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国出现习主席,现在看到一线光明了
手机日志
来源:净空法师 录入时间:2014-06-09 19:14:47
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56集 2014年6月7 日讲于香港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金”表不变、表真实,七宝当中第一个就是“金”
请看《大经科注》第二百五十六页,第三行看起,念老的注解:
【解】说者,悦也。悦所怀也。
“说”是喜悦。为什么所喜悦?世尊的期盼、愿望缘成熟了,所以无比的欢喜。佛期望的是什么?期望众生得度的缘成熟,佛可以来帮助他、可以来成就他。
这个得度的缘成熟的样子是什么?对佛所说的经教能诚信,而没有怀疑,能理解、能接受、能依教奉行,这就是缘成熟了。佛决定不会舍弃他。大乘教里头常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真正具足“信、愿”,肯依教奉行,佛不会舍弃你,佛一定现身帮助你,这是“悦所怀”的意思。
【解】“佛说”二字,显此经是世尊金口所宣,非余人之说也。
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说的。佛经上用“金口”,“金”在五金里头,就是金银铜铁锡,其他的四种都容易氧化,唯独金不会氧化,始终保持它的颜色,这是被人们称之为宝。七宝当中第一个就是“金”,“金”表不变、表真实。佛的话是真话,决定没有妄语,决定不欺骗众生,所以称为“金口”。“宣”是宣说,不是“余人”,除佛之外,佛的弟子也讲经,这个经不是弟子说的、也不是仙人说的、也不是变化人说的,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说的,特别是这部经,为什么?这部经是真正畅佛本怀。
【解】佛以度生为愿。
佛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世间?凡夫出现在这个世间是业力,前世行善,身、语、意三业都善,感得的果报是天人,上品的善生天;中品生到人道,所以凡夫是业力。佛业消尽了,消得干干净净,回归到“常寂光”,“常寂光”称为法身,圆满的法身。实报土的菩萨也是证得法身,还没有圆满,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居报土、住在报土,如果业障消干净,确实没有了,实报土就不见了,“常寂光”现前了,他就回到“常寂光”,回到“常寂光”叫究竟圆满。
“常寂光”里面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念头),没有起心动念的现象;也没有自然现象,换句话说,它什么都没有,所以叫“空”。这个“空”不当作“无”讲;这个“空性”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就是自己禅宗说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
“本来面目”是“常寂光”,这三个字都是形容。“常”是形容不生不灭,它没有生灭,叫“常”。“寂”它从来没有染污,没有动摇,这叫“寂”。“光”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光明遍照的意思,它具足这些条件,称之为“法身”。
法身是一切法的本体,也就是一切法是依它而显现的,没有它一切法就没有了,它是一切法的本体,一切法之所依。这个“体”是一个,一切法都是从它生的,所依一切法的关系,说明白了是一体,一切诸佛跟我们是一体,一切众生跟我们也是一体,花草树木、山河大地,所有现象跟我们自己都是一体,这才是事实真相。
佛教给我们,一切都向自性当中求,外面求不到,要向内求
惠能大师这是中国唐代禅宗第六祖,他开悟的时候,描绘自性是什么样子,他明心见性了,性是什么样子?他说了五句话,这五句话就是自性的本来面目。
第一句他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自性”是清净的,我们这个经题上“清净、平等、觉”,第一个“清净”。
第二句他说,“何其自性,本不生灭”。“自性”是没有生灭的。除了“自性”之外,都有生灭的现象。
今天量子力学家发现,整个宇宙发生在什么地方?发生在波动现象;如果这个波动停止了,宇宙就没有了。这个波动佛法称为念头、心想,“一切法从心想生”,“念由心生,境随心转”,这都是佛经上的话。
所以本性不生、不灭,这是真正的自己。有生灭的身体、有生灭的念头都是假的,有生灭的念头是妄心,有生灭的身体是妄相、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学佛首先对于这桩事情要相信,不能怀疑。
修行证果证什么呢?就是把这个事实真相真的清楚了、明白了,你看到了,这就叫“证果”。其实原本就是这个样子,只是迷了,没觉察到,觉悟之后明白了,明白自然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就是圆满菩提,《华严经》称为妙觉如来,就是在这个层次上,称为“妙觉如来”。能大师的五句话,我们把它讲全了。
第三句,“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本自具足”它一样不缺,本来就具足。具足什么?《华严经》上释迦牟尼佛有一句话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为什么?“智慧德相”是自性里头本自具足的。所以一切众生个个都有像佛一样的智慧,无所不知;一样的德能,无所不能;一样的相好,“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大乘经里面佛跟我们说的。所以不能向外求。
佛教给我们,一切都向自性当中求。学佛求什么?求明心见性。只要一见性,就本自具足,智慧、神通、道力、相好、光明统统具足,外面求不到,要向内求。
第四句,“本无动摇”。自性是不动的,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所有现象,这三种现象,自然现象、心里现象、物质现象全是波动,都是动的;只有自性不动。
我们常常用电视屏幕来做比喻。我们把电视的屏幕比喻作自性,屏幕上现的画面就是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全是波动,在画面上我们看到了,屏幕没动。画面好比是法界虚空界;屏幕是我们的真心、是我们的本性,本性本无动摇,它不动。我们要见性就见到这个不动的,动中见不动就恍然大悟了。动,不碍不动;不动,也不妨碍动摇,不妨,彼此都不妨碍。
念头一断就成佛了,现象就没有了;现象还存在,说明念头没断
自性本自空寂,所以不能执着、不能分别、不能起心动念,起心动念错了。
现象虽然它动,动的频率多高?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一弹指的时间,它的波动频率多少次?三十二亿乘百千,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那一秒钟可以弹几次?弹得快的可以弹七次,乘七,三七二十一,那就是二千一百兆一秒钟,一秒钟里头波动的频率是二千一百兆,一个念头就是一次的震动,是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我们有没有感觉?
一秒钟里头二千一百兆分之一,也就是一秒钟,它波动的次数是二千一百兆次,这里头的一次,你有没有感觉?这个事情在哪里?就在眼前。我们从早到晚就面对着这个境界,毫无所知。这是事情真相,佛经上讲的“诸法实相”就这个样子。所以它可不可得?不可得。不可得你要想在这里得到,错了,这是妄想,这生烦恼了。
包括我们的身体,我们身体存在,也是在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一秒钟它的波动的次数二千一百兆,完全不知道。
佛告诉我们谁知道?大乘经上佛说八地以上。这就说明,这个事实真相多少人看见?八地以上的人全看到。佛没有科学仪器怎么知道?禅定里头见到的,心清净到极处,极其微细的波动他都知道,这八地菩萨。
禅定,我们讲级别,《华严经》上讲的一共五十二个等级。八地是什么等级?五十二个等级最上面的五个等级,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到顶了。最上面的五个等级,那些菩萨们统统知道,不是佛一个人看到的,很多人看到了,这是宇宙真相。所以相假的,根本就不存在。这么快的频率产生的现象,每一个频率是一个画面,这个画面从来没有重复的,个个都是独立的,没有重复的,所以这相是假的,不是真的。
因为第二个念头起的出现的相,跟第一个不一样,所以佛叫“相似相续相”。这个念头不断,你看前念灭后念生。念头一断就成佛了,现象就没有了;现象还存在,说明念头没断,但是你要晓得念头是假的。
所以对于这一切念头要放下,不能有占有的念头,不能有控制的念头,甚至于不能分别、不能执着。佛教我们对现象不要起心、不要动念、不要分别、不要执着,完全对了,为什么?相是幻相,空的不是真的。
自性呢?本体呢?本体是真空,没有现象,所以统统不能执着。也就是说起心动念就迷了、就错了。不起心、不动念就是佛。
你能够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就称你作“佛陀”。
佛在哪里?个个都是佛,只要他不起心、不动念。所以佛眼睛当中看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现在为什么堕落变成六道凡夫?就是你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根本烦恼。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是菩萨;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没有执着,这人叫阿罗汉;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统统都有叫六道凡夫。全是自己啊!佛把事实真相给我们讲清楚、讲明白,希望我们放下。放下起心动念、放下分别、执着,恭喜你,你成佛了!你见到“常寂光”了,你见到宇宙的本体了。这个方法法身菩萨能证得,意思就是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证得。
财色名利全是假的,你要坚固的执着就是三恶道
为什么要执着?为什么不肯放下?财色名利全是假的,你要执着,坚固的执着就是三恶道;轻微的执着这三善道;不执着就超越轮回了,轮回就没有了。轮回是假的,是一场梦,梦醒了,痕迹都找不到,这是第一种梦。
还有第二种梦,第二什么?十法界,声闻、圆觉、权教菩萨在这里头,他还要经过一次醒过来。真的醒过来了,十法界没有了。十法界,轻微的梦境;六道轮回,深重的梦境,不容易醒过来。真正醒过来了,十法界、六道全没有了,了无痕迹。
这就是告诉我们,六道、十法界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它?完全觉了,它是假的,它是一场梦。所以佛在大乘经上用梦做比喻讲得最多,常常说:这是个梦境,可别当真!梦境你可以享受,不可以执着、不可以着相、不可以当真,你在这个里面就得大自在了。
来佛寺的海贤法师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他活了一百一十二岁。二十岁出家,出家之后这九十二年,他的生活,先是“小乘”,再是“大乘”,再是“一佛乘”。小乘就是念佛念到功夫成片;大乘提升到菩萨,一心不乱,这事一心;再向上提升,理一心不乱,明心见性。一句佛号!行吗?行!佛号帮助你什么?帮助你放下,让我们的心从早到晚,从初一到腊月三十,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这就是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了,这就成功了。他念到这个阶层是在什么时候?我细心看他的光盘,估计应该在四十岁左右,他就到这个境界了。
佛就一个愿望是度众生成佛道;净宗是佛度众生第一个法门
佛就一个愿望,度众生成佛道。净宗“信、愿、持名”是佛度众生第一个法门。这个法门你不相信,再给你讲第二个法门,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只要能信,佛绝对不讲第二个法门,这个道理要懂!佛不希望你麻烦、不希望你浪费时间,希望你快快成佛,我们不着急,他着急,他怎么会给我们添麻烦?!是我们自己找来的麻烦,对这个不相信,要把这个道理搞清楚、搞明白,那这个事就麻烦了!佛还是给你讲,讲《华严》、讲《楞严》、讲《法华》,一生讲了四十九年。讲那么多的经论,那是什么?对净土法门念佛往生有怀疑的人,对他们讲的;没有怀疑的人不必。像海贤老和尚,人老实、听话、真干,师父看到这样的人、这样的根性,什么话都没有,就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你看他真老实,一句弥陀念九十二年没放下过、没有改变,成功了!
介绍西方极乐世界,这本书是最圆满的、最详细的,从头到尾读了,如果信心还生不起来,黄念祖老居士是个帮助,这个注解是非常好的帮助,把经、注解读完了,读一遍不够,我的标准,我早年在台中学经教,我的标准是读三十遍,才能把味道念出来。古人是“读书千遍”,我把它缩成三十遍。三十遍都做不到,你要想了解它,很难!
一定要发心,不为外面一切境界风所动,死心塌地一门深入
所以印志把他师父海贤老人这个光碟、事迹送到香港来给我,我看了很受感动,我就连着看三十遍。我知道他所表的意思,能理解。所以我劝同学要把这一片光碟、这一小册子的文字看作《大乘无量寿经》的总结。《无量寿经》所讲的理论、方法、境界,海贤老和尚完全表现在生活、表现在工作、表现在处事待人接物,他全做到了!所以他感应无比殊胜,多次见佛(这他自己说的);多次求佛带他到极乐世界,佛不带他去,佛赞叹他“你修得不错、修得很好,在这个世间多住几年,表法给大家看看,给学佛人做个好样子”。是为这个理由。一直等到这本书的出现。佛对于我们现前社会状况、净土宗念佛人的状况,佛知道,知道得清清楚楚。用海贤这个方法来做一个总结,让大家觉悟、让大家明白:西方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真有,“信、愿、持名”决定得生净土。一定要发心,不为外面一切境界风所动,死心塌地一门深入,我们的问题就解决了。
【解】今众生机熟,
众生的根基成熟了。
【解】堪受净土大法,
对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信、愿、持名”往生不怀疑了、能接受了,佛就宣讲。
【解】究竟解脱。
净土大法究竟解脱,这是一句。究竟是彻底圆满。
【解】故今乐说。
这个“乐”是喜欢,非常喜欢。
【解】以畅本怀。
佛的心愿达到了。经题“佛说”两个字。
【解】⒊大乘:喻也。
这个字念古字是乘(shèng),就是车辆,在从前马车、牛车,用牲口来拉的车都叫乘(shèng)。这个文字是个象形字,就像一辆车,你看旁边做的两个人,当中是车轮,就像一个车,这是比喻。
【解】乘以运载为义。
这是运输工具。
【解】此经所示,
这部经上佛教导我们的、为我们所开示的:
【解】能念之心,本来是佛,
这句话重要!“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所以“能念之心,本来是佛”。
【解】是能乘者大。
我们乘这辆车,大了。
【解】起心念佛,念念作佛,故所乘者大,强名大乘。
“大乘”是比喻。
【解】别于声闻缘觉仅求自觉之小乘。
大乘对小乘讲的。大乘是普渡众生;小乘是自己自度,达到自度他就圆满了,没有发心去度众生。
【解】《十二门论》云:“摩诃衍者。
“摩诃衍”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大乘。
【解】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
这个二乘就是声闻、圆觉;大乘是菩萨,发菩提心要度化众生,这叫大乘。
【解】诸佛大人乘是乘故,故名为大。
这个上面这个“乘”字是动词,乘车;下面这个“乘”是车,是交通工具,乘这个车。
【解】又能灭除众生大苦,与(给也)大利益事,故名为大。
佛为我们说这部经,这一部经就像一个大车、大船。古时候最大的车是马车,马车运载人数也有限。古时候交通工具运载人最多的是船,所以经上也常常用船做比喻,叫法船。船可以运载几十个人,古时候的帆船,叫法船。都是这个意思,都是比喻“大乘”利益人多。
佛“能灭除众生大苦”。“众生大苦”是什么?我们现在的人都受到了,物质文明虽然不断在进步、在提升,可是我们这代的人很可怜,富而不乐、贵而不安,这心情多痛苦?不能跟古人比。
古人真的是富而乐、贵而安,社会安定、天下太平,这是什么原因?这是我们把精神教育疏忽了。
大学生出来能做事、不会做人,企业老板都不愿意雇用他
现在学校多,从幼儿园到大学,没有听说哪个学校教学生孝顺父母,现在不讲了;教学生友爱兄弟、教学生落实“仁、义、礼、智、信”,这种教育没有了。
所以现在学校学生,大学生出来能做事、不会做人,结果怎么样?企业老板都不愿意雇用他,他大学毕业就失业了。这现在的社会问题,古时候没有,古时候教育跟现在是相反的。古时候教育第一个先教你做人,人都不会做,还能做事?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现在教育颠倒了,只教做事、不教做人,这就造成社会的混乱,造成地球上的灾变,现在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了。
有少部分人觉悟、觉醒了:这怎么办?虽然觉悟了,没有办法,不知道怎么办好!汤恩比博士虽然建议中国人有办法,他在1970年代,在访问日本的时候谈到,“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就是现在,现在二十一世纪),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这是他开出的药方,但是没有人相信。他是英国人,连英国人也不相信。
……
看到中国出现习主席,现在看到一线光明了
对于中国文化、历史了解得深,汤恩比博士是第一人,在中国都找不到;他对于中国有信心。虽然中国人现在不要了,中国人吃苦头;苦头吃够了,会想到老祖宗,为什么?毕竟是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它的根太深了,一时的错误他会回头。所以把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将来世界永续安定和平的希望全寄托在中国人身上。
我们也感到纳闷,为这桩事情也很担心,这几十年我们常常放在心上,想着怎么办?现在看到一线光明了,看到中国出现习主席。我看他的做法、看他欧洲访问的几十场的讲演,每一场都提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汤恩比要是活着听到了,可开心了,梦想兑现了!
我们在民间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把我们的文化瑰宝——典籍,要保存下去,这就是《四库全书》。这个东西失传了,完了!那真的没办法。典籍现在翻印了,《四库全书》有几百套了,应该有四五百套,不会再失传了。可是谁能够去读、谁能够来给我们讲解?这个问题出现在面前。所以我们就想着欧洲有汉学院,亚洲没有,我们要办汉学院培养老师,能够读《四库全书》的老师,要培养这种人。他们培养出来之后,请他们出来讲。讲什么?救急!现在社会迫切需要的,真正救国家、救世界是唐太宗编的《群书治要》。如果能培养几十个老师,真正搞通了、搞明白了,讲清楚、讲透彻,让人人都接受这个教育,汤恩比的愿望达到了。确实能够化解所有冲突,带给社会永续安定和谐。这一桩事情我相信很快能够实现。---------
前几年我得到这两部书,《群书治要》、《国学治要》,这两部书我得到了如获至宝,为什么?中国有救了,世界有救了。没有这两部书,《四库全书》那么大的份量,从哪里下手?这是大问题。《治要》找到了,我觉得那是祖宗保佑。这个书失传了,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印过两版,份量应该不多,因为知道这个书的人很少,在中国失传一千年,被日本人带走了。嘉庆做皇帝,日本对中国皇上送礼,就是进贡,里面有这套书。但是那个时候送到中国来,中国人不重视,什么原因?康熙、雍正、乾隆是清朝的盛世,那个盛况超过“贞观”,所以对唐太宗并不重视。清朝亡国,民国初年,一些学者发现了,这是一部好东西,照日本的版本原版印过一次,以后《国学丛书》里头,铅字排版印过一次,大概份量都是一千本,所以这一百年当中,中国社会的战乱,这些东西都消失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