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性肢痛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大医精诚
个人日记
红斑性肢痛症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肢端远端皮肤阵发性皮温升高,皮肤潮红、肿胀,并产生剧烈灼热痛为特征的一种植物神经系统疾病。环境温度升高可诱发或加剧疼痛;温度降低可使疼痛缓解。任何年龄均可起病,但以青壮年多见。本病最容易侵犯肢体的远侧端,尤其是下肢,其特征为发作性疼痛、皮肤血管充血和皮肤温度增高。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理可能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末梢血管功能失调,导致血管过度扩张,局部充血所致。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患者极为痛苦,目前西医对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根据红斑性肢痛症的临床表现,可归于中医的“痹症”、“脚板痛”、“手足痛”等范畴,尤与“血痹针目类似。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血痹”的记载。《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指出了本病病因病机与正虚邪袭,寒凝经脉有关。宋代《圣济总录》记载的“悉皆疼痛或昼静夜发,痛彻骨髓,谓之历节风也。”也颇与本病相近似。明代《普济方》对本病的病名及病因有较深刻的论述。至清代,对本病的症状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如《冯氏锦囊秘录》云:“妇人脚十指,如热油者,此由营卫气虚,湿毒之气流注经络,……下攻脚则脚痛,其脚指如焚。”《疡医大全·奇病部》记载曰:“人脚板色红如火,不可落地。”并提出用祛火汤治疗。以上论述表明,古代医家对本病已有一定的认识。
现代中医对红斑性肢痛症治疗的文章,最早见于1955年。50~60年代期间,临床报道甚少,且以针灸治疗为主,多取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经穴。70年代相继出现了刺血及耳电针等方法治疗,疗效比较好。80年代以后,在针灸治疗本病获得肯定疗效的基础上,辨证分型及专方治疗报道增多,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渐趋深入,所取药物大多根据证情而分别选用凉血散瘀、清热利湿、解毒和通络止痛之品,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从已有资料分析,无论用中药还是针灸治疗,其有效率都在90%以上。中医学对红斑性肢痛症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多散见于诸家临床论著中,古今医家认识基本趋于一致,可归纳为下述几个方面:
热毒内蕴 素体阳盛(或阴虚),复因寒邪客于肢体脉络,热被寒郁,日久寒从热化,邪热入血,热毒壅聚,脉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灼热疼痛。
湿热流注 素体脾虚湿热,复感邪热,以致湿热内蕴,流注经络,闭阻气血,不通则痛。
气血瘀滞 病久体虚,腠理空疏,或外邪乘虚侵袭肌肤,或情志不遂,气机不畅,又复感寒邪,经脉为寒邪所束,使脉络不通,气血凝滞所致。 辨证分型及治疗 综合古今医家的辨证治疗经验,主要可分以下三型:
1.血热 肢端疼痛反复发作,夜间为甚,皮肤潮红,扪之灼手,痛不可近,得冷则痛减,发病较急,并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处方:金银花15克,黄芩9克,连翘12克,当归尾12克,玄参12克,粉丹皮12克,赤芍12克,生地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犀角地黄汤、四妙勇安汤。
2.湿热 四肢末端发作性灼热疼痛、重着,痛处潮红,得冷则舒,得热加重,并见肢体酸胀麻木,周身倦怠无力,有沉重感,烦热,口干苦,头晕,胸闷,纳呆,便溏。舌质微红,苔黄或白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疗:清利湿热,化瘀通络。
处方:黄芩12克,黄柏9克,萆薢15克,连翘12克,薏苡仁12克,赤芍12克,当归尾15克,路路通12克,威灵仙9克,地龙9克,秦艽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四妙丸、三妙丸、二妙丸。
3.瘀滞 肢端卒痛难忍,时痛时止,得热则减,遇寒则剧,情绪抑郁,烦躁不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或见舌下青筋,脉弦而涩。 治疗: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处方:当归尾15克,生地12克,川芎12克,赤芍15克,香附12克,木香12克,郁金15克,红花9克,桃仁6克,地鳖虫9克,王不留行9克,路路通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桃红四物汤。
加减:以上任何一型,兼有血虚者,加首乌、熟地、鸡血藤;兼有气虚者,加白术、党参、黄芪、黄精;兼有口干津乏者,加沙参、石斛;兼有便秘或大便干燥者,加大黄、番泻叶;兼有食纳不佳者,加郁金、神曲、山楂;兼有失眠,心悸多梦,烦燥不安者,加柏子仁、酸枣仁、远志;上肢疼痛剧烈者,加姜黄、海风藤、桑枝;下肢疼痛剧烈者,加牛膝、木瓜、杜仲;肢端剧烈疼痛可加服用止痛粉,组成:当归12克,丹参9克,生乳香6克,生没药6克,金铃子9克,玄胡6克。共研细末,等分四份。每6小时冲服一次,每次1份。
疗效:按上述分型和处方共治疗本病47例,治愈41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 专方治疗 (1)解毒活血汤
组成:乳香、没药、桃仁、红花、当归、黄芪、银花、赤芍、黄柏、玄参、丹参。
用法:上药加水1000毫升,煎取400毫升,过滤;再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过滤;第三煎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过滤。三煎兑于一起,混匀,分三次服。10岁以下小儿减半。
疗效:用上法共治疗33例患者,治愈27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100%。
(2)凉血散瘀汤
组成:水牛角(先煎)、生地各30克,地榆20克,赤白芍、白茅根、延胡索各12克,甘草6克。
加减:湿重加苡仁;热重加金银花;舌质瘀斑加丹参。
用法:每日2剂,各水煎2次,混匀,分4次口服,6小时1次。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17例,治愈14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
(3)苍术黄柏汤
组成:苍术10克,黄柏6克,川牛膝6克,防己12克,白芷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用上法共治疗176例患者,治愈16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92.6%。
(4)三妙丸合甘阜汤加味
组成:黄柏20克,薏苡仁30克,苍术20克,泽泻12克,川牛膝15克,知母12克,白芍30克,甘草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取3次煎汁混匀,分3次服。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10例患者,结果全部治愈,总有效率为100%。
(5)四妙勇安汤加味
组成:银花、赤芍、玄参各30克,当归、牛膝、黄柏、大青叶、紫花地丁各15克,甘草、山甲珠各10克。 用法:煎汤待凉后,外洗浸泡患肢30分钟,每日2~4次,治疗期间应充分休息,患肢稍抬高,饮食宜清淡。
疗效:用上法共治疗9例,治愈7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100%。
(6)化瘀通络汤
组成:生地10克,丹参9克,地龙10克,细辛3克,当归15克,牛膝10克,黄芩9克,延胡索9克,白芍15克,甘草9克,枣仁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10例,全部治愈,总有效率为100%。 其他疗法 (1)针灸
①体针
取穴:主穴:三阴交、太溪、太冲、昆仑。配穴:复溜、内庭、行间、解溪、丘墟、中封、侠溪。
操作:每次选主穴2~3穴,效不显时加用配穴。一般均用泻法。体质强者,进针后提插捻转,至出现较强针感即出针。体质较弱者可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同时在针柄上燃艾卷如拇指大,用温针法,一般隔日1次,症情严重者可每天治疗1次,7天为一疗程,休息3天,行第二疗程。
疗效:用上法共治疗本病24例,全部治愈,总有效率为100%。
②耳针
取穴:a.交感(双)、神门(双)。b.心(双)、皮质下(双)。c.心(双)、神门(双)。
操作:每次选1组,可交替使用。针刺人耳穴后,加用脉冲电流刺激,频率500~600次/分,然后调节至患者可以耐受的电量。每次治疗30~40分钟,每日1~2次,睡前可酌情增加1次。
疗效:用上法治疗本病16例,全部获愈。除2例疗次多外,余14例平均16次获痊愈。随访10例,2~10年均未复发。
③针刺加刺血拔罐
取穴:a.上肢:C6~T3夹脊穴、曲池、外关;下肢:L1~L5夹脊穴、秩边、阳陵泉;b.上肢:八邪或上八邪;下肢:八风或上八风。
上八邪位置:手背1~5指掌关节后缘之间凹陷处。
八风位置:足背1~5趾跖关节后缘,两跖骨之间。
操作:第1组针刺,据病变部位选穴,每次取1~2穴,交替使用。选用28号1.5~2寸毫针,捻转泻法,得气后运针3~5分钟,后每隔5分钟运针1次,留针15~20分钟。针刺C6~T3夹脊穴时,直刺稍偏向内侧,进针0.7~1寸,L1~L5夹脊穴进针1~1.2寸,肢体穴针感向患趾(指)放射。上述穴交替使用,每次取1~2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第2组为拨罐:每次取1穴为宜。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行点刺法,然后拔火罐,以吸出5~10毫升血为度,术后按常规处理,隔日(或隔2日)1次,5次为一疗程,与针刺法同期进行。
疗效:用上法共治疗本病8例,治愈5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7.5%。
④水针
取穴:主穴:解溪、足三里。配穴:合谷、昆仑。
操作:以5毫升注射器20号针头,抽取复方维生素B注射液0.5~2毫升注入所选穴位,每次1~4穴,总剂量不超过2毫升,每日1次,4次为一疗程。
疗效:用上法治疗本病18例,治愈8例,显著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9%。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