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级工程辉煌背后的难言之隐

个人日记

 发帖人:南山逸风 2015-04-01 22:57:30  摘自西陆军事

外国人一直搞不清,如此贫穷落后的大国,仅仅用30多年的时间,怎么会这般耀眼?去年的APEC会议期间,印尼总统佐科充满疑惑地问:“中国为何发展得这么快?”我们的领导人说得很简单:要有宏伟的规划,有了规划后,就应尽快兴建基础设施。幸亏没有说优越的制度。

佐科又问,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怎么办?回答同样简单:寻找投资者。

 不能怪佐科无知,因为这位总统没有体验过做中国人的滋味——中国老百姓一出门,一路都是收费站,哪里需要找投资者,投资者不就是百姓吗?繁荣背后的落后,外国人是很难看到的。

印尼总统佩服的绝对不可能是我们的社会保障,我的社保水平连那些穷国家也会取笑。佐科感慨的是中国的高速公路,还有京沪高铁、杭州湾跨海大桥、南水北调、三峡电站,这些都是世界之最的巨大工程。

在中国,投资数百亿、甚至几千亿的公路、铁路、桥梁、港口、机场、剧院、能源等项目,到处都在规划,到处都在建设,每个省都能看到吓呆世人的“超级工程”。

 中国的官员,只有想不到的大工程,没有不敢做的大项目。就算是七品县令,一开口就可以把一座山削平,美国总统也不见得有这样的魅力,印尼这样的小国更是不用说了。

我相信美国的奥巴马也有中国省长的智慧和胆量,只是没有这么大的权力。前几日,美国国会通过马拉松式的投票,决定10年内将减少政府5万亿美元的开支。

美国的国会和百姓是这样骂总统的:先把我们的保障搞上去,投资太大的工程会影响百姓的保障,要建设也只能慢慢的来。
   
民主的东西捆绑着手脚,大型工程无法像中国一样在较短年限内、花较多的钱建成,所以美国100年的水泥用量还没有中国三年用的多。中国的政府好像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

 中国的发展没有多少奥秘。公路这样的公共基础设施,各国的政府怕增加百姓的负担,怕百姓有意见,都把它当成公益性的、属于政府的责任,我国却进行市场化融资。

这样做百姓就要多掏钱,比如公路公司的运转费用,公司的营利,银行贷款的利息,上缴的税费。如果政府建设,这些成本就没有了,物价不会因为交通收费而上涨。

 所以,中国漂亮的基础设施和很多超级工程,都是通过增加百姓的负担取得的辉煌。现在让中国人骄傲的高铁,票价差不多跟坐飞机一样。但中国的高铁在国际上投标时,价格却可以世界最低。

这是什么道理?道理很简单——我们的央企有14亿心甘情愿的傻逼百姓支持着,所以成了世界上最容易赚钱的企业,中国的银行成了全世界是最赚钱的银行,因为这些企业控制着关系国家经济和民生的东西,像电力、汽油、通讯等这类民生行业,只要能垄断,赚钱自然最容易——14亿人的市场就是巨大。

公有制度的国家建设和国家企业,表面都是为了民生,可是那个曾经向百姓承诺建成后降电价的三峡电站,现在跟私企有什么区别?

我们这种深入骨髓的扭曲发展方式,需要砸烂旧模式,否则不要谈转型、不要谈有质量的发展。这样搞的建设,跟封建君主逼迫百姓修筑万里长城是一样的道理,只是少了鞭子下的劳役。

 忍受着世界上少有的沉重税负,领着第三世界的薪水,承受着富国的物价,就是这样的中国式发展带来的。这种吸血式的发展,中国的腐败再严重一倍也没有问题。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