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各地的特色主食

个人日记

 
甘肃地形狭长,面积广阔。各地拥有着不同的风貌和自然景观,多样的地理和气候特征也造就了多样的饮食。今天就来818各地独具特色的主食、小吃吧。
img529258.jpg



1、兰州:牛肉面


兰州人的清晨是从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拉面开始的。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小城据说平均一天要消耗掉100多万碗牛肉面,真实性无从考证,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兰州人对于牛肉面的喜爱之情。有一句话说我不在牛肉面馆就在去牛肉面馆的路上,也算是兰州人对于牛肉面那份挚爱之情的一种小调侃。如今提起兰州外地人首先想到的是兰州拉面,可见牛肉面对于兰州已成为一张地地道道的城市名片。据说如今全国的牛肉面馆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肯德基和麦当劳在全国的连锁店总量,话虽如此,可是大部分外地拉面馆却不是兰州人在开,反而是青海化隆人早已经将兰州拉面发展成一个当地支柱产业,对于为何做了他人的嫁衣裳,让兰州拉面成了外地人的致富产业,个中原因也只有这涛涛黄河水知道了吧。虽说牛肉面馆就差开到了火星,但是要想吃到正宗的兰州牛肉面,您还是得来兰州。对于为何牛肉面出了兰州味道就变了,这个估计一千个人可以给出一千个答案。而且仅仅将牛肉面当作早餐来食用,这对于外地人多少还是很新鲜的,在兰州,大凡知名些的牛肉面馆下午两点就已经打烊了,让许多不了解情况的外地游客抱憾而归,多以奉劝您下次来兰州想要品尝正宗牛肉面,您可得早些。知名作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专门称颂过牛肉面,可见牛肉面不光兰州人喜欢,许多外地人也对这种面食情有独钟,好似没吃过牛肉面就没算真正到过兰州。兰州牛肉面对于兰州人已经不仅仅是一碗面那么简单,它同时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故乡的味道,一种思念和渴望。融入了每一个兰州人的生活。
20120319073838_24598.jpg



2、天水:呱呱

与兰州人对于牛肉面的热衷一样,天水人的早餐可是少不了这样美味的,这可算是出了天水就找不到的小吃了。无论是寒风骤起的严冬,还是烈日当头的盛夏,总有那紫红色的呱呱在摊点出售,食客往来不断,生意格外红火。 据说最出名的是一家叫做常记呱呱的小店,每天早上都可见他家门口排了极长的队伍。为啥叫呱呱呢,很多外地朋友都会对这个特别的名字感到好奇,其实呱呱是天水土话锅巴的意思 。正宗的天水呱呱是把荞麦淀粉加上水,在锅里煮,一边煮一边搅拌,直到荞麦粉煮得黏黏乎乎成半凝固状态并在锅底结成一层厚厚的锅巴,而那层厚厚的锅巴对于老天水人来讲绝对是精华之所在, 不过说起来,只是装在大盆里的这一堆浆糊还不能叫真正的呱呱。卖家要把做好的这一堆抓一些出来,用手给捏碎放到碗里,还要配上用当地甘谷盛产的红辣椒做的辣椒油和其他调料,这才算一碗地道的天水呱呱,一部分当地人还会把呱呱夹到饼里,这就算是天水呱呱早餐的正宗吃法。如今很多小摊早已摒弃了这种直接用手抓的做法而改用锅铲或是带上塑料手套,可是对于老天水来说总是缺了些味道,个中滋味只有老天水人才能理解吧。这直接上手抓的做法,也算是别具一格了。虽说以现在的标准来看不够卫生,对于许多外地朋友也从心理上无法接受,却是天水人吃了一千多年的传统,有了一分天然一分真实更有一分粗犷,西北的豪气也融入了这一碗碗独特的早餐里。
2012042010062756761.jpg


3、平凉、羊肉泡馍

平凉人接待客人,羊肉泡是必不可少的,以前羊肉泡是专门用来待客的,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羊肉泡早已成为平凉人的主食。每天一碗热气腾腾羊肉泡镆下肚已是许多平凉人必不可少的习惯。不到春华楼吃羊肉泡,枉把平凉到,说的就是春华楼的羊肉泡最为正宗。张学良,邓宝珊,胡耀邦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曾在此设宴款待,可见这家店的名气之大,如今打出了“西北第一碗”的招牌了。平凉羊肉泡漠选取料羊,也叫站羊,肉质肥嫩可口,采取“单走”,即羊肉和泡馍分别送上。与知名的西安羊肉泡做法上有所不同,煮肉过程中不加调料,煮出来的汤呈现奶白色,谓之清汤,肉烂汤宽,肥而不腻。平凉羊肉泡馍的特色在于选肉肉质更佳、汤清且鲜、价格实惠。 平凉回民烹制的牛羊肉非常出名,羊肉泡馍则通常选取小羊羔肉做原料,肉嫩而鲜,膻味小,回味悠长,相比之下,西安“老孙家”的羊肉略显干老。平凉羊肉泡馍的汤清而不浑,煮时不加调料,与陕西羊肉泡馍的浓汤肉烂的特点有很大不同,可谓各有千秋。平凉羊肉泡馍份大量足,且价格实惠,肉量充足,比西安“老孙家”给的羊肉多一半,并送馍,很多食客都是咬着大蒜和干馍吃羊肉的,也有人把整个的馍泡在碗里一起吃的。虽然西安羊肉泡馍名气大、成气候,形成了一定的饮食文化影响力,但盛名之下,其实难符,恐怕很多西安人都感觉“老孙家”、“同盛祥”的羊肉泡馍大不如前了,说到货真价实,还是平凉的羊肉泡馍更地道。
10077977_617446.jpg


4、庆阳:饸饹面

素有“陇东粮仓”美誉的庆阳,自古就以面食为主,而饸饹面是庆阳市最普遍的面食之一,饸饹面俗称床子面。把麦面或荞面和成团,放入床模内,将床子置于开水锅上,从床模底细铁孔中挤压出圆细线状面条,等煮熟后挑入臊子汤内或素调干食。汤的味道是决定饸饹面好吃与否的关键。臊子面的配色讲究五色,木耳豆腐寓意黑白分明,鸡蛋象征富贵,胡萝卜寓意日子红火,蒜苗代表生机勃发,红黄绿白黑五色代表了庆阳人对生活的美好祝福。再配上色泽鲜红纯正,口感辣而不燥的红油羊肉臊子,一锅令人垂涎的臊子汤便做好了。这面讲究细而长、柔而韧,汤清而辣,辣中含清香,面条飘逸在清汤里,荡漾在面条之中。饸饹面不仅作为庆阳人的早餐之一,婚丧嫁娶时也必不可少。庆阳人把婚丧嫁娶时用来招待客人的饸饹面叫作“喝汤”。“喝汤”后才举行或婚娶或丧葬之仪式才摆开宴席款待宾朋,吃饸饹面最讲究的是流水席,早上天刚亮,流水席就开始了。过去庆阳的饸饹面是只吃面不喝汤,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传统已经消失,但是其带给庆阳人那种热腾腾的踏实感觉却从来都不曾改变。几千年来饸饹面在庆阳村村落落的面锅里翻滚着,成为了一种传统,一种情怀,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120604162824b1f38266be49fe.jpg


5、陇南:洋芋搅团

在市区清晨的大街上,你会看到这样的一幕:很多人围绕着一个摊点,有的坐着,有的站着围成一个圈,耐心地等待着即将到手的那碗洋芋搅团。然后美美地吃上一碗,顿时心旷、神怡、惬意、满足。在陇南的每个小吃街上,都可以看到卖洋芋搅团的人在吭哧吭哧地砸洋芋。砰、砰的敲击声整条街道都能听见。砸洋芋都是男人们干的活儿。女人将蒸熟的洋芋洗净、剥皮,放到砸洋芋的木槽里,男人便抡起木锤用力去砸。几十颗洋芋慢慢成为颇有粘度的一大团洋芋泥。这便是洋芋搅团了。坐到洋芋搅团的摊子前面,卖洋芋搅团的女人会麻利地用木铲舀上一碗,然后依食客喜好加上酸菜或是醋水。酸菜一定要用清油炒好,醋水里也会加上爽口的调料,此外,无论何种口味,都会加上些炒得喷香的蒜苗、韭菜或者青椒。一碗洋芋搅团吃起来绵软柔滑,香味绕口。简简单单的洋芋搅团,以前是农民们改顿的食物,现在推而广之,成为当地有名的小吃。陇南家家户户都喜吃洋芋。也以那儿的洋芋搅团最为有名。人们都说武都人是洋芋蛋客,便有了几分戏谑的意味。洋芋搅团作为陇南人民不可取代的美食,无论是每天必吃的常客,还是浪迹天涯的游子,回家之后,总忘不了重温一下家乡的美味,仿佛不吃上一碗洋芋搅团就觉得仍然没有回到家一样。
2012122013104418963.jpg

6、定西:懒疙瘩

说到定西人的早餐,不得不提到外地所没有的懒疙瘩,其是以莜麦面和馇面(豌豆面或扁豆面)为主,再加上白面,拌成粘稠状,用直板铲锅刀盛上,拿筷子一道一道的往锅里面拨,成疙瘩状,锅里还有土豆块,调上酸菜,因为做法方便简单就叫懒疙瘩。懒疙瘩关键之一是浆水要清爽可口,酸淡适宜,用葱花炝过,将浆水烧开,里面搁些芫荽调味,吃杂面疙瘩的另一关键是菜的搭配,一定要用新鲜的韭菜或葱蒜类的蔬菜,轻抄放盐,将浆水炝好,面条下出锅,配上炒好的咸菜,再放点油泼辣椒,一顿可口的杂面疙瘩成了。
2012122013104418963.jpg

7、白银:大肉面

大肉面对于白银人就如同兰州人对于牛肉面的情感一样。其实大肉面这种食品,并非是白银独有的,在我国北方为主的山西、陕西、河北等面食之乡,自古以来就有大肉面这种食物。白银的大肉面之所以独特,一是因为它的面条是借鉴了兰州牛肉拉面的作法,面是像牛肉面一样加入蓬灰由拉面师傅双手拉出来的,而不是像其他地方的大肉面那样是用赶出来的面皮再用刀切出来的。二是白银鸡汤大肉面中所放的是猪肉臊子,而不是像其他地区的大肉面那样放的是大块的红烧猪肉块或大片的卤制猪肉片。三是因为白银大肉面的汤汁,标准作法是用整只鸡进行炖煮熬制,再配上一定比例的猪骨汤配置出来的,不像是其他地方的大肉面那样是完全由猪肉或猪骨熬制的。四是白银的大肉面中所放的辅料,一般只有葱花和香菜末,再加上红油辣子,不像其他地方的大肉面那样工艺复杂,辅料繁多,还要放青菜、黄花菜、甚至木耳等乱七八糟的时令蔬菜。白银的大肉面讲究的是简单实惠,追求的是鸡汤、猪骨、和面食本身的自然清香。说到大肉面的起源,最早应该归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白银公司等本地大型企业单位的职工食堂或白银区属国营食堂。白银本地的大型企业职工食堂的师傅们,借鉴兰州牛肉拉面的制作方法,创造性地发明了白银大肉面,他们采用牛肉拉面的方法制面,采用大锅熬制鸡汤和猪骨,采用制作包子和饺子剩下的碎猪肉馅炒制香喷喷的猪肉臊子,再配以相对简单的葱花和香菜等辅料,加上鲜亮的红油辣子,一碗香扑扑,热腾腾的鸡汤大肉面就这样出锅了。
QQ截图20130606153754.jpg

8、临夏:河州包子

河州包子以个大、馅多、馅料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不同饮誉陇上。河州包子以皮薄、馅子肥润味鲜、形美而为美食家所称道。它与西安灌汤包子、河南烧卖大有不同,河州包子以发面为皮,包子皮洁白如雪,柔软蓬松。河州包子并有包子、合子、角馍之分,以馅子外露者为合子,多以糖、核桃仁为馅;形状为三角、半月形而有角者谓之角馍,有糖角子、枣角子、菜角子等;面上捏有褶者为包子。“河州包子”以牛羊肉和韭菜或胡萝卜或白萝卜混合剁碎搅匀为馅,装笼蒸熟,盛入盘中,淋以椒油,看上去油黄面白,晶莹剔透,吃起来更是清爽可口,味美实惠。 馅料按季节分为冬韭黄、春韭菜、夏韭苔、秋用地大,四季均可用胡萝卜,放入羊肉剁碎,加入葱料,将煮羊肉所撇羊油融化浇入,拌匀馅子,之后将馅料放入擀好的面叶中,左手拿包,右手在顶部从右至左旋捏成褶,整形,形成上圆顶、中褶皱的圆形状。置于笼中大火蒸熟,蘸辣椒油、陈醋即可享用。临夏俗语称:有肉的包子不在褶褶上,说明馅料在河州包子中的突出地位,同时也显示了所捏的褶皱是包子的主要工艺之一。 而作为陇上名优特色小吃的河州包子却曾经历过商标遭到抢注的尴尬时间,令人扼腕,也希望这样的事情今后不要再发生。
835efbe7jw1dz2ew1qdu1j.jpg

9、甘南:糌粑 酥油茶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饮食习惯也与西藏地区的藏族同胞如出一辙。糌粑是以青稞磨成粉为原料,经炒熟后磨成的面粉,以酥油为粘合剂制作而成的。它与北方的炒面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藏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一般也不去皮。吃糌粑时,大都先把酥油茶倒入碗里,然后加 入白糖、奶渣,最后把糌粑放在上面,再用手指向一个方向不断搅拌。同时将碗自然旋转;直到湿度均匀,能捏成团为止。吃糌粑时有的还佐以菜肴、酥油茶和辣椒等。酥油茶是用熬成后的砖茶水、盐巴和酥油,一种类似黄油,是从牛奶申提炼出来的,制成的。打酥油茶是在一个特制的酥油桶 内,用一种活塞式的棍轴在桶内上下冲击、搅打,使水、油交融而成。打好以后,将酥油茶倒入茶壶内,置于文火之上,可以全天饮 用,不会变凉。倒茶时向一个方向摇动茶壶,随喝随倒。酥油茶不仅可以滋补身体,提神解渴,而且能产生热量,御寒充饥,是高寒地区的最佳饮料。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
d4628535e5dde711feb96c85a6efce1b9d16615d.jpg
10.武威:三套车
三套车是指茯茶、行面、腊肉三样食品,它们是组合起来,捆绑在一起卖的,如三驾马车一样,缺一不可。少了一样,便不完美。

先说茯茶,一杯滚烫的茯茶,酸甜开胃,消渴解乏。这茶中有山楂、桂圆、红枣、枸杞、锁阳、葡萄干、核桃仁,经长时间的熬煮,喝前外加冰糖。茯茶的汤汁呈赭色,像红茶,像咖啡,更像葡萄酒。深沉中透出暖意,很有生气,也很诱人。尤其在哈气成霜的寒冬,有着强大的招徕性和亲和力。这茶随喝随续,任凭尽兴。

二谓行面,也叫饧面。将面加水揉匀后,让其「醒」半个小时。「行」据了解与分析应是「饧」的笔误。据字典解释,「饧」有使面团发软的意思。因「饧」相对冷僻,少用。在当地「饧」某重意义上与「醒」通用。待面「醒」后,经搓揉抻拉,便可成型。这面条可圆可扁,圆的筷子般粗细、扁的手指般宽窄。满满的一碗面条,浇上稠稠的卤汁,这卤是勾了芡的,厚实明亮。卤中有胡萝葡丝、芹菜丝、肉丁、肉片诸等配料,可谓内容丰富。这面滑爽筋道,既耐嚼,又熬饥。

三为腊肉,这是用新鲜猪肉用老汤老卤,经文火长时焖制出来的。这肉色泽金黄,香而不冲,肥而不腻,熟而不烂。至于腊肉分量的多少,肉块的大小厚薄,随顾客的心愿。一般腊肉随意地码放在盘中,撒上青椒丝、大葱丝、香菜丝算是点缀和调味。这种摆放不像豪华饭店那样过于严谨,讲究章法,它于随意中透出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这腊肉的口味既不齁人,也不寡淡。你可就着茶吃,也可拌在面里吃,悉听尊便。

在武威,卖三套车的均同在一处,分门别类,单一经营。三样食品同时兼营的,几乎没有。这样的好处是精力集中,精益求精。事实上三者之间也形成了唇齿相依,兴衰与共的关系。
下载 (95.14 KB)
3 天前 15:58
 
2012021712031810762.jpg
11、金昌:羊肉垫卷子

羊肉垫卷子是地地道道的草原名菜,而且发源地就在祁连山下、焉支山旁的那片珍珠一般的大草原。除了葱姜等调味品,草原上的羊羔肉、山丹马场的菜子油和小麦粉都是上好的原材料。而且这种把面卷子直接下到肉汤里炖煮的主副食混搭的做法非常适合草原上牧民们的饮食特点,以永昌羊肉垫卷子最为出名。做法是将将羊羔肉剁成碎块,用清油暴炒,辅以葱段、蒜片、干椒,佐以姜粉、花椒粉、盐等调味品,加水焖至八成熟。将和好的面擀成薄饼抹上清油,卷成筒形,切成寸段,放在肉上。焖炖到面熟肉烂,即可上桌。是谓羊羔肉垫卷子,以面香、肉嫩、味美、营养丰富而著称。羊肉与精面,刚柔并济,有羊肉之鲜美,更有河西优质面粉的地道嚼头,相得益彰,正是红花还得绿叶配,才子佳人,绝妙组合了。与手抓羊肉不同之处,它既有手抓羊肉的豪放,又把河西面食的精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与蒙古纯粹的游牧生活方式相比,这里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农耕文明,文化的交融同样体现在一道民间美食之中,也算是一叶知秋吧。相传,当年林则徐被流放新疆途经永昌县时,当地百姓以传统菜肴“羊肉垫卷子”款待,受到林则徐一行人称赞,从此永昌羊肉垫卷子便有了一定的名气。
QQ截图20130606160407.jpg
下载 (39.86 KB)
3 天前 16:01

12、张掖:牛肉小饭

张掖的面食久负盛名,作为河西走廊重要的农业基地,也造就了古甘州的种类繁多的面食,丝毫不逊色于山西面食,诸如炒炮,拨疙瘩,搓鱼,剪鱼等等,但作为地道张掖人每日早餐必不可少的就是牛肉小饭了。牛肉小饭里面的牛肉都是选取的新鲜的黄牛肉,把刚刚被宰杀牛身上的肉切成小块状。用面粉加水做成面团,随后将面团揉成跟铜钱差不多厚的面片。将面片用刀切成小小的方块,要撑握好准头,切成大小均匀的跟饭粒差不多。将这些方块放到锅里面煮,煮熟以后就捞出来,放到凉水里浸泡一段时间。用鸡或都是牛骨头熬汤,在里面加一些胡椒粉、姜粉之类的调味料,再放适量的水淀粉,使汤有一定的粘度。把饭盛到碗内,把准备好的黄牛肉片、豆腐片、粉条一些汤卤配料浇到饭上面。刚出炉的小饭热气腾腾,汤中的面粒粒都分的很清,有着晶莹剔透的外表,就跟真的饭粒一样。再配上点浓浓的胡椒的香辣味,非常的诱人。又因其面块小、肉块小、豆腐小、菜丁小,以小料做成小饭故名小饭。
 01300001070927129194998245953_s.jpg
13.酒泉:糊锅
糊锅是酒泉的特色小吃。 酒泉最具代表性的小吃应该就算“糊锅”了,尤其是老酒泉人最爱吃,卖糊锅的店主在店门口架上一口大锅,汤料用鸡汤,投入蚕豆粉汁,成糊状,再加蚕豆粉制成的粉块、粉条、以及鸡丝、肉片,再把炸好的大麻花掰成麻花瓣,放入配好的汤中即成,其味鲜香,突出姜与胡椒的辣味。作为酒泉人,对糊锅的感情是深厚无与之伦比的。它表面似制作粗糙而内蕴丰厚,一见想吃,一吃即饱,一饱必返。这在胃口大,食欲旺的北方人心里面是一面不倒的精神旗帜,是满足“以食为天”的安全港湾。他还具有北方人特有的朴实,实在。非贵而廉,以香味取胜,不是以色悦人,自然少了客作高雅之地的机会,也就没了追求浮华的虚荣,没有了贵族食品的身价和高贵的抬举,但他却能固守心灵的家园。他的矜持和人格魅力,留恋故土的精神却长留人们心中,美名永垂一方。以前酒泉人爱吃糊锅不能用座无虚席来形容,因为吃早点时,很多人会因为无座而端着大碗站在店门外吃,可见糊锅在酒泉人心目中的分量之重、糊锅除了酒泉市府所在地的肃州城区有,连下属的其它6个县市都没有,事实确实如此。本地相邻城市有来酒泉学习取经回去开糊锅店的,但做不出正宗的味道,个中原因无人能讲清楚了。
14、嘉峪关:烤肉

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嘉峪关并没有自己特殊的风味小吃,饮食文化也是兼容并蓄,吸收了南北饮食之精华。严格说来烤肉既不能算作嘉峪关人的早餐选择,也不能算作地方小吃。但现如今打着嘉峪关烤肉旗号的小店在甘肃呈现遍地开花之势。据当地人称,嘉峪关的羊,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中草药。矿泉水是指祁连山融化的雪水,中草药是指遍布戈壁滩的骆驼草。的确这里的牛羊肉肉质鲜嫩,入口无渣,没有膻味。这也是嘉峪关烤肉在全省久负盛名的原因所在吧。嘉峪关人对于烤肉的喜爱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羊身上除了羊毛不烤,其它都可以作为烤肉的原料,什么烤羊蹄,烤羊肚,烤羊肝等等。可见嘉峪关人对烤羊肉的喜爱之情。据说最正宗的烤肉要数富强市场的。另外还有一样烤肉的好搭档那就是姜啤,对于不少初到的朋友会被那桌上一个个空啤酒瓶子吓倒,其实里面所装的是酒精度很低的果饮,烤肉配姜啤。这在全国也算独一份了吧。炎炎夏日,几串烤肉,一瓶姜啤,生活的幸福也就融进在这美好夜色之中了。
QQ截图20130606161711.jpg


文章评论