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花未开月未圆

随笔



图片

    我们所安住的世界,无论从微细的内心世界,还是到宏观的宇宙世界,没有完美无缺,毫无暇疵的,它们是缺陷的、局限的、障碍的、束缚的。然而,它们又是互补的、相依的、转化的、流变的。而我们并不能如实观察到这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一味所追求的世界,恰恰是完美的、大同的、通流的、自由的,我们没法在事物的缺陷与流变中,把握一种恒定、中道的尺度,我们总是偏激的希望事物顷向于“益我”的方向发展,顷向于完美的方向发展,这不是一种健康的处世态度。

 

                                                                     
                  图片

 

   禅的修学,并不需要事物的完美,而是在不完美的事物当中发现一种缺陷美,从一种看似苦的事物中,发现另一种乐的存在。禅的修学,让我们如实的谛观现实事物的客观存在,任何一件事物,必然存在着缺陷,然而这缺陷并不一定是缺点,也许正因为这个缺陷,才显示的它的价值存在,这反而成了它的优点。春、夏、秋、冬,各别看起来都是缺陷的,春季潮湿气闷,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的干燥凋零,冬季的寒冷潇条,每一季节都能令人生起无尽的烦恼和不快;然而,正是因为四季的缺陷和连续,使人看到春天的生机,感受夏季的葱郁,收获秋天的希望,享受冬天的清凉。参差不齐的世界,林林总总的万物,每一物种都存在着缺陷,然而正是它们的缺陷,使它在某一领域成为独特而美丽的存在。缺陷,使世界变得美丽,魅力无穷。在禅者的眼光中,世界不是完美的,却是美丽通透、自然自在的,所以才有禅诗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心胸清澈通透如此,人生还有什么遗憾呢?

 


               图片

禅的修学,是告诉人们在缺陷与流变的事物中,把握一种恒定、中道、坦荡、自然的处世方法。我们不能让心沉于客观世物的缺陷中,迷失与痛苦。我们不但要主观觉悟到客观事物的缺陷美,而且能从缺陷的事物中,把握好一种恒定、中道的处世尺度,你才能处世不惊,应变无穷,坦然自在。这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超越。

  
               图片
            

“余花未开月未圆”,一朵花还没有完全绽放的时候,给人以无穷的希望和暇想;一轮明月还没有圆满如盘的时候,却让你对未来充满憧憬和盼望。完美的不一定是最好的,缺陷的也不一定是最坏的。当一朵花完全开尽的时候,也正是美丽凋落的开始;一轮明月圆满如盘的时候,就意味着缺减的即将来临。希望与失望往往是并存的,希望越大,可能失望也越大,所以你不必对别人类抱太大的希望,也不必对世事抱以失望,这两种心态都会令人深陷苦海。事物往往是一体两面的,它们时时都在互动、相依、转化与流变着,你只要保持一种觉醒,时时能觉察到事物的流变无常、相依互动的规律,你就会清醒的活着,沉稳不惊的面对任可世事,你不会极端,不会抱怨,不会排斥事物的任何缺陷,也不会沉滞事物的适意美好。因为你知道,它们在动转、在流变,所以你不倾向于任何一面,才具有博大的包容和忍耐,这是让一个人能恒定、中道的把握人生尺度的源泉。

 


                                                                         图片          

知道这个道理,然后你在为人处世时,才能保持恒定绵长的友谊和热情。朋友的友谊是十分脆弱,不堪一击的,往往你十分小心的呵护,却会在不经意间,化为烟尘随风而逝。所以孔子说:“朋友数,斯疏矣。”朋友过密的来往,亲密到没有距离、没有间隔、没有隐私的时候,往往也就快分道扬镳了。因为朋友过度亲密时,你就越能发现彼此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产生恩怨是非,比如我对你多好,你却对我不好之类。所以,过份要求朋友的完美,过多发现朋友的缺陷,过份支取朋友间的友谊,往往会使亲密无间的朋友,恩断义绝,反目成仇。这往往不是谁对谁错,而是不能如实观察到事物的本质没有恒定不变的特性,你就不能把握一种恒定、中道的尺度,适可而止。

 

    图片 

“余花未开月未圆”,当我们读起这句美妙的禅语时,读的何止是花和月,而是一段温蕴有情的人生智慧。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