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唐五代时期部分名人词作(之四)

个人日记

                                           侃者/独钓寒江雪

             二十八  欧 阳 修

欧阳修(公元1007年——1072年),字:永叔,晚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他幼年丧父,由寡母教养成人。

他初上仕途,开始做[谏官],有一定的政治见地,很快就当上[参知政事]。【宋仁宗】嘉二年(公元1057年),他做[主考官]时,能推行他的诗文革新主张,并能识拔人才,如【苏轼】【苏洵】【曾巩】【王安石】等名家,都是出自他的门下。晚年反对【王安石】变法,思想趋于保守。

欧阳修在诗文创作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至于词,他是“吟咏之余,溢为辞章”(【罗泌】《欧阳修近体乐府跋》)。他的词,内容包括的方面较广,除了写景抒情之外,还有直接向民间词学习的鼓子词,也还有专写艳情,为歌伎传唱而作的慢词。

欧词受【冯延已】的影响较大,【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冯延已】词,【晏同叔(晏殊)】得其俊,欧阳修得其深。”这话是不无道理的。如《蝶恋花》中的“庭院深深深几许”,就也出现在【冯延已】的词集里。从具体词作来看,是晏、欧齐名,并都以小令见长,词风又都接近南唐。尤其是接受了【李煜】那“明白如话又婉转天成”的一大特色。但在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上,欧阳修却较【晏殊】稍胜一筹。如他的述怀、咏史之作,已经不是花间派南唐派的词风所能框梏的,而是在词法上开辟新的疆土。所谓“疏隽开子瞻”(【冯熙】《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也是这个意思。

他的作品除了全集外,还有小册子《六一词》传世。

 

A 采 桑 子

春深雨过西湖好①,百卉②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③。兰桡画舸④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⑤管弦。

【说明】

《采桑子》十三首,是作者晚年退居颍州时所作。前面有作为序言的《西湖念语》,其中以“闲人”自居,指出“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从而引起他的游兴,“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

   作者在流连山水,兴尽归来之后,还能“因翻旧阕之辞,写以新声之调”,留下了这十三首曲子词。前十首专咏西湖,末尾三首抒写自身感慨。在这里我们选取第23468共五首来欣赏解读。

   本词是写暮春晴日的西湖风光。雨后放晴,湖边繁花争妍斗艳,蜂蝶喧闹飞舞;湖上兰舟徜徉,悠悠远去;风过处,水面上传来阵阵乐曲的清音。这里所说的“神仙”,就是作者自我陶醉的写法。

【注释】

            西湖:在今安徽阜阳市的西北。三里长,十里广,是颍河会合诸水汇合之处。

            卉(读音:会):草的总称。这里的“百卉”泛指“花卉”。

            然:“燃”的本字。这句是说阳光暖烘烘的催促花儿开放。

            兰桡:用木兰树作成的船桨。画舸:画船。

            :(读音:扬)同“扬”。

B 采 桑 子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①,玉盏②催传,稳泛平波人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③。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说明】

上片是描绘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下片是写出酒后醉眠船上,使人疑惑湖中别有一番天地。这里是形容湖水的清澈,是颇为形象的神来之笔。

【注释】

急管:指管乐之声的急促。繁弦:指弦乐声的繁杂。

玉盏:酒杯。

空水:是说湖水清澈得似乎了无一物,可以一望无阻的看到湖底。澄鲜:形容湖水的莹洁明澈。

                C  采 桑 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①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②,双燕归来细雨中。

【说明】

这里画出一幅残春景象。西湖上花时已过,游人稀少;柳絮漫天,细雨霏霏。而翩翩双燕,软语呢喃,则反衬出作者“始觉春空”的寂寞之感。

【注释】

狼籍:通狼藉,散乱错杂的样子。

帘栊:窗外的帘子。

                 D 采 桑 子

清明上巳①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②。游人日暮相将③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说明】

这是清明节游湖的盛况。特别着重描绘日暮回城时喧哗熙攘的情景。不说游人摘花归去,而只说从堤岸到城头“总是花”。这样更突出了清明游春的主题。

【注释】

上巳:农历三月三日。

朱轮:漆成红色的轮子。钿车:嵌上金丝花纹作为装饰的车子。这句是说装着朱轮的钿车,从绿柳之下驶过。

相将:相随。

                 E  采 桑 子

山容水色西湖好,云物①俱鲜,鸥鹭闲眠②,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③。谁羡骖鸾④,人在舟中便是仙。

【说明】

上片写西湖静景,天光云影,鸥鹭安眠,这是何等的闲适。但“应惯寻常听管弦”句,却点出了这里原是丝竹之声不断的游乐胜地。下片是写西湖之夜,月白风清,平波万顷,泛舟其上,真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注释】

云物:云是形容“天容”,物指水上景物。

这句说鸥鹭听惯了游船上的奏乐之声,见惯不惊的照样睡眠。

琼田:指月光照在水面上,一片皎洁,像琼玉铺成的田地。

骖(读音:餐)鸾:乘鸾而去。骖:在此义与动词“乘”同。鸾:鸟名,似凤凰。

(欣赏了上面这五首西湖系列《采桑子》之后,我们再来欣赏几首欧阳修其他词牌的作品)

                   F  诉 衷 情

                       眉意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①试梅妆②。都缘③自游离恨,故画作远山④长。思往事,惜流芳⑤,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说明】

小题目是《眉意》,内容写离恨。有离恨才把眉毛画成远山那样长,这样也就点明了题目的含义。

【注释】

呵手:因初寒轻霜而呵手取暖。

梅妆:即梅花妆。见无名氏《鱼游春水》的注释⑧。

都缘:都因。

流芳:即流光。也就是似水流年的意思。

“敛”和“颦”都是形容眉头微蹙的神态。“敛”表示庄重,“颦”表示愁闷。

                   G  踏 莎 行

候馆①梅残,溪桥柳细。草薰②风暖摇征辔③。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愁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④尽处是春山,行人⑤更在春山外。

【说明】

这首词表现出欧词深婉的一面,这是欧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上片是写行人。由写景到抒情(离愁),.又从抒情到写景。“迢迢不断如春水”是在写景的同时,以流不断的春水,来隐喻诉不完的离愁。【李煜】的“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更生。”(《清平乐》)是以春草喻离愁,但欧词则显得更为婉转。

下片是写闺人。由近及远,从思妇的楼头到山外行人。【杨慎】在《词品》中指出【石曼卿】的“水尽天不尽,人在天尽头”,与本词末尾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抒写远望天边,不见行人的别恨。

【注释】

候馆:都市中接待宾客的馆舍。《周礼·地官·遗人》有述:“市有候馆。”郑注:“候馆,楼可以观望者也。”

薰(读音:勋):香气。一作“芳”。【江淹】在《别赋》中说:“闺中风暖,陌上草熏。”

征辔(读音:配):辔的本义是缰绳,这里代表坐骑。征辔就是行人的坐骑。

平芜:平坦的草地。

行人:即是闺中思妇的爱人。

               H  生 查 子

去年元夜①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说明】

上片回忆去年灯节,用灯好、月明、人团圆来反映自己欣悦的心情。“月到”两句,用圆月象征两人的爱情,一向广为传诵。

下片描写今年灯节,灯、月依旧,只是人事已非,因此触目伤怀,不胜悲痛。

《词品》第二卷将本词误作【朱淑真】的词,后人也往往沿误而读。

【注释】

元夜:即上元节之夜(农历正月十五),更普及的叫法就是“元宵”。唐代以来元夜就有观灯的风俗,所以又叫“灯节”。

                I 南 歌 子

凤髻泥金带①,龙纹玉掌梳②,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③。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④。等闲⑤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⑥。

【说明】

这首词不仅刻绘出了女子的服饰,还描写了她活泼的姿态、神情和语言,又细腻的表现出这位新嫁娘的心理活动。

【注释】

凤髻:梳成凤凰式的发髻。泥金带:用金色颜料描过的带子,束在凤髻上面。

龙纹玉掌梳:手掌形的玉梳,上面雕着龙纹。

唐【朱庆余】有《近试上张永部》诗云:“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入时,合于时式。无,同“么”,疑问语气词。

试手初:初次试试自己(描花)的手上功力。

等闲:轻易,随便。

怎生:怎样,如何。书:(动词)书写。

                J 浣 溪 沙

湖上朱桥响画轮①,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②滑净无尘。当路游丝萦醉客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说明】

上片以作者自我为主,写他在车中俯视湖水,只见浮云荡漾于碧净溶溶的春水之中,令人心旷神怡。

下片以客观景物为主,写游丝萦客、啼鸟唤人,都描写的及其生动。末句道出自己对湖上春光的留恋,也是无可奈何的惜别之情。

【注释】

这句是说作者乘坐的车子,经过湖上的朱桥(指装有红色栏杆的桥)。

碧琉璃:指湖面绿净如碧色的琉璃。【韩愈】的《合江亭》一诗中也有“绿净不可唾”的说法,也是形容水色清碧滑净。

萦(读音:迎):缠绕,引申为牵挂。这句是说路上当空垂下的游丝,绕住了醉客(作者自己)。

                    K 阮 郎 归

南园春早踏青时,风和闻马嘶①,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②。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③解罗衣,画堂双燕栖。

【说明】

这是写女子踏青时的所见所闻,以及打完秋千之后四周静寂的环境。这首词颇能表现欧词的和婉风格。

【注释】

这句是说日丽风和,游人车马多,因此听到了马的叫声。

这句是说草地上低低的蒙上了一层薄雾。

秋千慵困:指打罢秋千后就感到困倦。

                L 蝶 恋 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①,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②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③,雨横风狂④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⑤飞过秋千去。

【说明】

这首词的着眼点,并不是单纯的景色描绘和外貌刻画,而是借暮春黄昏、雨骤风狂,透露出楼头思妇的内心苦闷。语言十分流利,语意逐步深入。【毛先舒】对此有所评论:“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古今词论》引)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很善于以形象的语言,抒写感情上的各种变化,虽然不出闺情的范畴,但情韵已经比花间词胜出了。

【注释】

这句连用三迭字,为【李清照】所赞许:“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临江仙》也。”(《临江仙》并序)。几许:多少。

玉勒:玉制的马衔。雕鞍:精雕的马鞍。玉勒雕鞍:泛指华美的马车。

章台路:汉代长安章台下有章台街。《汉书·张敞传》说【张敞】无仪威,罢朝之后,常走马过章台街。唐代的【许尧佐】有《章台柳传》,记妓女柳氏事。后来就因以章台为歌伎聚居之地。

雨横(四声)风狂:雨的势头很猛,风也刮得很凶。

乱红:指落花。

 

                  二十九 王 安 石

王安石(公元1021年——1086年),字:介甫,江西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宋神宗】时任[宰相]并实行变法,晚年退居金陵,。在文学方面,主张内容应为政治服务,因此反对宋初时一味追求诗歌形式的“西昆体”作品,认为这种诗歌是无病呻吟,并写下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歌。他并不以词著名,但其《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则历来评价甚高。词集名为《临川先生歌曲》。

 

           A 桂 枝 香

登临送目①,正故国②晚秋,天气初肃③。千里澄江如练④,翠峰如簇⑤。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⑥。彩舟云淡,星河⑦鹭起,画图难足⑧。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⑨,悲恨相续⑨+①。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⑨+②。六朝旧事随水流,但寒烟,芳草凝露⑨+③。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⑨+④。

【说明】

本词先写金陵晚秋,用“画图难足”四个字,就概括澄江翠峰,归帆去棹等景物,把“登临送目”的内容发挥无遗。下片写就朝往事,则主要是不满与谴责,较之一般的怀古诗词,立意较高较新。

据说当时寄调《桂枝香》,作金陵怀古词的有30多家,而以王安石的这首为“绝唱”。【苏轼】对本词也颇为赞赏,并叹道:“此老乃野狐精也。”(【杨湜】《古今词话》)。

【注释】

登临送目:登山临水,眺望远近景物。

故国:指金陵(今江苏省会南京),即六朝旧都“建业”。

肃:肃杀。这句是说气候开始高爽肃杀。

澄江如练:【谢朓】在《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中说:“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练:白色的绸子。这句是说千里长江像一条白色的绸带。

簇(读音:促):聚集。引申为簇聚之物(如山峰)。

斜矗(读音:触):斜竖着。

星河:银河。这里借指长江。这两句写作者登高眺望长江,只见远处的彩舟如被轻云缭绕,江上的白鹭飞向青天。

这句是说金陵的晚秋景色,是难以用图画表现出来的。

门外楼头:唐代【杜牧】在《台城曲》一诗中说:“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台城就在现在的南京)是说隋朝大将韩擒虎,已经攻到了宫门外,而【陈叔宝】(陈后主),还和妃子【张丽华】等在楼头作乐。本词的这两句是写六朝国破家亡,悲恨不断。

谩嗟荣辱:徒然感叹历朝的盛荣衰辱。

   六朝旧事:【窦巩】有《南游感兴》诗:“伤心欲问前朝事,唯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本词的这两句就是借用其意。

   商女:酒楼茶坊的歌女。后庭遗曲:指【陈后主】所作的艳曲《玉树后庭花》。《隋书·五行志》记载:“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词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后人就将此曲看成亡国之音。【杜牧】的《泊秦淮》也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本词的这三句,就是借用【杜牧】诗意,来表达出作者的兴亡之感。“唱”,原作“歌”。

                    B   南 乡 子

自古帝王州①,郁郁葱葱佳气浮②。四百年③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④,绕水恣行游⑤。上尽层城更上楼⑥,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⑦。

【说明】

王安石晚年罢居金陵时,由于政治上受到压抑,从而“遣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吴之振】《宋诗钞》)在他那些看似“闲淡”的诗词中,实际上还蕴蓄着郁勃之情。

在本词中,作者把六朝的兴衰看成“一梦”,而对自

所经历的“往事”,又觉得不值一问。这种人生如梦,世事如流水的思想,开来似乎很消极,实际上,这种思想后面包含着较为复杂的心情,作者是以闲游之状,来排遣退居之后的孤寂之感。

【注释】

帝王州:三国时的吴国【孙权】,东晋的【司马睿】,南朝时的宋齐梁陈,都曾在金陵(南京)建都,所以称之为“帝王州”。

这句是形容金陵一带山水环绕,树木森蔚,一片葱茏繁茂的景象。【陶渊明】在《饮酒二十首》之五中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四百年:金陵作为六朝帝都共322年,加上五代南唐再次建都38年,总共360年,这里是指大约数目而言。

这句是说东晋的士大夫都成为一堆黄土,意思是说当年王朝的著名人物,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本句出自【李白】的《凤凰台》一诗。

恣行游:尽情的绕着江边闲行游赏。

本句与【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相近。

本句与上面“往事悠悠”相呼应,有世事如流水之意。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C  浪 淘 沙 令

伊吕两衰翁①,历遍穷通②。一为钓叟一为耕佣③,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④。兴王只在笑谈中⑤。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⑥。

【说明】

在《诉衷情》(练巾藜杖白云间)中,王安石曾说自己“达如【周召】,穷似丘轲。”在本词中,又颂赞【伊尹】【吕望】的遭遇明君,得成兴邦大业。这里他一方面强调“英雄遭遇及时”,另外也着重明君能识拔贤才。与此同时,作者也流露出自己在政治革新,遭到失败后的寂寞之感。

【注释】

伊吕:伊,即【伊尹】。传说他本是奴隶,后为【莘氏女】的陪嫁奴仆,【汤】任用他攻灭【夏桀】,成为商朝的开国元勋。吕,即【吕尚】,或称【太公望】,姓“姜”,通称【姜太公】。《史记·齐世家》说他:“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钓奸(见)【周西伯】(周文王)。”后因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有功,封于[],为周代齐国的始祖。

穷:指处境困窘。通,指处境顺利。全句是说两人经历了种种失意潦倒,和得意发达的不同遭遇。

钓叟:钓鱼的老翁,即【吕望】。耕佣:指曾为奴隶的【伊尹】

汤:即【成汤】,商朝的建立者。武,即[周武王]【姬发】,周朝的建立者。风虎云龙:《易·乾·文言》一书中说:“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意是说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后来用以比喻君主得到贤臣,臣子遇到明主。这两句是说“汤、武”这样的明君,得与伊尹、姜太公(吕尚)这样的贤臣相遇合,正如龙起生云,虎啸生风。

这句是说君臣谈笑自如(指双方的推心置腹),兴起一方,成帝王之业。

这两句是说两人辅佐君主,建功立业,直到现在也没有人对他们的功劳表示怀疑。

               三十  晏 几 道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的幼子,人称“小晏”。虽生长在富贵之家,自己的官职却很小,曾做过颍昌县许田镇的[监事](相当于现在的镇治保主任),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间,为开封府[推官]。由于生平变故较大,因此在作品中经常流露出颓伤没落的感喟。【陈振孙】说:“叔原词在诸名胜中独可追步花间,高处或过之。”(《直斋书录解题》)其实他的词接受南唐的白描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这与其父辈晏、欧是有所不同的。

【周济】论小晏词说:“晏氏父子,仍步温(庭筠)韦(庄),小晏精力尤胜。”(《介存斋论词杂著》)【温庭筠】的词,有精雕细琢,用色浓艳的特点,在小晏手里有所继承。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这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字面浓丽,声音响亮,可说是小令当行。他的词集名为《小山词》。

           A 临 江 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①。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②。记得小苹③初见,两重心字罗衣④。琵琶弦上说相思⑤。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⑥。

【说明】

这首词是晏几道的代表作。

开头两句,写梦后酒醒,但见楼锁帘垂,暗示去年此时楼台大开,帘幕高卷的热闹情景,为下面的“春恨”设好伏笔。“去年”一句承上启下,写人去楼空,怅恨不已,因而引出对往事的追忆。落花微雨是“春”,人独立而见燕双飞,是托出“恨”字。

下片追想初见小苹,留下很深的印象。琵琶惯弾别曲,明月曾照彩云,这是见物思人,反衬出目前月在不见得孤寂之感,相思之情。全词表现了曲折深婉的风格。

【注释】

全句是回忆去年此时的欢乐,如今回想起来,空遗无限的怅恨。却来:又来。

这两句套用了五代时期【翁宏】的《春残》一诗:“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小苹:歌女名。

心字罗衣:指衣领屈曲如心字。见【沈雄】的《古今词话》。又有人说这是指心字香,【范成大】在《骖鸾录》里说番禺人有“心字香”,用素馨、茉莉、沈香等加工制成。

这句是指小苹弹琵琶时所传出的相思之情。可与【韦庄】的“弦上黄莺语”(《菩萨蛮》)对照着看。

彩云:指小苹。这两句是说当时照见小苹归去的明月还在,而人却不在了。【李白】的《宫中行乐词》八首之一,也有“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归。”的表述。

                  B 蝶 恋 花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①,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②。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③。

【说明】

本词用拟人化的写法,从红烛无法留人,为惜别而流泪,反映出自己别后凄凉心情,这种设计是比较新颖的。

【注释】

春梦秋云:指时间短暂,去后无迹。这句是借用【白居易】《花非花》词中的两句:“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秋云无觅处。”

这两句是写夜里酒醒,只见斜月半窗,映照着屏风上的翠峰,心头感概万分,难以入睡。

【杜牧】的《赠别》一诗有云:“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之句,与这两句意思相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