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钟声悠远 之八 东正教与教规
流言浪语
在《227. 圣彼得与天主教》中就提到基督教五大初代教会(五大牧区)中,有安德烈在君士坦丁成立的希腊教会。
罗马教会风生水起时,希腊教会也借东罗马首都之优势,高居国教宝座。而双方早在2世纪就形成正统的希腊拜占庭教会与至公的罗马拉丁教会两派,分水岭是第14任罗马主教维克托一世放弃传统的希腊语,改用罗马官方语言拉丁语为弥撒用语。这件事本身没有错,罗马教会在罗马,使用拉丁语才能最接地气。正统教在拜占庭,不用希腊语怎么行呀。
罗马教会风生水起时,希腊教会也借东罗马首都之优势,高居国教宝座。而双方早在2世纪就形成正统的希腊拜占庭教会与至公的罗马拉丁教会两派,分水岭是第14任罗马主教维克托一世放弃传统的希腊语,改用罗马官方语言拉丁语为弥撒用语。这件事本身没有错,罗马教会在罗马,使用拉丁语才能最接地气。正统教在拜占庭,不用希腊语怎么行呀。
330年君士坦丁迁都到拜占庭,拜占庭主教成新首都大主教。君士坦丁临终前在接受临终涂油礼,君士坦丁堡教会成为首都教会,基督徒的宗教中心重新回到东方,标志教会史大分裂开始,激辩正统信仰与异端信仰一直不决。
正统基督确立后,将多神教团体、神殿、图书馆等文化遗产被付之一炬。比如埃及一来是多神教为主,亚历山大港主教西里尔为使埃及基督化,对异教徒实施强硬的迫害与破坏,还流放犹太人,就连女哲学家希帕提娅也被暴力杀死。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教会做大。752年丕平献土引发罗马、亚历山大港、安条克、耶路撒冷全部脱离帝国而自治教会。9世纪围绕因三位一体的“和子说”,以及在保加利亚、基辅罗的教会斯拉夫语礼拜是否合理等问题,东、西教会的分化持续加剧。1054年君士坦丁堡牧首弥格耳与罗马主教利奥九世关于习俗差异、弥撒是否使用的无酵饼圣体等西方教会差异发生争执。为缓解矛盾,利奥派遣枢机主教亨拜作为使节访问君士坦丁堡,但谈得很不愉快,闹成僵局。
双方以相互开出教籍为标志,基督教正式分裂为罗马公教(天主教)和希腊正教(东正教),史称:“东西教会大分裂”。
这次分裂使两方面在文化、结构、政治环境上的敌对情绪后世人难以弥合,虽然后任罗马皇帝因伊斯兰教势力侵入叙利亚、安纳托利亚造成的压力,寄托于调停教会矛盾,以便得到西欧的援军支持,但双方结怨已深,缺少回旋余地。
还没在大分裂中回过神来,1096年就开始了二百年的十字军东征,本来是东罗马皇帝向罗马教会的援助请求,结果是对伊斯兰的同时,也接纳了东正教分离出来的东仪天主教会(它是从东正教分离出来,接受罗马教会教宗地位,持守东正教宗教礼仪的教会,如今在乌克兰、美国等地都有教徒),无疑是东正教所不能接受的。更有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对伊斯坦布尔的虐杀、掠夺、奸淫等罪行,两个教派之间由原来的记恨已经发展到刻骨深仇,血水将弥合的大门彻底闭合了。
这次分裂使两方面在文化、结构、政治环境上的敌对情绪后世人难以弥合,虽然后任罗马皇帝因伊斯兰教势力侵入叙利亚、安纳托利亚造成的压力,寄托于调停教会矛盾,以便得到西欧的援军支持,但双方结怨已深,缺少回旋余地。
内在的原因可能是:罗马教会以圣彼得为根基,有被罗马帝国确定为国教功劳,长期以首席自居。希腊教会自恃耶路撒冷教会衰败后,自己就是基督教正统的根基,东罗马是尊希腊教会为政治中心的教会,更使得罗马皇帝也正式成为教徒的功绩,怎么可能甘心屈居罗马教会其下呀?所以后来的什么弥撒用语、是否用无酵饼等等问题,不过是上述心里作用下,找个冠冕堂皇理由罢了。双方视对方为异端,也不过是想说明自己才是正统而已。这样的矛盾不是纯学术可以交流的,不是观点看法可以调和的,个人觉得,用教会内部的政治利益来形容,似乎更恰当吧,分裂已势在必行了。
1453年奥斯曼帝国占领君士坦丁堡,基督教也失去国教地位,希腊正教会在东罗马灭亡中急速衰败,传入斯拉夫人地区的新教派却悄然中充满勃勃生机。1489年俄罗斯正教会,简称:俄正教,在俄国以“第三罗马帝国”的国家教会和独立教会身份,取代了希腊正教地位,成为东正教话语权最大的一位,一直延续到今天。
东正教有自己一整套和天主教不同的规定,例如:与天主教主教头戴两片钢笔尖组合的主教冠,身着精工细作黄色神袍,胸挂十字架,手戴权戒不同,东正教主教头戴类似天主教修女戴的圆顶的主教冠,身穿银白色或黑色神袍,胸挂圣像,手持权杖。教徒进入东正教教堂,男人要脱帽,女人要穿长裙子,上身不能露肩,禁止拍照(特殊情况不禁止)。
关于主教冠天主教有其特殊历史,最初只有教宗才有权在加冕典礼,祝圣,巡游时佩戴主教冠,后来要彰显神权高于王权,教宗佩戴上比欧洲国王们还要高贵的三重冠,主教冠变成了众主教的礼冠。当时评价一个主教是否有权势,就看主教的主教冠是否华丽奢侈。所以中世纪的主教们,竞相在主教冠上缀以金银丝,宝石,珍珠,当时一顶主教冠比国王的王冠的价格还要高昂。而东正教没有过神权高于王权历史,主教冠也就保障礼仪需要就可以了。
圣歌时:东正教唱诗班没有乐器伴奏,而天主教唱诗班则有风琴伴奏。
东正教不接受拉丁罗马教会的赎罪券政策,认为那是腐败的温床,这也是东正教能和后来的新教走近的因数之一。 十六世纪宗教改革时期,因罗马主教额我略八世颁布《额我略历》为公历,蒂宾根大学的新教路德会与东正教会联合对抗,造成天主教会一分为二分裂成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和罗马教会遇到的情况类似,当沙皇政治权利增长时,俄正教的势力也相应消退,甚至走到十八世纪莫斯科牧首管区被废黜的地步,还是1762年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颁布了缓和政策,特别帝国经济重心从圣彼得堡迁往莫斯科,俄正教才在工业、商业、慈善事业上有了自己的声音。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俄罗斯第三罗马帝国顿时烟消云散,正教的势力也偃旗息鼓,直到苏联解体后才恢复正常。
今天东正教有4个大牧首区,配有1个普世大牧首,3个大牧首,分别为:君士坦丁堡牧首区的普世大牧首、亚历山大里亚牧首区的亚历山大教宗、安提阿牧首区的大牧首和耶路撒冷牧首区的大牧首。![图片](http://qimg.78we.com/?aHR0cDovL2IxMDAucGhvdG8uc3RvcmUucXEuY29tL3BzYj8vMWYzM2JiYzItMDRmOS00YTdkLTk3ZjItOWIxNzMwNmE4Mjg0Ly5OdkpySkxsQ0Z6LkptdklnbUwwMkZGRTNSV3ZzTTFWWjF2eDVTb0dtaGchL2IvZEdRQUFBQUFBQUFBJmVrPTEma3A9MSZwdD0wJmJvPU9nT0FBUUFBQUFBRkFKcyEmc3U9MDE0MjkzNDMyMSZzY2U9MC0xMi0xMiZyZj0yLTk=)
还有11个自主教会:俄罗斯正教会、格鲁吉亚正教会、塞尔维亚正教会、罗马尼亚正教会、保加利亚正教会、塞浦路斯正教会、希腊正教会、阿尔巴尼亚正教会、波兰正教会、捷克和斯洛伐克正教会、美国正教会。
12个自治教会:居士坦丁堡管辖的芬兰正教会、爱沙尼亚正教会;耶路撒冷管辖的西柰山正教会;俄罗斯管辖的拉脱维亚正教会、 摩尔多瓦正教会、 乌克兰正教会、 西欧正教会、 韩国正教会、 日本正教会、 中华正教会;罗马尼亚管辖的巴撒拉比亚正教会;塞尔维亚管辖的垩栗大主教正教会;
西仪东正教:还有米兰礼,脱利腾礼,高卢礼。
与天主教比较,东正教和教会之间相对平等,君士坦丁堡牧首区的普世大牧首是名义上的东正教最高神职,但是他对各教会的影响力,远达不到罗马教宗的权势,这也就决定出东正教的神权缺少向天主教对王权那样的俯视态度。 划十字:天主教徒用整个手掌在胸前先是自上向下,后是自左向右划十字;东正教徒用拇指、食指、中指撮在一起,在胸前先是自上向下、后是自右向左划十字,假使外人搞不清区别,这是两种教徒最明显不同的地方。
洗礼:东正教用浸水式,而天主教用注水式;
圣餐礼:东正教主张婴儿受洗后就有资格领圣餐,而天主教则持反对意见;东正教使用的是发酵饼和酒,而天主教使用的则是无酵饼,且,只有神职人员才能用酒,一般教徒不能用酒;
礼拜:天主教堂里有成排的长板凳,供祈祷者跪坐,东正教堂里不放板凳或坐椅,祈祷者只要站立就可以了;
圣餐礼:东正教主张婴儿受洗后就有资格领圣餐,而天主教则持反对意见;东正教使用的是发酵饼和酒,而天主教使用的则是无酵饼,且,只有神职人员才能用酒,一般教徒不能用酒;
婚姻:天主教严格禁止一切神职人员结婚,强调独身与禁欲,东正教准许除主教以外神职结婚、离婚、再婚。
东正教使用儒略历法,就是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的前身,即旧历。教堂的建筑样式多为拜占廷式,如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也有斯拉夫式,如莫斯科红场上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
如果这些你还不能明白,有个最简单最直观的判断:东正教堂圣坛中央挂有圣像,周围墙上挂有一些圣徒画像,天主堂圣坛中央挂圣母马利亚画像,圣坛两旁挂有耶稣画像,在周围墙上悬挂耶稣受难的画像。
个人认为:东正教产生有历史原因,也有拉丁教会权高位重教宗时代的自大因素,而且并没有接受这个教训,这才有后来的宗教改革。至于东正教和天主教那些习惯不同,绝大多数是所在地的文化和习俗的差异,在宗教上的具体表现。
文章评论
那一抹淡紫
今天在外面玩了一天,累了,明天来看[em]e113[/em]越来越觉得看你的文章走马看花是不行滴[em]e112[/em]
搬运工王建文
宗教的历史也充满血腥和杀戮,所以我总是笑话那些信徒们,你们崇拜的上帝和救世主,他们的一切还是需要人来安排。
搬运工王建文
为了避免成为邪教徒,一方就出现了泛神论者。
招待所
一场披着神的外衣的赤裸裸的斗争,只不过是谁的外衣宽大,谁的外衣华丽吸引人,谁得到的利益多些而已,至于外衣罩不住暴露真实目的的时候,他们也会和解也会妥协也会掩饰,之后再赤裸裸。。。
那一抹淡紫
[url=http://b101.photo.store.qq.com/psb?/1f33bbc2-04f9-4a7d-97f2-9b17306a8284/zPm.Fj8mORggS1IJluxQKUHj3LK*Ud5.ekn2GDUpkLU!/b/dGUAAAAAAAAA&bo=.AL6AQAAAAAFACI!][img,100,66]http://b101.photo.store.qq.com/psb?/1f33bbc2-04f9-4a7d-97f2-9b17306a8284/zPm.Fj8mORggS1IJluxQKUHj3LK*Ud5.ekn2GDUpkLU!/b/dGUAAAAAAAAA&bo=.AL6AQAAAAAFACI![/img][/url] 这两座建筑扎看着这眼熟捏
那一抹淡紫
“教徒进入东正教教堂,男人要脱帽,女人要穿长裙子,上身不能露肩,禁止拍照(特殊情况不禁止)。”还有,女人进教堂头上要围巾包头不能露头发。
那一抹淡紫
曾经去过巴黎圣母院和俄罗斯的谢尔盖耶夫修道院的几个教堂,内部的装饰的确差别很大的,巴黎圣母院的宏大和弥撒让我至今难忘,而圣母升天大教堂内满墙精美的绘画也是印象深刻,你说得对,有些教堂可以拍照,如圣母升天大教堂,而三圣一教堂就不允许拍照。而东正教的教堂大厅内还存放着几百年前先贤们的遗体棺木供后人敬仰亲吻,而天主教堂内好像就没有看到,(记得有些书中描写是放在地下室的)
那一抹淡紫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看来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为了当权者的个人利益都会为了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以各种借口打个你死我活,出身于游牧民族的西方各国更是如此。相对而言佛教似乎要温和得多无论是南传或是北宗还是藏传(好像南传更加平和)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互不干涉。从这点上来看佛教是慈悲为怀真心向善的。
秋霜
东正教和天主教有矛盾吗?
木喃
画面很震撼,强烈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