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老人

个人日记

 十月七日,送孩子到学校,回来的路上顺便把岳母接了来。
自从离开农村,老人还没曾在我这里常住过。那时候,她还没有脑梗后遗症,觉得在我这里有些麻烦。老人今年86岁,15年前患脑梗,治疗两周后基本痊愈。在这15年间,每年都有用药,随着年龄的增长,脑萎缩的表现愈发明显。如今像个孩子,言行让人哭笑不得。
接来的路上,我坐在后排,一只手握着她的手,怕她坐不稳碰到头部。快进城的时候对我说“这一道,山可真多。”我嗯了一声,不作否认。本来嘛,北票是个小山城。我认为她老人家眼神还不做,能看出山城的整体面貌。其实,连孩子也看得出。
到家,我递给她手杖,费了好大劲把她从车里弄下来,跌跌撞撞扶进门。沙发上坐了十来分钟,我连水还没来得及喝“把我送回去吧!”我晕!我和老婆好言相劝,连哄带威胁地总算安抚住了。
这几天的经历让我对长寿 老人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又对长寿老人有了更深刻担忧。
 首先,长寿老人的思维是很短的,善变而敏感,自卑而矫情。老婆上班走了,照顾她的一切都放在我身上。在她的心里对我感激不尽,她对这些我本该做的事情当做恩惠耿耿于怀,所以经常说回老家,不愿在这里麻烦我们。她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丁点的为我们帮忙的能力,苦恼于自己有心无力的世界里,纠缠在疾病和年老的困境中。平素我跟妻子经常开玩笑,自从她老人家来了之后,我收敛起来,不敢在她面前对着妻子大笑,老人敏感到误认为我在笑她,误以为她哪些举止行为的可笑 。反之我又不敢不带笑容,怕是她又会误以为我厌烦她,因为我毕竟不是儿子,在她的心里是清楚这一点。这是我从妻子那里知道的。前天晚上她又说回家的话,妻子问她为啥要回家,“难道文玉对你不好?”老人有些泪眼汪汪“文玉儿对我可好呢,比儿子都好,我就是想家,在这里麻烦文玉儿,我心里不忍。”瞧瞧这话,哪像脑子有问题的老人?听了这些,把我整得心里翻江倒海的。 
年岁大的老人变得幼稚而顺从,顽固而怀旧。 我一般是在外屋,或是在厨房。她自己在卧室,有时候我听见她“打死你王八蛋!我打死你!”这时候就真的吓我一跳。我跑进屋里,她拿那个来时给她特买的痒痒挠抽打床头。我问她怎么了,她说“有个人进来了”我离开了,她又重复上演。当我再次进屋的时候,她冲我笑就像小孩子的恶作剧似的得意。我被她逗得眼泪都下来了。当我正准备转身的时候,她对我说“文玉儿,在这儿陪我坐会,别乱走!”带着恳求的目光,一边手指着床边的沙发,而且是离她最近的那头。我才明白她要的是我哄着一起玩儿,我坐在旁边打开电视一起看。过了一阵子,她指着电视里的非洲人说“美国人长得真磕碜!”真是小孩儿,笑得我肚子疼。晚饭我炖的排骨豆角,我特意炖的很长时间,我给她拨了骨头,把肉放她碗里,看她吃的开心,豆角什么的放得多了些,她一边吃一边唠起她舅舅家的事,我听不懂,她的舅舅死了八百年谁知道长啥样?我假装听得很兴致,偶尔乱插一句。她讲的更加起劲儿,老婆终于喝止了我的附和,我偷偷笑,她老人家以为我很爱听她的历史故事呢。我怕她吃多了晚间睡不好,“咱不吃了,不然晚上不舒服,行吗?”“行!”很干脆,碗里还有东西呢,她两眼盯着饭碗,很馋的样子,不忍撒手。但还是顺从地看我端走了。我一直觉得老人在我家里很拘束,偶尔逗她开心。这时候我就在想,想我的危机将来。
老人晚间睡觉是不让我们安生的,去厕所少说也要2次。妻子睡眠不好多年,大多还是我起床扶着老人入厕,带着困意我也在想,将来谁扶我如厕?
我们都渴望老人们能长寿不离开我们,但是,到了老人的晚年,是否能做到召之即来,需之必在?当老人不能自理,是否能做到事无巨细,温善耐心呢? 当人老了,令暖无人问,饥渴无人顾时,我们是否还愿意做长寿老人呢?我想,说不如做!这个话题很沉重,还是不说罢了,太悲观!

文章评论

我管着你

老爸,我会一直在[em]e178[/em][em]e178[/em]

暮雪寒冰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也许是老了,每回家看到老爸,就有和你一样的想法[em]e115[/em]

铃儿

"说不如做",只有做了才有的说啊!对孩子的教育我倒是觉得示范大于说教,你的“小棉袄”已经表态,将来还怕没人扶么?[em]e10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