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153醫院生命營救接力暖兵心

个人日记

解放軍153醫院生命營救接力暖兵心

鹿義霞
2010-07-30 16:18:29 來源︰中國軍網
【 字號︰ 我要打印 我要糾錯 【 Email推薦︰ 】


    解放軍153醫院的醫護人員視患如親、病人至上,用精湛的醫術打通希望之路,用嚴謹的醫風點燃生命之火,用高尚的醫德溫暖患者之心。他們對工作極端負責,對病患極端熱忱,生動詮釋了大愛醫魂。

    對于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的學員張龍飛來說,他今生恐怕永遠也不會忘記2010年7月17日至22日的特殊生命歷程。就是在這幾日,他從呼吸衰竭、重度昏迷、報告病危到正常飲食、轉入普通病房,從死亡線上被拉了回來;就是在這幾日,他更加真切地體味到了領導的關心、戰友的深情,特別是解放軍153醫院醫務工作者的大愛情懷。這是怎樣的一種驚心動魄和愛心接力啊!這是怎樣的一種無私奉獻和大醫精誠啊!生命營救進行時,愛心接力暖兵心!

    一、 愛心接力,鋪就生命綠色通道

    事情要從7月17日(星期六)中午說起。舍友喊張龍飛吃飯時,十分震驚地發現他呼吸急促、雙唇發紫、臉色蒼白,而且喊之不應。隊干部立即撥通了學院門診部的值班電話。醫生查看張龍飛的病情之後十分焦急地說︰“昏迷!高燒!情況十分危險,必須馬上搶救!”時間緊迫,刻不容緩,張龍飛的病情揪著在場所有人的心。12時20分,學員隊李俊偉政委與學員們一起將張龍飛抬上疾馳而來的救護車,醫生直接給他吸上了氧氣;12時30分,張龍飛被送至距離學院最近的解放軍153醫院東區實施急救。

    病情就是命令!張龍飛被送抵153醫院時正值周六中午。當時,他呼吸淺快,听診雙肺遍布濕性羅音,吸痰過程可見褐色液體,胸部CT發現炎癥,動脈血氣分析提示“I型呼吸衰竭”,肌黴譜、轉氨黴及血澱粉黴指標異常,全身皮膚粘膜散在青紫。經診斷,張龍飛重度昏迷、急性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病情危重,情況堪憂。患者隨時有生命危險,容不得半點猶豫!值班醫生李晨立即啟動應急機制,醫護人員危難時刻顯身手、無煙戰場搶陣地,以規範、快捷、有序的急救為患者贏得了時間,為治療創造了條件。

    時間就是生命!專家們為著救死扶傷的使命飛速趕來!在最短的時間內,以程正祥院長為組長、內科醫生為主力,護理科、檢驗科為配合的搶救小組迅速成立,上演救死扶傷生死時速。程院長帶病來到救治一線,與劉珊副院長一起指揮搶救並組織專家會診。會診之後,新一輪的搶救旋即展開。他們和時間賽跑,向病魔開戰,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創造最好的搶救環境,達到最好的搶救效果。急救室內,一場生命大營救正在緊張進行,汗水在救治組醫生們的臉上肆意流淌;急救室外,測繪學院和信息工程大學校務部的領導第一時間來到東區分院,實時關注搶救進展。學院政治部和院務部領導先後趕到醫院了解最新病情。

    病房就是戰場!17日晚19時,張龍飛呼吸有所平穩,但仍處在危險邊緣。程院長提議轉院到設施更為完備的153醫院西區。劉副院長一邊組織轉院,一邊聯系神經內科的寧群主任,讓他做好接收重病號的準備。轉院非常之快!效率非常之高!張龍飛被推進重癥監護病房。晚上20時,劉副院長組織專家搶救小組進行第二次會診。為了更準確地找準病根、對癥下藥,專家們一直會診到深夜,最後得出結論︰悶雨天跑步,本身就患有胸膜炎導致並發癥;橫紋肌溶解,導致呼吸抑制,從而造成缺氧,缺氧進一步加重肺部及全身橫紋肌的損傷……針對張龍飛的情況,大家多方論證、深入研討,矢志打贏生命保衛戰。昏迷中的張龍飛不知道,153醫院的白衣戰士為他夜以繼日忙前忙後,他們敬業奉獻、不辭勞苦;昏迷中的張龍飛不知道,有位寧主任為他熬夜到凌晨4點,並在清晨6點之時又一次推開病房的門,因為他太牽掛這個孩子,他不放心他睡不下……

    寧主任後來說︰“想想真是後怕,張龍飛當時的肌酸激黴升至13000,而正常的範圍在170以下;他當時高燒、呼衰,十分危險。”醫護人員反應迅速,組織得力,搶救及時,以愛心接力為張龍飛鋪就了生命的綠色通道。

    二、 全力以赴,構築生命堅強防線

    7月18日,治療中……7月19日上午11時,開始拔管!7月20日早晨,張龍飛醒來!7月21日中午,已能正常飲食!7月22日上午,由重癥監護病房轉到普通病房。對于張龍飛來說,上述這些並不只是冰冷的數字,數字的背後是感人的故事,是生命的奇跡。

    配備最強的搶救力量。醒來後,張龍飛說153醫院是他重生的地方,醫護人員給了他第二次生命。的確是這樣,全院從領導層到各相關科室均高度重視,組織了最強的搶救班組為患者打造生命防線——醫務處、心內科、腎內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呼吸科、急診科等眾專家在搶救過程中盡心竭力,協同作戰。這些生命衛士以最完備的保障投入行動,以最高效的流程診治疾病,以最負責的態度服務病人,靠著妙手仁心把命懸一線的張龍飛從鬼門關拉了回來。在治療過程中,搶救車隨時待命,護士們實時監護,醫生們堅守一線,醫院不惜一切代價全力搶救。自7月17日中午以後的72小時里,如果任何一個環節松動了,張龍飛都可能不再醒來。從7月21日以後的96小時里,如果稍遇懈怠,張龍飛的病情就易出現反跳。

    實施最細的治療方案。在院方關于張龍飛的治療計劃里,我們看到了這樣密集的救治程序︰1給予神經內科一級護理常規,密切監視生命體征……2、抗炎、預防應激性潰瘍……3止血治療……4改善血清黴學障礙……5補液治療……6立即完善三大常規、血凝分析、血生化等檢驗項目,監測動脈血氣分析結果。7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從17日入院到20日清醒,張龍飛經歷了生與死的較量。能夠與死神擦肩而過,這里面蘊藏著153醫院太多醫護人員的心血與汗水。在院方關于張龍飛的治療病程中,我們看到了詳盡的每日記錄︰補液、擴容、抗感染、抑制胃酸、加強吸痰、持續吸氧、注射、物理措施降溫,監測肌黴、血凝、血常規及血氣指標、胸部CT……從17日報告病危到22日轉入普通病房,張龍飛重新燃起了即將熄滅的生命之火,能夠轉危為安,這里面飽含著醫護人員大量的勞動。

    彰顯最好的服務意識。“巧手醫百病,紅心暖千家”、“華佗在世救眾生,無影燈下見真情”……這是患者對153醫院的高度評價。院方以精湛醫術救治人,以仁愛之心溫暖人,以恭敬之態照顧人,充分展示了凝聚向上的團隊精神、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井然有序的救治體系。在搶救張龍飛的過程中,醫生、護士、後勤人員組成戰斗堡壘,大家以高度的責任感守護著生命,甚至連一日三餐都顧不上。他們為病人監測、補液、排痰、擦身、送藥、喂飯……點點滴滴一絲不苟。他們以春風化雨般的人性化服務看護治療,以仁心仁術撥啟了張龍飛生命的脈搏。提起這幾日的所見所聞,張龍飛的母親滿腹感激,她說︰“太多人為了孩子辛苦,他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我天天被感動著。”

    三、 德技雙馨,展示軍醫良好形象

    踏進153醫院,我們看到了層層疊疊的感謝信,那是患者對醫者最高的敬意。我們還看到了“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的標語,那是醫者對患者最好的承諾。他們不放棄一線生機,不錯過一絲希望,不辜負一片重托,立醫者之風,展天使風範,用滿腔真情托起張龍飛生命的春天。他們醫德高尚,醫風嚴謹,醫術精湛,以實際行動踐行著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以大愛醫魂樹起了人民軍醫的標桿。

    一腔赤誠,醫德高尚視患如親。“治病救人,今天能做的事絕不拖到明天!”程院長身體力行、精醫敬業,在工作一線,他完全忘了自己也是病人,也需要休養。“一分一秒都十分重要!點點滴滴都需要做好!”在病患面前,劉副院長慎之又慎、切身體恤,盡著一名醫生的責任與擔當。她是醫生,她更像母親,一次次給張龍飛親自煲湯。“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要盡全部的努力。”神經內科寧主任白天黑夜地守護在病床邊,他對工作嚴謹求實,對醫術精益求精,對病人竭盡心力,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大醫之德。讓我們記住這些名字吧——程正祥、劉珊、寧群、王春華、王保健、楊旭、李永生、牛潤章、李作林、朱來武、慶運軒、曹曉勇……他們是醫者,他們更是愛的化身。他們祛病除痛、救死扶傷,點燃著生命的希望,上演著平凡中的超越,詮釋著軍人的責任與榮光。“犧牲個人休假算什麼?我懂孰輕孰重。”護士長劉月紅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推遲休假。“婚可以晚些結,病不能遲些治。”一邊是男友催著購置新婚物品,一邊是張龍飛急需悉心護理。護士李春燕毫不猶豫地把感情的天平傾向了後者。她毫無怨言地幫張龍飛擦身甚至摳大便。這就是我們的白衣天使,她們救治病患不辭勞苦,珍惜生命書寫大愛,踐行著醫者的崇高品德。

    一絲不苟,醫風嚴謹造福軍民。在153醫院眾多醫務工作者的概念里,從來沒有“也許”、“大概”、“差不多”這樣的字眼,他們因為珍惜生命而高度負責,因為信守天職而甘于奉獻,不忽視每一個細節,不放過每一點生機,不遺漏每一絲可能。張龍飛能夠撿回一條命來,與153醫院嚴謹的醫風分不開——這里的應急值守時時刻刻整裝待發,分分秒秒一級戰備,確保一有情況能夠迅速響應,最大限度救治病人;這里的醫者攻堅克難盡心竭力,服務病患極端負責。

    一心敬業,醫術精湛精益求精。自從知曉兒子的病情,張龍飛的母親眼淚就沒有干過。起初,她為孩子提心吊膽;後來,她為孩子喜極而泣。這位經受了巨大心理地震的母親說,兒子得到了最好的救治,她對153醫院充滿感激,她對這里的醫生充滿感恩。她不敢想象,如果兒子沒被及時送到這里,如果兒子錯過了治療時機,會是什麼結果。153醫院的醫生們始終把最大程度提高醫術、最大限度救治病人當做使命與責任的召喚。因為身負患者的生命托付,他們攻堅克難從不懈怠,他們精益求精從不停息,所以才打造出非凡的戰斗力。為救治張龍飛立下大功的寧群主任,有著日積月累的臨床實踐,有著人人稱頌的良好口碑,他醫學知識淵博,醫療經驗豐富,卻從不放棄學習充電。在他看來,生命開不得一絲玩笑,容不得半點馬虎,一名好醫生除了要有愛心和細心,更需要有底氣和銳氣;只有練就過硬的本領,才能盡好醫者的責任與擔當。在救治張龍飛的過程中,醫生們實時觀察病情變化,靈活調整治療方案,嚴密安排救治程序。正是因為有著包括寧主任在內的眾多醫務工作者的高超醫技,張龍飛才得以從重度昏迷中醒來。

    22日上午,張龍飛從重癥監護室被轉移到普通病房;23日,他已經可以在病房里做適當的活動,也和一直關心他的同學們通了電話。筆者截稿時,寧主任表示張龍飛病情已穩定,再進行一段時間的康復治療,便可以出院。提起這幾日在153醫院的經歷,張龍飛說︰“有種溫暖,我永遠忘不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