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钟声悠远 之六 东征赎罪券与十字
流言浪语
乌尔班二世虽然没有干掉亨利四世,却让前任格里高利七世失去的神权得到恢复,特别是十字军东征极具代表性。
当时封建领主兼并大量土地,手握资金缺少消费品;农民人多地少,生产力严重失调,无业人口激增;社会已接受长子继承制,非长子只有当兵一条路;西亚伊斯兰势力的成长,西欧对外贸易受限;各国间战火不断,社会希望稳定。这些但是动摇社会基础的问题,最简单最有效最快的解决办法就是祸水外移,又有夺回来圣地的理由,就差个领导了。 罗马天主教会一直自视神权中心,颇有吞并八方之志,如能组织东征,不仅作拥圣战领导者地位压倒王权势力,还可顺便吃东正教,乌尔班二世又怎能放弃这样的好时机呀?困了就有人送枕头,恰在此刻突厥人进攻西罗马,打的拜占庭十分吃不消,多次请求教宗看在基督份上,拉兄弟一把吧。给出的条件就是东、西教会重新合并,由教宗统一领导。 乌尔班当然欣然接受,发出以神的名义为号召,踏上东征之路,并许愿:东方是那么的富有,金子、香料、胡椒俯身可拾,无力偿还债务的农民和城市的贫民,可免付欠债利息,出征超过一年的可免纳赋税。凡动身前往的人,假如在途中,不论在陆地或海上,或在反异教徒的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他们的罪愆将在那一瞬间获得赦免,并得到天国永不朽灭的荣耀,去吧!把十字架染红。一场人类史上最大最长的宗教战争,在教宗狂热和人性贪婪作用下不可避免了。 为了更进一步吸引人们去亡命,他还提出: 凡参加东征的人,死后的灵魂将直接升入天堂,不必在炼狱中经受煎熬,这等于为每名参加东征死去的人,提前发放进入天国的通行证了,这下人们在财富与精神双份推动下,开始了东征。 后来没有在东征中死去的人,带着财富衣锦还乡来,教会不失时机的颁布了“赎罪券”政策,赎罪券又叫赦罪券。
当然,最开始发放赎罪券的时候,也会有一套理论相配合的,教会认为:为了救赎人类的原罪,神派儿子,就是旧约中预言的基督降临人世,以耶稣的血替人类赎罪,只要信靠基督耶稣,在末日审判时将被神称为义人。 耶稣和后来殉教而称圣的圣徒们的血,用以赎免人类的罪孽绰绰有余,积累形成“圣公善库”。教会作为耶稣基督门徒继承人,具有赦罪的权柄,他可以代表神来赎愿意为教会贡献的教徒的罪孽,为他们开启从炼狱到天堂的大门。凡是到罗马朝圣的人就可以得到救赎,不能前往罗马朝圣的人可以支付相应的费用来获得救赎,发行文书就被称为“赎罪券”。 好了,现在有了赎人罪孽的理论,拿到了升入天堂的钥匙,又有权发动十字军东征,就可以正式宣布:谁只要缴纳一大笔钱,就可得到教会的赦免,将来死后直接进入天国。愿意用钱买天国通行证的大有人在,一时间教会财富滚滚而来。这让教会发现赎罪券是个大聚宝盆,继而发展出赎罪券功能大扩展,提出:谁要是愿意替死去且有罪恶的亲人朋友缴纳一大笔钱,那些正在受刑的人立刻就会得到解脱,离开受苦受难的地狱进入到天国。
当然,最开始发放赎罪券的时候,也会有一套理论相配合的,教会认为:为了救赎人类的原罪,神派儿子,就是旧约中预言的基督降临人世,以耶稣的血替人类赎罪,只要信靠基督耶稣,在末日审判时将被神称为义人。 耶稣和后来殉教而称圣的圣徒们的血,用以赎免人类的罪孽绰绰有余,积累形成“圣公善库”。教会作为耶稣基督门徒继承人,具有赦罪的权柄,他可以代表神来赎愿意为教会贡献的教徒的罪孽,为他们开启从炼狱到天堂的大门。凡是到罗马朝圣的人就可以得到救赎,不能前往罗马朝圣的人可以支付相应的费用来获得救赎,发行文书就被称为“赎罪券”。
再后来四百多年里教会通过赎罪券不知道聚敛了多少财富,甚至发展出罗马教廷授权神职人员前往欧洲各地售卖赎罪券的事情,有位宣传全大赦的修士帖勒非常直率的说道:“当你为某个炼狱中的灵魂捐献银钱,投进捐献箱发出叮当一响时,他的灵魂就雀跃的从炼狱中应声而出。”今天看来这已经不是神职语言了,而是赤裸裸骗人的广告词。
赎罪券对后世影响巨大,是引起了四百年后宗教改革主要背景的重要因素之一,后面将要重点聊聊。
1096年由国王、贵族、教士、学者、商人、无地骑士、手工艺者、士兵、贫苦农民、无业游民、罪犯、匪徒组成的东征军出发了,因身着十字徽号而称十字军东征。1099年攻陷耶路撒冷,乌尔班二世还没听到胜利的消息就见神去了。 1147年第二次东征,在小亚细亚和大马士革遭到惨败,与埃及首相撒拉丁激战19年。
1189年第三次东征无功而返,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过河淹死。 1202年第四次东征原计划攻取埃及,反而攻破洗劫了信奉同一宗教,还是十字军出兵救援的拜占庭帝国。1212年儿童十字军东征出发三万人,路上逃跑饿死居多,到达埃及不足两千人,被贩卖成奴隶。 1217年第五次东征,被迫同埃及签订停战协定后撤回。
1228年第六次东征夺回耶路撒冷,但又被流亡的花剌子模穆斯林夺回。 1248年第七次东征被埃及马木留克奴隶兵团击败,法王路易九世被俘,以大笔赎金赎回。
1270年第八次东征路上发生流行病,路易九世染病身亡,军队撤退。 1271年第九次东征(有学者认为第八第九次是一次东征的两个战场) 被埃及马木留克兵团击败。
1291年十字军丧失其在东方的最后据点阿卡,宣布东征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1189年第三次东征无功而返,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过河淹死。 1202年第四次东征原计划攻取埃及,反而攻破洗劫了信奉同一宗教,还是十字军出兵救援的拜占庭帝国。1212年儿童十字军东征出发三万人,路上逃跑饿死居多,到达埃及不足两千人,被贩卖成奴隶。 1217年第五次东征,被迫同埃及签订停战协定后撤回。
1228年第六次东征夺回耶路撒冷,但又被流亡的花剌子模穆斯林夺回。 1248年第七次东征被埃及马木留克奴隶兵团击败,法王路易九世被俘,以大笔赎金赎回。
1270年第八次东征路上发生流行病,路易九世染病身亡,军队撤退。
1291年十字军丧失其在东方的最后据点阿卡,宣布东征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十字军东侵的对后世影响:
1. 神权得到巩固:战争得利的绝对是教会,更多势力站在了神旗之下,是教宗时代走向高峰的象征。 2. 东西方交流:战争使优越的西部拜占庭和伊斯兰商业、艺术、文化文明传到了西欧,为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大航海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3. 深刻不可逆转的改变了欧洲状态:战场虽在西亚,但战争一方是西欧人,各种因素造成大国的形成。 4. 战争的灾难:十字军的成分十分复杂,几乎包含了社会所有的类型人,虽不能否定却有为宗教赴身的,可能为利益或生存参杂其中,一路上以异教徒名义烧杀抢掠的大有人在,文物是损坏不计其数。 5. 基督教和伊斯兰不解的仇恨:两教本是遵从一个神的同根生,因教义和文化的不同,以及当时文明程度还未达到一定高度,出现征战在所难免,但十字军东征将两教变成你死我活的对立面,其不可调和敌意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1. 神权得到巩固:战争得利的绝对是教会,更多势力站在了神旗之下,是教宗时代走向高峰的象征。 2. 东西方交流:战争使优越的西部拜占庭和伊斯兰商业、艺术、文化文明传到了西欧,为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大航海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3. 深刻不可逆转的改变了欧洲状态:战场虽在西亚,但战争一方是西欧人,各种因素造成大国的形成。 4. 战争的灾难:十字军的成分十分复杂,几乎包含了社会所有的类型人,虽不能否定却有为宗教赴身的,可能为利益或生存参杂其中,一路上以异教徒名义烧杀抢掠的大有人在,文物是损坏不计其数。 5. 基督教和伊斯兰不解的仇恨:两教本是遵从一个神的同根生,因教义和文化的不同,以及当时文明程度还未达到一定高度,出现征战在所难免,但十字军东征将两教变成你死我活的对立面,其不可调和敌意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十字架最早是西亚特殊重刑犯死的刑具,因为被钉上去的死囚在痛苦中慢慢死去,十分痛苦,所以带有一定惩罚震慑作用。自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十字架改变了含义,成为耶稣拯救人类的象征。要说明的是,并非耶稣受难后立刻就有了十字架象征,最早得到的证据是四、五世纪一个棺墓中的一个十字架。 五世纪以后十字架正式被基督教使用,六世纪确立在教堂屋顶。十字架被基督教各派或各国以不同形式广泛使用,并衍生出十字和十字架文化,不熟悉基督教的人能稍微懂得一些知识,也会通过十字或十字架很快判断出背后含义。最常见的十字架是一横一竖,竖的上部短下部长,可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演变出其他样式,下面说说:
1. 希腊十字架:上下左右等长,希腊东正教最常使用的,因此得名,只要远远看上一眼,就知道是希腊东正教教堂。
3. 北欧十字:1219年丹麦突发灵想,将拉丁十字逆时针旋转90度,变作国旗图案。之后北欧的瑞典、挪威、芬兰、冰岛相继效仿演变成现在北欧五国都使用类似的国旗,也将这个图案称作北欧十字。
6. 洛林十字架:也称双十字架,是在拉丁十字架上加了个横,象征着自由,法国民族英雄圣女贞德曾使用过。1099年法国洛林公爵采用为家族纹章,二战戴高乐用作抵抗运动的徽号,成为法国抵抗运动的象征。
7. 俄罗斯东正教十字架:是在拉丁十字架基础上,上下各加一个横,第一横上写“耶稣基督,拿撒勒人,犹太人的王”,第三斜横是钉着耶稣脚的横木,左上代表天堂,右下代表地狱,这个十字架只有俄罗斯正教会使用。
9. 马耳他十字架:又称燕尾十字架,是十字军东征中很出名的医院骑士团使用的符号,由四个“V”字组成,据说八个顶点象征骑士的八项美德:忠心、虔诚、诚实、勇敢、荣耀及荣誉、无惧于死亡、对穷人与病人伸出援手和尊敬教会。今天许多军队还在使用,就连马耳他航空公司也没忘记用这个十字架为标志。
11. 圣安东尼T型十字:也成埃及十字,早在基督教之前就有了在中东神话代表世界末日,在埃及的圣安东尼常常手执这样木棒因此得名,基督教把它当做救赎信徒的标志。以圣安东尼命名的修道会主要工作是照料病人,人们认为是圣安东尼的神力治好了病。鼎鼎大名的圣方济各修会的标志也启用这个十字。1215年教皇英诺森三世对T型十字架有论述。
两千年来十字架伴随着基督教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虽不能说有成千上万,可也绝不是上面谈到的区区十二种。
文章评论
淡泊(茹)
谁只要缴纳一大笔钱,就可得到教会的赦免,将来死后直接进入天国。教会财富滚滚而来,,教会不失时机的颁布了“赎罪券”政策,,是政治利用教会?还是教会本身就参与政治?
踏雪飞花
那时欧洲大部分王国都受制于天主教教皇的啊,所以英国的亨利六世为摆脱天主教教皇的控制不惜开战而另立新教。
枫&泽
招待所呢[em]e114[/em]
招待所
主还真是万能的,万能到还会变通政策!教宗把基督教说的太神奇了,反倒让人不可信啦!
招待所
真是孤陋寡闻了,原来十字架还有这么多的变化!
招待所
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不会想到后世的教会会通过赎罪券,买通了天堂和地狱的路。
那一抹淡紫
利用人们的信仰来大发横财,可恶!
那一抹淡紫
原来十字军东征有那么多次,并延续了那么长的时间啊,不知为何,我的脑子里总是把十字军东征和残酷,暴虐联想在一起。还有后来的黑死病,又有谁能说这或许就是上帝基督对这些不肖子孙的惩罚呢?
那一抹淡紫
十字架有这么多重啊?以前在书上看到过一些,还以为是对十字架的艺术加工咧,(东正教的除外)。有些更是以前闻所未闻,恩恩,长知识了。
那一抹淡紫
结合上一篇来看,神王的争权就是为了夺理,而赎罪券则给这些贪婪的心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对了,这和我们现在国内很多寺庙的香火钱有的一比,千百年前的那些教宗多有钱我不清楚,可现在很多寺庙(不论大小)的主持们可真是富有啊,和尚,都快成一种职业了。与那位佛门CEO相比,我更尊重大悲寺的师傅们。
那一抹淡紫
如果金钱能赎回原罪并买通天堂的路,那上帝还何须用自己儿子的血肉来救赎人类?提出这种想法的人是撒旦而不是神的使者。
白雪公主
《七律*立夏》 文/白雪公主 蛙鸣鸟唱送春容,燕舞莺歌花更红。 宇外雷鸣惊鹳雀,云中电闪震飞鸿。 青堤密柳清风荡,红瓦香泥细雨融。 倚案品茶心静养,凭栏把酒意飘空。 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