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琐事自白

个人日记

         这几天,我和妻跟孩子通电话聊的主题,基本是和钱有关系。
         
        背地里,我和妻子的想法是一样的:要孩子学会怎样合理使用有限的那点儿钱而不至于饥饱不均。而在表达这种意愿的方式上却截然不同,所以,我们一家三口因为这件事,弄得相互不太愉快。当然,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不一定非要较真。      
          
         妻子跟孩子是直截了当,带着批评教育略带责备的语气说出看法,孩子往往因“忠言逆耳”中途挂断电话。但是由于孩子的不理性或者说不礼貌,我就自然成了妻子发泄火气的筒子,只有默默地待理不理的听她唠叨。我还能怎地? 她唠叨一气也就罢了。  
         
         我对孩子不是那样的方式,大多是先问寒暖,慢慢进入我的中心点,即使我觉得很是婉转,也往往被孩子领会出我的不满(当然是花钱问题的),有时也被放鸽子,这种滋味的确很不好受。  
 

         我的家庭状况不是很好,老百姓的话说,年吃年用罢了,经不起孩子的过度消费,(当然,孩子的消费只在正常范围,我没有责怪的理由)我只是在提醒孩子,要她养成一种理财的好习惯。    
         
         我曾这样想:孩子,如果时光可以停滞,我宁愿这样疲惫地劳动赚钱,只要你无忧且快乐,所有的花销我来承担,一直下去!                   而当我70岁,孩子是我如今的年龄时,是否会说:爸爸,妈妈,如果时光可以停滞,我愿意这样努力赚钱,只要你们健康快乐地生活,所有的花销我来承担,一直下去!      假如,所有孩子都能从这样的语言里领悟出一种真谛,就不用父母再说什么了吧。
 

文章评论

冷月清秋

就是想孩子比自己过得好,都是一样的心境,可怜天下父母心啊[em]e105[/em]

風"

无论你说什么对孩子来说只是文字或者说是概念,孩子还不能感知也不会理解,也许只有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的节俭,耳儒目染孩子自然而然也会节俭。

静心

以前,孩子在家的时候,他们基本没有支配大额钱财的权力,因为一日三餐和日常开支都由父母管理。而现在不同了,他们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手里有了以往没有过的那么多的钱财,但他们并不知道也没有计划这个钱怎么花才是花到刀刃上,因为他们没有生活经验,没有理财能力,更因为他们身处的时代,不懂得父母赚钱的艰辛。所以花的钱往往超出我们预想的范围。我觉得,你们管的不无道理。我们做家长的,不管家里经济状况怎样,都要帮助他们学会理财,对他们长大以后自己生活也会有好处。爱孩子与花钱多少没太大关系。

芳草天涯

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会理解的,当他(她)成为父母的时候!

暮雪寒冰

现在的孩子都是在优越的环境下长大的,并不懂得生活的艰辛,父母的不易,都哪样,呵呵等她到我们这年龄就能理解了,哈哈等你到70岁了,你也不会忍心让孩子哪么辛苦,承担你所有的一切,这就是父母,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em]e100[/em]

同尘

有山靠山,没山孩子们也能独立。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