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后)
个人日记
旧时西城门一带繁华的原因是沿江建了不少码头,柔弱江水如现代坚硬的公路铁路,一个个码头就如现今的车站。每个码头功能不尽相同,如浮石埠是用来渡人的,我孱弱幼小的身体曾在这个渡口的浮桥上行走过;最东边码头按方位称作青龙埠,市领导上任,京省级高官巡视,就在这里躬迎;最南边码头大多停靠运送薪蒸材木的船只,称之为柴埠头;中码头停靠的是装载着各种货物的往来商船,因此甚为热闹, 热闹得在码头东侧小西门匹配了大大小小的酒馆、茶馆、烟馆,以及专供男人销魂的烟花巷柳。航道上走南闯北的商贾船夫,上得岸来,穿过城门,径奔小西门而去;乡下男人有点碎银,便会瞒了家里娘子,去小西门快活一番;妇人淫荡,便会有人说,这骚人是小西门出来的。那时小西门皮肉生意做得堂堂正正,挂羊头卖羊肉。不像如今洗头店足浴馆,挂着羊头,卖的却是鸡肉。
西城门也称朝京门,城门外的埠头也顺便称作朝京门码头,为八个码头中老大。“凡迎送皇华于斯,商贾船只停泊于斯,宾兴士子、长吏莅任登陆,亦于斯。”西城门被称为“六门之冠”,除此因素外,还曾是抵御外敌的主战场。西城楼上有楼名碧春楼,为衢州九楼之一。 元宵良辰,官员与民同乐,登临碧春楼,观赏隔岸璀璨绚丽的烟花。
朝京门码头边冬青树丛中,竖立着一根高约四米的褚红色类形华表的石柱,它看上去和我文字一样平淡无奇,没有只字交待身世,傍花随柳的人们也只在偶尔中漫不经心看它一眼。它历经年代久远的画面在年月风霜雪雨的侵蚀下业已模糊,这些画面大多发生在萧瑟的秋季,与“秋后问斩”密切相关:秋风秋雨,秋叶飘零,被刑律判定即将与这个世界告别的犯人跪在它脚下,刽子手钢刀一挥,人头落地,颈腔中热血飞溅……选择在这里开斩,有此方位适合处决犯人的原因,也方便把罪大恶极的头颅挂上朝京门城门。而这些刀下之鬼,有的是恶贯满盈,有的做了屈死冤魂。如今,极刑方式已由砍杀头颅改为扣动板机和推动针筒,石柱留下的只有遥远记忆及依稀可辨的点点血渍。
上一篇,我从东城往西走到钟楼底;现在,我由西往东,将走到钟楼隔壁的“赵抃祠”。
进得西城门,先踏上的“水亭街”,这片街区的三街七巷:水亭街、上营街、下营街、柴家巷、天皇巷、黄衙巷、罗汉井、皂木巷、宁绍巷及进士巷,尚固执留守着旧时风貌,多为晚清至民国时的遗迹。天皇巷内曾有座“天皇寺”,天皇寺内曾有座“天王塔”,天王塔砖石结构,六面七层,高38米,为中国最古老的砖石塔,相传“先有天王塔,后有衢州城”。始建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南朝萧梁帝国年间,其间几经修缮,终毁于我天朝1952年。由于年代久远,已无法考证是哪位高士所建,后人看地上凡间找不到,就在天上找了位叫铁拐李的神仙,把功劳往他头上一推,这段神传说太过玄幻,略去不表。痛惜者,天王塔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诸朝代凡一千四百多年风雨而屹然挺立,我天朝甫建便借“危塔”之名拆而毁之。陕西西安大雁塔建于公元652年;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建于公元836年;陕西应县释迦塔建于公元1056年,这些闻名遐迩宝塔算起来都是我衢州天王塔的晚生后辈。
水亭街如一位身着长袍马褂抱残守缺的迟暮老者,在秦砖汉瓦中坚持那份旧日风物,那份恬淡幽静。而与它毗连的县学街,却如一位原本温婉贤淑的古典美人摇身一变成了热辣奔放的现代女郎。一条充满人文气息的街道,在岁月磨砺中,在现代浪涛不断冲刷下,昔日风貌荡然无存。
窃想大老爷们的意思:市区的旧风貌,在水亭街、化龙巷和北门街道已保护过了,其它地方不妨摈而弃之。城市总得发展,不能老守着沉舟病树不放。如县学街,顾名思义,是为旧县学所在地,童生们考取生员也叫秀才后集中读书学习的地方。这样腐朽的进学方式早己废止,所以它的名存实亡实属天经地义;还有“演武厅”,你把武演得再好,也挡不住人家一颗子弹;还有“水巡厅”,如今的江水,无非是供人排排废水、发发电用的,巡逻的早就上岸当交警了,留着那破房有鸟有;还有“广盈仓”,你那仓能装几颗粮食?再盈也不如三衢路上的国家粮食储备库.
说荡然无存有点言过其实,那些会馆就没被赶尽杀绝,还留了个“徽州会馆”供文联的秀才们舞文弄墨嘛。还有蒲松龄笔下三怪之一的“县学塘”,就保留了原名原址,虽然水域面积缩小了四分之三,但总比四分之四好。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作道:“张握仲从戎衢州,言:“衢州夜静时,人莫敢独行。……又城中一塘,夜出白布一匹,如匹练横地。过者拾之,即卷入水。”这城中一塘就是县学塘,与钟楼底在一条线上,相距二三百步。如今这一带夜行人极多,无人惧怕鬼怪。即便被吓了,在“祥符寺”和“浙闽总督府”旧址建起来的人民医院就在附近,方便救治,没吓死的挂急诊,吓死的拉太平间。
创办于1902年的衢州一中原先也驻扎在县学街上,学校出过不少名人:其中有金庸和周迅。16岁的金庸把文学才华发挥在一块讥讽训导主任的黑板报上,因而被勒令从丽水省立联合高中退学转投衢州中学,二年的学习生涯反映到文学作品中的是《碧血剑》中的“石梁帮”和“龙游帮”,形象都较丑陋,这大约是他当年对衢州人的印象。相比金庸的学习优异,周迅则是除歌舞外其它都一般,后来她去了杭州,后来就出名了,再后来的这几年,就做慈善和环保了。几天前家母因病住院,与迅母迅舅同一病室,我们同样服侍高龄的母亲,同样姓陈,又同样一般兄妹七人。
紧邻钟楼的“赵抃祠”,始建于宋咸淳四年(1268年)。《幼举琼林》云:“王德用,人称黑王相公;赵清献,世号铁面御史。”赵清献便是赵抃,他三朝为官,陪伴过仁宗、英宗、神宗三位皇帝;为人刚直不阿,曾与司马光一道反对王安石变法;任殿前侍御史时,曾在半年内连上十二道奏章,弹劾当朝宰相陈执中,以区区七品县长之职,生生扳倒堂堂一品总理大臣;去四川成都赴任时,赵市长不带一个随从,万水千山,只一匹马,一张琴,一只鹤,所谓“一琴一鹤”的成语,说的就是这位赵大人;他工诗善书 ,其书法“ 山药帖”、“ 名藩帖”,被收入《三希堂法帖》;他一生举荐过许多官员,其中有欧阳修和苏轼父亲苏洵。
赵抃七十二岁以太子少保衔告老还乡,五年后去世。死后谥“清献公”,墓葬在我家乡附近的莲花东山边桐籽山。号称“君生平不为人撰行状、碑铭、墓碑,士大夫所共知”的苏轼,破例为这位与包拯齐名的“铁面御史”写下洋洋洒洒三千余字的《赵清献公神道碑》。
这东西一千多米的街巷,看上去简朴平常,细细说去,可写成一本书。
门是朝京门,楼为碧春楼。
小西门,不再有烟花柳巷,但有醉生梦死。
小西门,不再有烟花柳巷,但有醉生梦死。
当脚下永远消逝了血腥死亡后,你永生了。
水亭街,三街七巷使人发思旧之幽情。
天王塔就在天皇巷里
安徽会馆的门闭上了,市文联的门半开着。
县学街上,旧一中门前。
水亭街,三街七巷使人发思旧之幽情。
天王塔就在天皇巷里
安徽会馆的门闭上了,市文联的门半开着。
县学街上,旧一中门前。
蒲松龄先生神来之笔也只能保住四分之一的县学塘
年迈的赵抃祠,年轻的乞讨女孩。
入得《三希堂法帖》的赵抃真迹
苏东坡手书《赵清献公神道碑》局部
文章评论
清欢琉璃
[em]e160[/em]
老可
叹为观止。
日出东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衢州,朋友的家乡,倒让人心生向往[em]e163[/em]
猎人的烟斗
写的真好,数家珍一样,娓娓道来。
一梦
可儿说你和衢州,不知所云。读完,略知你和衢州,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不免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