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上的红梅
个人日记
每次到回龙岗的灵堂去祭奠完了先父,都要习惯的向右走五步……五步之外的那个灵位,不高不低,眼神儿正好对着里面那位女士黑白的文静的面容。
今年是独自去的回龙岗。恰好一位老妇领着两位二十多岁年轻男女走过我的身后。年轻人让老太太等一下,快步出门去办啥手续 去了。
房间只剩下我和老太太。我礼貌的点点头,老太太看着我说:“领着孙子来纪念一下,该走了。”“哦,你知道张志新吗?”她顺着我的眼光看过去,惊讶的睁大眼睛说:“知道。就是枪毙之前被割喉的那位?在这里?”“是啊,但这里没有她的骨灰,这个骨灰盒是空的。”这时候,她的孙子和女孩子手挽着手进来了,看到老太太在和陌生人说话就戒备的问:“怎么回事?”老太太指着灵位告诉孙子:“这就是张志新。”孙子:“张志新?谁啊?你认识?不认识?奶奶,那就快走吧……”老太太对着灵位鞠了一躬,告诉孙子:“你也给她鞠一躬吧。”孙子不情愿的说:“你也不认识,我也不认识……还是不要耽误时间,抓紧时间回去吧……”然后挽着老太太就走出房间。
老太太回头对我点点头,走了。我想,她会给年轻人讲述张志新的故事吧?
当年,张志新与大多数人不同,说出对于文革的看法……(内容繁多,此处不赘述,可自行参见《一份血写的报告》)因此于1969年9月18日以反革命罪被关押入狱。1975年4月4日在盘锦大洼刑场枪决。时年45岁。
今年是独自去的回龙岗。恰好一位老妇领着两位二十多岁年轻男女走过我的身后。年轻人让老太太等一下,快步出门去办啥手续 去了。
房间只剩下我和老太太。我礼貌的点点头,老太太看着我说:“领着孙子来纪念一下,该走了。”“哦,你知道张志新吗?”她顺着我的眼光看过去,惊讶的睁大眼睛说:“知道。就是枪毙之前被割喉的那位?在这里?”“是啊,但这里没有她的骨灰,这个骨灰盒是空的。”这时候,她的孙子和女孩子手挽着手进来了,看到老太太在和陌生人说话就戒备的问:“怎么回事?”老太太指着灵位告诉孙子:“这就是张志新。”孙子:“张志新?谁啊?你认识?不认识?奶奶,那就快走吧……”老太太对着灵位鞠了一躬,告诉孙子:“你也给她鞠一躬吧。”孙子不情愿的说:“你也不认识,我也不认识……还是不要耽误时间,抓紧时间回去吧……”然后挽着老太太就走出房间。
老太太回头对我点点头,走了。我想,她会给年轻人讲述张志新的故事吧?
当年,张志新与大多数人不同,说出对于文革的看法……(内容繁多,此处不赘述,可自行参见《一份血写的报告》)因此于1969年9月18日以反革命罪被关押入狱。1975年4月4日在盘锦大洼刑场枪决。时年45岁。
据光明日报记者的调查报告,张志新在监狱受到非人的摧残凌辱(内容繁多,实在不忍赘述,请自行查阅《一份血写的报告》)。摧残之下,张志新坚持自己的观点。记者说:因为有的“反革命犯”行刑前,高呼毛主席万岁,被认为影响很坏,于是,张志新枪决前,被割喉。据记者调查,张不是第一个被割喉的。
光明日报的记者写的调查报告,经过时任中组部部长的胡耀邦同意,基本一字未改,只希望把割喉细节删掉,记者后续的回忆文章猜测,可能胡耀邦感觉太过残忍了吧。于是记者自称“狡猾的”换成了如下的表述:“惨无人道地剥夺了她用语言表达真理的权利。”
1979年6月5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关于张志新的《一份血写的报告》。文章发表以后,信件如云。有一位读者电话说出了代表了很多人的疑问 :“惨无人道地剥夺了她用语言表达真理的权利 ,究竟是什么意思?”作者胆子很大,告诉接电话的干事:照实直说。对方听了,当时就哭了,哽咽道: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提到那个遇难学生时写道:‘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伤痕,’当年有棍棒伤痕被叫虐杀,而今我们割断气管再去处决,这叫什么杀?假如鲁迅活着,他会含蓄掉吗?他会怎么写?”
张志新的灵位是张志新的丈夫和孩子写的纪念挽联。为何没有骨灰?
张志新在监狱期间,其丈夫曾真和她离婚,女儿林林和儿子彤彤,都和张志新划清了界限。据记者的调查报告写道:张志新死刑之前,狱方曾找到其前夫曾真和两个孩子进行谈话,18岁的曾林林答道:“坚决镇压,把她处死刑、为民除害。我们连尸体也不要,政府愿意怎么处理我们都拥护,对于张志新在监狱还有什么财物,我们什么都不要,这由政府处理。 ”据记者的调查,张志新的遗体被医学实验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张志新没有骨灰。
张志新的两个孩子文革后到了美国,据记者的文章说,他们不愿意提起这一段历史,不愿意让外人知道他们的身世,儿子彤彤的档案中“母亲”一项,写着“幼年丧母”。对于张志新的两个孩子表示理解。
张志新的妹妹和曾真不来往。可能和许多人一样,对曾真有意见。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那个时代很多家庭,很多人为了保护自己,都是这样的。曾真是受害者,一生也够悲剧的。应该给与理解。
张志新已经离去近四十年了,如今,她的名字已经被渐渐淡忘,甚至如同那位年轻人,根本不知道。
1979年6月5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关于张志新的《一份血写的报告》。文章发表以后,信件如云。有一位读者电话说出了代表了很多人的疑问 :“惨无人道地剥夺了她用语言表达真理的权利 ,究竟是什么意思?”作者胆子很大,告诉接电话的干事:照实直说。对方听了,当时就哭了,哽咽道: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提到那个遇难学生时写道:‘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伤痕,’当年有棍棒伤痕被叫虐杀,而今我们割断气管再去处决,这叫什么杀?假如鲁迅活着,他会含蓄掉吗?他会怎么写?”
张志新的灵位是张志新的丈夫和孩子写的纪念挽联。为何没有骨灰?
张志新在监狱期间,其丈夫曾真和她离婚,女儿林林和儿子彤彤,都和张志新划清了界限。据记者的调查报告写道:张志新死刑之前,狱方曾找到其前夫曾真和两个孩子进行谈话,18岁的曾林林答道:“坚决镇压,把她处死刑、为民除害。我们连尸体也不要,政府愿意怎么处理我们都拥护,对于张志新在监狱还有什么财物,我们什么都不要,这由政府处理。 ”据记者的调查,张志新的遗体被医学实验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张志新没有骨灰。
张志新的两个孩子文革后到了美国,据记者的文章说,他们不愿意提起这一段历史,不愿意让外人知道他们的身世,儿子彤彤的档案中“母亲”一项,写着“幼年丧母”。对于张志新的两个孩子表示理解。
张志新的妹妹和曾真不来往。可能和许多人一样,对曾真有意见。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那个时代很多家庭,很多人为了保护自己,都是这样的。曾真是受害者,一生也够悲剧的。应该给与理解。
张志新已经离去近四十年了,如今,她的名字已经被渐渐淡忘,甚至如同那位年轻人,根本不知道。
“ 我的观点不变,”是张志新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一句话。之后,被割开喉管,拉到大会上进行最后一次批斗,然后枪决。
这段历史,既是民族的创伤,又是民族的财富,如果遗忘这段历史,就是民族的悲剧。
最后,以一位网友的诗作做为本文的结尾:
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
这段历史,既是民族的创伤,又是民族的财富,如果遗忘这段历史,就是民族的悲剧。
最后,以一位网友的诗作做为本文的结尾:
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
文章评论
蓝色天空
一位伟大的女性[em]e179[/em] 用牛哥的话:不忍赘述!! 当年看《带血的报告》时,泪湿衣裳…… 祭!!!
曲玉华Quyuhua
很受教育!
倚窗听雨
唉。。。。。。。。。
宁静
秋瑾一般的女人,由衷的钦佩
纵横
我每年到迴龙岗公墓祭祀亲人的时候,都会怀着一种敬意默默地在張志新骨灰盒前静立一会儿,因为那段历史再熟悉不过了。当年曾真走”五七”回来安排到省政协工作,还没分到房子,只好带着女儿林林和儿子在省委独身宿舍居住,就餐在省委职工食堂。岁月的坎坷,让曾真比实际年龄老了许多,离婚是那个时代的特定产物,不能归罪于曾真,为了女儿和儿子的前途,委屈求全,走此下策不得已为之,女儿林林是美人坯子,比妈妈当年还漂亮,后来去了美国,后回国结了婚……转眼40年过去了,曾真带着俩个孩子的情景历历在目。悼念张志新,就不能忘记文革那场灾难,血的教训。
爱琴海的珍珠
我知道张志新烈士,那段历史让很多人不敢回顾不忍回顾。向所有为了真理而牺牲的烈士致敬!
茶香氤氲
在那么一场灾难前,保持思想和人格的独立。不从善如流。这段历史应该铭记。不能忘,以重蹈覆辙!
高山流水
”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 记着张志新。
鹏
此事发生在现代,我们吊唁先烈的同时不得不反思:这是我们国家的悲哀,人民的羞辱!
灵露
唉,想起那段历史就会很痛。向张志新致敬
Alice
向这位伟大的女性致以最崇高的敬意![em]e163[/em]
红蜡烛
~~~~~~~~~~~~
大地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知道张志新烈士,不忍回想那段历史,向张志新烈士致敬!
雪梅(拒聊,拒群)
那时,我还小,不知道这件悲惨的事。后来才知道文革时期迫害死许多无辜的人。她也是被害者之一。在那恶劣的坏境下,她竟敢坚持真理,令人敬佩。[ft=,5,][/ft]
雨蝶
不看不知道,历史让我们追忆文革时期。儿时的我记忆中,那个时候,犯人都是带着,脚铁链,手铐,没有自由,蓬头垢面,关在地窝子里,就一个天窗。门口还有拿枪的人,守门。有的都是活活被打死,不忍屈死的也有。他们的子女都很受歧视。先生让我们又上了一课。[em]e160[/em] [em]e16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