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排不出,睡再久也不饱

个人日记

湿气排不出,睡再久也不饱

  夏天是最好的体内除湿机会,透过适当运动,帮助排出「寒与湿」。

  为了应付长时间工作的体力负担,以及保持苗条体态,晓玲固定到健身房运动,却依然不见任何健美的效果。

  近来她还常出现头脑沉重、身体疲倦等症状。有个周末,晓玲与同事在健康房运动之后,一起到麻辣锅店庆生,再吃了一大碗无限续杯的冰淇淋,原本不舒服的情形更加严重……。

  从中医观点看,晓玲种种不适都因为「阳气郁积在内无法宣发,进而形成寒湿」所致。夏天大家躲在冷气房里图凉爽,造成「阳气未宣发,反而在体表生出寒气」,因为一分寒气,常伴有一分湿气,体内聚集的湿气没有排出去,在体表就会形成皮肤水肿,或皮肤长湿疹、发痒;在关节(筋骨)处则会造成四肢痠痛;在肠胃道则会形成拉肚子及吸收不良的问题,久而久之则会造成营养不良,常常觉得身体沉重。甚至产生「睡再久也都睡不饱」的感觉,因为阳虚(阳气不升发),头脑所需要的能量无法向上供应,所以会思绪不清、头脑不清醒。

  中医比西医重视出汗

  依中医理论,夏天提供人体最好的「除湿」机会。经过了秋天的凉、冬天的寒、春天的湿,身体阳气已被压抑了半年以上,累积许多寒气、湿气。所以应该在夏天时,透过适当的运动,身体体表的温度上升、正确发汗,让末梢的微循环打开,帮助体内排出这些寒与湿。

  从西医看,出汗的生理功能只是用来「调节体温」,因为流汗后,皮肤温度平均可降低摄氏4度左右,新光医院家医科主任陈仲达指出。

  比较起来,中医较重视出汗,并且会依据出汗的时间与状况,判定身体的健康与否。

  中国自古就有「出汗养生治病」之说,例如喝粥出汗、运动发汗、热水泡脚发汗……等。甚而还主张:

  ■出汗可以通经活络,疏通血脉。

  「汗为心之液」,有经验的中医师可以由人体出汗的状况,观察心脏的盛衰,因为出汗太多,体内的电解质不平衡,如果钠离子不足,便会抽筋、心脏无力,严重时甚至还可能昏倒的情形。

  ■出汗可以清洗毛孔,排出体内的铅、锶等致癌物质和其他有毒物质及废物。

  西方科学家最近也发现:在每个汗腺内均存在免疫球蛋白A,这种物质能阻止外界细菌和病毒从汗腺进入人体。

  蒸蒸出汗,但不可淋漓

  中医认为的正常出汗是「蒸蒸汗出,不可汗出淋漓」。也就是说:可以看到汗珠,汗却不能像下雨一样地流。不正常出汗:不论冬、夏,完全不活动或是轻微活动下,出太多或太少汗都不好。

  ■太多汗

  1、自汗:白天不自觉地出一身汗。

  ●原因:「实气太旺」或「阳气过虚」、「元气虚弱」。

  ●治疗:「实气太旺」,宜饮食清淡,或吃些西瓜、水梨等食物。

  「阳气虚」,要用补气的药,象是人参、粉光参……等。

  2、盗汗:晚上睡着了才出汗,醒了就不会出汗。

  ●原因:体内的阴液不足。

  ●治疗:服用「当归六黄汤」,或是吃点滋阴降火的药,象是知母、黄柏、黄连等。

  更年期妇女可以吃点山药、野葛根、虾与牡蛎等食物。

  紧张、压力大的人,可以用点菊花、牡丹皮、知母等药材。

  ■太少或不出汗

  ●原因:

  1.外寒─天气或环境寒冷所致。

  2.内寒─人体阳虚而无力发汗。

  ●治疗:适度吃一些「辛味药」,让人体的「阳气」宣发。

  夏天多些自然流汗,冬天避免大出汗

  此外,中医养生理论也讲究「出汗要依照四时(季)做调整」:春夏养阳,可以运动出点汗。秋冬养阴,不宜过度运动,汗应该流少一点。

  从「正常出汗」及养生的观点来看,建议夏天最适合运动的时间是早上5~7点,太阳才刚出来的时候,以及下午3~7点阳气开始转弱的时候最佳。

  而在运动出汗之后,一要调整呼吸,吸气吸到脚底,吐气吐到头顶,且速度要慢,最好能到每分钟呼吸6次,甚至是一个呼吸循环达半分钟;二是不要马上喝太多水。

  不流汗易与肥胖形成恶性循环

  体型较胖的人因为比较容易流汗,夏天更不愿意运动,只想待在冷气房里。中医师劝胖子多动,以免形成恶性循环,身体不但愈来愈不健康,身材也将愈来愈胖。

  胖的人多半属于「阳气虚」的体质,很容易累积「湿」而成「痰」。由于人体出汗时,必须靠阳气的鼓动,而阳气虚的人阳气已经不足,所以一旦出汗之后,反而不容易停止,而发生汗出太多的情况。如此一来,大量出汗会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另一方面更会消耗已经过少的阳气(能量)。

  不过,虽然胖的人在运动时,会因为阳气虚而气喘,但是运动确实可以带动阳气的循环,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所以,如果胖的人想要健康减肥,一是要靠运动持之以恒,另一个则是要透过「补气」的方法来调理身体。

  由出汗预测健康

  中医认为,从一个人出汗的时间、部位、气味及颜色,都可以看出身体异常的端倪。

  1、出汗时间:白天不正常出汗属于「阳虚自汗」;晚上不正常出汗属于「阴虚盗汗」。

  2、出汗部位: 「头汗」过多可能是脾胃有湿热,或暴饮暴食后的「积食」;老人及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多半是因为气虚所致。

  ▼「手足心多汗」多半是阴虚,也可能是胃热或热症。

  ▼「心窝、胸口多汗」多半是因为思虑过度所导致的「心脾虚弱」。

  3、汗的气味:汗味腥臭多与热证或湿热有关,一般属于「肝热」。

  4、汗的颜色:黄汗、红汗或黑汗分别代表身体不健康的征兆。

  夏天如何预防中暑?

  夏天要流汗才算健康,但是流汗过多,造成阳气太过消散,也对身体不好,甚至脱水、休克。

  所以预防中暑(湿热未散)格外重要,如果在夏天有较大的运动量,或较长时间晒太阳之前,可以先吃些生脉饮,或补中益气汤。

  而吃些西瓜、丝瓜及莲藕加牛奶等饮料,也是不错的夏天保健饮料。不过,体质或肠胃过于虚寒的人,以及妇女月经期间不宜吃西瓜。

  夏天正确吹冷气的方法:

  1.温度:一般在摄氏26~28度最佳。阳气盛的年轻人或小孩,冷气的温度可以再调低一些。但年纪大、阳气虚的人,则温度不宜太低。

  2.穿着:有过敏体质的人,最好穿着薄的长袖、长裤。

  3.其他禁忌:

  ▼避免频繁进出室内外。

  ▼出完汗先擦干再进入冷气房。

  ▼避免在冷气房中运动、吃麻辣锅引发出汗,造成阳气虚衰,无法产生抵抗力与循环力来保护人体。也不要在冷气房吃冰冷的食物、饮料,在体内产生寒气,使得阳气被过度压抑。

  4.时间:每天至少开窗1小时,让空气充份流通,避免孳生病菌及霉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