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莲法师:《百法明门论》释(四十)
手机日志
“不定四数中”,不定心所又叫不定数,四个不定心所中“睡眠恶作亦言是愚痴分。亦有别体。”睡眠恶作是愚痴的一部分,但是他也有独立的实体。“谓睡眠用想欲为性”这个说法,说睡眠是想心所,因为人有想象,白天想了那些东西,有那些印象,做梦就产生那个印象,白天想到飞,做梦就飞起来了。一个是想,另一个是欲,欲就是心头希望,心头希望那个事情,就做起梦来了。所以睡眠一是想,一是欲,特别是想,“离想外无别体故”睡眠除了自己想象之外别的就没有了。这个睡眠大概讲的是做梦。“故显扬论言”《显扬圣教论》是唯识宗的十个论之一,依显扬圣教论讲“梦者欲想所作。”梦是什么呢?梦就是欲,就是你所希望的东西,一会梦到升官,一会梦到发财,心头在希望那个东西,就要做梦。另一个呢就是想,自己想象出来的。“此亦多虚”做的梦都是些假的。“故知睡眠是欲想性”所以睡眠就是欲心所和想心所。“谓是痴分”说这个睡眠就是一种愚痴。“虽离痴外有别体。然是欲想性故”,既然是欲想性,那就是离开痴外,还有东西。所谓别体就是欲想。“当知亦是假立”,睡眠这个心所也是假的。做梦有希望与想象。有些人睡了什么都不晓得,就象死了一样,那有什么希望和想象,睡眠是人疲乏了,一切都休息了,什么都不知道,那就只有说它是痴。这里把睡眠归在心所里讲,如果是心所,就是有心理活动这是欲想,如果睡了什么都不想,梦都不做,就完全停止活动了。就只能说是愚痴了,是痴的一分。睡了做梦,梦都是假的,做梦的人却认为是真的,所以可以说做梦也是痴的一分。比如邯郸梦,大槐树上的蚂蚁国都是假的。想做官做不到,做个梦就做官去了,真是又有欲又有痴。离痴还有别体,只是有痴不行,心头希望想那个东西,才会做梦。认真说梦与睡眠应该分开讲。睡眠中产生梦,梦就是欲想性,那么还是假的,所以睡眠这个心所是假的。
“恶作无文”,关于恶作没有具体的文字,恶作是悔,悔的体是什么呢?“但西国诸师相传云”虽没有可靠的文字,但是有这么一个传说,“或是慧”或者说他是慧,为什么呢,因为他心头要分别,过去的事情,不去管他对不对就不失悔。已经做了的事觉得不对,这是分别,所以说恶作的体是慧。“虽言痴分,离痴外有别体”,有些说恶作是痴分。恶作又怎么说成痴呢?事情做都做了,过去了,你才来悔,悔又悔不转来,这就是痴。你有智慧,不对的事就先不要做,你做了之后又来后悔,后悔又有什么办法呢?所以可以说恶作是痴之一分。虽然有的人说恶作心所是痴的一部分,但是依他们说,离痴外还有别体,这个东西就是慧。因为他是把过去的事情重新拿来判断,判断认为原来没有对他才悔,判断认为对他就不悔,恶作要经过一定的判断,所以别体是慧。“然是思”实际上这也是五遍行中的思心所。思心所就是思想,思来想去才后悔。“离思慧外无别体故”,离了思和慧外就谈不上恶作,那么依这个说法“故知亦是假立”,所以恶作也是假立。
“寻伺两数”寻伺这两个心所,“离思离慧无别性故,亦是假立。”寻伺两个心所实际上还是慧心所和思心所,寻伺以现在说就是思维,寻就是到处思,到处都想,把许许多多的东西拿来思考。思就是想许许多多的都想来做论证,作根据,然后才用慧来决定他是什么,所以寻伺离思离慧无别性故,也是假立的。
“西国诸师相传云,无痴善根亦有别体。”怎么知道无痴善根也有别体呢?第一个根据就是“瑜伽中唯言。善十一中三是假有。谓舍不放逸不害。”瑜伽只说了三个是假有,“谓舍,不放逸,不害”这三个善心所才是假有,那么,除了这三个之外都不是假有了,那就别有体了。“余是实有”,其余的八种就是实有,根据这个道理“故知无痴亦有别体”,那么无痴也就是实有。“又云大悲用无痴善根为性。”瑜伽论讲到大悲,说大悲就是无痴,无痴就是大悲。“与二十二根慧根不言相摄”,二十二根是《俱舍论》里讲的。瑜伽论只说大悲是无痴,而没有说还与慧根相关,可见无痴跟慧根两个不是一回事。若无痴与慧根相一致,就应该说大悲就是慧根。他只说大悲是无痴,不说大悲是慧根,所以就晓得二十二根的慧根与无痴不是一个。无痴还是另外一个东西,无痴是独立的,无痴就是无痴,不是二十二根的慧根。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问曰,若尔,何故对法论云无痴者谓报教证智,决择为体”,如果说无痴是独立的东西,为什么对法论说无痴是一种智慧。智慧有三种,即报得的智,依教学得的智,依证修得的智。对法论说无痴就是讲的这三种智。“决择为体”,决就是决定,择就是选择,能决断就有智慧,没有智慧就不能决断,所以凡是智都是抉择为体。对法论的释论对这个问题作了解释,说什么叫报教证智呢?“谓生得”生来就有的智慧,就叫报得智,教得智就是“闻思”所得的,证得智就是“修”得的。“如次应知”就应该一个配一个依此而得知。上面说“无痴者谓报教证智,决择为体”,抉择需要两个心所,“谓慧勇勤俱。”抉择就是慧,加上精进,慧就能够判断,判断不精进,不深透,你判断就不精确,所以要勇勤俱。所以无痴以抉择为体就必须有慧,还要加上勇勤。“此文何以言是慧性耶”,那么这个文为什么又说无痴就是慧呢?“解云。无痴善根但对治痴”,无痴跟慧有差别,无痴与抉择也有差别,无痴就是痴的对立面。“如无贪无嗔但对治贪嗔”,就像无贪这个心就只对治贪,无嗔这个心就只对治嗔一样,无痴这个心呢就只对治痴。“别更无行相”,别外再也没其他什么行为相貌了,简单地说无痴善根只能对治痴,另外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对法论中就行相以释无痴”,对法论解释无痴,只说这个心所行动起来是什么形相,并不是说无痴善根的体就是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