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家庭的艰难再生之路

个人日记

 重组家庭是一个愈来愈普及的现象,随着离婚数字的增进,再婚家庭的数字也会增加。


记得有一个美国的孩子这样说过:「我的同学当中,大都来自离婚或再婚家庭,要不是只有爸、只有妈,就是两个爸、两个妈。像我这些来自完整家庭的小孩,反而变得稀有。」


美国离婚率达百分之五十,孩子这种反应并不奇怪,中国的离婚率也慢慢追上,可能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孩子也会有同样的感叹。


美国有一本特别为孩子撰写的书,叫做《Divorcehappens to normal family too.》,可译做《离婚并非不正常的家庭才会发生》,主要便是协助孩子去接受家庭的改变。


随着离婚的普及,再婚也是正常的家庭现象。


如果婚姻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那么第二次的婚姻,应该是熟能生巧吧?


事实却刚刚相反,重组家庭,往往比第一次更困难,尤其涉及孩子的再婚,夫妻一开始就同时要做父母,当中完全没有适应期,加上孩子仍没法接受父母的离异,当然很难接受一个新爸爸或新妈妈。


而且社会对后父或后母的标帜一向不好,尤其是后母,在所有童话中,都是以巫婆的形象出现,即使像白雪公主那般艳丽的后母,在魔镜前面都会原形毕露,都是勾鼻子鼠眼睛,心怀诡计的妖精。


各种内外因素,都是增加种种家庭重组的困难。


也许为了摆脱这个恶形象,很多后母都会刻意地做个好母亲,为前妻的孩子填补那失去的母爱。问题是,那毕竟不是你的孩子,尤其年纪大的孩子,在痛失慈母之余,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另一个女人代替了母亲的地位。


重组家庭,往往需要面对很多前因后果、阴错阳差。后父的困难也同样复杂。因为失婚的母亲,往往会与子女建立特别紧密的关系,习惯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孩子,更难容忍母亲找到新的伴侣。我见过有些孩子,甚至不肯让母亲与新爸爸同床,带着枕头非与母亲一起睡不可。


如果双方都带着孩子来成家,情况更是热闹。两组本来属于另一个家庭的人,突然重新组合,大人们起码是甘心情愿地结成夫妻,孩子们却不由分说地成为弟兄姐妹,怎能不别扭?


这也是重组家庭的难处。没有充分的准备空间,就要挤在一堂,不像第一次成婚,由两人开始,然后慢慢地迎接孩子一个个地来临。


这种速成家庭虽然有百种不方便之处,却未必没有应付良策。况且随着再婚现象的普及,总不能为了避免麻烦就放弃再度成家的机会。


重组家庭像是两间公司的合并,需要有详尽的架构和组织,并根据两间公司的特性而做策划。


以大人而言,他们往往从前一段婚姻带来一种伤痛和恐惧,不像第一次成家时那般纯情。以孩子而言,只因两个大人要结合,你就要接受一个陌生人做爹娘,甚至突然间多了一组兄弟或姐妹,其不甘心之情可想而知。各怀心事的成员,要生活在同一空间,同台吃饭,用同一个房间、同一个卫生间,所有坏习惯都会一览无遗。梅开二度的家庭,实在更加具备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很多研究都指出,重组家庭必须有一段适应期,这并不等于无为而治,成功的重组,必须从夫妻开始,毕竟这是新公司的两个总裁,他们配合得不好,这公司也不可能前程无限。


问题是,再婚的父母往往一开始就被孩子的抗拒弄得失掉阵脚,忙着做父母,反而失掉建立夫妻关系的机会。像前面提到的台湾例子,后母把全部专注都花在孩子身上,结果孩子不但与父亲疏远,她自己也感到与丈夫之间存着一道河沟。个案的表征问题是孩子不上进,但是一番探讨之下,反而是新妈妈对丈夫缺乏安全感。


当然,究竟问题是真的因为母亲忙着照顾孩子而忽略了丈夫,还是因为逃避夫妻的矛盾才专注在孩子?这问题在所有原婚及再婚家庭都值得思考,只是在再婚家庭会更为复杂,因为那毕竟不是你生的孩子,你的刻意专注,可能会让他更加感到窒息。


像那十一岁的孩子说话吞吞吐吐,只求大人们不要再拿他作话题,但是成人又怎舍得下这个转移矛盾的好目标。

中国家庭的家族背景,尤其对重婚的夫妇不利,曾经在四川见到一对再婚夫妇,虽然没有孩子的问题,但是大除夕夜家族过节,婆婆请来的不是现时的媳妇,却是那离异的妻子,结果一顿年夜饭是因为打架而闹到警察局收场。人人都说四川女人厉害,却没有人想到,那不表态的男人才是重要关键。


因为,重组家庭的失败,其实全把握在新夫妇手中,下例是一些婚姻治疗师为他们制作的一个方程式:

1.必须首先巩固两人的关系:要记着你再婚的最大理由,是因为选择与对方一起生活,其他都是次要。问题是,很多人再婚只求有个家,求一份安全感,甚至是因为喜欢对方的孩子,那么这方程式的第一项已经不能成立了。


2.记住孩子是对方的:你与孩子的父亲或母亲结合,并不等于立即就可以与孩子亲密。你不一定能爱这孩子,但是应该为孩子提供适当的照顾,管教方面,除非孩子年纪很小,最好还是让他的亲生父母执行,不管你同意或不同意对方的方式,千万不要把这项工作抢过来另作主张,只能在彼此冷静时,再做讨论,否则只会养成夫妻各行各素,各自修行。


3.容许适当的自我空间:重组家庭最常犯的错误,就是过早地要求一个亲密的家庭。两个大人可以亲密,但是孩子却必须要有足够的时空,才有机会慢慢接受。不能像即冲咖啡,一加热水便可以入口。关键是,新的爸妈如果在孩子眼中提供好的榜样,孩子慢慢地也会放下歧见,与后爸或后妈建立好关系。


因此,很多治疗师都对孩子说:「你也许暂时还不习惯家里的改变,但你慢慢就会发现,这改变其实对每个人都是好的。」


这方程式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十分困难,因为人的关系永远是阴错阳差,好像初学打太极拳,手脚总是不听话,前后交叉,很多事都由不得你。因此,此时此地,幽默感才是最重要的,家庭中的点点滴滴,有太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既然哭笑不得,就不如选择去笑,一笑解千愁、一笑置之、一笑乐之,像老和尚说的,喝茶去吧!文章by网络
戴老师心理咨询13908500505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