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出对未来的感觉
个人日记
掘井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摘自《鲤.变老》
我的朋友王小能有次说,“我觉得我们普通八零后真的是很苦的,跟父母辈不一样的苦。偶像并不存在,神龛全部倒塌,独生子的负担,重重的房贷,体制从没有被攻陷。别有用心的老逼样们靠青年人的梦想和热情发财,任何事情都会有反转的第二季,于是我们除了金钱和星座,此外啥都不能信;刷刷网打打牌,最好什么理想都不配拥有。”
年轻人看不见未来的迷茫年代并不是第一次到来。我总是把我们所处的现在和上世纪的日本联想到一起。1958年东京铁塔竣工,自此划开一道界线,日本进入了一个个景气时代:最早的电视动画《铁臂阿童木》从1963年起开始播映;1964年东海道新干线开通,奥运会也在东京如期举行;1968年,在东京发生的三亿日元抢劫事件最后成为一个不了了之的谜团,至今悬在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头顶。60年代末期的日本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遭遇着波动,掀起第二波安保斗争的高潮,岛国的年轻人们同样受到西方自由思潮和文化的感召,熊熊燃烧起来的小宇宙却又在惶惶不知所终的未来灰飞烟灭。1983年,东京迪士尼乐园开园,昭和时代最后的繁华光景在1987年化为泡沫,1989年,昭和天皇驾崩,长达62年又2周的昭和梦就此远去,随后则是我们更为熟悉的,有赤名莉香、美少女战士和蜡笔小新的平成年代。
我们所熟知的小说、电影、电视、音乐,创作出它们的能人都是从这样的半个世纪中走过来的。少年长成大叔都是有迹可循的。我们当然比较容易被他们现在的模样所吸引,那些嗲叔叔、怪阿姨都彰显着自己的个性,有着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或创作理念。他们打扮精致或荒诞不经,对世间万物和生活有明确的好恶和见解。衰老仿佛给予他们更多的是魅力而非疲惫,并且和西方的无数偶像比起来,他们更满足我们对自身将要经历的未来的想象。我们赶上的时代其实还不算坏,和6、70年代的往日少年们一样,我们也是在奥特曼、多拉A梦和假面骑士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你永远不知道少年时的勇者、英雄梦会对未来的自己产生多大的影响。
1970年时,寺山修司35岁,当时最热门的漫画《明日之丈》比现在的《火影忍者》《海贼王》还要了不得。当年2月,《明日之丈》连载到主角矢吹丈的劲敌力石徹去世,寺山修司随即在3月为力石撤举办了一场现实世界中的葬礼。《明日之丈》讲的是年轻的矢吹丈从一名迷途少年走向拳击手的竞技之路的热血少年漫画。高森朝雄(当时用的笔名是“梶原一骑”)原作、千叶彻弥作画的这部漫画,从1968年到1973年在《周刊少年MAGAZINE》上连载,累计到现在,发行量已经超过了2000万本。在那个百废待兴、人们急切渴望有一个更明晰的未来的时刻,矢吹丈就像是一个道标一样横空出世,他的迷途不知所向就是那个时代日本的迷途不知所向,“为了明天”而战的矢吹丈引领着当时为了赶紧去到明天的年轻人们。《明日之丈》是战后的国民漫画,1970年的“淀号劫机事件”中,日本赤军直接发表了“我们是明日之丈”的声明。
去年上海电影节时,山下智久主演的《明日之丈》一票难求。我挤在众多狂热粉丝之中,在惊呼和热烈的讨论声中看完了午夜加映的那一场。从1970年跳跃到2011年,从最初的动画、到真人电影,如今这是《明日之丈》第二次由真人演绎被搬上大银幕了。最初播映的电视动画和剧场动画版《明日之丈》里,人们听到的主题歌和片尾曲的作词者是寺山修司和村上龙;而今年轻的人们听到的则是宇多田光演绎的片尾曲,想到“矢吹丈”这个名字浮现在脑海里的,却是山下智久的脸。这就像是历史在眼前被翻了页,已经是另一个时代的故事了。
年少的偶像成为一生的道标,换成现在网上流行的说法则是,你13、4岁时喜欢的音乐(也可以换成喜欢读的书、喜欢看的电影)会影响你一生。这个不言自明的事实在浦泽直树的笔下变成一整部漫画巨作《20世纪少年》,贤知是少年的我们心目中的矢吹丈,是少年浦泽直树的化身。
1973年的浦泽直树刚刚念中学,参加的社团是轻音部,喜欢的音乐是吉田拓郎和鲍伯·迪伦。贤知也喜欢鲍伯·迪伦:“现在是2000年12月31日……嗯——再过几个钟头,就是21世纪了……算了,总之我完成了新歌,现在要录音。嗯——歌名是……因为这是抄鲍勃·迪伦跟约翰·列侬的……所以就叫《鲍勃·列侬》……”跨世纪的贤知之歌听起来落寞极了。
在漫画世界里,贤知年少时所处的时代正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1970年代。那是一个人人都好似看得见未来的时代,少年贤知当时最大的梦想是去看大阪世博会,冈本太郎建造的太阳之塔是那个时代希望的象征。在少年们的幻想里,他们是将要拯救地球的大英雄。邪恶组织就要展开毁灭世界的行动,少年们与伙伴团结在一起,把破坏东京的巨大机器人一一消灭。这些闲聊时编织的故事被写成“预言之书”尘封在了记忆里,然后主角贤知一如现在的我们,也曾做过摇滚乐团梦,最后却和母亲开了一家便利店,一边照顾着姐姐的小孩,一边过着看不见未来却又无所期待的平凡日子。
故事里的坏人如期到来,少年们儿时的勇者梦被唤醒,就此走上了拯救世界的冒险之路;而我们依旧在担忧与迷茫中迎接不可避免的成长及衰老。我们更熟知的中年人是我们父辈的模样,在上一代人身上,仿佛凝聚着所有我们所抵触和抗拒的事物。
未来一定不是这个样子的,我们永远不会长成这样的叔叔和阿姨。看不见的未来在这种时刻只会让我们不安,没有坏人需要我们去打败,世界也没有来到一个迫切需要我们去拯救的时刻。此刻的我们就像还没有被过去召唤的贤知,夹在青春与衰老的夹缝里不知如何是好。父辈们不会告诉我们,这样的时期无数人遭遇过,许多人都能完好地幸存下来,并且因为坚强挨过了最迷惘的时期,长成了更洞悉世事与人生的明眼人。对有些人而言,变老就只是上了年纪,并不会变得更有智慧;而另外一些人则在掘井的途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村上春树在与河合隼雄对谈时,二人用掘井来形容我们如何与人成为夫妻:“掘井是件非常辛苦的事。”在个人的生活里找寻自我和在婚姻中一样,也是一个掘井的过程。那些逃避的人大多是拒绝去掘井,“掘井太辛苦,所以就不愿深挖下去,而是到处去找别的人。但找来找去,找的都是差不多的人”。而在探寻自我的过程中逃走,则无论去到哪里、遇到什么样的人,都会陷入差不多的僵局里。
彷徨的人每个时代都有,《20世纪少年》是浦泽直树做的一个70年代少年梦,在那个宁愿永不醒来的梦里,年轻人的彷徨比任何时刻都要迷人。1970年代的前半期,反对安保条约的学生运动渐渐式微,坚守着的人们用歌曲传递力量,吉田拓郎、井上阳水、远藤贤司,以及当时还叫做荒井由实的松任谷由实是那时日本年轻人心目中的鲍伯·迪伦和琼·贝兹。过往的热血梦已经如“预言之书”一般湮灭在逝去的时代与忘却的记忆里,浦泽直树却让远藤贤司化身20世纪末的英勇大叔,用少年梦想的再燃烧来圆一个梦。漫画中出现的太阳之塔、“朋友”、友民党、“宇宙防卫军”,都是从过去挖掘出来的珍贵记忆,世纪末的年轻人们受到了感召,做了一个一样热血的遥远青春梦。他们的青春变成故事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这些漫画人物与情节是最幼稚而肤浅的时代掠影,却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我们掘井时遭遇到最宝贵的旧时梦想。这像是无关时间、空间的基因传承,我们会继承的个性与特质注定无法在眼前的父辈身上全部找到,我们势必会变成另外模样的中年人。
昭和时代最后的中年背影比任何年代都要寂寞,那是经历过繁华、做过的美梦被生生夺走的时代。战后的团块世代在1980年代步入中年,有吉佐和子早在1972年的《恍惚的人》里写下了这一代人的中年无奈光景。那个时代的人没有亲历战争,却在年轻时参加过安保斗争、东大纷争之类的学生运动。经济腾飞起来后,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们一如现在的我们,拼命工作。泡沫经济时代则把他们此前所建立起来的所有人生梦想和信念都摧毁了。向田邦子去世前5个月写下的《胡桃屋》里有那个时代最落寞的父亲的背影:中年父亲出门去上班,二女儿桃子一如往日在门口目送父亲走远,而早已被公司解雇的父亲却在那天之后人间蒸发、不知所踪了。《胡桃屋》本身是一部暗含向田邦子自身个性、浓缩了昭和女性身影的短篇小说。故事里撑起一个家的是女性,父亲是背景,却是牵动着所有家人生活的绳结。一个家庭少了父亲的角色,一个中年人来到了生活里从未有过的绝望时期,松本清张在1960年写的《驿路》里也有一位忽然行踪不明的丈夫,这样的落寞与战后那一辈中年人的落寞遥相呼应着。逃避掘井的人哪里都有,一个时代陷入迷茫却不能成为我们迷茫、逃避的理由,到了平成年代、到了21世纪,大叔们的姿态虽然落寞依旧,却显然少了无所适从的彷徨感觉。
《深夜食堂》热映时,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收工之后的深夜里能走进这样的一家饭馆里。深夜食堂的老板是这个时代最具魅力的中年人,而这样一个疏离又温暖人心的场所显然满足了我们对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最佳想象。
来到了这样一个“稀人”横行的时代,日本的同龄人显然比我们更有体会。长嶋有在《夕子的近道》里塑造了一连串疏离又相互努力建立起恰到好处的联系的人们,而国内热销的青山七惠也好、吉本芭娜娜也好,笔下的年轻人也极具稀人的特质。
关于稀人(まれびと)的概念,《夕子的近道》的前言里是这么解释的:“‘まれびと’是民俗学者折口信夫的古代学所提出的一个概念,指那些翩然降临于村落里,逗留一阵后又去往另一个地方的人。”《夕子的近道》中的“我”便是这样一个来历不明又无从知晓的人,关于这个主人公的名字,也是到了末尾章节才稍有透露的。故事里的其余人等也都是如此遮掩写就,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显得暧昧而含糊,仿佛每个人都是在此地逗留片刻,随时会去到另一处过生活一样。
村上春树也写过一个近似“稀人”的故事,在《托尼瀑谷》里,战后不久出生的托尼瀑谷是与那个时代最格格不入的年轻人。“由于取了这么个名字,孩子在学校里被嘲笑为混血儿,一道出名字对方就露出莫名其妙或不无厌恶的神情。很多人都认为那类似恶作剧,甚至有人为之恼火。也是由于这个关系,托尼瀑谷彻底成了自闭性少年,没有像样的朋友。但他并不以此为苦。一人独处对他来说是极为自然的事,进一步说来,甚至是人生的某种前提。从懂事时起,父亲就不时领乐队去外地演奏,年幼时他由上门的保姆照料。但小学一上高年级,他便凡事都一个人处理了。一个人做饭、一个人锁门、一个人睡觉。也不觉得有多么寂寞。较之让别人这个那个一一照料,倒不如自己动手快活得多。”
阿部宽则在几年前的热门日剧《不能结婚的男人》里演绎过这样一个乐于独自生活的中年人。和之后跟风打造的同类型日剧相比,这部剑走偏锋的轻喜剧是独身主义者步入中年的最佳诠释。婚姻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当然可以恋爱,但单身时也能过得相当滋润。人到中年意味着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完全的掌控,生活的品质成了更优先考虑的因素,然后再是恋爱之类的人间活动。
人际交往变得越来越寡淡仿佛是整个世界的当代特征,看上去好像很冷漠、惨淡,却并不一定是坏事。人生总有许多时刻无法依靠别人、需要独自面对,衰老是如此,死亡也是如此。《恍惚的人》里将老年痴呆的晚年光景描摹得如此现实逼真,面对父亲越来越恍惚而隔膜,中年的子女并没有足够好的应对办法,只能在惶恐与不安里迎接往后会接踵而来的日常琐事。日常的琐事最让人疲惫了,疲惫到连婆婆猝然去世都来不及调动情绪落下眼泪,只能忙不迭安排法事、布置守夜的场地,并有礼有节地面对前来悼念的人们。生活就是由这些琐事所构成的。小说在当时的日本引来不小的骚动,出版后的第二年就被拍成电影,随后又三次被拍成了电视剧。不少日本人是透过这本小说才了解老年痴呆症的,这对于步入老龄化的日本社会来说,无疑是揭开了现实最残酷而又无奈的一面。这本小说也同样适合今天的我们来读,70年代的日本都市家庭生活和如今我们的生活是如此接近,他们的无奈将会是我们所遭遇的无奈,未来的变故既然无可避免,那就早点做好好迎接的准备好了。
衰老并不是最可怕的事,可怕的是叫人筋疲力尽、渐渐失去面对的勇气的混沌的日常。和混乱而无序的日常比起来,孤独根本算不上什么。
在《日经娱乐》做的“2012日本观众最想看的电影大调查”里, “三丁目的夕阳”系列第三作《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之1964》在41-50岁、51-60岁的日本男性观众中排名第一,而《EVA新剧场版:Q》也在前十之列,这些中年人一如怀念EVA一样怀念往昔的好时光。
这样的喜好在我们身上也能得到共鸣。过去的他们一如我们现在每周追看《海贼王》连载一样追看过《明日之丈》,而他们所热爱的更多的事物,我们是在少年成长的过程里急速而猛烈地接触到的。这就好像连载了7年的一部漫画,我们只花了一晚上就全部看完了。其中浓缩、折叠了的情绪与热望,和他们积攒了多年的一样汹涌、热烈,甚至因为时差与急剧吸收而产生失落,这些故事及其中传达出来的力量,要比他们所读到的时刻更有冲击力。
看不见的未来在任何时代都会叫人不安,岛国的人们在今天呈现出来的样子却能让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憧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心之所向的现实人物与作品角色,这是随着我们成长而不断加深的印记,追随他们就是对自己的往昔的不断体认。
我们也许永远不会有挺身而出拯救世界的机会,却拥有无数个勇敢、敏锐去直面生活迎头痛击的时刻。而成长,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是一个变得更勇敢、更坚强的过程。
我的朋友王小能有次说,“我觉得我们普通八零后真的是很苦的,跟父母辈不一样的苦。偶像并不存在,神龛全部倒塌,独生子的负担,重重的房贷,体制从没有被攻陷。别有用心的老逼样们靠青年人的梦想和热情发财,任何事情都会有反转的第二季,于是我们除了金钱和星座,此外啥都不能信;刷刷网打打牌,最好什么理想都不配拥有。”
年轻人看不见未来的迷茫年代并不是第一次到来。我总是把我们所处的现在和上世纪的日本联想到一起。1958年东京铁塔竣工,自此划开一道界线,日本进入了一个个景气时代:最早的电视动画《铁臂阿童木》从1963年起开始播映;1964年东海道新干线开通,奥运会也在东京如期举行;1968年,在东京发生的三亿日元抢劫事件最后成为一个不了了之的谜团,至今悬在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头顶。60年代末期的日本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遭遇着波动,掀起第二波安保斗争的高潮,岛国的年轻人们同样受到西方自由思潮和文化的感召,熊熊燃烧起来的小宇宙却又在惶惶不知所终的未来灰飞烟灭。1983年,东京迪士尼乐园开园,昭和时代最后的繁华光景在1987年化为泡沫,1989年,昭和天皇驾崩,长达62年又2周的昭和梦就此远去,随后则是我们更为熟悉的,有赤名莉香、美少女战士和蜡笔小新的平成年代。
我们所熟知的小说、电影、电视、音乐,创作出它们的能人都是从这样的半个世纪中走过来的。少年长成大叔都是有迹可循的。我们当然比较容易被他们现在的模样所吸引,那些嗲叔叔、怪阿姨都彰显着自己的个性,有着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或创作理念。他们打扮精致或荒诞不经,对世间万物和生活有明确的好恶和见解。衰老仿佛给予他们更多的是魅力而非疲惫,并且和西方的无数偶像比起来,他们更满足我们对自身将要经历的未来的想象。我们赶上的时代其实还不算坏,和6、70年代的往日少年们一样,我们也是在奥特曼、多拉A梦和假面骑士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你永远不知道少年时的勇者、英雄梦会对未来的自己产生多大的影响。
1970年时,寺山修司35岁,当时最热门的漫画《明日之丈》比现在的《火影忍者》《海贼王》还要了不得。当年2月,《明日之丈》连载到主角矢吹丈的劲敌力石徹去世,寺山修司随即在3月为力石撤举办了一场现实世界中的葬礼。《明日之丈》讲的是年轻的矢吹丈从一名迷途少年走向拳击手的竞技之路的热血少年漫画。高森朝雄(当时用的笔名是“梶原一骑”)原作、千叶彻弥作画的这部漫画,从1968年到1973年在《周刊少年MAGAZINE》上连载,累计到现在,发行量已经超过了2000万本。在那个百废待兴、人们急切渴望有一个更明晰的未来的时刻,矢吹丈就像是一个道标一样横空出世,他的迷途不知所向就是那个时代日本的迷途不知所向,“为了明天”而战的矢吹丈引领着当时为了赶紧去到明天的年轻人们。《明日之丈》是战后的国民漫画,1970年的“淀号劫机事件”中,日本赤军直接发表了“我们是明日之丈”的声明。
去年上海电影节时,山下智久主演的《明日之丈》一票难求。我挤在众多狂热粉丝之中,在惊呼和热烈的讨论声中看完了午夜加映的那一场。从1970年跳跃到2011年,从最初的动画、到真人电影,如今这是《明日之丈》第二次由真人演绎被搬上大银幕了。最初播映的电视动画和剧场动画版《明日之丈》里,人们听到的主题歌和片尾曲的作词者是寺山修司和村上龙;而今年轻的人们听到的则是宇多田光演绎的片尾曲,想到“矢吹丈”这个名字浮现在脑海里的,却是山下智久的脸。这就像是历史在眼前被翻了页,已经是另一个时代的故事了。
年少的偶像成为一生的道标,换成现在网上流行的说法则是,你13、4岁时喜欢的音乐(也可以换成喜欢读的书、喜欢看的电影)会影响你一生。这个不言自明的事实在浦泽直树的笔下变成一整部漫画巨作《20世纪少年》,贤知是少年的我们心目中的矢吹丈,是少年浦泽直树的化身。
1973年的浦泽直树刚刚念中学,参加的社团是轻音部,喜欢的音乐是吉田拓郎和鲍伯·迪伦。贤知也喜欢鲍伯·迪伦:“现在是2000年12月31日……嗯——再过几个钟头,就是21世纪了……算了,总之我完成了新歌,现在要录音。嗯——歌名是……因为这是抄鲍勃·迪伦跟约翰·列侬的……所以就叫《鲍勃·列侬》……”跨世纪的贤知之歌听起来落寞极了。
在漫画世界里,贤知年少时所处的时代正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1970年代。那是一个人人都好似看得见未来的时代,少年贤知当时最大的梦想是去看大阪世博会,冈本太郎建造的太阳之塔是那个时代希望的象征。在少年们的幻想里,他们是将要拯救地球的大英雄。邪恶组织就要展开毁灭世界的行动,少年们与伙伴团结在一起,把破坏东京的巨大机器人一一消灭。这些闲聊时编织的故事被写成“预言之书”尘封在了记忆里,然后主角贤知一如现在的我们,也曾做过摇滚乐团梦,最后却和母亲开了一家便利店,一边照顾着姐姐的小孩,一边过着看不见未来却又无所期待的平凡日子。
故事里的坏人如期到来,少年们儿时的勇者梦被唤醒,就此走上了拯救世界的冒险之路;而我们依旧在担忧与迷茫中迎接不可避免的成长及衰老。我们更熟知的中年人是我们父辈的模样,在上一代人身上,仿佛凝聚着所有我们所抵触和抗拒的事物。
未来一定不是这个样子的,我们永远不会长成这样的叔叔和阿姨。看不见的未来在这种时刻只会让我们不安,没有坏人需要我们去打败,世界也没有来到一个迫切需要我们去拯救的时刻。此刻的我们就像还没有被过去召唤的贤知,夹在青春与衰老的夹缝里不知如何是好。父辈们不会告诉我们,这样的时期无数人遭遇过,许多人都能完好地幸存下来,并且因为坚强挨过了最迷惘的时期,长成了更洞悉世事与人生的明眼人。对有些人而言,变老就只是上了年纪,并不会变得更有智慧;而另外一些人则在掘井的途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村上春树在与河合隼雄对谈时,二人用掘井来形容我们如何与人成为夫妻:“掘井是件非常辛苦的事。”在个人的生活里找寻自我和在婚姻中一样,也是一个掘井的过程。那些逃避的人大多是拒绝去掘井,“掘井太辛苦,所以就不愿深挖下去,而是到处去找别的人。但找来找去,找的都是差不多的人”。而在探寻自我的过程中逃走,则无论去到哪里、遇到什么样的人,都会陷入差不多的僵局里。
彷徨的人每个时代都有,《20世纪少年》是浦泽直树做的一个70年代少年梦,在那个宁愿永不醒来的梦里,年轻人的彷徨比任何时刻都要迷人。1970年代的前半期,反对安保条约的学生运动渐渐式微,坚守着的人们用歌曲传递力量,吉田拓郎、井上阳水、远藤贤司,以及当时还叫做荒井由实的松任谷由实是那时日本年轻人心目中的鲍伯·迪伦和琼·贝兹。过往的热血梦已经如“预言之书”一般湮灭在逝去的时代与忘却的记忆里,浦泽直树却让远藤贤司化身20世纪末的英勇大叔,用少年梦想的再燃烧来圆一个梦。漫画中出现的太阳之塔、“朋友”、友民党、“宇宙防卫军”,都是从过去挖掘出来的珍贵记忆,世纪末的年轻人们受到了感召,做了一个一样热血的遥远青春梦。他们的青春变成故事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这些漫画人物与情节是最幼稚而肤浅的时代掠影,却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我们掘井时遭遇到最宝贵的旧时梦想。这像是无关时间、空间的基因传承,我们会继承的个性与特质注定无法在眼前的父辈身上全部找到,我们势必会变成另外模样的中年人。
昭和时代最后的中年背影比任何年代都要寂寞,那是经历过繁华、做过的美梦被生生夺走的时代。战后的团块世代在1980年代步入中年,有吉佐和子早在1972年的《恍惚的人》里写下了这一代人的中年无奈光景。那个时代的人没有亲历战争,却在年轻时参加过安保斗争、东大纷争之类的学生运动。经济腾飞起来后,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们一如现在的我们,拼命工作。泡沫经济时代则把他们此前所建立起来的所有人生梦想和信念都摧毁了。向田邦子去世前5个月写下的《胡桃屋》里有那个时代最落寞的父亲的背影:中年父亲出门去上班,二女儿桃子一如往日在门口目送父亲走远,而早已被公司解雇的父亲却在那天之后人间蒸发、不知所踪了。《胡桃屋》本身是一部暗含向田邦子自身个性、浓缩了昭和女性身影的短篇小说。故事里撑起一个家的是女性,父亲是背景,却是牵动着所有家人生活的绳结。一个家庭少了父亲的角色,一个中年人来到了生活里从未有过的绝望时期,松本清张在1960年写的《驿路》里也有一位忽然行踪不明的丈夫,这样的落寞与战后那一辈中年人的落寞遥相呼应着。逃避掘井的人哪里都有,一个时代陷入迷茫却不能成为我们迷茫、逃避的理由,到了平成年代、到了21世纪,大叔们的姿态虽然落寞依旧,却显然少了无所适从的彷徨感觉。
《深夜食堂》热映时,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收工之后的深夜里能走进这样的一家饭馆里。深夜食堂的老板是这个时代最具魅力的中年人,而这样一个疏离又温暖人心的场所显然满足了我们对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最佳想象。
来到了这样一个“稀人”横行的时代,日本的同龄人显然比我们更有体会。长嶋有在《夕子的近道》里塑造了一连串疏离又相互努力建立起恰到好处的联系的人们,而国内热销的青山七惠也好、吉本芭娜娜也好,笔下的年轻人也极具稀人的特质。
关于稀人(まれびと)的概念,《夕子的近道》的前言里是这么解释的:“‘まれびと’是民俗学者折口信夫的古代学所提出的一个概念,指那些翩然降临于村落里,逗留一阵后又去往另一个地方的人。”《夕子的近道》中的“我”便是这样一个来历不明又无从知晓的人,关于这个主人公的名字,也是到了末尾章节才稍有透露的。故事里的其余人等也都是如此遮掩写就,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显得暧昧而含糊,仿佛每个人都是在此地逗留片刻,随时会去到另一处过生活一样。
村上春树也写过一个近似“稀人”的故事,在《托尼瀑谷》里,战后不久出生的托尼瀑谷是与那个时代最格格不入的年轻人。“由于取了这么个名字,孩子在学校里被嘲笑为混血儿,一道出名字对方就露出莫名其妙或不无厌恶的神情。很多人都认为那类似恶作剧,甚至有人为之恼火。也是由于这个关系,托尼瀑谷彻底成了自闭性少年,没有像样的朋友。但他并不以此为苦。一人独处对他来说是极为自然的事,进一步说来,甚至是人生的某种前提。从懂事时起,父亲就不时领乐队去外地演奏,年幼时他由上门的保姆照料。但小学一上高年级,他便凡事都一个人处理了。一个人做饭、一个人锁门、一个人睡觉。也不觉得有多么寂寞。较之让别人这个那个一一照料,倒不如自己动手快活得多。”
阿部宽则在几年前的热门日剧《不能结婚的男人》里演绎过这样一个乐于独自生活的中年人。和之后跟风打造的同类型日剧相比,这部剑走偏锋的轻喜剧是独身主义者步入中年的最佳诠释。婚姻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当然可以恋爱,但单身时也能过得相当滋润。人到中年意味着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完全的掌控,生活的品质成了更优先考虑的因素,然后再是恋爱之类的人间活动。
人际交往变得越来越寡淡仿佛是整个世界的当代特征,看上去好像很冷漠、惨淡,却并不一定是坏事。人生总有许多时刻无法依靠别人、需要独自面对,衰老是如此,死亡也是如此。《恍惚的人》里将老年痴呆的晚年光景描摹得如此现实逼真,面对父亲越来越恍惚而隔膜,中年的子女并没有足够好的应对办法,只能在惶恐与不安里迎接往后会接踵而来的日常琐事。日常的琐事最让人疲惫了,疲惫到连婆婆猝然去世都来不及调动情绪落下眼泪,只能忙不迭安排法事、布置守夜的场地,并有礼有节地面对前来悼念的人们。生活就是由这些琐事所构成的。小说在当时的日本引来不小的骚动,出版后的第二年就被拍成电影,随后又三次被拍成了电视剧。不少日本人是透过这本小说才了解老年痴呆症的,这对于步入老龄化的日本社会来说,无疑是揭开了现实最残酷而又无奈的一面。这本小说也同样适合今天的我们来读,70年代的日本都市家庭生活和如今我们的生活是如此接近,他们的无奈将会是我们所遭遇的无奈,未来的变故既然无可避免,那就早点做好好迎接的准备好了。
衰老并不是最可怕的事,可怕的是叫人筋疲力尽、渐渐失去面对的勇气的混沌的日常。和混乱而无序的日常比起来,孤独根本算不上什么。
在《日经娱乐》做的“2012日本观众最想看的电影大调查”里, “三丁目的夕阳”系列第三作《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之1964》在41-50岁、51-60岁的日本男性观众中排名第一,而《EVA新剧场版:Q》也在前十之列,这些中年人一如怀念EVA一样怀念往昔的好时光。
这样的喜好在我们身上也能得到共鸣。过去的他们一如我们现在每周追看《海贼王》连载一样追看过《明日之丈》,而他们所热爱的更多的事物,我们是在少年成长的过程里急速而猛烈地接触到的。这就好像连载了7年的一部漫画,我们只花了一晚上就全部看完了。其中浓缩、折叠了的情绪与热望,和他们积攒了多年的一样汹涌、热烈,甚至因为时差与急剧吸收而产生失落,这些故事及其中传达出来的力量,要比他们所读到的时刻更有冲击力。
看不见的未来在任何时代都会叫人不安,岛国的人们在今天呈现出来的样子却能让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憧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心之所向的现实人物与作品角色,这是随着我们成长而不断加深的印记,追随他们就是对自己的往昔的不断体认。
我们也许永远不会有挺身而出拯救世界的机会,却拥有无数个勇敢、敏锐去直面生活迎头痛击的时刻。而成长,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是一个变得更勇敢、更坚强的过程。
文章评论
Smile °沈音初
这样真的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