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消失
手机日志
记得多年前看美国学者波兹曼写的《童年的消逝》,感慨颇多。当时孩子尚小,便想保护她的童年,尽量延展或是正常时段消失。这可能是从我自身童年出发,感到现在孩子的童年确实在消失中,速度之快令人心痛。现在的孩子没有了我们往日童年里的快乐和自足,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没有玩伴,没有自然,没有疯闹,没有大笑,孩子们从土地上被连根拔起一样。多数在电子机械玩具的房间里,过着生硬干枯的童年。
波兹曼认为在金色的童年没有消失前,童年是与成人相隔的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各自有专属的运行规则,那时童年是与自然相合的,是自然最本真的一部分,孩子们玩泥土虫草,是最自然的一种行为。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身体,孩子的身体与大人的身体是阻隔的。在过去只有结婚,异性之间才可以看到彼此的身体,才会有面对神灵一样的敬慕,而现在电子时代,图片泛滥,身体早已经没有任何神秘可言。
过去人们为了保护孩子的童心,大人世界的规则是不会让孩子参与的。大人和孩子在不同的世界运行,互不相扰。而现在,家长为了让孩子迅速成熟起来,急早地拥有大人的智慧,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小灌输孩子成人的机巧心算。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看到太多小大人,成熟得没有一丝孩子气,没有孩子本该的纯真和可爱。这也是迫使孩子们过早地进入成人社会,过早地懂得成人的规则。
有些孩子甚至比大人懂得都多,这样的灌输,把孩子当成年人,有一些还把孩子当成了分担生活心理的重要对象,一个孩子承担了太多成人的东西,眼神里就会多一层忧暗。记得孩子同学中有一个孩子就是这样的,父母吵架时一个八岁的孩子来作评判,说父亲没有做到该尽的职责,说母亲如何艰辛不容易。当她母亲骄傲地述说时,我听到的只是一种悲哀,这哪里是一个孩子应有的认识啊。只是母亲不断地灌输,成了孩子的语言。
身边很多朋友的孩子都特别优秀,但在她们优秀的外表下,我看到的依然是缺失的童年,她们的眼神里过早地失去了纯真,过早地进入成人式的竞争和虚荣,过早地理解成人社会的规则,甚至过早地理解男女的规则。记得以前一个小区常来家里玩的孩子同学,很漂亮的不到十岁的小女生,讲起以有多少男生向她示爱,讲她姑父的外遇及成因,讲起为什么离婚头头是道,听得我一阵心惊,这哪里是一个孩子关注的世界啊,而金子头一次从她那里听到示爱离婚外遇这些词汇。而另一个认识的十来岁优秀的女孩子,写的爱情故事相当感人肺腑,看了同样是一阵寒噤。谁过早地剥夺了她们的童年?
我有一个好朋友,比我大十多岁,以前住前后楼,常去她家里玩,常是玩到后半夜,神侃神聊,无所顾忌。每次我们说到大人之间不愉快的事或是一些成人相关的事时,她看到孩子在场时都会主动停住,有时使眼色告诉我们孩子在场。我们就会立刻警觉,避开话题,等孩子睡时,我们就可以畅所欲言了,可以说一些看不惯的人和事了。后来我也同她一样,很少在孩子面前说起成人世界的一些杂事,尽量给孩子一个干净的童年,尽量让孩子多接触自然和艺术,尽量不拿孩子当知心朋友,讲成人世界的烦恼。
孩子的心的容量是有限的,让美好多占据一些,不要让那些不美好的东西在小小的心间盘桓。其实所做的这些并不是想把孩子保护得如同张爱玲的小说《琉璃瓦》中为了保护几个女儿,最后使她们不知世事,不染尘埃,像塑料花一样,难以适应社会,只是想保护好儿童世界仅有的短暂的美好。前几天微信圈流行着一个八岁的男孩深情演唱的《妈妈》的歌,感动了所有的人。可是看过之后我却感到心寒,一个孩子过早地体验体悟妈妈的艰辛,太成熟了,这个年纪本该是无拘无束地奔跑戏闹的年纪,他安静深沉得有些可怕,我只是感叹又一个过早消失的童年。
今天是儿童节,我们成人都想过的节日,我们都珍视渴求着一颗不老的童心,但是却过早地剥夺了孩子的童心。都说最好的养生是保有天真,最好的美容是拥有一颗天真的心,是童心,是初心长在。我们大人都一直想保持拥有,为何要去过早地剥夺孩子呢?还童年为童年,与成人以童心,生活也就美好如初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