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龙应台,床前明月光-----叶倾城

个人日记

     图片
    我记不清多少次读龙应台的《目送》,每一次都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以至感动到泪流满面。可能年龄和经历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亲情尽管没有选择性,但它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年龄越大感悟越多。今天再一次把这篇文章复制在这里,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心得。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图片
      可能是做了母亲的缘故,对很多的事情有了和以前不一样的感受,内心更加的柔软与脆弱,看了多少次就流了多少次眼泪的还有这篇叶倾城的《床前明月光 》也一并粘贴于此,大家一起看看。
 

  好多年前,还在报社工作,等版的无聊光阴,跟同事聊起一件当时的新闻:一个公共汽车的售票员,因为几句口角,把一个十四岁的女孩活活掐死了。
我们正在大呼小叫、无限感慨,美编姐姐突然转过身,斩钉截铁地喝止:“别说了。”
她说:“我当妈的人,听不得小孩受苦遭罪的事,真是听不得。”
我模模糊糊懂得她的感受,却也觉得好笑:这才叫为古人担忧呢。
到现在回想起来:懂?懂个屁。
 
更多年前,看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他在后记里说,“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话说得何其沉痛,我一直记得。
又过了很久,我知道了,在提笔写这一段之前三个月,金庸的长子自杀了。起因是金庸要离婚,长子以死进谏——仍没拦住父亲变心的脚步。一句“那时候我还不明白”,哀毁莫名,真正要说的是:“这时候我终于明白了。”
他明白了什么?我能想象他写写停停,可能写不出来,也可能,写了,无其事的读者,仍然不明白。
 
不久前,我无意中,读到了袁杼的一首诗。
袁杼不算名诗人,她能被我读到,是因为清人袁枚提到她:“余三妹皆能诗,不愧孝绰门风;而皆多坎坷,少福泽。”她是三位妹妹中的一个,远嫁,早孀,携子退居娘家,独立养大一子一女。独子名执玉,九岁能诗,十二岁入学,成了秀才。十五岁考完举人秋试,病。随即病危。再随即,“目且瞑矣”。
临终,儿子忽然挣扎问:“唐诗‘举头望明月’的下句是什么?”
她答:“低头思故乡。”
儿子应:“是也。”一笑而逝。
顷刻间,书堂变影堂,举头仍然明月望如霜。她只能,伤心拟拍灵床问:儿往何乡是故乡?
儿子不曾长成就已经萎谢,那一会儿,他是不是意念模糊,朦胧回到很小很小的年纪,承欢膝下,听母亲一句一句教自己这首《静夜思》,那时,他几岁?两岁,还是三岁?
我热泪满面。
我认识的所有母亲,几乎都教过孩子这首诗,包括我自己。我的女儿不是钱其森式天才,三岁能背唐诗三百首,她快三岁的时候,连唐诗三首都不太会。我每天反反复复教背的,不是“床前明月光”就是“鹅鹅鹅”,或者“白日映山尽”。到她快五岁,得,每天在背新东方,唐诗已远了。
但我知道,袁杼,这个三百年前的女子,曾经如此,怀着极大的挚爱拥孩子在手,一句一句,把她所知所解,教给孩子……
我的眼泪哗哗而流……我是在为古人哭泣吗?当然不是。
 
我终于理解多年前美编姐姐的那一句话,也希望终生不要有金庸说“不明白”的心情。年轻时候,是好读书而不求其解;到了这个年纪,却害怕一切拷问人性、逼问谜底的东西,不是不求,是不敢求解。
我的生活,多了永远不敢放弃的包袱,越甜蜜越酷烈,对于人生,我必须说:我多知道了一点点,很少很少的一点点:从前不能原谅的,现在也许可以试着理解;曾经觉得浑若等闲的,当下可能认为是罪不容诛。而这一切,只因为,我已经是母亲。
床前明月光,明晃晃地,照着岁月。
 


文章评论

夜之前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