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的终点

个人日记

      石头记:万水千山总是情,飘叶尽头枯木春,莫叹峰回路难转,生命散尽根尚系。喜怒哀乐皆人生,空间冷热自才知,是友非友去皆匆,文不对题留笔端。于我所倾情的空间而言,此段文字并不代表正文的内容。空废繁复的文字有这样一段序似乎并不妥当,但寄托了本人对生活的种种感悟,虽看不到太多的精彩和奢华,但至少有一点,那是我想用万般的热情来感谢一路相伴随行至今的朋友们。春来了,各种生命又开始了与春的共舞动。朋友们先不必去看大千世界里嫩枝.绿叶.鲜花,或许我空间留下的这些只言片语文字间寻得到春的气息。不过一花独放不是春哦,最终我们还是得走向花枝间,去寻找那勃勃的生机,我当选择采一束花来装扮久已生疏的空间,于是我向朋友索求信纸,以求自己的空间多些花絮。我很感谢朋友的大方,赠与了我难能可贵的信纸一份,当我在浏览赠来可任选的信纸时,我的目光停留于容春于一斑的这份信纸上,在欣喜中我乘势下了笔,可是拙笔难添空间之辉,只得让停留在鲜花绿枝间的蝴蝶带与众位朋友的欢愉,并不算得体的文字来陪衬带着春天的这份信纸,也以此来答谢朋友的厚爱,愿一段飘叶与人生一般归途的肤浅之谈能带与朋友们一片春的问候!(注:在编写此篇日志时我选用了朋友赠的另一份信纸,其背景是一只飞舞的蝴蝶慢慢飞临一朵盛开的鲜花,它有一种我们临景的感觉,当然那是份动态信纸,后来才知是黄钻用户的专利,因此无法发表在我空间日志上。为什么写落叶题材的日志却要选用那份信纸?其实正是因为春来了,而且落叶也缘于春造就的枝嫩叶茂,落叶的话题就因春而起,所以我虽然无法添加上那信纸,但写上的字句也没走题,既然没错我就无理由去改写上面所写的这段文字了,不过我惧怕阅文朋友的误解,就有了这附加的说明。其实最贴题意的还是这份信纸,因为这里看得到叶正开始起飘呢。)

    

     落叶当有终点,不过其终点在那儿?飞叶飘舞时未必尽知,落地之时才方知这纷纷扬扬树叶的终点该是在这儿。"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是我们读书之中学过的一句成语,其本意当是描写季节变幻中的树叶变迁,就算树最高大其飘下的落叶还是会飘集根部,那飘集叫做真实的回归。我们姑且先不去论树叶的起始与结局,去论说一下世人的百态人生,其中就不乏人生的起起落落,不过最终的归宿亦遵循了树叶的原始,因此世人借用此作总结也不算为过之,人类期望的叶落归根其实是为了达到最终的圆满,这圆满正是真正的回归。严格的说缺憾总驻留在大千世界里,落叶当也不例外,里面的原因就有好几个,它们完全左右了飘叶的方向与归宿之地,叶子二头的头轻脚重就是其一,高坡上的树,河流边上的树,还有或因风或因雨或因高低落差,诸种原因之下飘叶纷纷扬扬异地而去,所以太多的落叶归位之地就不得而知了,说不定飘移去了远方,人类当然也摆脱不了这样的归途。树是植物,但也是一种生命,树叶生长于斯,亦会落于斯,归根是对树母亲温情的回报,腐叶可以滋润并营养树部,并被树身吸收,树长成穿天大树也有其落叶反哺的一点功劳。有感于树叶对树所寄寓的回哺,构起了我对所目睹的一场跨国归葬仪式增添诸多感慨和联想。

     一个人生下来就总归有化作尘土的一天,从情感上来说有差不多的人都会期望自己到那时走向叶落归根。说起那桩穿越万千里路程来举办的跨国度葬礼,至少是为了实践所谓的叶落归根,而事实上想圆这梦并不很轻易。先从情感上来说想叶落归根者,虽然身在异国他乡,却一直在眷恋故乡的一山一水。对于家庭整体而言先需要有这样的经济实力,那不仅仅是化上大笔钱就解决得了的事,而是需费尽很多周折才能实施完成。就在我们工厂的附近有个村子,这个村子的公墓群建在离我们工厂并不算远的小山之上,我们工厂大门外有条废弃的柏油公路,这是通向墓地的必经之路,站在门口就可以望到其场面。早在前些天我们从村子里人那儿得到一个消息,有位从这个村子走出去一直侨居在异国他乡的老太过世了,其骨灰近日内要送回家乡下葬。回归老人遗骨来自于一个遥远的国度,事实上在闻说之时我就直接用"气派"两个字来概括了,因为骨灰盒带回来那不叫千里迢迢,而是得说万里迢迢而来,所说的遥远来自地球西半球的德国,闻说乘坐飞机也得十多个小时,远哦!老太的出国缘于其女儿,当年她女儿在武汉大学德语系毕业,外嫁了一位德国人,可能因为其夫社会地位与经济条件很好,以后这些年中把自己的几个兄弟及母亲(老太的丈夫很早就过世了)一个一个带到了国外定居,兄弟们就在那儿开饭店做生意,多年下来看来还不错,反正他们出去的一拨人中没谁提出来要想回国的。就这次跨国葬礼他们来了十来个人,老太子.女们并老太的一双外国外甥儿女,回来后按家乡的风俗及规格为老太举行了这次别样的葬礼仪式。我想正是是老太执着的期待叶落归根,才促成了此次的跨国之旅,从大处想游子没忘故土本是对故国的眷恋,从小处想儿女帮老太完成一个夙愿亦算是为尽孝的一种表现吧。

     说起这起回国之葬,我忽又想起另外一些与此有关连的事,有人出远门中出事了,出事者离我们之地并不算远,且有些熟悉,所以许多年过去了我还能记得住他们的名姓,惟有的是对这些亡者深深的惋惜,因为他们都是些当时企业里跑业务的精英。早的一桩该有二十多年了,一位那时候经常在外地跑供销的人(按那时的说法称之为:供销员),在某地的一个火车站内横穿铁路时被驶来的火车撞飞,当场就气绝身亡,为了让其全身回家,其家属动用各种正当的与非正当的手段,硬是从几千里外把人弄了回来,这一弄足足化去了四.五万块钱,在那时看亦可谓是大手笔了。因为他们不仅租用了本地跑长途的私家大客车,又组织去了好几个人,而且要从外地的殡仪馆.政府部门.公路部门一路打点才回得了家,精力与财力让许多人望而生畏。究其原因,当是风俗的原因,亡故在他乡的人,如果身子都归不了家,接下去只会成为孤魂野鬼的。众所周知亡故之身从国家的政策法规上看必须是就地火化,要想拿回家亦只能是骨灰,可见化此血本亦是为了亡灵的叶落归根。以后十多年间亦有二位因为遭遇车祸客死他乡,反正都是想方设法要把人弄个全身回,确实没法才作罢。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一个遗憾的生命。

     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纠结,因为叶落归根的话题同样也勾出了我已纠结十年之久的郁闷事,正是这纠结让人心悬空于今,后面的结局是什么样可谓想也不敢想象,结果什么都有可能。十年啊!他们的十年之飘,可真的像落叶一样飘啊飘,至于飘泊于何方象谜一样困惑着我们的神经。我在空间曾写过一篇日志,就在"呼唤从冬天走来的亲情"里我叙述过他们飘走的因果,如今依然是物是人非,空留着牵挂于我们的十年间。如果说在人世的我小姨子夫妇十年不曾识得回家的门,那我说,他们能舍得下家中的父儿及一众亲友们?这样做还有做人的良心道德。若说他们已经走到了世间的尽头,香消玉殒于苍茫的陌路,也许这不会是真的吧,做人不可能这个坎都迈不过去,因为活着终究是希望。就命运而言,每个人生命的世界里有太多的无奈.沉重.遗憾,有时望洋兴叹只能成为归宿,拿我姨妹夫来说,算他们人就在世上,归不了家门当然是无法来面对所欠的债,还没有能力来偿还,这样的状况在现代经济社会里太多太多了。拿侨居德国的老太一家人而言,其繁荣与富贵左右了他们的一身,而且我想太多的国人也在梦寐以求着能去国外,那儿似乎就是天堂,但我看未必尽然,国外其实也如鲜花保鲜得了一时,却保不了长久,侨居者的命运依然担搁在二国的政策.国策.战祸中。记得上世纪的一九七九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后,数以万计的驻越华侨被强行驱赶,家园与财产被践踏埋没不说,连人身也难保其安,所谓在外国就算富可敌国,说不定会成一纸空文,甚至成了有去无归的孤魂野鬼。如果说叫我选择,就算金山银山堆在国外我也不去,包括女儿我也不会让她们出去,因为我们的根在中国,我希望叶落归的是中华之根,因为这样的飘落给人多少个坦然与从容。我们又经常在新闻网络中听到看到同胞在异国他乡遭驱逐,或被他国强人绑票掠杀,又或被某国的帮派掳作棋子算计执政者,再说国家与国家无永远的友好,也许某一日在国外打拼一世的财富成为国家恶交后的殉葬品。人的生命都有尽头,但愿走向尽头的人都似飞舞落叶飘向根的部位之上!

文章评论

远^_^方

[ft=#6600ff,4,]文章没有信纸呀![em]e114[/em]老师的文笔真是不错,从自然界的落叶归根到侨胞的归葬,件件事件对故土的眷恋,体现了我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em]e160[/em][/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