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女博士后,和农民一起种菜
个人日记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田亮
马坊村位于北京东部远郊,距河北不到5公里。今年5月初,清华大学女博士后石嫣,放着学校给她提供的房子不住,跑到这里的农户郎广山家住下,还租种了郎家的地,“6月小麦收割后,我们打算种上第一茬菜,茄子、黄瓜和一些叶菜,9月份就能成熟。”石嫣出院门迎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时开心地说着。长期与土地和阳光为伍,石嫣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和城市里那些早早就涂上防晒霜的女孩相比,风格迥异。
3年前,石嫣创办了中国第一个CSA项目“小毛驴市民农园”。CSA是个舶来品,意为“社区支持农业”,即社区消费者预付一年费用,农民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种植有机蔬菜,作为中间人的经营者定期将其配送到消费者家中。此后,CSA农园在全国遍地开花,“现在已经超过150家,其中很多人是从‘小毛驴’出去的,那里就像是一所黄埔军校。”石嫣说。现在,她开始经营自己的第二个CSA项目,农园的名字叫“分享收获”。
母亲用牛奶浇花
1982年,石嫣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在供电局工作,母亲在化工厂上班,石嫣是独生女。2006年,石嫣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读硕士,师从“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我真正对农业产生兴趣是在读硕士的时候,因为要经常去各地调研,才开始了解农村和农业。”
2007年,温铁军从美国考察CSA回国后,接到美国农业政策与贸易研究所的电话,邀请一名学生去美国农场蹲点半年,学习美国的CSA经验。石嫣成了温铁军十来个学生中的最佳人选,她当时已经获得直接读博士的机会,没有论文压力,另外,温铁军认为石嫣“有主见、懂坚持,这样的女学生不多。”石嫣自己也跃跃欲试:“学了这么多年农业,我都没踏进过农田,甚至不知道农作物是怎么种出来的,这样下去,读完博士又有什么用呢?”
2008年4月,石嫣来到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地升农场。在这个近100亩的农场里,干活的只有5个人和一台小型拖拉机,劳动强度可想而知。“第一个月觉得很累,想过放弃,但也回不去呀,只好继续坚持。”石嫣坐在一张上世纪90年代的圆桌前向记者回忆道。
经营农场的尼克夫妇,“一个本科毕业,一个硕士毕业”,他们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打动了石嫣。有一次,尼克发现由于预设温度过低,冷藏室里等待配送的蔬菜被冻得变了色,他立即挨家挨户地打电话道歉,并把蔬菜换成新鲜的重新装箱。石嫣有些不解,这又不是什么大事,何必大动干戈?“在CSA农场中,诚信是最高原则,农场只有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才可能持续。”尼克的解释让石嫣有些愧疚。“触动我的还有尼克夫妇的生活方式,透露着自信和快乐。他们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做的,晚上回家后,两个人自娱自乐,一个弹吉他,一个唱。他们的收入不低却很节俭,每次有信用卡消费单寄来时,他们会把信封撕开当写字的纸用。”
回国后的另一件事更加坚定了石嫣投身有机农业的决心。母亲生日时,朋友送来3箱牛奶,时值三聚氰胺风波,感谢之余,母亲多了一分忧愁。最终,母亲也没有喝,而是把牛奶浇了花。“是时候引入CSA了!那时候我下了决心,一定要让像我母亲这样的老百姓吃上健康、安全的食品。”石嫣说。
在“小毛驴”举办自行车婚礼
2009年4月,“小毛驴”诞生。小毛驴是传统农业耕种模式的标志,此前温铁军在河北开办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时就养过小毛驴,农园的名字由此得来。
农园20亩的土地是从学校在北京后沙涧村的实验田里划出来的,可愿意支付每年5000元预付款的消费者去哪里找呢?每斤蔬菜8—10元的价格要比菜市场高很多,消费者能接受吗?石嫣到各个住宅小区去宣讲,围观的群众倒不少,可没人听得进去。还有人说:“小姑娘家学啥不好,非要学着忽悠人。”石嫣急得脸一下红了,正要解释,那人早已不屑地离去。好在石嫣的老师和几个朋友被她的坚持打动了,成了首批会员。9月,石嫣完成了第一季蔬菜的配送任务,媒体也开始关注CSA项目,很快,“小毛驴”的会员数超过了200名。
看着石嫣的生意火起来,农园附近的一些农民眼红了,偷偷往他们的农园里丢了个农药袋。石嫣毫不犹豫地给每位会员写下道歉信:“由于我们管理的疏忽,农园里出现了一个来路不明的农药包装袋,如此重大的事故出现在倡导健康食品的CSA农园,我们非常抱歉,我们将加强农园安全管理,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请大家一起监督。”有人觉得她小题大做,回复说不必苛求。石嫣则回应:“我一定要认真。我绝不能容忍对土地的破坏、对‘小毛驴’声誉的破坏在我眼皮底下发生。”
对石嫣而言,“小毛驴”不仅是事业,也是生活。“小毛驴”创办那年,石嫣就搬到了后沙涧村,当时同学不太理解,“参与一下就行了,干嘛非得搬过去住?”她幽默地说:“在学校吃不上什么好东西,吃惯了自己种的菜,就觉得食堂的菜完全没味道。”
2011年10月,石嫣和同学程存旺在“小毛驴”举办了一场自行车婚礼。如今,石嫣在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程存旺则在江苏常州办了个名叫“大水牛”的CSA项目。“我们每天打电话联络,也在微博上互动。”石嫣说。
过一种有节制的健康生活
如果说“小毛驴”是一个试点,那位于北京马坊村的“分享收获”农园可谓石嫣事业的真正开端,她带着一个7人团队,租住在农民郎广山家的400平方米小院,每年2万元。为了给石嫣团队腾地方,郎广山一家搬进了准备给儿子结婚用的新房。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不少企业家拿着大把的钱进入农业领域,有没有人支持你们?
石嫣:我们有18位核心消费者,每人交3万块钱,这既是他们5年的买菜钱,也是公司1%的股金。除此之外,没有大规模的资金。在三五年之内,我们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和农民的互动上,让他们了解我们要做什么,这第一步一定要走稳。有大规模投资可能会一下子做大,但没学会走就跑,肯定要栽跟头。
我们提倡的是“商业的手段,公益的心态”,不追求单纯的公司化经营,而是既要把健康的食品送到市民的餐桌上,又要帮助农民获益。
环球人物杂志:怎样帮农民获益?
石嫣:CSA的核心理念,就是要让农民成为生产的主体。我们按去年的收成先付给农民一定费用,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然后还会把菜价的大约一半给农民。将来,农民和我们合作到一定年限后,比如5年,会成为公司的股东。像郎叔(郎广山),最初他嫌麻烦不愿合作,现在就很积极。
环球人物杂志:你觉得有机农业在中国推广的最大困难来自哪里?
石嫣:一是观念。有机农庄种出来的菜基本上都是当季的,但现在大家更愿意随时能吃到所有的东西,比如在冬天要吃西红柿和黄瓜。其实,这会改变农作物的生产过程,埋下食品安全隐患。还有,我们种的蔬菜品相差一点,就像一棵芹菜本来就能长2两,用了化肥能长1斤,但吃起来发淡。品相真那么重要吗?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就是因为关注品相、忽视质量而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再者,还会受到消费能力的限制,让每户每个月拿出500元买这种有机蔬菜,有人就会觉得很贵,但这种消费是有价值的。
种菜以外,我们也是在推广一种生活理念:过一种相对有节制的健康生活。
环球人物杂志: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支持CSA项目,因为不能产业化。
石嫣:产业化一定就好吗?近几年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100%都是由于农业产业化造成的。万一哪一天没有石油了,没有拖拉机了,没有化肥了,该怎么办?CSA是一种降低系统风险的方式,是另一种选择。生活也一样,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那多可怕。多样的才是多彩的。
环球人物杂志:远离城市、住在乡下,会有遗憾吗?
石嫣:现在的生活很充实,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和我先生合作翻译了3本书,还要经常到各地参加活动,组织生产者一起到“农夫市集”卖有机食品。要说遗憾,就是逛街、看电影这些女孩子们喜欢的事,我都没时间做了。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把“追求成功”挂在嘴边,你怎么理解“成功”?
石嫣:我的同学们大都去了银行或当了公务员,聚会的时候,经常会讨论买房的事。我说得比较少,可能因为在农村太久了吧。我觉得,只要是做自己喜欢、而且对社会有点正面意义的事,就可以。成功或失败只是结果,年轻人更应该注重过程。
文章评论
风缘
这样的女子,支持!这样的生活方式,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