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学习心得【三十一】
学习交流
整理者:辽宁舰16
八、格律诗的章法
(二)、诗的修辞手法
3、“兴”法
(1)、“兴”的概念
我们先回顾一下前人的论述:
西晋】挚虞认为:“。。。兴者,有感之辞也。”(《艺文类聚》卷五十六)“兴”就是有感而发。
【南北朝】钟嵘对“赋、比、兴”的论述,有了更多的新内容:“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 (《诗品序》)。意为:文字已结束而意未尽为之“兴”。
【宋】李仲蒙认为:“。。。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胡寅《斐然集•与李叔易书》引),因接触景物,引起情感,这就是兴。
【宋】朱熹对“兴”的解释是: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兴”是先说其他物而引起咏叹。
由此可见,什么叫“兴”?
【兴】:触物起情,借景物引起感情咏叹,文尽意不尽,这就是“兴”。
(2)、“兴”法举例:
我们先看看《诗经》是怎样运用“兴”法的:
《诗经•国风•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矣,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络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注释】
衣、里、裳:古时区分衣服的上下里外,上曰衣,下曰裳;外曰衣,内曰里。
忧:愁。此处是悲伤意。
兮(xī,音同西):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矣(yǐ,音同以):本义: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表示感叹 。
曷(hè,音同贺):文言疑问词。义同"何"。有"什么"、"怎么"、"为什么"等意思。此处应作“怎么”解。
维:本义:系物的大绳。此处相当于“与”解。
已:本义:停止。
亡:本义:逃离,出走。古汉语又通“忘”。此处应做忘解。
治:本义:水名。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此处应为织制之意。
古人:此处意为故人,指亡妻。
俾(bǐ,音同比):本义:门役。此处作“使”,“把”解。
訧(yóu,音同尤): 古同“尤”,过失,过错。
絺(chī,音同吃):用细葛做的布。
绤(xì,音同戏):用粗葛做的布。
凄:寒冷、凉。
获:得到。
【译文】:
绿色外衣,黄色衬里。我心哀痛,怎能停止。
绿色上衣,黄色下裳。我心哀痛,怎能忘记。
绿色丝啊,妻手所织。我念亡妻,致无过失。
粗细葛布,御寒挡风。我念亡妻,得我心意。
据说,这是中国最早的悼亡诗。作者正是《诗经•国风•卫风•朔人》所赞美的卫庄公夫人姜庄。本诗表达了丈夫悼念亡妻的深厚感情。
虽然卫人那么热烈地赞颂姜庄,但卫夫人的婚姻生活却很不幸。丈夫卫庄公性情暴戾,反复无常。由于姜庄没能生育,就更得不到丈夫的宠爱。长期的失宠和寂寥,使庄姜郁郁寡欢。这首诗,应是姜庄借丈夫悼念亡妻之事,委婉表白自己,告诫丈夫。
此诗四节,每一节都是触物起情,全是“兴”法。
由亡妻遗衣,联想到妻子的勤劳,兴起生者无法停息、无法忘怀的哀痛;
由亡妻留下的丝线,联想到妻子纺纱的有条有理,再联想到处事做人的规矩,兴叹自己不犯过错的幸运;
再由亡妻留下的粗细葛布,联想到妻子的嘘寒问暖,兴赞夫妻的真情。
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睹物思人、借物抒情。这就是“兴”。
(3)、“兴”的分类:
按照“兴”起的情感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明“兴”、隐“兴”。
①、明“兴”:
明兴是直接表达出情感。如: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因明月而思乡,这是“兴”法。
而直接写出因明月而兴起的情感是“思故乡”,这就是明“兴”。
又如: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借桃花潭水深,而赞叹汪伦的深情,这也是“兴”法。
直言桃花潭水之深,还不及汪伦的情深,这也是明“兴”。
②、隐“兴”:
隐兴指所兴起的情感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某些行为或意象间接表达出来。如: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破:被攻破。
深:茂盛。
感时:为时事而感伤。
恨别:悲恨离别。
烽火:古代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这里指战争。
连三月:连续三个月。
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抵:值。
白头:白头发。
搔:抓,挠。
短:少。
浑:简直。
欲: 将要;就要。
不:禁不住。
胜:能承受。
簪: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
【译文】
故国沦亡山河犹在,荒城逢春草木深深。
感伤时局观花溅泪,怅恨别离闻鸟惊心。
烽火战乱连绵三月,家书难至价值万金。
一头白发愈搔愈短,已难束发不能插簪。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浓浓的爱国之情。
尾联从一头白发越来越短,简直不能再插簪束发这一行为事件,虽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却暗隐了对国亡家破的深深悲痛和哀愁。这就是隐“兴”。
杜甫的律诗,常常以具体的行为作结,以隐“兴”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又如: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不觉:不知不觉。
晓:早晨
闻:听到
啼鸟:小鸟的鸣叫声;。
夜来:夜里。
【译文】:
到处都听到欢快地啼叫的鸟。
便想起夜里的那阵阵风雨声,
不知道被摇落的花儿有多少。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三四句展开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
诗人借落花这一物象,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这就是把“兴”隐藏在落花的物象之中。
(4)、“兴”的用法:
古人多把“兴”笔用于起句、起联,或结句、合联。
①、“兴”起:
“兴”起,是在诗的开头使用“兴”法。如: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桃:桃树。
夭(yāo):初生的草木。此处指桃树的嫩枝。
灼(zhuò):明亮,鲜明。这里指鲜艳、靓丽。
其:代词,它的意。
华:通花。指桃花。
之子:将要嫁人的姑娘。
于归:女孩子出嫁。朱熹 集传:“妇人谓嫁曰归。”
宜:和顺、安心。“宜,所安也。”《说文》
家室:家庭。家,谓一门之内;室,谓夫妇所居。
蕡(Fén):果实丰盛。《玉篇》:“草木多實也”。
实:果实。
蓁(zhēn):茂盛。《說文》:“草盛貌”。
家人:家里的人。
【译文】:
桃树嫩枝,鲜艳红花。
姑娘出嫁,和顺夫家。
桃树嫩枝,桃子肥实。
姑娘出嫁,美满家室。
桃树嫩枝,叶茂纷繁。
姑娘出嫁,幸福家人。
这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诗人以桃枝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
全诗分为三章。朱熹《诗集传》认为每一章第一二句都是用的“兴”法。
我们看看全诗,每一章的首句都是“桃之夭夭”,因为桃树的新枝已在春天萌发,生机勃勃,而兴起对“灼灼其华”、“有蕡其实”、“其叶蓁蓁”的感叹,开头的“兴”,为各章后文奠下浓厚的感情色彩。
三四句承前二句所“兴”起的感情,再引出对新娘子“貌美如桃花、多育如硕果、贤惠如叶茂”的赞美和对新娘子“宜家”、“宜室”、“宜人”的美好祝愿。顺理成章,一气呵成。
由此可见,“兴”起,可为全诗定调,以利于后文的展开。
②、“兴”结:
“兴”结指在诗的结尾运用“兴”法。如: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注释】:
掩:关闭。
柴扉:柴门。
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译文】:
山中与你惜惜送别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明年春草再绿的时候,
朋友你能不能再回归?
这首《山中送别》,不写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独具,跳跃式地选取送“别后。。。日暮。。。明年”这三个时间点,把“惜别。。。离愁。。。期待”这三种情感,用短短的20个字表露得含蓄而又清晰。这是一般送别诗无法达到的境界。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此诗的三四句,从来年春草再绿这个意象,兴起期盼朋友重来相聚之情作结,把前文所隐含的惜别和离愁归结到盼归,呼应前文,使感情更圆满,更令人深思。
可见,“兴”结可把前文所描述的景色或事件,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从而兴出浓郁、奔放的情感。更可达到“言尽意不尽”的效果。
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