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三大古镇】
转载文章
【金寨】麻埠镇
古麻埠镇示意图 |
【历史麻埠】
麻埠是一古老集镇。北魏时(386~534)为霍州边城郡,故称边城。镇南城楼上镌有“边城保障”4字。镇上广福寺建于隋开皇十九年(599)。北宋时期(960~1127)为全国12茶市之一。清咸丰、同治年间,湖北、江西、皖南移民渐次入境定居,并建有湖北、江西、旌德、宁池等会馆。
麻埠镇以出产茶麻著名,镇四周的月牙畈、张家畈、冯家畈、俞家畈、董家畈及杨店、马店一带方圆数十公里,遍地皆麻,路人穿行其间有步步皆麻之感,故古称麻步或麻步川。周围山场面广,唐宋至明清,广植茶树,产量渐增,销往京、津、鲁、冀、晋和内蒙等地。明、清两代,设茶卡,有巡检司保护,麻埠附近齐山所产片茶入贡宫庭。清末民初,安徽茶厘分南北两局,南局在皖南屯溪,北局即设于麻埠镇,而其他各产茶地区只设局以下的分卡机构。民国31年(1942),麻埠年产线麻150万公斤,片茶71.6万公斤,大茶29.8万公斤,茶叶产量、质量为皖西之冠。
麻埠镇的商业以经销茶、麻为主,兼营山区竹、木、扫帚等土特产。民国时期有大小茶、麻行30余家,春季营茶,秋季营麻,每年4~10月生意兴隆。该镇手工业以推光漆木器最为有名。
“初到麻埠,衣冠堂堂,离开麻埠,花的精光;
恋恋不舍,回头望望;下次有钱,还来逛逛。”
解放前后这里非常繁荣,曾有“小上海”之称。麻埠镇南北长,东西狭,一条穿街小河自北向南流入西淠河。镇内有北大街、中大街、南大街3条主要街道,宽约4米,石块铺砌,是商业中心。另有顺河街、新街、西门街、花桥街等。街侧房屋多为砖木小瓦平房,间杂一些假二层带阁楼的建筑,市容整齐、古朴。
1949年前,麻埠宗教活动颇为盛行,香火最盛的为广福寺,另有观音堂、地母宫、火神庙、关帝庙、冷家庙。镇邻近有水晶庵,相传梁武帝曾来朝山。镇内一孤山突立,上建有文昌宫,宫后有文昌阁,阁高二层,科栱飞檐,古色古香,游人常于此俯瞰市景。清代六安州同(“州同”,州一级地方行政长官的佐官)万年纯有诗描写其地:“两面双环水,中间一座山,远峰争拱揖,市周自弯环。”
【今日麻埠】
麻埠镇位于金寨县东北部,地处金寨、霍山、裕安三县区交界处,响洪甸水库中下游,镇内鲜马(鲜花岭至马店)公路与合武高速公路、沪汉蓉快速铁路相连接,距设在马店的客、货运火车站和即将兴建的红25军军部旧址仅15公里,向南120公里可达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和马鬃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路距六安市60公里,距县城梅山35公里,水路可达库区各乡镇。麻埠镇总面积133.8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和2个街道居委会.
麻埠镇历史悠久,响洪甸水库修建以前,是一座繁华的古老集镇,是皖西革命的根据地,是早期县政府所在地(金寨县委、县政府于1949年9月由麻埠迁驻金家寨)。1957年,因建响洪甸水库,流波、麻埠两镇处于淹没区,两镇居民大部分移在此地,由当时移民委员会、县政府和区政府就地规划成立鲜花岭人民公社,1982年改为鲜花岭乡,1985年经批准成立鲜花岭镇,1992年撤区并乡,原齐山乡、鲜花岭镇、响洪甸乡三乡镇合为响洪甸镇,1998年原响洪甸乡及全山村的四个居民组划为响齐办事处。2008年11月,撤响洪甸镇、响齐办事处,并重新命名为麻埠镇。
麻埠镇水陆交通便利,商贸繁荣。以鲜花岭、响洪甸为起点,每天往返合肥、六安、梅山的客车20多班次,水运船舶1000余艘,境内茶叶、毛竹、木材、水产、野生绿色食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名优茶基地5000多亩,板栗基地5000亩,优质竹材基地10000亩,水面养殖库湾10个,网箱5000余只,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
麻埠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历史古迹、神话传说融为一体。由佳胜集团投资开发的红石谷风景区面积80平方公里,旅游观光范围包括红石谷国家地质公园、将军湖(响洪甸水库)、以及中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原产地生态观光园三大版块。齐云山景区方圆30平方公里,周围奇峰怪石,绝壁熔洞,龙潭瀑布自成一体。镇内响洪甸水库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湖面8万亩,库容26亿立方米,周围群山环抱,山中有湖,湖中有山,沿岸林海苍茫,古木参天,湖光山色,景观独特,气候宜人,是一个具备发展旅游、观光、度假、避暑、休闲、游乐和商贸为一体的生态旅游风景区。
麻埠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六安瓜片”的原产地,出产的齐山牌“六安瓜片”在2001年中国芜湖(国际)茶博会上获“茶王”称号。全镇80%的茶叶属无公害有机茶,库区一线是无公害茶叶保护区,茶叶生产以“公司+农户”模式运作,并成立专业合作社和茶叶协会,生产的有机绿茶连续多年获得欧盟IMO有机认证。
麻埠镇与金寨镇、流波镇,称为我县三大古镇。梅山水库和响洪甸水库修建后,三镇均成为淹没区。史上著名的“麻埠街”,现已是响洪甸水库淹没区。
【金寨】流波镇2011-10-07 03:10:22
流波镇示意图 |
流波镇位于金寨县境东部、麻埠镇南面18公里处,与霍山县相邻,地处西淠河支流燕子河与青龙河的夹角处,面积约2.3平方公里,为淮南去武汉通道,军事要地。该镇亦是古老集镇,相传原来分为两个小集,一名陈高集(流波镇的上店子),因湖北英山陈、高两姓最早来此定居而得名;一名刘婆集,因一刘姓妇女在河边开设作坊而得名,后因附近西淠河上有“小䃥眼”、“大䃥眼”,由刘婆集演变为流波。另说,明末清初,这里的刘婆寨为抗清义士所建,三尖山寨长张福寰也长期活动于此。
清雍正五年(1827)七月,六安西南诸山(今青山、燕子河一带)山洪暴发,西淠河上游的茅坪街和燕子河下游的苏口均毁于洪水,一些居民迁往陈高集和刘婆集。后因战乱迭起,进山避难定居的人增多,使相隔500米的两个集市连为一体,统称流波,亦称流波。咸丰年间(1851~1861),太平军将领李兆寿在小镇的河西山地立寨(今寨基山),与清军长期相持。附近的折子岭卡与大天门的永平关及观音坎的靖平关,都是清政府饬令地方团练堵截太平军南进而设。
流波镇三面环水,环境优美。河流中有小䃥眼,人可在水中穿越,大䃥眼潜藏深潭,是自然界的奇观。势如蛟龙的燕子河水,穿山越谷奔流至流波附近的黄土岭,突然下跌20余米坠入深潭,形成大眼瀑布,喷雪滚珠,吐雾飞花。寿县名士张鸿逵有诗写其景:“怪石擘巨灵,洪波走其上。峥嵘下石矶,终古不相让。虚谷震长风,低岩承雪浪。空濛非一朝,喷薄越百丈。携步驻险涩,惊心怯远望。不舍流波奇,独拄西岩杖”。民国初期,辛亥革命义士、著名篆刻书法家张树侯来此游览时,亲手在石壁上刻“滚雪”二字。
清代至民国年间流波镇为六安州、县䃥上、䃥下两保的分界处,民国18年六霍起义后,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三师在此成立。民国19年5月一度划为霍山县流波市郊区。民国21年由六安划归立煌县。抗日战争前,镇上约3500人。抗日战争时期,遭侵华日本空军轰炸12次之多,数百人死于非命。
流波镇有六立公路过境,水路有西淠河通排筏,下达正阳关、蚌埠。另有山路通霍山县和湖北省的英山、罗田两县。居民多系南宋至明、清时期外地移民镇上的帝主庙、关帝庙、万寿宫、大王庙分别为湖北、皖南、江西籍客商所建,他们以庙代替会馆,定期聚会。
流波镇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有东西南北四街,外有一条上店街伸入张冲方向。北街较长,商业多集中于东、北两街,街宽约4米,房屋多为砖木小瓦平房。
民国38年6月流波解放,流波区政府驻此。因兴建响洪甸水库,少数居民迁县城梅山,或近迁张冲,多数西迁8公里外的青山镇。移民前夕,流波镇有1048户、3860人。
流波镇是我县颇负盛名的三大古镇之一。它座落在燕子河、青龙河下游冲积小平原上。流波一带,特产丰富,曾是我县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一九五七年,修建响洪甸水库后,变为淹没区,镇名亦随之取消。原址现位于张冲乡境内。
一、流波镇俗称“流波䃥”。六安州志(同治版)载为“刘婆䃥”。据当地群众介绍,明末,六安西乡迭经战乱,兵灾之后,先有湖北、英山的陈、高两姓米到这里,在一路口处设店,人称“陈高集”(即后来流波镇的上店子)。之后,又有外地一姓刘妇女进山寻子流落至此,随在西边近河处开一作坊,遂聚户为市,称为“刘婆集”。迨至清朝乾嘉年代,陈刘两集屋宇相接,形成一个山乡集镇。因此镇附近有山水击石形成的䃥眼,故又称为“刘婆䃥”。䃥,石貌也,与“撞”音同义别。又因䃥眼飞流涌波,遂演称为“流波䃥”。设镇后即称为流波镇。
流波镇,明代属六安州龙泉乡四十一都新义社,清代为六安县流波镇䃥上、䃥下两保。一九二九年六霍起义后,流波镇划为“霍山县流波市郊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三师在此成立。后又复归六安县。一九三三年八月划归立煌县,抗日战争时期为立煌县二区。自一九四九年起属金寨县流波区,一九五七年以后,属青山区。
二、流波镇集市形成的确切时间无从细考。据传,清代前期,淠河上游的茅坪街和苏州城(苏口)被水毁后,流波才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山乡集镇。全镇面积约六平方华里,解放前人口约五千,商户约六百户。街市除上店子外,正街有东西南北四条,北街较长,商业多聚于此。
清同光时期,为流波镇发展的鼎盛时期。曾设“招垦局”,动员邻省客民移垦于此。随后,湖北、皖南、江西有大批商人、农户迁徒此地。因此,居民中湖北人约占半数(多为英、罗、蕲、黄籍),皖南及近江地区的旌(德)、青(阳)、潜(山)、太(湖)人约占百分之三十,江西人约占百分之十,皖北与河南人约占百分之十。湖北人多操手工业及土特产品运销,江南与江西人多营京广杂货,潜、太人则多从事于水运。
全镇有五大会庙(馆),除东岳庙为镇民集资所建外,帝王庙、关帝庙、大王庙、万寿宫分别为湖北、皖南、太湖和江西客民所建。各会庙(馆)都有公产,供做会之用。东岳庙多作屯兵之所,余庙或毁于兵灾,或作学校、戏场之用。
三、流波镇地理位置优越,因而商业相当繁荣,至民国初期,经营规模与集市贸易已可与麻埠镇相匹敌。流波镇商业以竹、木、茶、盐四业为盛。全镇计有茶行十二家,每年加工制作大茶两万篓(每篓十斤),最高年产达二十五万多斤。片茶有“雨前银针”和“抱儿云雾”两种。产量虽少,但远销山东、河北、北京、内蒙等地。著名茶庄有“江元顺号”,在京津设有分店。木材经营较麻埠为盛,因东西两河可长年放筏,杉树毛竹多经河道运抵淮北等地销售。
重视盐业经营,是流波镇商业的一大特点。流波镇地处金寨山区的腹部,南部山区近百里无集镇,食盐全靠流波镇供给。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与抗日战争时期,长江水运受阻,湖北的英、罗、麻等县百姓都远道来此肩运食盐。抗日战争时期,流波镇河下常停靠竹筏九十多对,仅大盐商江广茂一家就占三十余对,其资金(以银元计)约有十五六万元。
流波镇行商分南行北行两类。南行多经营土特产,如山纸、竹扫帚、生漆、桐油、茯苓、木耳等;北行销行外路杂货,多为淮北地产的家禽、肉食、粉丝等。
当地食品以糕点和水豆腐为有名。糕点名产有皮糖、寸金糖、叠酥、杠子糖、桂花糖等。水豆腐又名站板豆腐,水质好,做工精,质地细嫩、清白,水烩凉拌咸宜,且味美可口,可与八公山豆腐媲美。
四、 交通方面,流波镇有水陆之便。水运,有东西两河将大宗竹、木、茶等山货由排筏运至淮北或山东、河北等地。进山水运以盐业为主。陆路,东通霍山,西达金家寨和商固,南抵英山,北上六安。流波镇附近小河很多,出镇即须舟渡或过桥。木舟和舟渡有三处:唐家集和黄家楼舟桥,为清代监生张子贵创修;苏口舟桥为清代江毓王召创修。石桥有五处,以小河南桥为最,是民国初年法政学堂毕业生江柏龄捐款修建。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内迁金家寨,六(安)立(煌)公路兴修。古碑总至流波石童公路计长三十七公里,于一九四二年九月十八日修筑完工,十月二十一日正式通车,流波汽车站也随之建立。
流波镇古为吴楚通道,后为由江北淮南去武汉的必经之地,因而军事地位十分重要,清咸丰年间,太平军英王陈玉成等多次屯兵于此,出击盘踞在武汉的清军,附近的“靖平关”与“永平关”即是当年曾国蕃为堵截太平军和捻军所修筑的工事。一九三八年,日寇铁蹄再度践踏流波人民,曾用飞机先后十几次对流波镇进行扫射、轰炸,市肆被毁,市民离乡背井,一片萧条景象。流波人民历代遭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饱尝了战乱和后灾之苦。
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六霍人民起义后,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三师在此成立,才给流波人民带来了生的希望。
五、 流波镇一带,山明水秀,风景优美。清人万年纯有《西南山纪行流波䃥》诗云:“行至流波石童,溪水倍觉饶。竹与浮竹箭,山渡接山腰,雨脚翻然至,桥头片刻消。晴明作日头,几处过岧峣。”赞颂了富有田园诗意的山乡集镇的秀美。流波镇附近有两个著名的瀑布——䃥眼与龙潭。䃥眼瀑布位于镇南黄土岭,龙潭瀑布位于小河湾蛤蟆岩。寿县游人张鸿逵曾赋有五言诗赞道:
怪石擘巨灵,洪波走其上。
峥嵘下石矶,终古不相让。
虚谷震长风,低岩承雪浪。
空蒙匪一朝,喷礴越万丈。
携步驻险䃥,惊心怯远望。
不舍流波奇,独拄西岩杖。
镇西有一山岗,传为明末猎人抗清志士张福寰,不满明朝暴政,在此聚众立寨,跑马练武,故名“跑马岗”。岗上有一终年不涸的水池,名为“饮马池”。西河边矗立着五座连峰,最前者为“擂鼓寨”,张福寰聚众起义时,和在以后的抗清战争中在此设立了望所,若发现有来犯者,立即在寨上挥旗号令义军迎战,并擂鼓指挥战斗,所以后来有人将擂鼓寨与流波䃥巧妙地联系到一起,书写了一幅绝妙佳联,道是:“擂鼓寨寨上擂鼓,流波䃥䃥眼流波。”
流波镇、麻埠镇与金寨镇,称为我县三大古镇。梅山水库和响洪甸水库修建后,三镇均成为淹没区。由于我县古无县志,又迭经战乱,古镇资料大都无案可稽,所述大都依据老年人回忆材料。
【金寨】金寨镇2011-10-07 03:04:24
【50年代金寨县境修建梅山水库后,淹没原县城金寨镇和杨滩、裂石店、胡店、三合、塔子河、丁家埠等小集镇。响洪甸水库蓄水后,淹没麻埠镇、流波镇,以及庆桥、花桥、何隆集、杨店、马店等小集镇。】
古金寨镇示意图 |
金寨镇 地处全县中心,约建于唐末,古名金钗镇,一说为钦差镇,后因有人在此立寨,又为金氏聚居之地,称金家寨。东大街后山有砖石结构宝塔,俗称锥子阁,共11层,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民国28年(1939)为防日本侵略军作为轰炸目标而拆除。
金寨镇北依史河,船舶可直放三河尖入淮河,后河道逐渐淤塞,仅通排筏。陆路有人行大道。镇北史河边有“观音洞”,原为天然石洞,民国26年经人工开凿,可容50余人,人称小南海。从洞边拾级而上,有藏经处,名观音阁,门前对联为“曲径通幽处,洞开别有天”,额题“南海春深”。
镇区老街沿史河傍山建筑,住房多单层小瓦砖木结构。街道用卵石或石块铺砌,主街名胜利街,宽约3米,长约1公里,小街巷9条,宽1米余,长度100~200米。史河边有上码头、下码头各1处,毛排多泊上码头。建县后,虽为立煌县政府驻地,但未进行建设,人口约3000人左右。民国25年3月,省、县投资9万元兴建城墙,抗日战争开始后停建。
民国27年6月,安徽省政府迁驻金家寨。年底,至六安公路修通,山区闭塞的局面有所改观。次年2月设金寨镇公所,四周增设小南门、水西门、介石门和金钗门。省政府迁驻期间,人口最多时达8.1万人,镇区扩延至船舫街、塔子河、包公祠、石稻场、戴家岭并向古碑冲发展,蜿蜒10余公里。主要街道有中山路、中正路、民族路、民权路、民生路、干部路、驲运路等。中山路宽约6米,其余道路宽约3米。商业中心位于中山路的龚家畈至戴家岭间,时称“十里长街”。有军校同乐会、新生俱乐部、立煌大戏院等公共活动场所。民国30年2月,砖木结构的中山纪念堂落成。12月,建立煌发电厂。新发展的地区,习惯称为“新街”,总面积有20多平方公里,但建筑分散。省、县党政军警部门驻于段家湾、柯家湾、余家湾、洪家湾、姜家湾、红石岩、张家畈等山坡湾地。民国32年1月2日,日本侵略军陷金家寨,大肆烧杀,街道和机关单位建筑被焚毁,仅中山纪念堂和三、四个单位幸存。劫后,省直属各单位在余烬中重建,规模大为缩小。
民国34年冬,省政府迁合肥,寄籍客商先后返迁,人口骤降至5000人左右。民国36年,从桂家湾至戴家岭一带房屋拆除。1949年解放时,新街仅剩包公祠、菜市场长约500米左右的街道,为金寨县人民政府驻地。1953年,人口3976人。
后梅山水库兴建,金寨镇成为淹没区,1954年秋开始移民,分别迁至梅山、古碑等地。1955年6月,县城迁移至梅山镇,1956年4月,金寨镇没入水库区。
本文来自网络,作为历史资料,编辑收藏。
文章评论
-
[em]e201[/em];) (-好项目,? (^人^有兴趣的看头像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