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渔翁&quot缘何得利?

个人日记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成语故事世人皆知,这故事不仅古代有,当今世界更是层出不穷。有感于前些天在电视上观看藏宝拍卖与天价拍出的书画,激起了我对一件陈年往事有了一番感慨,为什么会如此?当然只为感叹现代社会处世哲学实为"钱为娘.权为父"。其实事情是一件最普通的一件事,由于钱的作用它却变味了,甚至于把金钱的拥有变成了不伦不类。在现代看来只是点小钱,但当时应该说还值钱,不过就是因为有了钱相互不认账,斗富才形成个必然的结局。人的心灵往往都会被金钱所歪曲了,区区为买一个野生的鳖而大动干戈,被我们这些身边人啼笑,窃窃私语着那是傻子才干的事。而从现在看我们的观念不得不进上一步更新,理由当然是那些芝麻绿豆事比起现在的大气派大动作是小巫见大巫了,时代不同而已。当时在我们身边许多人都这样认为,为吃一个鳖用钱来斗气,这样的比法简直是比笨。不过历史上渔翁得利的事例太多了,这种做法无疑又多了这样一个例子,其实比富斗富那个朝代都存在,坐山观虎斗得利的还是渔翁。如果说都社会构成这格局,那我们民族的所有希望会在那儿呢?

     二十来年前的一天,有人从溪滩中捕来了一只野生鳖,沿乡村道上在叫卖,这鳖至多在一斤多一点,按当时的市价不会超过三百元。叫卖声中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其中有一位当时就有想买的意向,询问这鳖要价多少,卖鳖者说不少于三百元,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叫卖者也同意以三百差一点的价格相卖,其实叫卖者打心里不打算以这样的价格卖掉,因为不仅看热闹的人不少,而且这时又有一位想买这种野生鳖炖着吃补补身子,问叫卖者三百五十块钱卖不卖,其实这时谈好价钱的那位已从家里拿钱出来了,交到卖鳖人手上拎起鳖就进了门。也许是二位要买鳖者有过什么过节,见他们拎鳖进门,就开始抬杠,说:我出四百元你把鳖卖给我。卖鳖人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就返身去把已买去的鳖强行拎了回来,这下热闹了,双方的口舌战由此而升级,都自己最高的价钱也吃得起买得起,互骂臭不要脸。结果你五百,我六百,轮番叫价,最后把价抬到一千二百多,一个人才放弃,此事变成闹剧后以这样个结果而收场。

     卖鳖者美滋滋的把一千多元钱收入囊中时,表面上很理所当然,因为一个愿卖一个愿买,其实心里在说天底下也有这种冤大头的,乖乖送钱于我。从做人原则来说卖鳖人早失去了应持的诚信,至少也是见利忘义的小人,没有他的看重金钱何来别人的争鳖斗富,同样都列入了做人不地道让人所不齿。若论那原来只要化三百元钱的鳖摇身一变要一千多,差不多相差了一千元,一个鳖整整化去四个的钱,还弄了个皆大欢喜,卖鳖者多钱,买鳖者挣了面子,哈哈何乐而不为。但真正到了买鳖想滋补者拿起筷子要进补时,这美味早已化成难咽的苦药,食无味品无雅,心痛与纠结得吃下去就想吐。这真是"美味不美空烦恼,吃之丢之皆无宜,若论钱财谁富有,摆富充胖亦何妨"。

     纵观现代古代名陶.古代名人字画.传世宝贝古物市场,中国的大佬拍出了几个亿的古陶器收入囊中,又有好几笔拍出价过亿的古代.近代书画品,一句话中国的大佬厉害。我也曾多次欣赏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当一位位民间俗人手拿宝贝请专家鉴宝时,羡慕之情不曾一次涌起过,因为一件件看上去不起眼的东西鉴出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谁能不羡慕?不过看的次数多了反而感觉好象虚化的成份太多了,原因不言而寓,民间有宝贝不假,那电视台也得赚钱,他们化钱请专家并制作节目,不可能你不化钱却为你们牵线搭桥而劳碌,因此上以此为依托的行业应运而生,制假的.中介.托儿描正了别人的钱袋子,相互串通用坑蒙拐骗引人上钩,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套上去,原本是一件很平庸的东西老母鸡变鸭,标金价码位数的零一个个在升位,呵呵!如同前些日子拍出的一幅近代字画用几个亿来成交,真有那么值钱吗?那是天方夜潭,我并不想说买者上当了,而事实上许多买者并不在乎要价高,那是更能证明买者的大手笔,大气派,有能力.有实力来打肿脸跨入藏宝家行列,这样不会被世人说此人财大气不粗。就这样更多的渔翁在得利,几个大手笔下来,他们各自的资产也很快会跨入亿万富翁的大门,还促就一位位专家学者鉴宝出名,被拍品更有资格升值,再用姜太公钓鱼那样,静等愿者们上钩,这是何等的"良性循环"。

     前些日子新闻媒体曝出了古品市场的诸多猫腻,明明是假品没收藏价值,却说成要价几万;明明只值几万的,却说成要价几十万的,甚至上百万的。这其中当然包括了许多制假.卖假者与牵线搭桥者,乃至鉴宝专家各自的利益牵制,因为谁都知任何东西价越高利越丰厚。别人的举手投足,他们的一拍一合,构成了一幕幕渔翁获利现象,可悲有钱者为买那体面的虚荣心。在拍卖上我总这样看,一件过百万的古代佳品,有可能拍出几个亿来,一是归功于富人心理,那是价越高越有人要想买,因为他不想输在钱的面子上。再一个当然是操作者,操作者有许多利益链,一旦某佳品要出卖,当然多了些怂恿者,又从各地网罗些托儿哄抬价格,还造成一种气势来证实许多人要想买,所以有了被卖品钱数的零升位,一位二位不确定,也许甚至三位,到后来真正拍下来后静心一观,当然根本没值那钱,木已成舟谁可挽呢?

     中国人慈善之心太少了,当某大佬砸几亿巨资购买名品时,从不会去考虑自己这一买正应了那些投机取巧的人,更不会自问一下,我为何化这个钱,买了又算啥呢?化这大手笔为名为利吗?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许多国人正在跨入有钱人的行列,或是走入富豪之列,当前有大手笔,今后下得起这样大手笔之人更多,但我以为富人大佬的整体素质不见得提高,自身觉悟上更在贬值,一掷千金抛在无谓的显赫之上有钱者都会,拔点毛作点慈善的有钱人毕竟不多,我敢断定今后中国的土地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现象会愈演愈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