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
转载空间
在中国传统赡养秩序中,作为赡养者儿孙辈是以“孝顺”为道德准则的。“孝”指赡养父母尽心尽力;“顺”则指对父母意愿的遵从。老人的愿望是寿终正寝,儿孙们当然应该遵从老人的心愿。对儿孙辈来说,只有能使老人顺心如愿地寿终正寝,才能被社会舆论视为符合“孝顺”的赡养道德规范。在这一点上作为赡养者儿孙,和被赡养者父母的愿望是一致的。人到七十岁后已进垂暮之年,病老弃世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情。如果外出不幸死丧他乡或亲友家中,首先是违背了老人们寿终正寝的心愿。其次是赡养老人的儿孙们会因自己不孝,使老人外出死于他乡而受到良心的谴责和社会舆论的批评。再次是接待老人的亲友家会因老人不幸死于自己家中,产生许多尴尬和麻烦。显然这种局面是人人都不想看到的。因此,老人们到了七十岁以后,儿孙们都尽可能劝阻老人到亲友家走动。亲友们也并不欢迎老人们到自己家里来。
当然。这并不代表老人的亲戚们对老人没有亲缘感情。这种老人与亲戚间的亲缘感情交流,在民间遵循着另一敬老尊长秩序,即每逢过年过节晚辈应主动去看望前辈,同辈年轻者主动去看望长者。即便是有这样的亲缘感情交流机制,作为儿孙辈也不愿老人外出。但因特殊情况,如家庭矛盾,想念亲友,年节去探望比自己更老的长辈等原因,老人外出去亲友家的事还是时常发生的。遇到这种情况,亲友们会想法劝老人尽快回家,或通知老人的儿孙们尽快接老人回去。
民间对待外出老人“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的信条,是说年龄越大发生不测的可能性越大。民间所说违背这一信条带来不吉和灾难,主要是指万一老人发生不测,会给接待老人的亲友家带来许多意外的麻烦。
对于这个民间俗信,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洪昭光教授认为,这种说法很有道理,主人如果按照以上做法做也不会失礼。年事已高的人,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应该尽量少走亲访友,否则,很可能给自己和主人家带来麻烦。
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因为身体各脏器功能都在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疾病更是接踵而来。尤其是半夜和清晨,是意外出现的高发时段,一旦此时出事儿,会给陌生环境增加很多处理上的困难。洪昭光教授还提醒,老人最危险的两个“死亡三联症”,其中之一就是“冬天、凌晨、扫雪”。日出东方的时候,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血压上升,心率加快,代谢加快,血黏度上升,很容易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严重者甚至猝死。因此,早上6点—11点对老人来说,是全天最危险的时刻,国外学者也称这段时间为“魔鬼时间”。另外,老人听力、视力都有所下降,在陌生地方留宿,对环境不熟悉的老人,起夜时很容易被障碍物绊倒,发生意外伤害,所以要尽量避免让老人在外留宿。
80岁以后,各种疾病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更有增加,连吃饭也要处处留神,特别是老人在外用餐,情绪激动,加上美味佳肴,容易进食过饱。据说英国寿星托马斯帕尔就是在152岁时,应邀去伦敦参加王宫盛宴后去世的。著名解剖学家卡尔维解剖了他的遗体后,未发现任何衰老迹象,推测其死亡是过度饱食所致。上面提及的老人“死亡三联症”之二,就是“饱餐、酗酒、激动”,这三方面本身就是老人猝死的诱因,外出就餐,更容易让三方面联合在一起,危险更大。
总而言之,对于耄耋老人,尤其是患心脑血管疾病和耳目失聪的老人,最好减少外出机会。如果实在需要外出,最好在儿女陪伴下早去早回。在外就餐要注意节制饮食,细嚼慢咽,控制情绪、限制饮酒,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还要随身携带药品。
【人生感悟】读人—看人—做人
【人生感悟】心宽一寸,受益三分
【人生感悟】心理医生给女人的忠告
【情感世界】一个女人离婚后20条大彻大悟的反思
【情感世界】在有情人的男人心里:情人,老婆哪个重要
【情感世界】爱是性的根基 性是爱的纽带
【情感世界】一夜情是暗夜里的罂粟花;怎么妖娆;终带有剧毒
【情感世界】情感危机时精神出轨与肉体出轨如何控制
【家庭教育】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路----家长必读!
【家庭教育】8个做法最毁孩子安全感
【健康医学】难得的皮肤病图 [图片]
【健康医学】董氏奇穴带解剖, 彩色图谱
【健康医学】医学常识
【健康医学】三维解剖
【健康妙法】秘不传人3大功法让你更男人
【健康妙法】手指告诉你寿命有多长
【健康妙法】脾虚——各种妙方
【健康妙法】『男怕穿靴,女怕戴帽』
【健康妙法】简单一招治肾虚的不传之秘
【健康妙法】113个实用的网络上的小药方
【健康妙法】 乳腺疾患的福音
【健康妙法】神奇的虫草膏药骨病的福音
【健康妙法】心灵沟通治疗抑郁症
【饮食天地】做包子的秘密
【饮食天地】六种肉不能吃
【饮食天地】你会熬粥嘛,百年粥店的秘密都在这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