视事件。特别是在饮食和丧葬等问题上,保证了最高限度尊重。如:开国将军和文职官员,除了许世友是邓小平特批的以外,毫无商量余地的全部实行火葬,而回族一直给予土葬待遇。就是现在还有地区在高考、晋升的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回族的开斋节(大尔迪)、宰牲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今天依旧保持十分完整,有条件的清真寺还建有大净的地方。
图片 
     要说明的是:当今变化很大,特别是年轻人回族人,并不一定是穆斯林,这是大潮下的自然表现。许多清真寺还免费开设学习阿拉伯语言课程,本人去听了几次,实在是在语言方面缺少能力,也可能是动机不存,别说为了虔诚信奉真主,结果是连字母都记不全,笨的出奇了。现在想想当初能记住26个英文字母,肯定是个奇迹。
 图片
    沈阳有个省重点学校,我兄弟就是那里毕业的,叫沈阳回民中学,当年在学校不远处有座清真寺,有位好义的阿訇想为回族子弟们做点事,办个学校。苦于资金不足,便请来响彻大江南北名角,同为回族人的马连良义演集资,马大师欣然到来合作,这才使得学校建成。后来这件事却给马大师带来无尽的灾祸,有人据此认为马大师是为日寇献艺的。
图片 
    很喜欢吃清真食品,每次去西安都要去西羊市扫街,沈阳有个回民营,虽然比不上西安的西羊市,也是好吃又便宜的饕餮之地,只是这些年发展的慢了,饺子、锅贴、羊汤、回头大不如从前了,还有个马家烧麦在中街,几乎每次去必要登门吃上一顿,现在搬迁后,新的马家烧麦价格贵且不说,味道再也不是从前记忆中的那个味了,唉。
 图片
    如果说深入了解佛教、印度教、道教、基督教、东正教已经是压力山大了,学习伊斯兰教就是3X压力山大大大大的了。伊斯兰下的中东错中复杂到让人类灵魂出窍程度,这可能和他的地缘、历史和外界影响密不可分的。当前那里还是经常枪炮声不断,让很多不了解庐山真面目人误认为他们就是一群野蛮人,其实稍微看看他们的历史,读读他们的书就会知道,事情远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下结论的,许多内部问题绝不是外人看到的表面呈现的。
图片 图片 
   小可不知量力,坚行而不回首,所为是自知愚钝得人可比,只能向前贤叩问明理。看的一知半解便有顿开之感,又怕不记录下来,明天忘却在风尘中,于是斗胆提笔留下千疮百孔的日记,自己回望都不免汗颜。
 图片 图片
    当年小布什用假情报在美国国会通过占领伊拉克决议,举手的大佬们没几人知道逊尼派什叶派的存在,更别谈区别了,完全出于单方面意识,使美国就像发怒的公象,一头撞进瓷器店里,后果是满地陶瓷碎片和流血不止的象脚。
图片 
    
有人认为阿拉伯到今天还在打打杀杀,如何看待?知识永远没远离我们,只要过宝山吮吸无价的知识就会明白:
    1. 阿拉伯历史上没用过世俗的统一,即便是国家也是部落的组合,这样的特点带来意识形态各说各话各持己见状态,从好的方面讲是文化多样性,不好的角度是缺少统一意见,当走到极致时很容易失控。
图片 图片 
    2. 最早统一阿拉伯的是伊斯兰宗教,就是后来个各王朝也是政教合一的政权,国王、皇帝只是统治者第二身份,宗教领袖才是他们第一位置,从先知穆罕默德开始,古兰经和圣训就成为一切活动的指南,谁也不能更改半句
。可是我们外人知道,事物发展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需要后人在先贤留下无量知识财富启迪中,摸索出新的智慧
图片 
    3.  纵观阿拉伯历史,始终存在异教、外族问题,特定状态下杀戮成了常态,这对解决问题惯用思维肯定是负面的。
    4. 近代殖民统治和石油开发,更是在外力介入问题上愈演愈烈,作为不屈民族的反应自然是激烈的。
图片 
    上述因素造就出只有强势领导者才能维持相对平和的特点,当强势领导者失去权势,必然会出现群雄并起厮杀一片的局势,想要再次平和,只有等待下一个强势者搏杀上位后了。对于这样民族,若不深入参悟就是暴殄天物了。
图片 
    当年印度孤行回国途中,结实一位皓首博学阿訇,多次想得机缘当面聆听训教,一直未能如愿。这次承蒙不弃,病涸在身也给予明灯指教,引经据典,指点谬误,实感心中时时不安。特将全文一字不改载于下文,算得上貂狗尾:
图片 
      一·教外人往往从历史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当时发生的矛盾,他们只看见了表面记载的现象,没有研究伊斯兰,更不懂的伊斯兰的实质,就对这些伟人下了不公正的结论,让他们的评论随其所欲.因为他们不信教,在这不多提。
图片 
      二·按宗教学正确的认识这个问题,这就要寻找源头,必须清楚,透彻,坚信宗教原则。在伊斯兰内部派系林立,为什么?这就是穆圣的预言,即连续性的圣训:我的教民分73伙只有一伙大众正统派不迷路,何为正统派,这就是信仰端庄的源头,应该清楚透彻坚信。
图片 
 
     根据正统派对圣门子弟之间的矛盾在很多经典中作了公正合理的中庸表达,同时还以宗教观念做出伊斯兰教表面的和伊斯兰实质的解答
图片 图片 
      1.从伊斯兰表面讲,圣门子弟跟随穆圣为伊斯兰的传播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因此安拉在古兰经中表扬了他们,穆圣对他们的赞美很多很多。 但在穆圣之后,由于替位问题,当时伊斯兰立法不完善出现问题时大家看法不一致。哈里发们因执政才能的差异。导致矛盾的激化等等。  
图片       
      四大法学家的领袖,大伊玛目爱仆哈民法说:他们四位都站在真理一面,坚持真理的,他们都应受穆斯林尊重.我们应提他们对的一面。
图片  
      伊本·达基格·阿德说:他们之间所发生的矛盾与分歧,其中的错误和不足我们不应谈论,我们应以最好的方式加以解释,因为安拉对他们的赞扬在先。
图片 
      因此对他们的否定,会导致对安拉.穆圣的否定这些门子弟在穆圣之后,搜集整理零散的古兰经,和圣训.否定他们也就否定了古兰经.圣训集这就是宗教原则的关键所在。
图片 
      2.从伊斯兰的实质讲,他是安拉的造化,特别是圣品,是安拉的检选,非人的意志能达到,就四位哈里发而言他们的区别非常之大。
图片 图片
     见到你对他们的评论,我简单的写了上述一些话,不对之处,请见谅,我毕竟是一个文盲,更加身体心情的负担,表达不出你满意的结论
图片 
     有关这方面的经典很多,在这给你推荐二部名著,请你研究。
     一.大伊玛目.艾卜.哈尼发的大学(即菲给亥艾克拜勒)
     二.伊玛目兰巴尼的书信集(即买克图卜)都有汉译本,特别是书信集,对圣门子弟的表面与实质讲述的非常清楚,以上内容具体在:
图片 
     1 册 59封信 73页 80封信 94页  251封信  240-242页   2 册 36封信45-54页 67封信 108-114页  3 册 121封信  171页 

文章评论

招待所

反反复复的看了好几遍,总结的真是全面而又易懂!虽然以后的日子可能还会忘记,但是此刻看完你的日记是明白了一些!谢谢你吧,这么多天你很是辛苦!

招待所

看到你像阿訇请教的那段,感动你做学问的认真!

那一抹淡紫

我此刻的感受和招待所一样,确实很感动,一是感动于你做学问的认真,不管你的初衷是什么,但从你的学习心得中我们多多少少也了解了一些历史。二来更是佩服那位渊博的老阿訇,我在宁夏生活过,对回族的生活也知道些皮毛,可对阿訇或许是那时还是孩子,则是充满了敬畏和神秘感,你能得到这样一位智者的指点,我想应该是你的认真也感动了他吧。

那一抹淡紫

“教外人往往从历史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当时发生的矛盾,他们只看见了表面记载的现象,没有研究伊斯兰,更不懂的伊斯兰的实质,就对这些伟人下了不公正的结论,让他们的评论随其所欲.因为他们不信教,在这不多提。”智者的语言表露了豁达的胸怀,的确,作为后来者的我们有什么资格去评判一件我们并不十分了解的事物?不光是伊斯兰,其实所有的事情都是有着两面或者多面性的。

招待所

[ft=,3,][/ft]教外人往往从历史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当时发生的矛盾,他们只看见了表面记载的现象,没有研究伊斯兰,更不懂的伊斯兰的实质,就对这些伟人下了不公正的结论,让他们的评论随其所欲.因为他们不信教,在这不多提。----流浪汉,我不是不礼貌与阿訇,只是怎么才能真正去了解先知呢,说句大不敬的话,是穿越还是我们去信奉![ft=,3,][/ft]

招待所

[ft=,3,][/ft]·按宗教学正确的认识这个问题,这就要寻找源头,必须清楚,透彻,坚信宗教原则。在伊斯兰内部派系林立,为什么?这就是穆圣的预言,即连续性的圣训:我的教民分73伙只有一伙大众正统派不迷路,何为正统派,这就是信仰端庄的源头,应该清楚透彻坚信。----是九九归一吗?为什么几千年下来,人民生活在战争和争斗中,还没有明示?先知的考验还要多久?[ft=,3,][/ft]

招待所

[ft=,3,][/ft]根据正统派对圣门子弟之间的矛盾在很多经典中作了公正合理的中庸表达,同时还以宗教观念做出伊斯兰教表面的和伊斯兰实质的解答----------说实话,我原来看过很多佛教的书,那个里面就是一些中庸的解释,我特别的不喜欢,只是但愿伊斯兰教不是这样! [ft=,3,][/ft]

招待所

[ft=,3,][/ft]大法学家的领袖,大伊玛目爱仆哈民法说:他们四位都站在真理一面,坚持真理的,他们都应受穆斯林尊重.我们应提他们对的一面。-----特别的支持这个![ft=,3,][/ft]

招待所

对先知绝对的信奉和尊重!现在人做到了吗?

淡泊(茹)

今天才知道回纥=回鹘=回回=回族,我是 教外人真的不敢评说,你推荐的二部名著,估计看不明白。[em]e127[/em]

淡泊(茹)

随便问一下中街的马家烧麦现在什么价格?和天津狗不理包子10元一个?[em]e12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