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家教智慧

个人日记


孔子的家教智慧

 

闫合作
 
郭齐家教授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人在一生中所受的教育,一般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一个孩子在成人成才中,家庭教育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有专家研究,在60年代,家庭教育在人生成才中的作用只占20%,学校教育的作用占50%。因为那个时代的社会相对简单,没有现在这么复杂,交流和交际都少。

90年代后,家庭教育在人生成功中所占的比例大于50%,学校教育降为20%。刚好反过来了。为什么?社会复杂了,在社会上人际交往增多了,原来一个工作做一辈子,现在你不得不经常去应聘。原来有一个固定的工作,给人打工就人生满足,现在是做了老板还不满足。

家庭教育是越来越重要了,而我们家长,却越来越不会教了,越来越不知家庭教育怎么做了。而且问题孩子也越来越多,孩子的问题也越来越大。由不听话、不学习变为违纪,即而违法。

很多学生初中没有毕业,就成了三差学生:学习差、纪律差、道德差。这是谁的责任?我们会说是学校没有把学生教育好。

这里面有学校的责任,但也有很大一部分责任是家庭教育的责任。学校教育主要负一个责任,什么责任?学习的责任。学生知识没有学习好,是学校教育的责任。

而孩子的人格、道德、做人、做事的能力没有培养好,主要是家庭教育的责任。

家庭教育到底该做什么?怎么做?

我们一起走进《论语》,看孔子是如何做家教的,谈谈孔子的家教智慧。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家教智慧可以给我们很大启示,让我们知道家庭教育应该教什么、怎样教。

三徙教

曹操在一首诗中谈到自己受到的教育时说:“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什么是“三徙教”? 三徙教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是孟母择邻教子的故事。“徙”是迁徙的意思,三徒就是搬了三次家。孟子小时候,他的母亲为了使他受到良好的教育,搬了三次家。这就叫“三徙教”。

孟子幼年丧父,母亲就成了他第一任启蒙老师。早年,孟子一家居住在城北的乡下,他家附近有一块墓地。每天都有人在这里挖坑葬人。死者的亲人披麻戴孝,哭哭啼啼,吹鼓手吹吹打打,颇为热闹。年幼的孟子,模仿性很强,对这些事情感到很新奇,他看到这些情景,也学着他们的样子,一会儿假装孝子贤孙,哭哭啼啼,一会儿装着吹鼓手的样子。他和邻居的孩子嬉游时,也模仿出殡、送葬时的情景,拿着小铁锹挖土刨坑。

孟母见孟子每天看到别人办丧事,学的都是做揖叩头,不会有大出息。感到这个环境实在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决定搬家。

不久,孟母把家搬到城里。战国初期,商业已经相当发达,有卖杂货的,有做陶器的,还有榨油的油坊。孟子住家的西邻是打铁的,东邻是杀猪的。闹市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行商坐贾,高声叫卖,非常热闹。孟子天天在集市上闲逛,对商人的叫卖声最感兴趣,每天都学着他们的样子喊叫喧闹,模仿商人做买卖。孟子常学打铁、学做买卖。

孟母觉得家居闹市对孩子更没有好影响,于是又搬家。这次搬到城东的学宫对面。学宫是国家兴办的教育机构,聚集着许多既有学问又懂礼仪的读书人。学宫里书声朗朗,可把孟子吸引住了。这时候所见到的都是读书人,孟子每天开始读诗书,习礼仪,孟母非常高兴,就定居下来了。不久,孟子就进这所学宫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最终成为一名大学问家。

孤儿寡母,搬一次家绝非易事,而孟母为了儿子的成长,竟然接连三次搬迁,可见孟母深知客观环境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孟子的母亲很伟大。为了教育孩子,孟母不但注重环境的教育作用,三次搬家,还非常以以注意教育方法。除了三徙教外,还有一个“断机杼”的教育行为。

孟母教子的故事在《三字经》中是这样说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择邻处”就是三徙教。

“断机杼”是什么意思呢?

孟子上了学以后,不想上学了,逃学。有一天从学堂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听说他不想学习了,就操剪把织成的布剪断了。孟子见了,非常吃惊,问母亲为什么剪断辛辛苦苦织成的布。他知道母亲织好这一匹很不容易,每天都要熬夜,咔嚓嚓,咔嚓嚓,几天才能织成一匹。他就问母亲:“这不可惜了吗?”

孟母说:“这只是一匹布,剪断了你就觉得可惜,那么你中断学业,你的一生都完了,你怎么不觉得可惜呢?”孟子听了,受到很大震动,又重返学堂,成了儒学大家。

孔子称为至圣,孟子称为亚圣。孟母就成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母亲。

在国外有个母亲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被定为母亲节,给母亲送礼物,送祝福。

中国现在还没有母亲节,很多学者倡议成立中国自己的母亲节,成立了个中华母亲节促进会,要求建立中国自己的母亲节。

哪一天是中国的母亲节?孟子的诞辰,因为孟母太伟大了。这一天是农历四月初二。 

现在有两种呼声,就是把孟子的诞辰做母亲节,孔子的诞辰做教师节。

过庭语

“过庭语”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孔子教育儿子孔鲤的故事。

在《论语.季氏》中有一章记载: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是孔子的弟子。伯鱼是孔子的儿子孔鲤。孔鲤名鲤字伯鱼。孔子之所以给儿子起这个名字,是因为孔鲤出生后,鲁国国君鲁昭公送了一条鲤鱼祝贺。为纪念这件事,孔子给儿子起名鲤,字伯鱼。现在说的名字,在古代包括名和字两个称谓,一般意义相近。

“子亦有异闻乎?”你得到父亲的特别教诲了吗?

“君子之远其子也。”有两种意思,一是说“君子为儿子作长远打算”,一是说“君子不特殊对待自己的儿子。”

“独立”是一个人站在院子里。“趋而过庭”是快步地从庭院过去。古代在长者面前走时要快步走,表示尊敬。

这章的意思是:有一次,陈亢问孔鲤,“你得到你父亲的特别教诲了吗?”孔鲤说:“没有。有一次父亲一个人站在院子里,我从庭院快步走过,父亲问:‘学诗了吗?’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诗,无以言。’回头我就开始学诗。又有一天,父亲一个人站立在院里,我从庭院快步走过。父亲问:‘学礼了吗?’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礼,无法立于世。’我回来就开始学礼。就这两次。”陈亢听了很高兴地说:“今天收获真大啊,问了一个问题,知道了三件重要事,知道了要学诗要学礼的重要性,君子要为孩子做长远打算。”

孔子对儿子的教诲,是在庭院中说的,因此称“过庭语”。

我们从孔子的“过庭语”家教行为,来借鉴孔子家教的智慧。

孔子的家教效果

现在最令家长头疼的是,孩子对家长的话都当作耳旁风,根本听不进去,有很重的逆反心理。家长说东,孩子偏要向西,说破嘴皮,就是不见效果。

孔子的家教效果怎么样呢?

孔子希望孔鲤学诗学礼,给孔鲤讲过后,孔鲤是怎样做的?“退而学诗”,“退而学礼”。回头就自己学诗学礼,都是自觉自愿地学。

我们现在教育孩子,嘴皮磨薄了,孩子只做耳旁风。

为什么会如此?是孔子的孩子听话还是孔子的家教方式好?

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只有家教好,才有听话的孩子。

孔子是如何进行家教的?

我们从孔子的“过庭家教”,来借鉴孔子家教的智慧。

孔子的家教与现代家教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家教的场合不同。

第二、家教的方式不同:

第三、家教的目的不同:

第四、家教的内容不同。

第一、教育的场合不同:

现代是当面教子,孔子是背后教子

 

孔子家教效果之所以好,首先是因为选择的教子场合是背后教子。

孔子教子,没有在人前,而且专门挑没有人的时候教。“尝独立。”“又独立”,每次都是在一个人站在院子里时。

现在家长教育孩子是怎么教的?专挑有人的场合,当面教子。

俗话说:“当面教子,背后教妻。”这被很多人当作一个处理家庭关系的方法。认为小孩子嘛,犯了错随时随地都可以教训教训,而对妻子就不能不照顾到她的面子,要在人后规劝。

之所以背后教妻,是怕给妻子难堪,也怕妻子不买自己的帐给自己难堪。却从来没有想过是不是怕给孩子难堪。

我们总认为孩子小,没有人格尊严,当着别人的面斥骂几句,甚至暴打一顿,也没有什么,认为是为他好。当孩子偶尔做错了事时,做家长的非要当着别人进行责嚷、惩罚,弄得人人皆知。好像非得使孩子颜面扫地才是教育。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人前教育孩子,越是在人前,对孩子批评越起劲。

案例:

这其实是家长为了自己的面子,是做给别人看的。

有一次考试后,一位老师将班里最后十名学生在放学后留了下来,并通知家长到学校来。当着家长的面,老师将十个孩子的缺点变本加利地数落了又数落,家长的脸由白变红,由红变紫,由紫变黑,终于冲向自己的孩子大打出手,将自己的孩子暴打一顿。这是许多家长在学校都做过的事。

在这场当面教子的混打中,有一位家长没有打孩子,而是蹲下来,对孩子说:“孩子,无论别人怎样看你,你在妈妈心中永远都是优秀的,永远是妈妈心中的宝贝。”后来,十个孩子中只有这个没有被打的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

应在何种场合下进行教子,这个故事是个很好的例子,当面教子还是背后教子?

当面教子,是家长靠扯破孩子的面子,来维护自己一时的面子。一时的面子维护了,却丢了一辈子的面子。孩子没有出息,不是丢了一辈子的面子吗?

孔子做为一个家长,不会没有时间教育孩子,而每次都是在没有别人在场的时候教育孩子,这就是有意为之了。这告诉我们,教子不能当面教,要背后教。

背后教子,也给孩子一种慎重感。

家长最喜欢当着外人的面数落自己孩子的不是,令孩子反感。

有的家长在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时,总是当着别人的面数落孩子,把自己的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孩子被弄得灰头土脸的,时间长了见人也不打招呼,就像患上了自闭症。

 孩子也是非常爱面子,在人前不顾一切地打击,对孩子是莫大的伤害。如果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了解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尊重孩子的思想,背后教子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胡适在一篇文章《我的母亲》中写到:“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什么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也正因有如此伟大的母亲,才造就了胡适这样的伟人。

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在老师告诉自己儿子有多笨、成绩多差时,没有在学校指责孩子,而是一次次单独对孩子说他一定能学好。这个孩子终于考上了大学。

孔子教子,没有特意找机会教,而是随机地,有了机会就教育几句,道理不多,却点到点上。我们总是直接批评孩子怎么怎么了,“你总是不好好学习,你总是粗心大意,你总是……”

而孔子却不批评孩子。孔子批评什么呢?行为。这就是孔子家教与现代家教的第二点不同。

第二、家教的方式不同:

现在是批评孩子,孔子是批评行为

孔子问:“学诗乎?”孔鲤说:“没有。”如果是现在的家长,必定这样批评:“你怎么不学?你总是偷懒,给你说多少遍了,你总是不长心……”老是“你你你”,指责的是孩子。

而孔子并不指责孩子,而是说明那种行为的危害:“不学诗,无以言。”你没有过错,是“诗”有过错,不学诗,就不会表达,不会说话,没有办法把话说好。

“不学礼,无以立。”孩子听到后,会觉得不学诗不学礼不是我的过错,我没有过错,是诗礼的“过错”,因为诗礼太重要,所以不得不学。因此“退而学诗”“退而学礼”,是自觉自愿地学。

孔子问儿子:“学诗乎?”“学礼乎?”孔子不会不知道伯鱼学没有学,只是想告诉他诗礼的重要性,“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没有办法表达好语言;不学礼,没有办法在社会的立足。

孔子的话让孩子感觉到,任何人不学诗,都说不好话,不是我的问题。任何人不学礼,都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不是我的问题。别人学不学,只关乎别人会不会言,能不能立,而我要在社会上会言能立,只能去学。我要去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退而学诗”“退而学礼”,自觉地去做。

孔子的家教,真正做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河南省新安县教育局韩局长给我讲了一个他如何让孩子自己掌握自己时间的故事。

很多孩子喜欢睡懒觉,每天都需要家长叫,有时家长叫了也不愿及时起床。韩局长的孩子也不例外。韩局长没有批评孩子,也没有指责孩子。在一个星期天,他对孩子说:“小孩子睡觉死,不容易醒,爸爸小时候也这样。家长叫是应该的,但有时家长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叫你合适,如果你能自己掌控自己的时间,就好了。”孩子问怎样做,韩局长说:“咱和你妈一起上街,你自己挑选一个闹钟,自己定起床的时间,就自己掌握自己的时间了。”孩子很高兴,于是一起到商店,孩子选什么买什么。回到家孩子将闹钟定了时间,自己叫自己。自己叫自己,心理不烦感,起床是自愿的。

习惯是互相影响的,一个习惯养成了,一连串的习惯也就容易形成。孩子不但自己决定何时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也有了自觉意识。

别批评孩子,而只是指出行为的危害,孩子容易接受。

这种教育方式,在孔子的说话艺术中,是批评艺术的一种,叫“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怎样批评才能使人愿意接受批评、自觉改过呢?

孔子说:“攻其恶,无攻人之恶”——指责过错,不要指责人有过错。这里的“其”,是指过错本身,而不是指自己。

意思是说要把过错和犯过错的人分开,可以指责过错的危害,但不要指责对方有这种过错。危害是那种过错造成的,不是那个人造成的。

当某人犯了某种过错,我们往往是指责人,而不是指责所犯的过错。可以告诉对方那种过错的危害,不要指责说对方错了。比如,假如对方犯了粗心的毛病,不要指责对方粗心,只需说粗心的危害就行了,让对方自己体悟,自觉改正。

学生迟到了,你可以说迟到可能造成的后果,让学生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而不要上升到孩子的品性。

指责孩子,对错误毫无损伤,损伤的往往是孩子的自尊和感情。

当我们知道自己错了时,或许会自我承认,并自觉改过。但如果是别人把这种错误指出来,我们即使接受也非常勉强。大多会在心里为自己辩护,认为自己早已知晓,或认为自己并没有错,会找出更多的理由来证明自己。同样,当我们指责别人时,同样会遭到这种感情上的排斥。

在家教中,当我们教育孩子时,同样不要老是指责孩子,而应该针对过错或事件而谈自己的看法,不要将孩子一棍子打死。不要将孩子的一种行为,或一次行为,指责成孩子的品行。不要说“你总是怎样,你永远怎样”,在批评中,不要提孩子怎样,而指责那种行为怎样,在指责和批评的时候,我们要像孟母一样,采取一点技巧,用能触动孩子心灵的故事、事件、行为等来教育,不要只是用言语教育

我们讲一位外国父亲与孩子们的故事:有一天,孩子们向父亲提出一个要求,他们想看某部限制级的电影。为了说服父亲,他们举出了种种理由:影片中有自己喜爱的演员;它被列为限制级是因为它隐含色情内容,但这些内容从未直接在影片中出现过;它的语言相当优美,有利于我们学习口语表达;影片的特技效果非常精彩,故事情节十分紧张刺激……

听完所有的理由,父亲依然坚决地回答:“不行!”

孩子们闷闷不乐地过了一天。到了晚上,父亲问,是否愿意品尝他烘烤的含有果仁和巧克力的蛋糕。果仁和巧克力一向是孩子们最喜欢吃的食品。他对孩子说:我选用了你们最喜欢的配方,而且添加了一些“新花样”。孩子们问他是什么新花样,父亲平静地回答说:“在蛋糕里加了点狗粪。”接着,这位父亲又向孩子们保证,新添的狗粪只加了一点点,丝毫也不影响蛋糕的美味,而且他花了很多心血来烘烤蛋糕,温度和时间都把握得恰到好处,也就是说,这个蛋糕的口味肯定是一流的。

他一劝再劝,孩子们依然无动于衷———没有人愿意尝一下那些蛋糕,哪怕只是一小口。

于是,这位父亲告诉孩子,他们想看的电影,就如同这种用果仁和巧克力做的蛋糕。人们的思维往往会诱使人们相信一点点邪恶无关紧要。事实上,哪怕一点点狗粪,都能使美味佳肴变得令人作呕。父亲继续解释道,虽然电影行业让人们相信今天大多数电影老少皆宜,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位父亲的一席话让孩子们心中敞亮了,孩子此后再也没有提过看限制级影片的事情。

好一个睿智的父亲,他的做法令人拍案叫绝。一个掺了狗粪的蛋糕,胜过万语千言的说教,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该如何取舍。

这位父亲没有指责孩子要看限制电影是多坏行为,没有指责为思想、品德问题。他没有指责孩子,而是通过打比方,来指出这种电影的危害,从而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的。

父母爱孩子,这是勿庸置疑的事情。正因为爱,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父母才会费尽心机去教育去引导孩子。但这种教育和引导一定要以孩子能够理解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为人父母者,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仅有一颗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需要一颗智慧的心。

要用“喻”来讲道理,这样容易被孩子们接受。

孔子对孔鲤没有学诗学礼行为的批评非常智慧,他没有说孩子不学诗怎么样,孩子不学礼会怎么样。没有指责孩子,而是将此事上升到普遍的意义上,做了对诗、礼重要性的阐述,而不是指责孩子。

因为孔子家教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习诗、礼这些知识,而是为了让孩子学好做人。

这是孔子家教与我们现在家教的第三个不同。

第三、家教的目的不同

现在家教目的是学习,孔子家教目的是做人。

现在家庭教育主要目的是什么?就是给孩子补习功课

我们一提“家教”,往往就是给孩子请一个语数外等文化课老师,给孩子补习文化课,或者是特长教育,学习书法、音乐等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但不是学校教育的延续。知识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做人教育才是家教的责任。在学校主要是学知识,在家庭主要是学做人。

学校应该让学生在学校完成知识学习,家庭作业不应该还是做题,而应该布置一些做人方面的作业,不应再是知识学习。

现在有的老师很省事,很会推卸责任,作业让家长检查、签字。

实际上学习是学校的责任。不应该把知识学习的责任转嫁给家长。

回到家以后,是家庭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是教孩子做人的。

家庭教育把孩子做人培养好了,学习自然不必太操心。

现在人们把两种教育混淆了,家长指责学校没有教好孩子,学校指责家长没有尽到责任。

孔子教子,没有为着直接的目的,说学诗就会怎样,而是做长远的打算。是为孩子将来社会的生活能力着想。我们现在的家长,是为现在自己的面子着想。

孩子考一百分与考九十分有多大区别,可以说与孩子将来的幸福并无多大的妨碍,所妨碍的只是现在家长的面子。

我们的家长是为自己一时的面子,来赌孩子的未来。

人生的幸福感与知识的多少和地位的高低无关,而与做人的能力直接相关。孔子教育孩子学诗,学礼,正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做人能力。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传授一门学问:“人学”。

法国著名学者卢梭说:“我觉得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为什么说“关于人的知识”最有用?因为人在社会中生存,必然要与人打交往。 关于“人”的这门学问,是社会生活中应用最多的,也是人生最重要的学问。

为什么说是最不完备?因为社会科学很多,而还没有“人”学这一门学科。也没有哪个学校传授“人学”这一门学问。

一个人在社会上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学校没有教,这种能力也不是在课堂上可以教会的,应在生活中学,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

关于“人”这门学问,现实中我们往往是靠自己摸索,而没有人专门来传授这一学问。

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不是一个人靠自身的实践可以掌握的。很多人就是在做人、处世上吃尽了苦头。

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的知识完全来源于自身的实践,那么他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知识,就需要1000。而这些知识,一个小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就可以完全掌握。通过学习,很容易就能掌握,而靠自己摸索,就很难。

那么简单的加减运算,就需要摸索1000年。而知人处世,是比加减乘除复杂得多的学问,却没有人教授。我们的孩子就像盲人骑瞎马一样,在社会上行走。

现在,我们对书本知识的学习非常看重,特别是学校考试的科目知识,学生更是耗尽心力。而这些知识对学生一生有什么用处呢?很多是无用的。而对孩子一生有重大作用的做人做事的知识技能,学校却并没有传授。

有人说,如果人类从八十岁开始活,人人都能成为伟人。为什么,他把“人”这一门学问摸索到了。我们靠自己摸索,走了很多弯路。

学校没有传授这一门学问。家庭教育就应该承担这一门学问,而且是主要的责任。

现在的家教是不是意识到这一点,还没有。

现在家庭教育还只是关注孩子的知识学习,而不是做人教育。孔子的家庭教育关注的是孩子的做人。我们别让我们的孩子再去摸索做人的这一门学问,我们尽可能地把我们所摸索出来的告诉他们,使他们别像我们一样再走弯路。

做人基本的能力是会言、能立。

那么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做人能力呢?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教孩子会说话,能把话说好;教孩子会做事,能把事做好。这是孔子家教与现在家教的第四点不同。

第四、家教的内容不同

现在家教是教知识,孔子家教是教能力

现在家教的内容是教知识,注重的是孩子知识的学习。能不能考高分,能不能考个好大学,知识掌握了吗?这是现在家教所要教给学生的。

而孔子家教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什么能力?做人的能力。做人的能力是什么?言和立,就是说和做。

说话能力和做事能力就是做人的基本能力,就是孔子教的会言、能立。

我们先谈第一内容:会言。

不学诗,无以言。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孔子为什么说不学诗就不会说话呢?

诗指的是《诗经》这一本书。诗是最精练、最优美的语言,一个人有没有学识,一听他说话,就可以听出这个人的水平来。说的是不是生动、幽默、风趣都不一样,一听就能听出来。

古代都要学《诗经》,在古代是非常普及的读物,除了诗语言优美、精练外,人们在社交、外交等交谈中都要引用《诗经》中的话。《诗》语言表现力强,有丰富的内涵,引用诗句,一是可以增加语言的魅力,二是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在《左传》的记载中,各国使节说话,大都要引用诗句,这已经成为身份的象征。

会说,不仅仅是能把话表达出来说明白就行了,而应该把语言说得更文雅、精彩、内涵丰富。

新中国的教育有个很大的失误,就是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原因是说文言与口语脱节。教育是什么,教育不是来适应粗俗、造就粗俗的东西,而是提升人们的能力,说得文雅一些、典雅一些。

文言与口语脱节的原因是古代教育不普及,而现代教育普及了,却不去提升人们的语言能力,反而去适应口语。这是教育最大的失误。

现在教育普及了,应该让孩子多学一些经典的语言,来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

如何提升呢?让孩子多读一些经典。当人在说话中经常引用一些经典诗句时,可以提升人的品味。

在讲话中引用诗词,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也可以增加语言的内涵,表达出丰富的言外之意。

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有人最感兴趣的就是总理引用了许多诗句。

谈到台湾问题时,他引用李商隐的诗。他说:“海峡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含不尽之意在这一句诗中。

温总理在谈到民生问题时,引用艾青的诗。他说:“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记者也许会问,什么叫快乐:我可以借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诗:‘你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一切尽在不言中。引用诗句,使语言表现力更强。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一点对我们家教的启示是:我们要注重孩子的语言教育。

我们要关注的不是学诗来增加自己的语言,要关注的是“无以言”,我们关注的是孩子要会言,孩子要会说。

一个人在社会上的成功,很大程度决定于一张嘴。会说,不是说能发音,能说出来就成了。同样一件事,会说与不会说,效果迥然不同。

学诗,也是学习一种表达。人能不能将自己的感觉表达出来呢?诗是最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学诗,除了读诗外,还要学会写诗,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会说不会说与一个人的成功有很大关系,因此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会言才能知言,知言才能知人

只有能言,才能知言,自己知道怎样说话,才知道别人说的是什么意思。就像自己知道怎样写作,才更容易知道别人这样写是什么意思。

知言是知人的前提。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自己做过的事,当别人再做时,你立马就知道别人接下来会怎么做,其目的是什么。一个常说大话的人,对别人的大话是有警提的。

同样,一个会说的人,一般才可知言,知言才可知人。

官场有官场的话,有许多言外之意,没有官场经历的人是很难听懂的。

樊迟问什么是智慧,孔子回答说:“知人。”知人是人生最大的智慧。这知人,包括知道自己和知道别人。兵书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自己,了解别人的人,在社会交际、人生处世中,才会游刃有余。

而知人,首先要知言;而知言,首先要会言。学会说话是人生的第一生活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说话艺术,我们将在孔子的说话智慧中详细解说。

知人才是最大的智慧。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知识是知人。而在学校教育中,“知人”这种能力是不教的。

这是家庭教育的第一重任。

如何培养孩子会言

培养说话能力,首先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中国有非常独特的一门语言艺术:对对子。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