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和庸医

个人日记

           最近,因为经血不调,我去了几次医院。其间,我见识了名医,也遇到了庸医。
        七月初,早该结束了的经血淋漓不净。经人推荐,见了某医院中医王专家。果然是名医,慕名去挂号的人真多, 我早晨七点半挂的号,排到中午十一点多才看上病,因为有许多前一天挂号却没就诊的患者都排到了我前面。
        老专家虽已七十七岁,但精神矍铄,耳聪目明。他耐心而细心地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又把脉,观舌,有时低头沉思片刻,然后配方开药。 如果只看见他敲击键盘的灵活的手,我一定想不到这是一位七十七岁高龄的老医生。
        终于轮到我就诊了。和其他患者一样,老专家听我讲述病情, 给我把脉,观舌,然后开药方。按照老专家的医嘱,我服用了七天药,经血果然止住了。 
        可是否彻底医好了病,还要看下次经后情况。七月二十八日,我经后第二天,虽又见血色,但已是极少的血量,与六月比起来,已经好多了。说明老专家的治疗方案见效了。
        为了彻底医好病,本应该再去老专家那开些药。可由于某种原因,我没有去上老专家的诊室。八月七日,我去了同一医院的妇科诊室,一位姓H的女医生为我开了三天的中药。我想她虽不是专家,毕竟也是行医多年的医生,开的药也应该奏效,充其量就是没有专家的药方灵验罢了。
        可令我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七日晚我服用了H医生为我开的药,第二天早晨,我的牙龈红肿,下嘴唇起了些小泡泡。起先,我以为是自己上火了所致,可又一想,虽最近身体有些不佳,可我并没因此太着急啊。怎么头一天还好好的,突然在第二天就有那么大的变化呢?
        八月八日早,继续服用H的药,晚上,又服用一次。忽然,望着手中装着药的碗,我想会不会是服用了H的药所致的呢?当时在她的诊室,我就隐约觉得她的药方中“黄芪”的量怎么那么大呢?我问H医生:“一瓶30克,一天冲服,这么多啊?”她回答:“30克不多,还有一天服50克的呢。”听了她的话,我也没多想。
        到底是不是服用过量的黄芪引起的呢?黄芪服用不当有没有副作用呢?
        于是我上网查资料,果然,网上的资料证实了我的猜测。——
       “从中医临床看,黄芪是一味好药,作用强大且独特……
        正确合理地使用则收效明显。
        ……但必须注意的是,它的副作用同样强大。一旦缺乏准确全面的辨证水平和控制其副作用的技术,那补药入口就可能会变成毒药,危害很大。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现“上火”症状,如面红、心烦、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转病势。
        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看来用法不当,果真有副作用!我毫不犹豫地倒掉了还未服用的半碗黄芪冲剂(黄芪和其它两种药的混合冲剂)
        为了进一步判断我嘴上的泡是否与H的药有关,第二天,我带着H的药方,来到了王老专家的诊室。老专家面带慈祥的笑容:“对于其他医生的药方,我不做评价。”
        既然不肯定,那八成就是H医生的药方存在问题了。同一个单位的同事,他怎好“乱说”呢?
        王老专家像以前一样问了我病情,把脉,看舌,重新为我开了药方。在交代我服用方法时,王老专家说:“黄芪要配***  ***  *** 一同服用,黄芪走上经******”哇,王老专家的话与我在网上查询的答案竟有点异途同归的感觉。老专家说的一些中药的名字和术语我记不住了,但他那坚定的神色和专业的话语足以见他对中医理论有很深的探究。
        庸医,害人哪!名医,妙手回春,救死扶伤!


 

文章评论

现代月季

[ft=#0070c0,4,]老专家面带慈祥的笑容:“对于其他医生的药方,我不做评价。”------ 引自原文[/ft] 月季面色严肃地说:“对于日志内容,我不做评价。”

草原孤狼

呵呵,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我们的工作也一样,

海言

我也有类似经历,现在庸医太多,能对症下药的名医太难找了。

清水.

说不出来的一种心情,如果医疗制度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中国的行医证能有发达国家的标准,也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