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的原因,治疗中药方--大医精诚

个人日记

重症肌无力是由于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障碍而影响肌肉收缩的慢性疾病,是最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之一,以受累的横纹肌无力为特征。迄今为止,现代医学认为尚无特效疗法,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还不完全清楚。目前,西医比较一致的认识,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病的症状与中医古籍所载的“鞘”、“痿症”、“睢目”、“胞垂”、“睑废”等类似。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较明确的记述:“胃不实则诸脉虚,诸脉虚则筋脉懈惰,筋脉懈惰则行阴用力,气不能复,故为社。”(《灵枢·口问》)隋代《诸病源候论·睢目候》云:衬若血气虚,则肤腠开而受风,风客于睑肤之间,……所以其皮缓纵,垂覆于目,则不能开,世呼为睢目。”较详细地阐明了眼型重症肌无力的病因病机及证候。明清时期,对此也有论述,如《景岳全书》称“胞垂”;《银海指南·气病论》则诊为“眼皮宽纵”。肌体型重症肌无力,似属痿症,明代《证治准绳》记载曰:“痿者,手足痿软而无力,百节纵弛而不收也。”以上表明,中医学对本病已具有相当的认识。 重症肌无力之发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体虚,导致精血亏耗,气血运行失畅,经络阻滞而出现一系列症状,这与脾、肾、肝、肺等脏器有密切关系。

    脾气虚弱 脾主肌肉,眼睑属脾,脾为后天之本,若素体脾胃虚弱,或因病致虚,则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肌肉筋脉失养,渐致四肢痿弱无力,眼睑下垂,甚至肌肉萎缩。

    肾精亏虚 肾藏精,精血相生。久病体虚,元气不足,或久患遗泄,致肾精亏虚。精虚不能灌溉,血虚则不能营养,筋骨筋脉失却营养滋润,而致肢体软弱无力,腰腿痿软。

    肝血不足 肝藏血,主筋。肝血不足,筋骨筋脉失却营养滋润,则筋脉弛缓,关节不利,致肢体软弱无力。
辨证分型、治疗                                                           综合各地医家的治疗经验,对本病的辨证常分以下五型:

    1.脾胃气虚 本病多见于单纯眼肌型,一侧或双侧眼睑下垂,晨轻暮重,伴食欲不振,大便烂软不实,倦怠乏力,声低气短,面黄,瘦弱。舌胖苔薄,脉细。
 治法:补气健脾

    处方:党参、黄芪各15~30克,升麻、柴胡各9~12克,白术、当归各15克,陈皮9克,大枣、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可酌选加黄精、山药、扁豆等药。

    常用成方: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 
                                                                     2.脾肾气阴二虚 多见于全身型,症见全身乏力,吞咽咀嚼困难,伴有复视,除脾虚见证外,可见气短咽干。舌红苔剥,脉细数。
治法:益气滋阴。  

    处方:党参、黄芪各15~20克,生地、熟地、山药、杞子、山萸肉、白术各15克,龟版12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可酌情选加麦冬、五味子、白芍、阿胶、胎盘片等药。

    常用成方:生脉散、左归丸。

    3.脾肾阳虚 多见于全身型或延髓型。有显著畏寒怕冷,便溏,腰酸,吞咽明显困难,全身极度乏力。舌边有齿痕,苔薄质淡,脉沉细弱。
治法:温阳益气。

    处方:党参、黄芪各15~30克,附子、肉桂各9克,鹿角胶、熟地、山药、杞子、山萸肉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可酌选加锁阳、巴戟肉、补骨脂、杜仲、桑寄生、胎盘片等药。

    常用成方:金匮肾气丸、有归丸、四神丸。
                                                                       4.肝肾阴虚 除肌无力症状外,尚有复视、斜视、目珠固定或转动不灵活,伴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颧红升火,人夜日干,手足心热,盗汗或自汗。舌偏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  治法:滋肾补肝

    处方:生地15克,山药、茯苓、党参、麦冬、菟丝子、白芍、当归各10克,山萸肉、泽泻、丹皮、杞子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阴虚火旺加知母、黄柏、玄参;自汗加浮小麦、麻黄根、煅牡蛎。 

    常用成方: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生脉散。


    5.气血二亏 除肌无力症状外,伴面黄或苍白瘦弱,饮食元味,食少神疲,声低气短,头晕乏力。舌淡嫩,苔薄白,脉软弱或沉细。                                    治法:补气生血。

    处方: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各10克,生地15克,炙甘草、川芎各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可服用紫河车粉,或胎盘片等药。

    常用成方:十全大补汤。

    疗效:用以上各方共治疗不同症型重症肌无力803例,结果:临床治愈463例,显效94例,有效128例,无效118例,总有效率为85%。                                                                                                                                                                                      专方治疗                                                                                                                    (1)益气升阳汤

    组成:黄芪、党参各15~30克,白术、当归各15克,紫河车12克,陈皮、柴胡、甘草各6克。 

    加减:中虚下陷加人参、桔梗;肾阳虚较甚加巴戟天、肉苁蓉、鹿角胶;肾阴虚较甚加服六味地黄丸;若阴虚兼有虚热可用西洋参代党参,加知母、沙参。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本病51例;痊愈21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2%。

    (2)保元汤 

    组成:党参12克,黄芪18克,柴胡、升麻各9克,生姜、肉桂各6克,防风、甘草各6克,赤芍、白芍、地龙各10克。

    加减:畏光、流泪、纳呆加苍术、羌活;复视、斜视、眼球活动受限加川芎、全蝎、蜈蚣;面色咣白、活动乏力;红参易党参;病程长,反复发作,四肢欠温加熟附片、鹿角胶;烦热口渴,舌质红,苔黄,去防风、干姜,加仙鹤草、旱莲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待病情好转后,继用本方制成冲剂内服,每日2次,每次20克。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65例,临床治愈24例,好转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5%。

    (3)健脾壮阳汤  

    组成:党参15~30克,白术12~18克,生黄芪24~60克,升麻9~12克,柴胡9~18克,熟附片15~150克,葛根12~30克, 当归12~24克,陈皮9克,麻黄6~15克,炙甘草6克。

    加减:肾阳虚重加肉桂、鹿角片、杞子、巴戟天、黑芝麻;肢体之力甚加鸡血藤、地龙干;呼吸不畅加桂枝;虚汗多,去麻黄;服药后口咽干燥或皮肤灼热加生地、麦冬;局部肌肉抽动加全蝎、蜈蚣;舌麻肢麻酌情减附子用量。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约250毫升,均分2次温服。熟附子剂量需自小剂量开始,酌情递增。小部分病人出现轻度口干、头晕、舌麻、肢麻和皮肤灼热感,或局部肌肉抽动,出现上述症状时可按上列加减法灵活变化。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本病41例,临床治愈12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7%。

    (4)补中益气汤加味 

    组成:党参12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5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陈皮5克,升麻5克,桔梗5克,苡仁12克,蚕砂10克,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

    加减:腹胀、口中乏味去当归,加麦芽、砂仁、鸡内金;斜视、复视去升麻、桔梗,加淮山药、枣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用上方治疗22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治愈10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5%。

    (5)归芪异功散

    组成:党参20克(症状重,用红参5~1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6克,黄芪20克,当归15克,黄精30克,糯米草30克,鸡屎藤30克,甘草5克。

    加减:肾阳不足,症较轻,酌加菟丝子、补骨脂、巴戟肉;肾阳不足,症重者加熟附片。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本病10例,获满意疗效。

    附:重症肌无力危象救治

    临床上危象发生,多见于肌体型或球型的病例。以呼吸、吞咽困难,痰涎壅盛,甚至汗出淋漓,脉细微弱或大而无力为主症。目前抢救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用下方治疗。

    组成:别直参(高丽参。另煎冲)、炙甘草各9克,蛤蚧尾(研冲)一对,坎承2具,大熟地30克(沉香粉1.5克同捣),煅龙骨、煅牡蛎、黑锡丹(包煎)各30克,淡附片12克,鲜竹沥30毫升(冲),生姜汁2~3滴(冲)。

    加减:神志不清者,加苏合香丸1粒研细冲服。

    用法:水煎,鼻饲给药。在应用上述基本方药的同时,积极配合现代医药抢救:呼吸肌麻痹较轻者,用吸引器吸痰给氧,人工呼吸。呼吸肌麻痹严重,气管深部积痰,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或作人口呼吸,并针对危象程度,轻型肌注或静注新斯的明,重型用短程大剂量激素治疗。如并发感冒、感染,青霉素为首选药物,亦可选用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中药,对控制危象有良好疗效。

    疔效:用上方共抢救31例危象患者,结果成功23例,无效6例。2例放弃,总有效率为94%。

    此外,有用独参汤峻补元气,配以竹沥、猴枣散、肿节风化痰消坚,结舍西医措施,治疗6例肌无力危象发作者,结果,有效4例,死亡2例。也有医者针对急性加重期或出现危象的患者,中药以清肺润燥为主,补益肝肾为辅;恢复期则加以补益脾肾,调理脏腑,此法配合西医措施,抢救2例均获成功。                                                                                                                                                                                                                                                                                                                        其他疗法                                                                       (1)针灸  

    ①体针(之一)  

    取穴:主穴:攒竹、阳白、鱼腰。配穴:足三里、三阴交、太阳、合谷、百会、四白。复视加睛明、风池。

    操作:每次选常用穴3穴,备用穴1穴。轻浅刺激,各穴交替使用,亦可透穴刺,如阳白透鱼腰等,每次运针半至1分钟,不留针。百会穴用米粒大艾炷作无疤痕着肤灸3壮。每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足三里、三阴交针后加灸。

    疗效:用上法共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43例,痊愈35例,显效1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

    ②体针(之二)  

    取穴:主穴:攒竹、丝竹空、阳白、鱼腰、太冲、太溪、侠溪。配穴:合谷、大都、脾俞、百会、足三里、中枢、阴陵泉、三阴交。

    操作:每次选手足经脉上主穴各一对,根据症状选用1~2个穴,留针20分钟。出针后再用皮肤针取患侧头部足太阳、足少阳经线及眼轮匝肌,自上而下,自内向外叩刺,手法以补法为主轻刺,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疗效:用上法共治疗本病患者365例,临床治愈311例,显效41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

    (2)单方验方  

    ①马钱子胶囊  

    组成:马钱子。每粒胶囊装制马钱子粉0.2克。

    用法:每日3次,每次1粒,饭后服。每隔2~4天增服1粒,逐渐加至7粒。在增药过程中,如自觉机体局部有一过性肌肉跳动、抽动感时;切不可再增加,肌力基本正常后减少马钱子用量,直到终止治疗。

    疗效:用上方配合辨证服药共治疗8例,显效4例,好转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62.5%。

    ②乌金穿片

    组成:生草乌20克,洋金花10克,穿山龙170克。

    用法:将以上三种药物粉碎过100目筛,用1%淀粉制料,烘静干后加1%硬脂酸镁压片,共压1000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2~4片。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本病9例,显效5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100%。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