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北京朝阳区文学馆路的某一个拐角上,北大博士生小宋顺着人行道边的楼梯走下,进入一个半地下室的咖啡馆里,开始照顾生意,而在咖啡馆大门口不怎么显眼的绿色招牌上,写着“很多人的咖啡馆”。这正是小宋和其它79个网友一起,由很多人集资、很多人管理的一家咖啡馆。尽管貌不惊人,选址隐蔽,但这家咖啡馆在网上已小有名气。
梦想从网上照进现实
“很多人的咖啡馆”的诞生来自发起人蚊二妞(网名)——一名年轻公务员的一次奇思妙想。
今年1月7日,蚊二妞在豆瓣网“吃喝玩乐在北京”小组上发了一个题为《我们用2000块钱来开咖啡馆吧》的帖子。在这个帖子中,蚊二妞这样写道:每天背靠阳光面朝电脑坐在办公室的时候,我总是想面对阳光端上一杯咖啡……进而,我又很奢侈地想:我要开咖啡馆……所有和我一样想开咖啡馆的朋友,拿不出几十万上百万,也不可能辞掉工作专门开店,自己也承担不了那么大的风险。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咖啡馆,用我们一点点的钱一点点的时间,凑成很多的钱,很多的时间。名字就叫响亮的“很多人的咖啡馆”。
“这个帖子一发布就有各种不同的声音,但是之后的确吸引了许多同样有着咖啡馆梦想的网友,包括我。”小宋对记者介绍。
在几次网下沟通筹备会后,这些有梦想的网友们渐渐互相建立了信任感,五花八门的设想,也终于逐渐达成一致。几经周折,80名来自各方、各种职业的网友终于集资了41万元,一家190余平方米,田园式简单装修的“很多人的咖啡馆”终于从梦想变成现实。
咖啡馆属于“每个”股东
“这个咖啡馆的重点是由‘很多人’一起来开”,这是蚊二妞在招募志同道合者时就确定的一个宗旨。
正因此,蚊二妞在一开始就规定,愿意一起来参与这件事的人,最少出资2000元,最多出资2万元,如此确保整个咖啡馆没有绝对甚至没有相对的控股股东。咖啡馆真正成为“每个”股东的咖啡馆。
据小宋介绍,咖啡馆在招募了首批50位股东集资20多万元后,蚊二妞召开股东大会,选出5人组成的董事会。通过自主报名、站台演讲,所有股东按照每出资2000元一票的权力,最终选出5名董事,蚊二妞以第一名得票当选为董事长,小宋以第二名的得票当选董事;与此同时,还有两位股东被选为监事。
在大多数股东的选择下,决定咖啡馆先开始筹备,同时再次募资,很快又吸引了30位股东,年龄最大的39岁,最小的才读高三,总融资额提高到了41万元,原本出资4000元的小宋便是在那次融资中,追加了几乎所有的积蓄1万元。
由于股份有限公司必须有最低500万元注册资本,所以“我们的咖啡馆”最终选择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但由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不可超过50人,所以在营业执照上,负责运营咖啡馆的“北京很多人文化有限公司”只有22名出资人,更多的股东是通过“代为持有”的形式成为“虚拟股东”。
作为董事长,蚊二妞还兼任着CEO的角色。为了让“很多人的咖啡馆”真的成为很多人参与的咖啡馆,蚊二妞组织了很多工作小组,让不同的股东负责不同的工作——比如咖啡工艺,比如装修、比如微博、比如论坛管理。
效率与参与的艰难平衡
对于“很多人的咖啡馆”这种大家都参与的管理模式,一位在京开过多年咖啡馆的行家颇为担心,“在很多情况下,‘每个人’往往等于‘没有人’,三个和尚没水吃,说明多人合作的高难度。”“确实,‘很多人的咖啡馆’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小宋并不回避曾走过不少弯路,比如在选择装修采用摇滚风还是小清新风格时,股东们的分歧就比较大,虽然最终小清新战胜了摇滚风,但在一些细节上,依然能够看出多头管理造成的不协调。
为了让股东都有参与感,“很多人的咖啡馆”并没有聘请专业的经理人。“目前咖啡馆有4个全职服务员,其中也有股东”,一位服务员告诉记者,“原来店里并没有人管理每日的具体事务,最后发现这样不行,就决定从股东中推选1名店长,三月一轮。”其实,80名股东中并没有人懂得咖啡馆运营,目前的这位80后店长刚从学校毕业,之所以走马上任也只是因为她曾经在其它咖啡馆做过服务生。
为了帮忙打理,小宋每周也要去店里四五次,“有时候晚上12点才回宿舍,真挺累的,未来还是希望能有个专职经理人。”“如果今后股东们新鲜劲都过了,对在咖啡馆的分工都力不从心了怎么办?”面对记者的问题,小宋沉默以对。事实上,目前5名董事中已有两位辞任,董事会变成了3位常任董事+2位任期1个月的轮值董事。
尽管咖啡馆的股东颇为自豪,“良好的制度设计+对民主议事的尊重+彼此信任对人宽容=很多人的咖啡馆”是他们对这家咖啡馆精髓的概括,但经验的缺乏和管理方法陌生,给咖啡馆的未来增添了不少不确定性。
而在行家看来,“这就是一群白领在‘玩票’,要我来打理,从装修到菜品再到咖啡,都得推倒重来”。
赚钱绝不是唯一目的
开咖啡馆是一门生意,当然要赚钱,“很多人的咖啡馆”也不能例外,毕竟它还承载着41万元的股本和此后部分股东出借的10多万元运营资金。
为了节约成本,咖啡馆不得不开在一个半地下室,195平方米的营业场所月租为2万元/月,算上店员工资、水电煤等开销,3.5万元的月营业额才能打平。而9月开张之后,“很多人的咖啡馆”的月营业额大体在2.4万元左右,虽然11月开始增加了一些活动,使得12月有望达到3.5万元的持平线。不过考虑到此后就是最清淡的明年1月春节时段,就难说了。确实,记者一天里3次进入咖啡馆,看到客人很少。“如果最终还是亏钱怎么办”,面对这个问题,几乎动用全部积蓄的小宋强调,开咖啡馆赚钱当然是目的,但绝不是唯一的目的。“我们很多股东,更多是抱着多认识一些有趣的人,尝试一件有趣事情的初衷参与进来的。”接下来,小宋他们想靠举办网友沙龙、朗诵会、咖啡学院等活动,来带动人气。事实上,股东们的收获不仅是有趣的生活和新的朋友,甚至有两位股东因为“很多人的咖啡馆”而相识相知,成了恋人。
无独有偶的“网资餐馆”
连续3个月盈利,就代表着这个模式可以复制。“很多人的咖啡馆”的顾问莫克定下了这样一个目标。虽然迄今为止,他们还没有实现这个目标,不过已有多个城市的网友向他们取经,准备复制这条道路。
有一个人已经付诸行动。就在离咖啡馆约4公里的亚运村金泉美食宫里,知名网络评论家姚博(五岳散人)打造的绿色食品餐厅——“我们的饭馆”,正在紧锣密鼓的装修中。
“看到‘很多人的咖啡馆’后,我觉得挺有启发,”想起现在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姚博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吃货的梦想”——在网上部分集资,办一个很多人的绿色食品餐馆。9月15日,姚博在博客上发出“我们的饭馆”商业计划,以5000元出资为一股,10股封顶。没想到仅7个小时,就收到了600多网友的响应,如今,400万元的出资已经汇到姚博账户上。
姚博觉得咖啡馆是将体验和参与放在第一位,而他的饭馆必须把盈利放在第一位,商业味更浓。姚博在商业计划里规定,所有参股的股东,必须放弃对于餐厅以及公司的经营管理、投票等权利,只保留建议权。成立公司和饭馆后,都由姚博和他找的“吃货”朋友来打理。姚博会发给出资人一张股东卡,股东来餐馆吃饭可以打折,并且可以通过股东号码等在网上查询定期公布的餐馆经营情况等。等饭馆盈利后,留下盈利的50%供发展,其他按照股份比例分给大家。“假设有股东不满或要退股,我立马就把他的股份盘下”。
姚博的这份爽气和他在网络上的名气,或许就是很多陌生出资人敢于试一把的原因。“花小钱成为一家饭店的股东,很新鲜很好玩。就算5000元钱买一张会员卡好了,收不回成本也没关系。”不少股东抱着这样的想法。
一个多月前,姚博在金泉美食宫盘下了一个原名“山里江南”的餐馆,正在按他的设计进行装修,店面规模着实不小,复古的廊檐上挂着一排排红灯笼。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后“我们的饭馆”将供应云贵口味菜品,食品、包括全部辅料都出自无污染的农场,目前,姚博已经和一些供应方达成了协议。
一家是民主决策+体验第一,另一家是一言堂+专家打理,“很多人的咖啡馆”和“我们的饭店”虽然都是从网上集资发起,而其随后的路却截然相反,谁又将走得更远?
赢利模式还需探索
餐饮行业不好做,一群外行人合伙做这个,得做大概率失败的心理准备。记者有个朋友,也算城中名人,开的餐馆市口也很不错,但就是做不起来。后来请专家帮他调整了不少细节,但依然没起色。 “餐饮做好了回报的确高,但是做不好,也是惨淡”,在沪上有一家知名餐馆的老板如此评价餐饮行业的 “冒险”。
此外,餐饮行业,容易出猫腻的地方太多。合伙开业,就怕实际掌控店铺的合伙人在账目上作假,成本打高点销售额打低点,你不是专业查账的根本看不出来。即使合伙人可靠,也不能保证请的雇员靠谱。记者的这位朋友和人合伙开饭馆时,成本老是居高不下,后来才发现前脚进了原料,后脚就被厨师将部分原料卖给二道贩子赚取私利,亏损自然毫不奇怪了。
最后,餐饮业竞争激烈,要吸引吃客,还需在特色上下功夫。
总之,要在餐饮业上有一番作为,看着热闹,做起来还真的不容易。“很多人的咖啡馆”其赢利模式还要探索。转自网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