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经典法帖

手机日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王献之(344 -386),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死时四十三岁。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曾经担任过州主簿、秘书郎、秘书丞、长史、吴兴太守等官职;成为简文帝驸马后,又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但政绩一般,远不如他的书名显赫。故人称“大令”。  
    他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如何教养后代成长。他自已一生为后代着出了榜样!这是王献之一生政治生涯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他最伟大的业绩。    
    王献之一生的艺术不守旧,而是与父不同,且字身喜带长形,这就是他的成就、也是有别于他的父亲。   
    他家学渊源、学习勤奋是不可少的。其诗文书法、为东晋后起之秀、他的成功实在是不偶然。   
    他的发展有他的辉煌!他写的草下笔熟练、润秀、飞舞风流、不亚于他的父亲父子称二王。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主要是继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规,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家学的承传及自己另辟蹊径的踪迹。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  
    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他还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重。  
    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书迹有宋米芾临的《中秋帖》等。  

    王献之是魏晋书家群体中的一位巨子。父亲王羲之的悉心的传授和指导,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
    王献之的遗墨保存很少,数量远远没有王羲之那么丰富。因唐太宗贬献之而不购求其书作,内府的王献之书迹“仅有存焉”。宋初的书法,并举“二王”,宋太宗赵光义留意翰墨,购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迹,命侍书王著摹刻十卷,这就是著名的《淳化阁帖》。“凡大臣登二府,皆以赐焉。”帖中有一半是“二王”的作品。单著录王献之书帖的有七十三件,经后人考证为伪作或他人所书者达二十余件,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雅好王献之书法,《宣和书谱》所收的王献之书迹增至八十余件。但这些墨迹本绝大多数没有保存下来,仅存的墨迹本,不逾七件,而且都是摹本。好在历代刻帖还保留着一些真迹刻本,给我们学习了解王献之书法留下宝贵资料。

 

  王献之从小跟父亲学习书法,就立有大志,要像父亲那样勤学苦练,做一个大书法家。他每每见到古人的书法名迹,总要手不释卷,细心观看,待到把它的字体特征,笔画形态以及结构布局等方面有个通盘的考虑后,再动手下笔,临写数十百遍,直到心领神会为止。因而到了十四五岁时,他的书法已写得别有意趣。

  但是他学了一段时间后,就流露了怕苦怕累的情绪,奢望有一条通向书法成功的捷径。

  有一天,王献之走进父亲的书房,便问王羲之,希望王羲之能告诉他写字的秘诀。王羲之听了,就领着王献之来到后院,指着十八口大缸对儿子说:“写字的秘诀就在这十八缸水里,你只要把这十八缸里的水写完了,自然就知道。”

  王献之听了父亲的教导后,就再也不敢偷懒贪图捷径了,而是夜以继日,脚踏实地地练习。

  王羲之想试试儿子的功力,就从背后出其不意地拔他的笔,竟没有拔动,于是叹息着说:“这孩子前途无量啊!”在王羲之的谆谆教诲之下,王献之真的写完了十八缸水,进一步改变了当时的古拙书风,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的著名书法作品《洛神赋》,传至宋代只存13行,有玉版刻本,世称《玉版十三行》。另外,《鸭头丸帖》、《中秋帖》、《东山帖》等作品,也都是书法艺术的瑰宝。
    《中秋帖》传为王献之所书,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询的《伯远帖》合称“三希”,现藏故宫博物院。《书断》中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中秋帖》书法纵逸豪放,应是王献之创造的新体。《中秋帖》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王献之行草书二行,文曰:“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共十五字,系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全帖用墨枯润有致。姜夔《续书谱?用墨》说:“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鸭头丸帖》两层意思,蘸墨两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润而枯,由浓而淡,墨色分明。从而展现出全帖的节奏起伏和气韵自然变化。“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献之独创的书体,《鸭头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
    《洛神赋》是王献之的小楷作品,据说王献之好写洛神赋,写过不止一本。共计十三行,真迹已不复存在。今只传贾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称“碧玉十三行”。现藏首都博物馆。王献之所书《洛神赋》(十三行)体势秀逸,笔致洒脱,清杨宾《铁函斋书号》认为“字之秀劲园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从《洛神赋》(十三行)中可看出,王献之的楷书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已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


  王羲之有七个儿子,比较为人们所知道的有五个,在《晋书》里正经记录生平传略的有三个:凝之、徽之和献之,献之最小。最为后人所熟知的,当然是号称“小圣”的王献之了。
  王献之少年时代就享有盛名,颇有乃父之风,气宇轩昂,高迈而有风致。王献之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很注重仪表,穿着什么的总是很整洁,史书上形容他:即使没事在家里呆上一整天,仍然衣着齐整,绝不马虎,“风流为一时之冠”。这一点跟他父亲那种在郗家前来相女婿了还坦胸高卧于东床的放诞行为倒是很有些不同。
  出生在王家的献之无疑是幸运的,他有一个被后人奉为“书圣”的父亲,而且据说他的母亲郗夫人同样也写得一手好字,(据民间流传的说法,王羲之和郗夫人曾同为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的学生。)生在这样的家庭里边,当然从小就有非常好的笔墨熏陶了。王羲之也是比较看好自己的这位小儿子的,王献之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在家里练习写字,王羲之悄悄的走到他的后边,看了良久,忽然伸手从后面掣他的笔,却没能掣过来,于是高兴地对人家说:“我的这个儿子,以后一定有大名声的。”后来有很多人从这个故事读到了一个握笔之法,就是说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把笔握得紧紧的,象金子一样攥住,让别人掣也掣不动才好。其实我觉得这实在是一种误读,我认为王羲之在这里强调的倒不是什么“笔握得稳”之类的,而是赞赏王献之习字时的这种浑然忘我的认真劲,毕竟态度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握笔之法,倒在其次。当代大书家启功先生曾有过一个生动的说法,有人问老先生握笔之法,启老说:“只要你觉得写起来舒服就行了,比如你骑自行车,如果老把车把握得紧紧的,结果就只有一个,就是摔到地上去。”李可染有一次向齐白石讨教握笔的秘诀,白石老人沉默良久,说:“别掉下来就可以了。”所以我想别人能否把握在王献之手里的笔夺过去,应该不是王羲之最关注的。
  因为认为这个儿子在书法上会很有出息,所以王羲之对他教育的方法也就格外地不同,从来知子莫若父,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心高气傲,所以他采用的是类似于激将的策略。王献之书法上的天赋很好,入门快,进步也快,但小孩子也比较容易骄傲,写出了好看的字喜欢到处拿给人家看。王羲之总是装作很不高兴的样子,每次王献之拿字过来的时候,他总是漠然的瞟一眼,然后说两个字:不好。就让王献之灰溜溜的回去继续琢磨。
  王献之也很想在书法造诣上超过他的父亲,有时也很想表现一下。孙过庭的《书谱》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王羲之要到京城去,临行前在一块墙壁上写了几行字。王献之在父亲走后偷偷地把字抹掉了,自己再另外写上去,写完之后很得意,越看越觉得很不赖。几天之后王羲之回来,看见那几行字,叹了一口气,说:“哎呀,我去的时候肯定是喝酒醉到不成样子了,才会写出这样的字来。”王献之听了之后觉得很惭愧。
  还有一次,王献之在房里抄经,写着写着累了,就趴在书案上睡着了,这时王羲之走了进来,看了儿子写的字,觉得手痒,就接着前面写了一个字上去。献之不知道父亲来过,醒来后看到怎么多了一个字?也没太在意,接着就把这经给抄完了。看一看,觉得很不错,又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也不敢再拿给父亲看了,免得又难堪的得到“不好”的评语。他拿给母亲郗夫人看。郗夫人看后,说:“好是好,但只有一字像羲之。”王献之问:“母亲说的是哪一个?”郗夫人指着其中的一个说:“就是这一个。”那个字正是王羲之写的。
  这事对少年王献之触动很大,他于是下决心一定要更加勤奋地练习,好歹也要搞出点大名堂来。于是在自己的后园里准备了十缸的墨水,发誓不把这些墨水写完,就决不出园。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