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無法超越美國
启迪人生
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國力提升,“超美”,開始成為中國人(尤其知識分子)的夢。提出“超過美國”的目標和理想並不錯,但關鍵在于,要明白美國的價值在哪裡?美國的標准是什麼?然后才談得上怎樣“超過”。否則像五十年代以全民大煉鋼鐵、群體主義的方式“超英趕美”,不僅是笑料,更可能給中國帶來災難。一般中國人說“超美”,主要因為美國是大國,是強國;因此強調中國也要富國強兵,大國崛起,要跟美國“平起平坐”,甚至分庭抗禮。不錯,美國是強國,而且是世界唯一超強,其國民生產總值世界第一,人均收入是中國人的十倍以上,年度軍事預算七千億美元,比全球其它十大國的總和還多。但這些都是表面現像,或者說是美國價值的結果。如果中國人不能了解和實踐美國的根本價值,那所謂“超美”還會是毛式大煉鋼鐵的幻想,甚至災難一場。美國的根本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個文件,一是獨立宣言,一是美國憲法。前者確立了個體(而不是國家)最重要的價值:人的生命、自由、追求幸福的三大權利是天賦的,神聖不可侵犯,任何力量都不可剝奪。而美國憲法的全部條款,其實質則都是強調限制政府權力,保護個人權利。
美國文化:“小河有水大河滿”
美國人在政治辯論中,動不動就強調“建國先賢”怎麼說,就是強調《獨立宣言》和《憲法》確立的這些根本價值和立國之本。美國的自由、繁榮、富有、強大,都是由于保護了個人權利。道理很簡單,只有個人權利被保障,人,才會有自由,才有想像力和創造力,才能成為強大的個人。而眾多強大的個人,才能構成一個強大的國家。所以,個體主義(individualism)是美國文化、美國價值、美國文明的核心。中國文化強調“大河無水小河干”,注重的是朝廷、國家、政府的力量。那意思是,沒有了國家(更具體是指政府)和社會,個人就什麼都不是。群體主義(collectivism)是中國文化、中國傳統、所謂中國文明的核心,也是俄國文明的核心。
而美國文化認為“小河有水大河滿”,重視的是個人、個體主義、個人自由的能量。強調個體主義的美國哲學家、哈佛教授諾奇克(Robert Nozick)在他那本著名的《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的專著中明確指出,“個人是唯一的實體,個人生命的存在具有絕對的價值;而社會和國家既非實體,也無生命。”把這種哲學語言轉成大白話就是:在任何社會,任何地方,哪段人類歷史上,國家都是虛的,社會也是虛的,它們既沒有生命,也不是實體;只有個人,才是實體的存在。只有個人是實體,而且是唯一的實體,那當然就有“絕對的價值”。在價值份量和順序上,自然就超越“既不是實體,也沒有生命”的社會和國家。所以,個體是第一位的,而國家社會是第二位的。由此就自然導出,個人權利是最重要的。在該書自序中,諾奇克開篇就提出“個人和國家”的關系問題,第一句話就斷言:“個人擁有權利”,隨后提出一個重要命題:“個人權利”留給“國家”多少活動空間?諾奇克問的不是國家給個人多少余地,而是:個人權利為國家留下了多大活動空間。這種提問方式,就明確了個人和國家的關系:個人是根本,國家(社會)次之。不是國家社會有絕對權利支配個人,而是個人決定國家有多大的權力和支配余地。誰是主體,誰是附屬,一目了然。因此,美國文化是個人至上,個體權利要絕對保護,個人自由要絕對捍衛。事實上自然界也如此,沒有眾多分岔、支流的“小河”的彙集,哪有“大河”的波濤滾滾?而如果不了解美國這種建立在個體主義、保護個人權利基礎上的根本價值,只是一味做強國夢,甚至強調和美國價值相反的群體主義,中國不僅無法超美,還會“超”到岔道上。隨著中國國力提升,不要說官方學者多強調民族主義的富國強兵(而不是重個人自由),有些自視自由派的學者,還有什麼所謂“民間思想家”,近年強調“俄羅斯精神、俄羅斯道路、俄羅斯啟示”,更是一個危險方向。因為俄國歷史已展示,所謂俄羅斯精神,就是用群體主義扼殺個人的精神;俄羅斯道路,就是東正教加馬克思主義;而俄羅斯的啟示,恰恰是人類應怎樣避免俄羅斯式的災難。
美國文化:“小河有水大河滿”
美國人在政治辯論中,動不動就強調“建國先賢”怎麼說,就是強調《獨立宣言》和《憲法》確立的這些根本價值和立國之本。美國的自由、繁榮、富有、強大,都是由于保護了個人權利。道理很簡單,只有個人權利被保障,人,才會有自由,才有想像力和創造力,才能成為強大的個人。而眾多強大的個人,才能構成一個強大的國家。所以,個體主義(individualism)是美國文化、美國價值、美國文明的核心。中國文化強調“大河無水小河干”,注重的是朝廷、國家、政府的力量。那意思是,沒有了國家(更具體是指政府)和社會,個人就什麼都不是。群體主義(collectivism)是中國文化、中國傳統、所謂中國文明的核心,也是俄國文明的核心。
而美國文化認為“小河有水大河滿”,重視的是個人、個體主義、個人自由的能量。強調個體主義的美國哲學家、哈佛教授諾奇克(Robert Nozick)在他那本著名的《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的專著中明確指出,“個人是唯一的實體,個人生命的存在具有絕對的價值;而社會和國家既非實體,也無生命。”把這種哲學語言轉成大白話就是:在任何社會,任何地方,哪段人類歷史上,國家都是虛的,社會也是虛的,它們既沒有生命,也不是實體;只有個人,才是實體的存在。只有個人是實體,而且是唯一的實體,那當然就有“絕對的價值”。在價值份量和順序上,自然就超越“既不是實體,也沒有生命”的社會和國家。所以,個體是第一位的,而國家社會是第二位的。由此就自然導出,個人權利是最重要的。在該書自序中,諾奇克開篇就提出“個人和國家”的關系問題,第一句話就斷言:“個人擁有權利”,隨后提出一個重要命題:“個人權利”留給“國家”多少活動空間?諾奇克問的不是國家給個人多少余地,而是:個人權利為國家留下了多大活動空間。這種提問方式,就明確了個人和國家的關系:個人是根本,國家(社會)次之。不是國家社會有絕對權利支配個人,而是個人決定國家有多大的權力和支配余地。誰是主體,誰是附屬,一目了然。因此,美國文化是個人至上,個體權利要絕對保護,個人自由要絕對捍衛。事實上自然界也如此,沒有眾多分岔、支流的“小河”的彙集,哪有“大河”的波濤滾滾?而如果不了解美國這種建立在個體主義、保護個人權利基礎上的根本價值,只是一味做強國夢,甚至強調和美國價值相反的群體主義,中國不僅無法超美,還會“超”到岔道上。隨著中國國力提升,不要說官方學者多強調民族主義的富國強兵(而不是重個人自由),有些自視自由派的學者,還有什麼所謂“民間思想家”,近年強調“俄羅斯精神、俄羅斯道路、俄羅斯啟示”,更是一個危險方向。因為俄國歷史已展示,所謂俄羅斯精神,就是用群體主義扼殺個人的精神;俄羅斯道路,就是東正教加馬克思主義;而俄羅斯的啟示,恰恰是人類應怎樣避免俄羅斯式的災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