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生日感言
个人日记
四十五岁,是个怎样的年龄,我到现在弄不明白,在生日这天,总要感叹一句:过了今天就四十六岁了。应该说长了一岁还是老了一岁,口里说是老了一岁,其实那个“老”字是多么违心,是嘴角挂着一丝微笑说出来的,暗含着对年轮的挑战与不服。
我不喜欢用蜡烛盛宴来宣泄生日的喜悦,在每一个生日里,我非常珍惜一天拥有的时光,这一天的可贵之处,可以沉静在曾经的岁月里,畅想流年的匆匆,匆匆中经历的喜悦年华,从而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生日是生命里的一个个段落。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自己谱写着一篇文章,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对于别人来说,只是一段话、一句话、一个词的短评。细节要自己去经历,父母的供养、爱人的陪伴、供养孩子,整个过程他们都显得很重要,其实他们的是一个生命的陪伴者。父母无法选择,孩子无法选择,爱人就是造化。生命的历程,活着很简单,活着要一个“好”字很难,活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不是一般人可以企及的人生理想。
生日是生命中的一个自然段,处于整片文章的什么位置,不是当时就能定义的。然而人生这篇文章,不是按照设计的套路去结局,天命谁人可知?写好一个段落就算一个精彩,这个段落有可能做了发展,有可能做了高潮,也有可能成了结局。谁都希望生命长久,在长久的生命里等待契机,享受生活的馈赠,与亲人的温暖。谁又不愿面对生命的不测,总以为自己是众多人中的一个幸运儿,无止境的生命旅程就在自己脚下,所以总是认为日月常在,逍遥于生命的旺盛期。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于精力,精力随着年龄的衰老会自然消耗,耗尽精力的躯壳,即使活着,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没有任何意义与价值的体现。四十五岁,还不能言老,应该是生命的鼎盛期,知识储备量达到人生顶点,经验积累充足,精力还未衰退和即将衰退,我就有一种紧迫感,不是生命的威胁,而是对即将逝去的青春的留恋与不舍。
出身于农村,眼看着同龄人都为孩子的婚姻大事操劳,女人大多数都抱上了孙子,围着锅坨和孙子忙碌,把自己已经搁置在被遗忘的角落,有些已经被儿媳妇弄得面目全非。他们现在做着人生的传承,是人生的浅层责任,终日期待的只是家庭和睦,孙子健康。在孩子心目中,俨然做了老爸老妈,自己有孙子的存在,心里滋生出安然踏实的念头,懒得挑战生活,就真的把自己当做老人了。惰性是人之本性,任何事情是逼出来的,孙子也能把人逼老。我不欣赏他们的生活。
我的堂兄七十几岁了,在他身上透发的精神之气比实际年龄小二十岁。堂兄前后共生了六个孩子,前面生两女一儿,大女儿和我同学。后面又生两儿一女,后面生的三个孩子与大女儿的孩子都同岁。后面的三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到现在还为孩子的学费问题而奔波,事实不允许堂兄老去,同龄人都对儿孙的不孝牢骚满腹,他还为孩子的学费而打算。
所以,人老,就老在心理。心老了思想就松弛惰性了,把自己不当人,自然就成了老人。我常常为我周围的同龄人而感叹,感叹他们对自己放弃得太早了。
在生日之际,不禁思考来到世间的这样一个生命,与生命伴随的岁月。做些什么事情,就能挽回与弥补流失的年轮?有时很迷茫。充分利用生命给予的时日,就是拉长生命的历程,报答创造生命的人。在一次次烛光寿宴之中,欢颜过隙就伴随对岁月的不舍,不舍是对生命的把握。身体的衰老与思想的衰老不同,身体的衰老是自然规律,思想的衰老是自我放弃,来自于安然服输者对自己的否认。
四十五年前的这个夜晚,大雪纷飞积了一尺多厚,有一个山村女人经过腹疼的折磨,在那间冰冷的房子里为世间送来一个新的生命。那位女人当时三十九岁,前面有五个孩子,这是她的第六个孩子,也是她的老生胎。这个孩子长到十一岁,她的丈夫离开这个世界,她承担起一家人的全部。她个子矮小、瘦骨嶙峋,在我的脑海里,他是世界上最坚强最伟大的女人,虽然她的名字和她的为人不为众多人所知道。
她创造了我的生命,又给了我生活的起点,在缺吃少穿的岁月里,她以自己坚强的意志,支撑着一家人的生活,供给我吃上一口公家粮,她在当时的农村,不是一位一般的母亲。每一个生日,我就想起她期待的面容,没有享上一天福,就苍然离开这个世界,离开时却是那么心安理得,这就是她的人生。
母亲在我这个年龄,她的小儿子才六岁,那时她的心理一定很年轻,因为还要承担很大的责任,我很敬佩我的母亲。
告别四十五个岁月,认真把握四十六,在这一年里做点什么?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吧!切莫在生活的慨叹之中蹉跎时日。
2015--1--28(古历腊月初九日)
文章评论
等我不爱你了你算什么≈
感冒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