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年的记忆

个人日记

        临近年关,家家户户都开始了忙碌的准备!虽说不像过去除了打扫卫生就疯狂采购,积攒好多食物!可传统习俗还是必须遵守。 一切也都在进行之中。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
   小时候的过年是孩子最快乐的事情。不用干家务活,记得母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孩子穿着新衣服,不敢磨脏,这几天的锅 我洗!而且父母在过年这一天绝对不打骂小孩子,如果错误犯的很大,父亲就会用气愤的眼光狠狠地瞅你一下,说到;给你攒着,过完年再找你算账!大人们常说三岁的事记到老,可关于过年的记忆,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上初中的那个春节了。老父亲拿回家许多报纸,母亲做了一铁锅浆糊,父亲递给我一个笤帚骨朵,妹妹递张打开的报纸我就蘸着浆糊刷,然后父亲一张又一张贴在厦房的墙上,顶棚上。扫地方糊墙必须一天完成,负责的话,一家人晚上会没处去住。当然还要刮干净窗格子上粘的旧纸,贴上雪白的白纸。有时候呢还 会贴上窗花。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好像上五年级的时候,母亲就教会我擀饺子皮了,从那后我就成了家里擀饺子皮的主力军,个子矮就踩着凳子,现在想起来母亲也是不得已,一家大小六口人都要吃饭,我老大,就必须给母亲当帮手;炸油糕,炸果子一般都在晚上,母亲告诉我,油东西忌讳生人,白天害怕来客人。那时候的我很听母亲的话,也从未想过这句话是否正确,到现在我知道,晚上炸是因为那个时候东西很奇缺,估计是怕来人要吃舍不得,所以就改在了晚上。我想我们当地人大多数还会延续这种习俗。想起晚上炉火旺旺的,父亲一手拿筷子,一手拿生油糕片,锅里油烟升起,一转眼边上放着的洋瓷盆就冒出许多金黄的油糕片。我带着弟妹就在院子玩,偷空跑回家父亲就会让我们尝点。那时候的快乐感觉至今想起来都是满满的;做凉菜都拿大洋瓷盆来做,好像要吃到正月十五。不知是那时候孩子多特能吃的缘故,还是食物太单一,根本不用熬煎东西吃不完!我记得母亲会买小豆芽和红萝卜,用开水焯一下,再配点煮熟的粉条。有一次,父母亲实在忙不过来,让我帮忙把调料搅拌均匀,谁知我发现醋瓶子,大概是自己太爱吃醋,没给父母打招呼给凉菜溜进了许多醋,这可气坏了父亲,他一手抓住我的胳膊,一手指头狠狠地指着我脑袋说,“你记着早早把醋溜进凉菜,凉菜就容易变坏!你长点记性,这一辈子都不许再犯这样的错误”。
    除夕晚上那就只剩下玩了,院子里开着灯,我们在小院子的两颗树之间绑上皮筋,跳皮筋,,跳累后,和妹妹玩沙包。也不觉得冷,父亲坐在火炉前把炉火捅的很旺,打开收音机那个时候没春晚,估计是听新闻。母亲搂着小弟早已进入梦乡,是啊母亲太累了!因为是女孩特怕放鞭炮,怕一不小心划火柴点鞭炮来不及放烧到手上,又怕四溅的火星溅到新衣服上。父亲就出主意,把捅火的火棍烧红让我们姐妹烙鞭炮,就那样如果不是父亲催得紧,谁也不愿意去。等到弟弟快两岁,父亲就再也不发愁没人放鞭炮,而是鞭炮不够弟弟响!那串串鞭炮,都被弟弟拆开,拿根燃着的香,一整天院子都能听到零星的鞭炮响。初一的清早,父亲就会早早催我们起床,讲他父亲在初一早上边烧香吊表,口里还振振有词说到:吉利吉利,黄表升天,大吉大利。这许许多多的过年习俗也就这样一代一代延续了下去。也从那时起我们知道,过大年要说吉利话。
    关于过年的点点滴滴的快乐将会永远留在我的心里!到如今物品极大丰盛,通讯极其发达。人们坐在电视前,手里玩着手机上网,眼里不时瞅着电视,用挑剔的眼光看着一年一度的春晚。根本不需要像七八十年代的人们劳神废力忙活干盼着年。那时候我们虽然过的清苦,简单,但那份劳动中的快乐对于现代的孩子包括以后的孩子他们根本体会不到的!

文章评论

竹月箫吟

还是小时候过年好啊,穷不怕,有年味。[em]e160[/em] [em]e177[/em] [em]e163[/em] 给你拜年来了,[em]e183[/em] 红包拿来[em]e184[/em]

白杨

[em]e179[/em][em]e179[/em][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